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Tims中国上市迎重大突破,Tims会成星巴克还是瑞幸?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Tims中国上市迎重大突破,Tims会成星巴克还是瑞幸?

Tims中国会成星巴克还是瑞幸?

文|江瀚视野观察

众所周知,咖啡市场是中国最近非常重要的一个市场,在这个市场之上,各大市场参与方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大企业是相互竞争不断,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加拿大的国民品牌Tims却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拿下了腾讯的投资,马上还要实现上市,我们该怎么看Tims上市的重大突破?Tims会成为瑞幸还是星巴克呢?

 

一、Tims中国上市迎来重大突破?

据界面的报道,加拿大咖啡连锁品牌Tim Hortons中国业务(下文简称“Tims中国”)赴美上市有了新的进展。

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ilver Crest更新消息称,会在8月18日召开股东大会,在股东大会批准之后,Silver Crest和Tims中国将合并上市。

在Silver Crest的股东大会上,至少要有三分之二的普通股股东投赞成票才能通过合并的提案;如果与Tims中国合并失败的话,Silver Crest会继续寻找合适的目标,最晚的期限是2023年1月19日,如果未能与Tims中国或者其他的业务合并上市,可能会面临解散与清盘。

据公开消息,Silver Crest由专注于中国市场的私募股权公司Ascendent Capital Partners发起成立。去年该公司在IPO中募资3.45亿美元后便在寻找高增长的消费和消费技术领域的目标。

 

Tim Hortons于2019年进入中国市场,2020年5月它拿到了腾讯的上亿元战略融资,9个月后再度宣布获得第二轮融资,由红杉中国领投、腾讯增持、中鼎资本跟投------在资本市场上获得青睐,成为了其寻求上市的底气来源。

据《快消品》的报道,Tims中国于2019年进入中国市场,在短短3年内获得了两轮融资,受到资本市场青睐。截至2021年年末,Tims中国拥有30家旗舰店,275家标准版和85家Tims Go小店。目前Tims中国董事长尤彼德(Peter Yu),中国区首席CEO为卢永臣。Silver Crest由专注于中国市场的私募股权公司Ascendent Capital Partners发起成立,上达资本由前D.E. Shaw合伙人孟亮和前高盛合伙人张奕共同成立。

Tims中国目前拥有的咖啡品类除了现煮咖啡和拿铁、卡布奇诺等常规意式咖啡品类外,也有一些本土化尝试,如奶咖、果咖等产品。除了饮品外,Tims中国的产品里还包括后厨制作的暖食、贝果等,价格在15-30元区间,介于星巴克与精品咖啡之间。不同于Tim Hortons在加拿大平民、买完即走的定位,这样的定价在中国略显高端,会成为其竞争力瓶颈所在。

 

二、Tims中国会成星巴克还是瑞幸?

在中国咖啡市场之上,之前我们曾经反复强调过,中国咖啡市场有着巨大的市场机遇,当前各家赛道可谓是竞争异常激烈,从高端价格的星巴克、costa,中端价格的瑞幸,中低端价格的manner,以及低端价格的快餐店、便利店以及罐装咖啡等等,这些年伴随着咖啡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市场竞争开始充斥其中,Tims中国无疑是其中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较快的咖啡品牌,通过其相对适中的价格,口感较好的优势,给Tims中国形成较大的市场竞争力,面对着Tims中国的上市我们到底该怎么看呢?

首先,Tims中国的上市几乎已经是一个板上钉钉的事情了。自从Tims中国宣布要冲刺上市的时候,我们其实就已经说过了,对于当前的Tims中国来说,虽然这是一家加拿大的咖啡品牌,但是其实其本身就是互联网资本所养育出来的市场企业,正如我们前文所说,腾讯、红杉资本、中鼎资本等众多巨头都曾经参与他的投资,而腾讯甚至主动下场领投,在这样的情况下,Tims中国可以说是一个本身就是有雄厚资本市场基因的公司,这样的公司想要实现上市其实就是其应有之义,再加上当前瑞幸咖啡成功翻身的先例在其中,其想要实现上市不会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与此同时,Tims中国的上市选择的方法还不是相对困难的直接IPO,而是选择了更容易的上市方式SPAC,据华尔街见闻的报道SPAC本质是一个现金壳公司,其设立的唯一目的就是使用IPO所募集的资金收购一级市场优质标的,实现私人企业的快速上市并从中攫取丰厚回报,寿命通常为两年。相比于直接上市的方式,SPAC上市的模式无疑更加简单,上市的流程也更加轻松,在当前整个资本市场相对环境宽松的大背景下,Tims中国还选择用SPAC的方式上市,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市场难度,其上市的阻碍是相对较小的。

 

其次,上市虽然容易但是想要盈利可能并不容易。根据FoodBud的报道,Tims咖啡中国在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的营收分别为5725.7万元、2.1亿元和6.4亿元,2021年的营收是2020年的3倍,从增速上来说是非常快的。但是整体的净亏损也是在不断扩大的,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的净亏损分别为8782.8万元、1.4亿元和3.8亿元。

我们从数据上可以明显地发现,Tims中国的亏损是日益增大的,这种拥有明星资本加持,亏损不断增大,但是却快速发展甚至冲刺上市的逻辑让人怎么看其实都怎么觉得像是暴雷之前的瑞幸,这可能就是Tims中国当前市场上市很可能面临的问题。

