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麦洛洛:他选择活在自己的故事里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麦洛洛:他选择活在自己的故事里

“故·事”不仅仅是两个字,原来在这两个简简单单的字的背后,还能有那么多的力量。安慰的力量、唤醒的力量、情感的力量、人心的力量......

作者:麦洛洛

十八岁时出版第一本书,被誉为“最具严肃文学灵魂的青年作家”。少小成名,备受争议,他却始终低调隐忍,以自己的方式发泄着对抗着,他把自己称为“编故事的手艺人”。

此次他带着新作《我愿与你浪迹天涯》重返大众视野,深情讲述在他痛苦的自闭的青春时期里,一个个不期而遇的故事是如何用它们微弱的力量拯救了他,拯救了如他一般陷入过绝境的陌生人。

其实我本人是一个语言逻辑非常混乱的人,常常是这样,当我想说一句话的时候,我嘴巴里就会蹦出另外一句话。思维永远跟不上嘴巴的速度。正因为我语言能力的匮乏,所以可能才使我走上了我现在的这条写作之路。

我是一个写作者,我至今出版了五本书,有三本是长篇小说,两本是中短篇故事集。我的第六本长篇小说会在今年的九月份出版。我所有的作品都是小说类的,所以我更愿意把自己称为一个喜欢写故事的人,或者一个编故事的手艺人。

小时候我是家里的乖孩子,有一点自闭的倾向,喜欢坐在阳台的竹椅上看书。当与我同龄的孩子,他们的父母会去网吧或者游戏厅逮他们的时候,我的父母正好相反,他们希望我能够多多地跟我的小伙伴们一起去玩。

我记得有一件事情很有趣。大概是在我读五年级的时候,我的发小们就在我的家楼下叫我出去玩,但是我想看书,所以我就跟我的爸爸说,你就告诉他们,我去我奶奶家了。但是我爸爸他反而跟我的小伙伴们说“你等着,他马上下来。”我气得跳脚,我说,他们是要去网吧。但我爸说,没关系,你去吧,你去吧,没关系。所以我就抱着一本托尔斯泰的《复活》,在网吧里面读完了。

父母担心我读书会读傻,甚至现在当我以写作为生之后,我的爸爸还是不能够理解,我为什么那么迷恋写作。他为我设定的人生的道路是,找一个安安稳稳的工作,然后安安稳稳地度过这一生。也是在我变成一个写作者以后,我爸爸每天都担心,我会不会像那些因为文字而走上极端的著名作家那样。

我很能够理解他的担忧,看看那些我喜欢的作家的结局就能够知道。比如说吞枪自杀的海明威,或者死了五次才自杀成功的日本作家太宰治。家里没有人理解我,只有我的奶奶。她是家里面最没有文化的人,甚至她的名字都是后来我教她写,她才会写的。但就是这样的一个老人,却对文字有着极大的敬重。

小时候爸妈不肯给我钱去买书,是我的奶奶用她捡废铁得到的一些微薄收入让我去买书。所以我的奶奶就变成了我的第一个读者,或者说应该是第一个听众。那时候我常常把书里面的故事讲给我的奶奶听。很快地,我又不甘心只是平白直述地复述书中的故事,我会加入自己很多的想象,加入一些我自己虚构的情节,甚至是篡改故事的结局。

1

原来“故·事”不仅仅是两个字,原来在这两个简简单单的字的背后,还能有那么多的力量。安慰的力量、唤醒的力量、情感的力量、人心的力量......

有一次我给奶奶讲鲁迅先生的《药》,说到人血馒头的那一段,我发现奶奶落泪了。从苦难岁月走过来的老人,他们是很坚强的,就像地母一样宽厚、坚韧。所以偶尔的脆弱,使我内心就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她抓着我的手一直重复三个字,她说,是这样,是这样……我没有问我的奶奶,到底故事里的什么触动了她坚强的灵魂。也许这是一个只有她自己才知道的秘密,是一个不能启齿的秘密,但却在别人的故事里面,找到了强大的心灵慰藉。

从那时起我就坚定了我自己未来的路,或者说理想,那就是做一个写故事的人。我想原来故事不仅仅是两个字,原来在这两个简简单单的字的背后,还藏有那么多力量,安慰的力量、唤醒的力量、情感的力量、人心的力量。

在故事里,沟通是不需要语言的。很多人说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复杂,让人看不懂,那么逃到故事里去,无外乎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这个人与人之间不甚宽容的时代,我们需要用文字的力量,来更好地了解彼此。

