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为了吸引香港人才加入,广州南沙使出了这些招数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为了吸引香港人才加入,广州南沙使出了这些招数

距离“南沙上班,周末回港生活”再进一步。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记者 | 张熹珑

广州南沙正绞尽脑汁地吸引香港人才的到来。

7月20日,广州南沙新区香港服务中心(以下简称“香港服务中心”)揭牌成立,该中心是广州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管委会在香港设立的窗口公司。

香港服务中心办公地址位于香港湾仔瑞安中心,加上聘请香港贸易发展局原副总裁叶泽恩为首席联络官,将促进两地在产业、人才联动。

在此之前,15%优惠税率、延长亏损结转年限至13年等具有率先地位政策的实施,也将进一步吸引港企、港人入驻南沙。

除此之外,随着7月中旬位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全面完工在即,首批教职员工业已进驻校园。

“随着港科大(广州)落户南沙,高等教育需求和研究力量将倾向南沙,也将吸引年轻人才及其家人进住南沙。”全国政协副主席、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以下简称“咨委会”)顾问梁振英表示。

“G2B”的创新

一直以来,区域内人口基数是南沙的短板,其常住人口吊车尾的情况已经持续了几年。截至2020年末,南沙区常住人口全市倒数第二,为84.9万人;户籍人口全市倒数第一,为49.18万人。

除了人口基数,受教育程度也是“硬伤”之一。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每10万人口大学及以上教育水平的人数中,南沙区为17894人,位于全市倒数第一。全市平均为27277人。

正当南沙面临“缺人”难题时,另一个地区香港,则陷入“缺就业岗位”的困境。

近两年来,香港就业人口持续减少。统计年鉴显示,2020年香港失业率从上一年2.9%上升至5.8%。劳动人口从396.6万人下降至388.8万人。

2021年12月至今年2月,香港总就业人数下跌至364.28万人,失业人数上升至15.79万人。

人口的吸引与就业,成为两个地区亟需突破的关口。

香港服务中心的考量之一就是这一关口。该中心也是南沙政府和香港商界G2B(政府-商界)的一次尝试。

长期以来,香港在大湾区的规划定位以金融、贸易、航运、科创四大产业为主。

南沙开发区港澳办主任郑慧荣告诉记者,该中心将吸纳有关在港商协会、企业加入,为其提供对接南沙甚至是大湾区其他地区的联系渠道。对接主体主要集中在金融、科技创新、航运物流等相关行业。

6月14日,《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发布,一期以南沙湾、庆盛枢纽和南沙枢纽作为三大启动板块。

介于香港的地缘位置、企业类型等因素,决定其能够发挥连接南沙与国际社会的作用。

同时,南沙也将成为促进穗港合作的重要连通者。梁振英表示,近年来南沙在交通基建和经济结构多元化的建设上不断完善,加上税收优惠、入驻补贴等相关产业政策,为加强南沙与港澳合作提供了更大的优势。

然而,当务之急是如何打破两地信息隔阂。

去年,梁振英有约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内地访问。这趟行程让他意识到两地信息隔阂之深。初到访一地时,面对相关政策或项目,他往往处于“不知道”的状况。而工作人员回复却是“梁主席,我们不知道你不知道,我们的信息都有在网上公布”。

近三年来,香港和内地的跨境活动因为疫情限制受到严重影响。梁振英提到,大湾区的广东一侧有很大发展和变化,尤其是南沙,但大部分香港居民仍不知情,“‘不知道’的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在此背景下诞生的香港服务中心,也承担着“政府服务前移、项目对接前移和人员交流交往前移”的功能。

这种G2B模式实际上借鉴了咨委会。去年4月和10月,咨委会和咨委会服务中心先后成立启用,是香港咨询委员会运作模式在内地的首次尝试。

咨委会是香港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在大湾区收集内地信息、宣传香港、建立联系和办事的基地。南沙一侧由区政府牵头,香港一侧则由梁振英担任顾问、各大商会和业界代表人物担任港方成员,下设商贸、科技、金融、数据联通等20个专项工作组。

服务中心的定位则是内地首个香港工商协会的聚集地。凭借服务中心免费提供的办公和活动场地、办公设备和工作人员,已进驻的16家香港会员机构能够在内地办公发展。

“以往我们更多的工作是G2G(政府-政府)的工作,这方面的联系比较紧密和顺畅。未来会有更多G2B(政府-商界)的尝试。这次香港服务中心就是港方的商协会机构跟南沙政府的合作。”郑慧荣表示。

“湾区之心”的全面合作

对比横琴、前海两个片区,南沙的综合性确实更强。

在功能上,横琴更加注重服务澳门,围绕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展开;前海更加注重香港,合作发展现代服务业。

虽然南沙并不直接相邻香港或澳门,却有“湾区之心”的地位,其定位是粤港澳三地的融合发展。

南沙区发改局副局长刘兴华强调,南沙和香港之间为全面合作。所谓“全面”,即不仅包括产业、经济、就业等合作,更覆盖社会、民生等领域。

南沙位于“湾区之心” 拍摄:张熹珑

曾经相对复杂的税收体系和较重的税负是让港澳人才望而却步的原因之一。这一顾虑正被解决。《南沙方案》提出,对先行启动区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在南沙工作的港澳居民,免征其个人所得税税负超过港澳税负的部分。

