正在阅读:

国家统计局“提前”公布地方经济数据,海南二季度意外负增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国家统计局“提前”公布地方经济数据,海南二季度意外负增长

无论从上半年还是二季度来看,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明显快于东部省份。

2021年10月19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工人在伊金霍洛旗一家煤矿矿井里检修采煤机。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辛圆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在发布中国经济半年报的同时,首次一并公布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二季度和上半年的经济成绩单。无论从上半年还是二季度来看,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明显快于东部省份。

此前,各省市经济数据一般在全国数据发布后陆续公布。本次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有21个省份经济增速跑赢全国2.5%的平均水平,宁夏以5.3%的同比增幅居首位,有两地负增长,吉林、上海同比分别增长-6.0%和-5.7%。

二季度,有23个省份经济增速跑赢全国0.4%的平均水平,宁夏仍以5.3%的同比增幅居首,有五个省份负增长,分别为上海、吉林、北京、海南和江苏。

来源:国家统计局

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界面新闻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多地疫情出现大面积反弹,海外也有俄乌冲突等不稳定因素的扰动,一度给经济增长带来了较大挑战。

“但从二季度和上半年数据上看,各省市经济可谓顶住了压力,绝大多数都实现了正增长,只有上海、吉林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省市增速为负,能达到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他说。

中西部省份普遍跑赢全国水平

今年第二季度,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幅度超过2%的14个省份中,除福建和山东外,其余12个省份均位于中西部。

据国家统计局透露的信息,这主要是因为上半年中西部地区工业生产总体较为稳定,对经济增长起到关键作用。

“二季度,东部和东北部分地区受疫情冲击影响较大,但中西部地区工业生产总体稳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说。他指出,4-6月,中部、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5.9%和6%,均快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尽管各省尚未公布上半年具体经济运行指标,但从1-5月数据可以看到中西部省份工业生产增速明显快于全国其他地区。

比如,今年前5个月,山西省和陕西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8%和8.5%,大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6.6和5.2个百分点。工业利润方面,中西部省份表现同样亮眼,1-5月,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87.7%,大幅超过全国水平86.7个百分点,内蒙古和陕西也分别实现67.0%和64.1%的高增长。

“中西部地区主要得益于受奥密克戎影响较小,没有发生大规模疫情,因此,中部的一些工业省比如湖北、江西经济活动受到影响较小。”经济学人智库分析师徐天辰对界面新闻表示。

“而像内蒙、山西、陕西这些地方,经济增速甚至更高,主要得益于其煤炭资源(丰富)。一方面,今年上半年煤炭价格仍比较高,另一方面,国家提高了对煤炭对能源保供的重视程度,并提出加大释放煤炭优质产能。”他说。

在能源价格大幅上涨的背景下,作为煤炭和油气大本营的中西部省份赚得“盆满钵满”。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显示,按照同口径来看(即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今年上半年,内蒙古、山西、新疆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速分别高达49.4%、44%和40.9%。

除了疫情和能源价格因素外,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指出,中西部地区各省份经济总量要小于东部省份,低基数会使得这些地区比较容易实现较高的增长。

从就业情况来看,也是西部地区表现较好。二季度,西部地区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

往后看,朱克力指出,在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后,一些能源大省的增长动力短期内可能转弱,但来自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激活出来的后发效应仍将继续为中西部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东部地区受疫情拖累增速放缓

和中西部地区相比,无论是从二季度还是上半年来看,东部地区表现都逊色得多。二季度GDP负增长的五个省份中,有四个位于东部地区,分别是上海、北京、海南和江苏。

其中,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上海二季度和上半年GDP同比增速分别下降13.7%和5.7%,分别比全国低13.3和3.2个百分点。

付一夫表示,东部地区经济增速放缓,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上海疫情的影响。

“由于上海是整个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绝对龙头,在长达两个月的停摆时间里,除了自身经济受到冲击外,还影响了周边省市地区的经济运转,人流物流不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正常有序生产也遇到麻烦,同时还阻碍了东部地区对外贸易的往来,由此造成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速放缓。”他说。

徐天辰也表示,东部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城市之间交通、产业联系紧密。“可以看到,上半年疫情对东部地区的一个重要影响机制是,制造业产业链分布在不同城市,但疫情阻断了跨省市之间的物流交通,导致‘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环节上的零件无法获得,会使整个终端无法生产。”

付凌晖指出,尽管二季度部分地区经济受疫情冲击较大,但是从月度来看,随着疫情防控总体向好,企业复工复产加快,6月份主要经济指标明显改善。

据他透露,6月,上海、吉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9%和6.3%,而5月分别为下降30.9%和4.9%。从消费看,吉林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6月份增长5.5%,5月为下降1.5%。从就业来看,上海、吉林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比5月下降9.7和0.8个百分点,说明这些受疫情冲击较大地区经济恢复在稳步加快。