2

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

前不久我刚刚看完了马尔克斯的自传《活着为了讲述》。他说:“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是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我非常地喜欢这句话,我一下就想到了我的奶奶,她听故事听到落泪的场景。在那一刻,她生命沉重的那一部分,是被故事的力量唤醒了。

我在我的故乡生活了十二年,十二岁的时候我像一只被放飞的鸽子一样,到了北京。在异乡的学校里,我很孤独。自闭的性格使我交不到朋友,书就成为了我最好的朋友。

我读书是有瘾的,就像吸毒一样。文字就是毒品,让我在阅读的时候感官达到一种空前的舒适,所以后来我的写作似乎就成了一种自然而然。我想就像吸毒的人永远戒不掉毒品一样,我想我这一辈子可能注定是戒不掉文字了。

当我每天晚上八点准时坐在我的书桌前,开始一天的写作工作的时候,我会期待我今天晚上,我笔下的角色会带给我怎样的惊喜。当我写出一段我自己认为特别满意的文字的时候,我会高兴的跳来跳去;当我播种了一页,却仍旧无果实,我就会感到特别的失落。

麦洛洛

我更愿意把自己称为一个喜欢写故事的人,或者一个编故事的手艺人。

我从十六岁开始写作,那时的作品我现在来看是有些不忍卒读的。不过如果我现在还认为我当时的作品简直就是著作,那么我一定是在退步的。我越写越好,我越来越知道我应该给读者带去一些什么。那就是用我自己的方式讲述我自己的故事。

我好像没有经历过梦想的迷茫期,从来都是心里认定了什么,我拼得头破血流我都一定会把它做完,有一点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意味。我得感谢我痛苦的青春时期,可能每个人在他的青春期都会有一些痛苦的色彩,不论是爱情、学业还是理想。迷茫就成了大多数孩子的青春疼痛,看不到未来让人恐惧,但是一眼就能把未来看穿的话,就更让人恐惧。

我的青春期是在奔跑中度过的,那个时候我刚刚完成了我第一本书的书稿,跑到出版社挨家挨户地去敲响编辑的门,希望他们能够给我出版。贴了几回冷屁股,好歹最后书是出版了,完成了自己十八岁的一个小小的理想。书出版之后,又跑到曾经的编辑室,我希望那些拒绝过给我出稿的编辑,能够给我一些审读意见。还真的是有几个很好的编辑,认真地读完我的小说之后,给了我审稿意见。

但是我最记忆犹新的是一个老编辑,他给我一句短短的批语,他说,你感动了你自己吗?我嘴上强硬说,有啊,但是我心里面的震撼,让我知道原来我连我自己都没有感动。

现在那位编辑是我特别敬重的一位前辈,每当我要书写一个新的题材的时候,我都会先给他打电话,询问他的意见。后来就有了我2013年出版的《野人》这本书,这是我自己比较得意的一本书。写作《野人》是在2011年,我处在这个人生和写作的双重瓶颈。我起兴写一个监狱的故事,故事地横跨了云南、柬埔寨、上海、还有内蒙古。为了让自己的写作更有底气,我去了这些地方采风,然后在监狱长的办公室里面,俯看犯人的牢狱生活。这本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是用笔在纸上写完的,三十万字。我把这本书拿给这位编辑老师看,他给我的评价就是:嗯,终于有点像样了。

《野人》这本书的后坐力还远没有减弱。我在北京做一场读书沙龙的活动的时候,遇到了一位读者。散场后,她拦住我,她说她要给我讲一个故事。她说她刚刚从监狱里面服刑出来,我吓得一身冷汗,我想她年纪轻轻的,怎么会刚刚服刑完呢。听完她的故事我才发现,原来小说里面的悲惨远远要少于生活之中的悲惨。

3

我以为,艺术最重要的结果和目的,是感动。

她是农村人,年幼的时候,丧父丧母,跟弟弟相依为命住在舅舅家里。有一次她的弟弟就发现舅舅偷看了这个女孩洗澡。然后呢,这位姐姐和她的弟弟就连夜逃到了县城去打工。她在一家餐馆做服务员,她弟弟就在一个工地做泥水匠。后来她弟弟的一个同事想追求这位女孩,那么追求不成,就想用一些暴力的手段去得到她。

她弟弟知道了这个事以后呢,就跟这位工友在工地上面打了一架。因为工地是还没有建那种护栏的这种毛坯房,所以在打架的过程中,她弟弟就不小心摔下去,就死掉了。姐姐悲愤异常,就找到了这位间接害死她弟弟的凶手报仇。她用一把大砍刀把这个男生砍成了重伤,被判了六年。