此前按照内地现行的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基本税率为25%,个税税率最高为45%;而香港个税税率最高15%。

这意味着,香港居民在南沙工作将与在香港一样缴纳相同的税款。加上南沙的生活成本更低、环境更优,极大提高了当地的人才吸引力。

比起横琴、前海,南沙803平方公里的可观土地面积是一个优势,也为区域内重工业、装备工业提供基础。

坐拥大码头、大港口的南沙,目前已发展为中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作为世界第四大港广州港的主力港区,南沙港单个港区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国内第二。

香港同为航运物流产业重要城市。航运物流方面,南沙将在水水中转、铁水联运、航运金融等领域与港企合作。

位于南沙的广州港四期码头 拍摄:张熹珑

不仅有轮船,还有汽车。总部位于南沙的广汽丰田整车年产量已经突破100万。区域内汽车制造业产值2021年已突破1500亿元。

除了以上支柱产业,南沙的生物医药、无人驾驶产业也异军突起,这些基础都能够配合香港的“再工业化”落地。

在郑慧荣看来,G2B模式不仅局限于产业和就业上,还包括个人在区域内的日常生活。港企、港人在了解落户、招商引资后,将考虑就医、就学方面,“因此G2B也是一个全生命周期的服务,范围非常广泛。”

南沙距离香港38海里、澳门41海里,实现两地间快速来往是合作的硬件前提。

而目前的交通基建已能满足相关要求。从广深港高铁庆盛站出发,到达香港西九龙高铁站仅35分钟车程;如果选择坐船,从南沙客运港出发,1个小时就可以到达香港。此外,全长24公里的深中大桥亦将为深圳和南沙之间提供一条快捷方式。

得益于一地两检,从南沙入境无需办理海关、出入境、检疫等手续。

这也为“周一至周五在南沙工作,周六、日返港与家人团聚”的生活方式提供了可能性。

目前,陆续有香港教师和相关工作人员来到南沙,为6周后开学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和民心港人子弟学校做准备。

开学第一年,港科大(广州)将招收1000名研究生。民心港人子弟学校则可容纳1600名中小学生。

此外,对标香港标准,南沙还设置了港式国际化社区和境外来粤居民办事中心,并推动“港澳药械通”落地 未来香港居民在南沙或许能够享受到与香港无异的医疗条件和社区服务。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为了吸引香港人才加入,广州南沙使出了这些招数

距离“南沙上班,周末回港生活”再进一步。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记者 | 张熹珑

广州南沙正绞尽脑汁地吸引香港人才的到来。

7月20日,广州南沙新区香港服务中心(以下简称“香港服务中心”)揭牌成立,该中心是广州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管委会在香港设立的窗口公司。

香港服务中心办公地址位于香港湾仔瑞安中心,加上聘请香港贸易发展局原副总裁叶泽恩为首席联络官,将促进两地在产业、人才联动。

在此之前,15%优惠税率、延长亏损结转年限至13年等具有率先地位政策的实施,也将进一步吸引港企、港人入驻南沙。

除此之外,随着7月中旬位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全面完工在即,首批教职员工业已进驻校园。

“随着港科大(广州)落户南沙,高等教育需求和研究力量将倾向南沙,也将吸引年轻人才及其家人进住南沙。”全国政协副主席、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以下简称“咨委会”)顾问梁振英表示。

“G2B”的创新

一直以来,区域内人口基数是南沙的短板,其常住人口吊车尾的情况已经持续了几年。截至2020年末,南沙区常住人口全市倒数第二,为84.9万人;户籍人口全市倒数第一,为49.18万人。

除了人口基数,受教育程度也是“硬伤”之一。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每10万人口大学及以上教育水平的人数中,南沙区为17894人,位于全市倒数第一。全市平均为27277人。

正当南沙面临“缺人”难题时,另一个地区香港,则陷入“缺就业岗位”的困境。

近两年来,香港就业人口持续减少。统计年鉴显示,2020年香港失业率从上一年2.9%上升至5.8%。劳动人口从396.6万人下降至388.8万人。

2021年12月至今年2月,香港总就业人数下跌至364.28万人,失业人数上升至15.79万人。

人口的吸引与就业,成为两个地区亟需突破的关口。

香港服务中心的考量之一就是这一关口。该中心也是南沙政府和香港商界G2B(政府-商界)的一次尝试。

长期以来,香港在大湾区的规划定位以金融、贸易、航运、科创四大产业为主。

南沙开发区港澳办主任郑慧荣告诉记者,该中心将吸纳有关在港商协会、企业加入,为其提供对接南沙甚至是大湾区其他地区的联系渠道。对接主体主要集中在金融、科技创新、航运物流等相关行业。

6月14日,《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发布,一期以南沙湾、庆盛枢纽和南沙枢纽作为三大启动板块。