来源:国家统计局

海南二季度意外负增长

另一个被疫情拖累的省份是海南省。近年来,在自贸港政策东风的加持下,海南经济表现一直可圈可点。2021年,海南省GDP增速高达11.2%,仅次于湖北,今年一季度,海南GDP增速也录得6.0%,超过全国水平1.2个百分点。

分析师指出,海南经济之所以在二季度大幅放缓,主要原因在于疫情对旅游业和消费的打击。

“海南是旅游大省,且消费是海南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然而3月开始,国内多地疫情大面积反弹,很多地方都采取了较为严格的防控措施,人员跨区域流动受阻,由此造成了旅游市场的低迷,这对于海南经济是非常大的影响。”付一夫说。

徐天辰也表示,旅游业是海南经济的一大支柱,特别是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高收入群体对海南旅游业贡献较大,而2022年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恰恰是一线城市,封控和航班停飞直接冲击海南经济。

海南省统计局数据显示,1-5月份,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3.96亿元,同比下降7.5%。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814.34亿元,大幅下降8.0%;餐饮收入99.62亿元,下降3.1%。

分析师表示,随着疫情好转叠加政策提振,海南经济有望快速走出低谷。

海南省政府日前印发了一揽子提振经济方案,其中提到将围绕离岛免税购物、汽车消费、旅游消费、餐饮消费、家电消费等消费热点,拿出真金白银的硬措施、精准促销的巧手段,尽快推动消费回稳回暖,发挥稳增长基础性作用。具体举措包括发放2000万元离岛免税购物满减消费券,实施离岛免税销售主体经营激励措施,适当增加燃油小客车增量指标配置,对汽车展销、汽车企业促销、汽车下乡活动给予资金补助等等。

另外,海南省还对稳经济立下“军令状”。根据《海南省超常规稳住经济大盘行动方案》,海南省第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当季增速要基本恢复正常水平,确保全年GDP增速位居全国前列,投资、消费、外贸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也要达到全国较好水平。

“考虑到当前疫情形势已经明显好转,并且疫情防控方案也有了新的调整,人们的出行和消费意愿有望得到提振,再加上下半年还有十一长假,届时旅游消费市场有望迎来修复,而海南经济也有望迎来不错的回暖。”付一夫说。

朱克力表示,未来海南要继续抓住自贸港建设契机,随着疫情消退,进一步发挥离岛免税优势,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和REC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双循环交汇点等重要角色,促进产业与消费双升级,相信海南经济可以很快赶上。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国家统计局“提前”公布地方经济数据,海南二季度意外负增长

无论从上半年还是二季度来看,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明显快于东部省份。

2021年10月19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工人在伊金霍洛旗一家煤矿矿井里检修采煤机。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辛圆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在发布中国经济半年报的同时,首次一并公布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二季度和上半年的经济成绩单。无论从上半年还是二季度来看,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明显快于东部省份。

此前,各省市经济数据一般在全国数据发布后陆续公布。本次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有21个省份经济增速跑赢全国2.5%的平均水平,宁夏以5.3%的同比增幅居首位,有两地负增长,吉林、上海同比分别增长-6.0%和-5.7%。

二季度,有23个省份经济增速跑赢全国0.4%的平均水平,宁夏仍以5.3%的同比增幅居首,有五个省份负增长,分别为上海、吉林、北京、海南和江苏。

来源:国家统计局

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界面新闻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多地疫情出现大面积反弹,海外也有俄乌冲突等不稳定因素的扰动,一度给经济增长带来了较大挑战。

“但从二季度和上半年数据上看,各省市经济可谓顶住了压力,绝大多数都实现了正增长,只有上海、吉林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省市增速为负,能达到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他说。

中西部省份普遍跑赢全国水平

今年第二季度,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幅度超过2%的14个省份中,除福建和山东外,其余12个省份均位于中西部。

据国家统计局透露的信息,这主要是因为上半年中西部地区工业生产总体较为稳定,对经济增长起到关键作用。

“二季度,东部和东北部分地区受疫情冲击影响较大,但中西部地区工业生产总体稳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说。他指出,4-6月,中部、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5.9%和6%,均快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尽管各省尚未公布上半年具体经济运行指标,但从1-5月数据可以看到中西部省份工业生产增速明显快于全国其他地区。

比如,今年前5个月,山西省和陕西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8%和8.5%,大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6.6和5.2个百分点。工业利润方面,中西部省份表现同样亮眼,1-5月,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87.7%,大幅超过全国水平86.7个百分点,内蒙古和陕西也分别实现67.0%和64.1%的高增长。

“中西部地区主要得益于受奥密克戎影响较小,没有发生大规模疫情,因此,中部的一些工业省比如湖北、江西经济活动受到影响较小。”经济学人智库分析师徐天辰对界面新闻表示。