我出版《野人》的那一年,就是她刚刚服刑出来。她讲述得很平静,但是我却听得潸然泪下的。她让我不要哭了,一个经历过生活之中那么多苦难的人,叫一个听者不要哭了,这是有点可笑的。她说她在看完《野人》这本书以后,她就想到了自己。同样是讲述亲情,同样是监狱,同样是没有自由而又渴望着自由,她说这个故事给予她活下去的希望。

由此我感到,原来我所写的故事并不只是一本供人饭后消遣的小说,而是真的可以给一些人带去爱和希望、激励的力量、希望的力量。对一个作家来说,最好的方式就是讲故事,把所有想说的话、想布的道,都写进故事,让读者在故事里挖掘他所需要的希望的金矿。

讲述随风而散,可笔头却永不磨灭。故事以我完全意想不到的方式,影响我甚至完全不认识的人。你的故事会感染千人、万人、千万人,这是一份美丽的责任,更是一份美丽的价值。故事在感染他们的同时,他们的故事也在感染着我。

这位如今已经消散在天涯的女犯人,她带给我的启迪同样是深重的、巨大的。我从来不知道,我的一个小小的行为,能够对一个陌生人产生如此大的影响。音乐、电影、电视剧、书,这些艺术的载体连通着我们的心,使各自分散的个人、个体,通过故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变成守恒的能量,继续感染着更多的人。

2013年我在香港的一家杂志社工作,我自费去了云贵川,采访了很多古老的手艺人和流浪的艺术家。我是一个与时代有一些脱节的人,是一个倒退的、不思进取的青年,我有我自己的审美。

在我一路采访的这五十多位艺术家里,有一个流浪歌手给我的印象很深。

他坐在大理古城洱海门的城门洞里,抱着吉他,坐在小马扎上,安安静静地弹唱。他是一个被毁容的歌手,曾经他也为他自己被毁容的脸感到过绝望。他厌世,不喜欢人群,抱怨生活,习惯独来独往。后来他决心改变他自己,他就一路唱着歌,唱过成都、南京、新疆、西藏这些地方。在西藏的纳木错边,他住在一个藏族人的家里。后来他在村子里面开了一场他自己的个人的小型演唱会,村子里所有的村民都去看了。他是村子里面很受人欢迎的明星,虽然这些藏族人绝大部分人都听不懂汉语,但他们依旧玩得很尽兴。

后来村长就找到他,希望他能够单独去到一个人的家里,为她唱一首歌。他去到那的时候,才知道他要唱歌的那个对象是一个患了白血病的女孩。这个藏族女孩躺在床上奄奄一息地看着他,他用吉他弹唱,唱了一首儿歌。这个小女孩笑着,但是这位流浪歌手却哭得梨花带雨。

不久之后,白血病的女孩死了,流浪歌手也离开了西藏,继续去过他的流浪生活。但他发现他不再遮掩他脸上的疤,而是自在而坦然地接受生命和生活所给他带来的苦痛。他对我说,是那个小女孩让他知道了,希望在一个即将逝去的生命面前,有着多么强烈的光亮。

生活中到底需不需要故事?有些人说生活已经这么艰难了,活下去都费劲,哪还有时间和心思去观看别人的故事?我个人认为,生活的苦无需时时挂在嘴边。就像那个得了白血病的女孩,在生命即将逝去的时候,因为一个陌生人善意的歌声,而将笑容浮于面庞。纵然这笑是虚弱的,是被病痛和苦难过滤后的,但就是这样的一抹微笑,将流浪歌手救出了绝望的沼泽,而他的故事在未来,也将继续救更多人于绝望的沼泽。

生活中的故事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发生着,就像马尔克斯说的,“生活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是我们记住的那些故事。活着是为了讲述,而讲述是为了给予更多人爱与希望的力量”。

我是一个写故事的人,就像我的奶奶在故事中找到了自己,像那个女犯人在故事中找到了希望,像那个流浪歌手在故事中挣脱了绝望。我希望我笔下的故事能够带给许多人爱和希望。这是我一直以来所努力的事。

最后用雷蒙德·卡佛的一句话来结束我今天的演讲。他说:“小说不需要与任何东西相关,它只带给写作它的人强烈的愉悦,给阅读那些经久不衰作品的人提供另一种愉悦,也为它自身的美丽而存在。它们发出光芒,虽然微弱,但经久不息。”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麦洛洛:他选择活在自己的故事里

“故·事”不仅仅是两个字,原来在这两个简简单单的字的背后,还能有那么多的力量。安慰的力量、唤醒的力量、情感的力量、人心的力量......