介于香港的地缘位置、企业类型等因素,决定其能够发挥连接南沙与国际社会的作用。

同时,南沙也将成为促进穗港合作的重要连通者。梁振英表示,近年来南沙在交通基建和经济结构多元化的建设上不断完善,加上税收优惠、入驻补贴等相关产业政策,为加强南沙与港澳合作提供了更大的优势。

然而,当务之急是如何打破两地信息隔阂。

去年,梁振英有约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内地访问。这趟行程让他意识到两地信息隔阂之深。初到访一地时,面对相关政策或项目,他往往处于“不知道”的状况。而工作人员回复却是“梁主席,我们不知道你不知道,我们的信息都有在网上公布”。

近三年来,香港和内地的跨境活动因为疫情限制受到严重影响。梁振英提到,大湾区的广东一侧有很大发展和变化,尤其是南沙,但大部分香港居民仍不知情,“‘不知道’的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在此背景下诞生的香港服务中心,也承担着“政府服务前移、项目对接前移和人员交流交往前移”的功能。

这种G2B模式实际上借鉴了咨委会。去年4月和10月,咨委会和咨委会服务中心先后成立启用,是香港咨询委员会运作模式在内地的首次尝试。

咨委会是香港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在大湾区收集内地信息、宣传香港、建立联系和办事的基地。南沙一侧由区政府牵头,香港一侧则由梁振英担任顾问、各大商会和业界代表人物担任港方成员,下设商贸、科技、金融、数据联通等20个专项工作组。

服务中心的定位则是内地首个香港工商协会的聚集地。凭借服务中心免费提供的办公和活动场地、办公设备和工作人员,已进驻的16家香港会员机构能够在内地办公发展。

“以往我们更多的工作是G2G(政府-政府)的工作,这方面的联系比较紧密和顺畅。未来会有更多G2B(政府-商界)的尝试。这次香港服务中心就是港方的商协会机构跟南沙政府的合作。”郑慧荣表示。

“湾区之心”的全面合作

对比横琴、前海两个片区,南沙的综合性确实更强。

在功能上,横琴更加注重服务澳门,围绕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展开;前海更加注重香港,合作发展现代服务业。

虽然南沙并不直接相邻香港或澳门,却有“湾区之心”的地位,其定位是粤港澳三地的融合发展。

南沙区发改局副局长刘兴华强调,南沙和香港之间为全面合作。所谓“全面”,即不仅包括产业、经济、就业等合作,更覆盖社会、民生等领域。

南沙位于“湾区之心” 拍摄:张熹珑

曾经相对复杂的税收体系和较重的税负是让港澳人才望而却步的原因之一。这一顾虑正被解决。《南沙方案》提出,对先行启动区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在南沙工作的港澳居民,免征其个人所得税税负超过港澳税负的部分。

此前按照内地现行的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基本税率为25%,个税税率最高为45%;而香港个税税率最高15%。

这意味着,香港居民在南沙工作将与在香港一样缴纳相同的税款。加上南沙的生活成本更低、环境更优,极大提高了当地的人才吸引力。

比起横琴、前海,南沙803平方公里的可观土地面积是一个优势,也为区域内重工业、装备工业提供基础。

坐拥大码头、大港口的南沙,目前已发展为中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作为世界第四大港广州港的主力港区,南沙港单个港区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国内第二。

香港同为航运物流产业重要城市。航运物流方面,南沙将在水水中转、铁水联运、航运金融等领域与港企合作。

位于南沙的广州港四期码头 拍摄:张熹珑

不仅有轮船,还有汽车。总部位于南沙的广汽丰田整车年产量已经突破100万。区域内汽车制造业产值2021年已突破1500亿元。

除了以上支柱产业,南沙的生物医药、无人驾驶产业也异军突起,这些基础都能够配合香港的“再工业化”落地。

在郑慧荣看来,G2B模式不仅局限于产业和就业上,还包括个人在区域内的日常生活。港企、港人在了解落户、招商引资后,将考虑就医、就学方面,“因此G2B也是一个全生命周期的服务,范围非常广泛。”

南沙距离香港38海里、澳门41海里,实现两地间快速来往是合作的硬件前提。

而目前的交通基建已能满足相关要求。从广深港高铁庆盛站出发,到达香港西九龙高铁站仅35分钟车程;如果选择坐船,从南沙客运港出发,1个小时就可以到达香港。此外,全长24公里的深中大桥亦将为深圳和南沙之间提供一条快捷方式。

得益于一地两检,从南沙入境无需办理海关、出入境、检疫等手续。

这也为“周一至周五在南沙工作,周六、日返港与家人团聚”的生活方式提供了可能性。

目前,陆续有香港教师和相关工作人员来到南沙,为6周后开学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和民心港人子弟学校做准备。

开学第一年,港科大(广州)将招收1000名研究生。民心港人子弟学校则可容纳1600名中小学生。

此外,对标香港标准,南沙还设置了港式国际化社区和境外来粤居民办事中心,并推动“港澳药械通”落地 未来香港居民在南沙或许能够享受到与香港无异的医疗条件和社区服务。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