“而像内蒙、山西、陕西这些地方,经济增速甚至更高,主要得益于其煤炭资源(丰富)。一方面,今年上半年煤炭价格仍比较高,另一方面,国家提高了对煤炭对能源保供的重视程度,并提出加大释放煤炭优质产能。”他说。

在能源价格大幅上涨的背景下,作为煤炭和油气大本营的中西部省份赚得“盆满钵满”。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显示,按照同口径来看(即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今年上半年,内蒙古、山西、新疆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速分别高达49.4%、44%和40.9%。

除了疫情和能源价格因素外,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指出,中西部地区各省份经济总量要小于东部省份,低基数会使得这些地区比较容易实现较高的增长。

从就业情况来看,也是西部地区表现较好。二季度,西部地区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

往后看,朱克力指出,在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后,一些能源大省的增长动力短期内可能转弱,但来自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激活出来的后发效应仍将继续为中西部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东部地区受疫情拖累增速放缓

和中西部地区相比,无论是从二季度还是上半年来看,东部地区表现都逊色得多。二季度GDP负增长的五个省份中,有四个位于东部地区,分别是上海、北京、海南和江苏。

其中,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上海二季度和上半年GDP同比增速分别下降13.7%和5.7%,分别比全国低13.3和3.2个百分点。

付一夫表示,东部地区经济增速放缓,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上海疫情的影响。

“由于上海是整个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绝对龙头,在长达两个月的停摆时间里,除了自身经济受到冲击外,还影响了周边省市地区的经济运转,人流物流不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正常有序生产也遇到麻烦,同时还阻碍了东部地区对外贸易的往来,由此造成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速放缓。”他说。

徐天辰也表示,东部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城市之间交通、产业联系紧密。“可以看到,上半年疫情对东部地区的一个重要影响机制是,制造业产业链分布在不同城市,但疫情阻断了跨省市之间的物流交通,导致‘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环节上的零件无法获得,会使整个终端无法生产。”

付凌晖指出,尽管二季度部分地区经济受疫情冲击较大,但是从月度来看,随着疫情防控总体向好,企业复工复产加快,6月份主要经济指标明显改善。

据他透露,6月,上海、吉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9%和6.3%,而5月分别为下降30.9%和4.9%。从消费看,吉林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6月份增长5.5%,5月为下降1.5%。从就业来看,上海、吉林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比5月下降9.7和0.8个百分点,说明这些受疫情冲击较大地区经济恢复在稳步加快。

来源:国家统计局

海南二季度意外负增长

另一个被疫情拖累的省份是海南省。近年来,在自贸港政策东风的加持下,海南经济表现一直可圈可点。2021年,海南省GDP增速高达11.2%,仅次于湖北,今年一季度,海南GDP增速也录得6.0%,超过全国水平1.2个百分点。

分析师指出,海南经济之所以在二季度大幅放缓,主要原因在于疫情对旅游业和消费的打击。

“海南是旅游大省,且消费是海南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然而3月开始,国内多地疫情大面积反弹,很多地方都采取了较为严格的防控措施,人员跨区域流动受阻,由此造成了旅游市场的低迷,这对于海南经济是非常大的影响。”付一夫说。

徐天辰也表示,旅游业是海南经济的一大支柱,特别是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高收入群体对海南旅游业贡献较大,而2022年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恰恰是一线城市,封控和航班停飞直接冲击海南经济。

海南省统计局数据显示,1-5月份,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3.96亿元,同比下降7.5%。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814.34亿元,大幅下降8.0%;餐饮收入99.62亿元,下降3.1%。

分析师表示,随着疫情好转叠加政策提振,海南经济有望快速走出低谷。

海南省政府日前印发了一揽子提振经济方案,其中提到将围绕离岛免税购物、汽车消费、旅游消费、餐饮消费、家电消费等消费热点,拿出真金白银的硬措施、精准促销的巧手段,尽快推动消费回稳回暖,发挥稳增长基础性作用。具体举措包括发放2000万元离岛免税购物满减消费券,实施离岛免税销售主体经营激励措施,适当增加燃油小客车增量指标配置,对汽车展销、汽车企业促销、汽车下乡活动给予资金补助等等。

另外,海南省还对稳经济立下“军令状”。根据《海南省超常规稳住经济大盘行动方案》,海南省第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当季增速要基本恢复正常水平,确保全年GDP增速位居全国前列,投资、消费、外贸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也要达到全国较好水平。

“考虑到当前疫情形势已经明显好转,并且疫情防控方案也有了新的调整,人们的出行和消费意愿有望得到提振,再加上下半年还有十一长假,届时旅游消费市场有望迎来修复,而海南经济也有望迎来不错的回暖。”付一夫说。

朱克力表示,未来海南要继续抓住自贸港建设契机,随着疫情消退,进一步发挥离岛免税优势,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和REC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双循环交汇点等重要角色,促进产业与消费双升级,相信海南经济可以很快赶上。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