作者:麦洛洛

十八岁时出版第一本书,被誉为“最具严肃文学灵魂的青年作家”。少小成名,备受争议,他却始终低调隐忍,以自己的方式发泄着对抗着,他把自己称为“编故事的手艺人”。

此次他带着新作《我愿与你浪迹天涯》重返大众视野,深情讲述在他痛苦的自闭的青春时期里,一个个不期而遇的故事是如何用它们微弱的力量拯救了他,拯救了如他一般陷入过绝境的陌生人。

其实我本人是一个语言逻辑非常混乱的人,常常是这样,当我想说一句话的时候,我嘴巴里就会蹦出另外一句话。思维永远跟不上嘴巴的速度。正因为我语言能力的匮乏,所以可能才使我走上了我现在的这条写作之路。

我是一个写作者,我至今出版了五本书,有三本是长篇小说,两本是中短篇故事集。我的第六本长篇小说会在今年的九月份出版。我所有的作品都是小说类的,所以我更愿意把自己称为一个喜欢写故事的人,或者一个编故事的手艺人。

小时候我是家里的乖孩子,有一点自闭的倾向,喜欢坐在阳台的竹椅上看书。当与我同龄的孩子,他们的父母会去网吧或者游戏厅逮他们的时候,我的父母正好相反,他们希望我能够多多地跟我的小伙伴们一起去玩。

我记得有一件事情很有趣。大概是在我读五年级的时候,我的发小们就在我的家楼下叫我出去玩,但是我想看书,所以我就跟我的爸爸说,你就告诉他们,我去我奶奶家了。但是我爸爸他反而跟我的小伙伴们说“你等着,他马上下来。”我气得跳脚,我说,他们是要去网吧。但我爸说,没关系,你去吧,你去吧,没关系。所以我就抱着一本托尔斯泰的《复活》,在网吧里面读完了。

父母担心我读书会读傻,甚至现在当我以写作为生之后,我的爸爸还是不能够理解,我为什么那么迷恋写作。他为我设定的人生的道路是,找一个安安稳稳的工作,然后安安稳稳地度过这一生。也是在我变成一个写作者以后,我爸爸每天都担心,我会不会像那些因为文字而走上极端的著名作家那样。

我很能够理解他的担忧,看看那些我喜欢的作家的结局就能够知道。比如说吞枪自杀的海明威,或者死了五次才自杀成功的日本作家太宰治。家里没有人理解我,只有我的奶奶。她是家里面最没有文化的人,甚至她的名字都是后来我教她写,她才会写的。但就是这样的一个老人,却对文字有着极大的敬重。

小时候爸妈不肯给我钱去买书,是我的奶奶用她捡废铁得到的一些微薄收入让我去买书。所以我的奶奶就变成了我的第一个读者,或者说应该是第一个听众。那时候我常常把书里面的故事讲给我的奶奶听。很快地,我又不甘心只是平白直述地复述书中的故事,我会加入自己很多的想象,加入一些我自己虚构的情节,甚至是篡改故事的结局。

1

原来“故·事”不仅仅是两个字,原来在这两个简简单单的字的背后,还能有那么多的力量。安慰的力量、唤醒的力量、情感的力量、人心的力量......

有一次我给奶奶讲鲁迅先生的《药》,说到人血馒头的那一段,我发现奶奶落泪了。从苦难岁月走过来的老人,他们是很坚强的,就像地母一样宽厚、坚韧。所以偶尔的脆弱,使我内心就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她抓着我的手一直重复三个字,她说,是这样,是这样……我没有问我的奶奶,到底故事里的什么触动了她坚强的灵魂。也许这是一个只有她自己才知道的秘密,是一个不能启齿的秘密,但却在别人的故事里面,找到了强大的心灵慰藉。

从那时起我就坚定了我自己未来的路,或者说理想,那就是做一个写故事的人。我想原来故事不仅仅是两个字,原来在这两个简简单单的字的背后,还藏有那么多力量,安慰的力量、唤醒的力量、情感的力量、人心的力量。

在故事里,沟通是不需要语言的。很多人说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复杂,让人看不懂,那么逃到故事里去,无外乎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这个人与人之间不甚宽容的时代,我们需要用文字的力量,来更好地了解彼此。

2

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

前不久我刚刚看完了马尔克斯的自传《活着为了讲述》。他说:“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是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我非常地喜欢这句话,我一下就想到了我的奶奶,她听故事听到落泪的场景。在那一刻,她生命沉重的那一部分,是被故事的力量唤醒了。

我在我的故乡生活了十二年,十二岁的时候我像一只被放飞的鸽子一样,到了北京。在异乡的学校里,我很孤独。自闭的性格使我交不到朋友,书就成为了我最好的朋友。

我读书是有瘾的,就像吸毒一样。文字就是毒品,让我在阅读的时候感官达到一种空前的舒适,所以后来我的写作似乎就成了一种自然而然。我想就像吸毒的人永远戒不掉毒品一样,我想我这一辈子可能注定是戒不掉文字了。

当我每天晚上八点准时坐在我的书桌前,开始一天的写作工作的时候,我会期待我今天晚上,我笔下的角色会带给我怎样的惊喜。当我写出一段我自己认为特别满意的文字的时候,我会高兴的跳来跳去;当我播种了一页,却仍旧无果实,我就会感到特别的失落。

麦洛洛

我更愿意把自己称为一个喜欢写故事的人,或者一个编故事的手艺人。

我从十六岁开始写作,那时的作品我现在来看是有些不忍卒读的。不过如果我现在还认为我当时的作品简直就是著作,那么我一定是在退步的。我越写越好,我越来越知道我应该给读者带去一些什么。那就是用我自己的方式讲述我自己的故事。

我好像没有经历过梦想的迷茫期,从来都是心里认定了什么,我拼得头破血流我都一定会把它做完,有一点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意味。我得感谢我痛苦的青春时期,可能每个人在他的青春期都会有一些痛苦的色彩,不论是爱情、学业还是理想。迷茫就成了大多数孩子的青春疼痛,看不到未来让人恐惧,但是一眼就能把未来看穿的话,就更让人恐惧。

我的青春期是在奔跑中度过的,那个时候我刚刚完成了我第一本书的书稿,跑到出版社挨家挨户地去敲响编辑的门,希望他们能够给我出版。贴了几回冷屁股,好歹最后书是出版了,完成了自己十八岁的一个小小的理想。书出版之后,又跑到曾经的编辑室,我希望那些拒绝过给我出稿的编辑,能够给我一些审读意见。还真的是有几个很好的编辑,认真地读完我的小说之后,给了我审稿意见。

但是我最记忆犹新的是一个老编辑,他给我一句短短的批语,他说,你感动了你自己吗?我嘴上强硬说,有啊,但是我心里面的震撼,让我知道原来我连我自己都没有感动。

现在那位编辑是我特别敬重的一位前辈,每当我要书写一个新的题材的时候,我都会先给他打电话,询问他的意见。后来就有了我2013年出版的《野人》这本书,这是我自己比较得意的一本书。写作《野人》是在2011年,我处在这个人生和写作的双重瓶颈。我起兴写一个监狱的故事,故事地横跨了云南、柬埔寨、上海、还有内蒙古。为了让自己的写作更有底气,我去了这些地方采风,然后在监狱长的办公室里面,俯看犯人的牢狱生活。这本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是用笔在纸上写完的,三十万字。我把这本书拿给这位编辑老师看,他给我的评价就是:嗯,终于有点像样了。

《野人》这本书的后坐力还远没有减弱。我在北京做一场读书沙龙的活动的时候,遇到了一位读者。散场后,她拦住我,她说她要给我讲一个故事。她说她刚刚从监狱里面服刑出来,我吓得一身冷汗,我想她年纪轻轻的,怎么会刚刚服刑完呢。听完她的故事我才发现,原来小说里面的悲惨远远要少于生活之中的悲惨。

3

我以为,艺术最重要的结果和目的,是感动。

她是农村人,年幼的时候,丧父丧母,跟弟弟相依为命住在舅舅家里。有一次她的弟弟就发现舅舅偷看了这个女孩洗澡。然后呢,这位姐姐和她的弟弟就连夜逃到了县城去打工。她在一家餐馆做服务员,她弟弟就在一个工地做泥水匠。后来她弟弟的一个同事想追求这位女孩,那么追求不成,就想用一些暴力的手段去得到她。

她弟弟知道了这个事以后呢,就跟这位工友在工地上面打了一架。因为工地是还没有建那种护栏的这种毛坯房,所以在打架的过程中,她弟弟就不小心摔下去,就死掉了。姐姐悲愤异常,就找到了这位间接害死她弟弟的凶手报仇。她用一把大砍刀把这个男生砍成了重伤,被判了六年。

我出版《野人》的那一年,就是她刚刚服刑出来。她讲述得很平静,但是我却听得潸然泪下的。她让我不要哭了,一个经历过生活之中那么多苦难的人,叫一个听者不要哭了,这是有点可笑的。她说她在看完《野人》这本书以后,她就想到了自己。同样是讲述亲情,同样是监狱,同样是没有自由而又渴望着自由,她说这个故事给予她活下去的希望。

由此我感到,原来我所写的故事并不只是一本供人饭后消遣的小说,而是真的可以给一些人带去爱和希望、激励的力量、希望的力量。对一个作家来说,最好的方式就是讲故事,把所有想说的话、想布的道,都写进故事,让读者在故事里挖掘他所需要的希望的金矿。

讲述随风而散,可笔头却永不磨灭。故事以我完全意想不到的方式,影响我甚至完全不认识的人。你的故事会感染千人、万人、千万人,这是一份美丽的责任,更是一份美丽的价值。故事在感染他们的同时,他们的故事也在感染着我。

这位如今已经消散在天涯的女犯人,她带给我的启迪同样是深重的、巨大的。我从来不知道,我的一个小小的行为,能够对一个陌生人产生如此大的影响。音乐、电影、电视剧、书,这些艺术的载体连通着我们的心,使各自分散的个人、个体,通过故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变成守恒的能量,继续感染着更多的人。

2013年我在香港的一家杂志社工作,我自费去了云贵川,采访了很多古老的手艺人和流浪的艺术家。我是一个与时代有一些脱节的人,是一个倒退的、不思进取的青年,我有我自己的审美。

在我一路采访的这五十多位艺术家里,有一个流浪歌手给我的印象很深。

他坐在大理古城洱海门的城门洞里,抱着吉他,坐在小马扎上,安安静静地弹唱。他是一个被毁容的歌手,曾经他也为他自己被毁容的脸感到过绝望。他厌世,不喜欢人群,抱怨生活,习惯独来独往。后来他决心改变他自己,他就一路唱着歌,唱过成都、南京、新疆、西藏这些地方。在西藏的纳木错边,他住在一个藏族人的家里。后来他在村子里面开了一场他自己的个人的小型演唱会,村子里所有的村民都去看了。他是村子里面很受人欢迎的明星,虽然这些藏族人绝大部分人都听不懂汉语,但他们依旧玩得很尽兴。

后来村长就找到他,希望他能够单独去到一个人的家里,为她唱一首歌。他去到那的时候,才知道他要唱歌的那个对象是一个患了白血病的女孩。这个藏族女孩躺在床上奄奄一息地看着他,他用吉他弹唱,唱了一首儿歌。这个小女孩笑着,但是这位流浪歌手却哭得梨花带雨。

不久之后,白血病的女孩死了,流浪歌手也离开了西藏,继续去过他的流浪生活。但他发现他不再遮掩他脸上的疤,而是自在而坦然地接受生命和生活所给他带来的苦痛。他对我说,是那个小女孩让他知道了,希望在一个即将逝去的生命面前,有着多么强烈的光亮。

生活中到底需不需要故事?有些人说生活已经这么艰难了,活下去都费劲,哪还有时间和心思去观看别人的故事?我个人认为,生活的苦无需时时挂在嘴边。就像那个得了白血病的女孩,在生命即将逝去的时候,因为一个陌生人善意的歌声,而将笑容浮于面庞。纵然这笑是虚弱的,是被病痛和苦难过滤后的,但就是这样的一抹微笑,将流浪歌手救出了绝望的沼泽,而他的故事在未来,也将继续救更多人于绝望的沼泽。

生活中的故事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发生着,就像马尔克斯说的,“生活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是我们记住的那些故事。活着是为了讲述,而讲述是为了给予更多人爱与希望的力量”。

我是一个写故事的人,就像我的奶奶在故事中找到了自己,像那个女犯人在故事中找到了希望,像那个流浪歌手在故事中挣脱了绝望。我希望我笔下的故事能够带给许多人爱和希望。这是我一直以来所努力的事。

最后用雷蒙德·卡佛的一句话来结束我今天的演讲。他说:“小说不需要与任何东西相关,它只带给写作它的人强烈的愉悦,给阅读那些经久不衰作品的人提供另一种愉悦,也为它自身的美丽而存在。它们发出光芒,虽然微弱,但经久不息。”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