对于Tims中国来说,作为一家新式咖啡企业,本身其发展的逻辑是遵循着互联网的发展规律,通过大规模地营销来推动自身业务的发展,然后通过资本杠杆的形式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门店数量,通过门店数的指数级上涨不断做厚自己的资产,从而获得更多的资本市场优势,这可谓是互联网咖啡企业普遍的玩法。对于当前的Tims中国来说,上市不会是太大的问题,融资也是其最擅长的操作,但是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能够让自己在上市之后真正实现有效盈利,毕竟当前资本市场不相信故事只相信业绩,Tims中国上市的时间不多了,同样给出盈利的窗口期也同样不会太长。

 

第三,Tims中国会成星巴克还是瑞幸?

在当前中国咖啡市场之上,大家最熟悉的咖啡企业无疑就是星巴克和瑞幸了,星巴克作为老牌咖啡企业本身其就是美国咖啡文化的代名词,而瑞幸作为互联网咖啡的典型代表通过自己的发展实现了东山再起,对于这两者来说,Tims中国其实更像是两者的结合体。

从门店的角度来说,Tims中国成功实践了星巴克和自己在加拿大的咖啡门店发展模式,整体门店采用的比较偏北欧风的装修风格,本身在市场布局中就有显著的第三空间的意味,不少北上广深的朋友都已经习惯了在Tims中国的门店来喝咖啡会客谈事情了,这方面Tims中国的优势无疑非常显著。

从用户使用习惯的角度来说,Tims咖啡由于是腾讯领投的咖啡企业,本身自己就有互联网的style,无论是从自己做产品,还是从点餐、服务的整个流程都充斥着互联网化的逻辑,在这一点又和瑞幸咖啡非常相近,不过其本身的价格还是略高于瑞幸咖啡的。

 

因此,我们可以Tims是一个组合式的咖啡企业,本身的模式就是星巴克和瑞幸的结合模式,不过对于其来说,上市不是问题,但是亏损的问题如何解决才是最关键的,对于Tims中国来说他必须要做出一个抉择,到底是有不断扩张的门店,还是要不断强化的单门店利润水平,对目前的咖啡市场来说,似乎两者很难兼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Tims

  • 同行都开始卖贝果,Tims咖啡不得不放新招
  • Tims天好中国获总计6500万美元融资和额外资金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Tims中国上市迎重大突破,Tims会成星巴克还是瑞幸?

Tims中国会成星巴克还是瑞幸?

文|江瀚视野观察

众所周知,咖啡市场是中国最近非常重要的一个市场,在这个市场之上,各大市场参与方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大企业是相互竞争不断,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加拿大的国民品牌Tims却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拿下了腾讯的投资,马上还要实现上市,我们该怎么看Tims上市的重大突破?Tims会成为瑞幸还是星巴克呢?

 

一、Tims中国上市迎来重大突破?

据界面的报道,加拿大咖啡连锁品牌Tim Hortons中国业务(下文简称“Tims中国”)赴美上市有了新的进展。

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ilver Crest更新消息称,会在8月18日召开股东大会,在股东大会批准之后,Silver Crest和Tims中国将合并上市。

在Silver Crest的股东大会上,至少要有三分之二的普通股股东投赞成票才能通过合并的提案;如果与Tims中国合并失败的话,Silver Crest会继续寻找合适的目标,最晚的期限是2023年1月19日,如果未能与Tims中国或者其他的业务合并上市,可能会面临解散与清盘。

据公开消息,Silver Crest由专注于中国市场的私募股权公司Ascendent Capital Partners发起成立。去年该公司在IPO中募资3.45亿美元后便在寻找高增长的消费和消费技术领域的目标。

 

Tim Hortons于2019年进入中国市场,2020年5月它拿到了腾讯的上亿元战略融资,9个月后再度宣布获得第二轮融资,由红杉中国领投、腾讯增持、中鼎资本跟投------在资本市场上获得青睐,成为了其寻求上市的底气来源。

据《快消品》的报道,Tims中国于2019年进入中国市场,在短短3年内获得了两轮融资,受到资本市场青睐。截至2021年年末,Tims中国拥有30家旗舰店,275家标准版和85家Tims Go小店。目前Tims中国董事长尤彼德(Peter Yu),中国区首席CEO为卢永臣。Silver Crest由专注于中国市场的私募股权公司Ascendent Capital Partners发起成立,上达资本由前D.E. Shaw合伙人孟亮和前高盛合伙人张奕共同成立。

Tims中国目前拥有的咖啡品类除了现煮咖啡和拿铁、卡布奇诺等常规意式咖啡品类外,也有一些本土化尝试,如奶咖、果咖等产品。除了饮品外,Tims中国的产品里还包括后厨制作的暖食、贝果等,价格在15-30元区间,介于星巴克与精品咖啡之间。不同于Tim Hortons在加拿大平民、买完即走的定位,这样的定价在中国略显高端,会成为其竞争力瓶颈所在。

 

二、Tims中国会成星巴克还是瑞幸?

在中国咖啡市场之上,之前我们曾经反复强调过,中国咖啡市场有着巨大的市场机遇,当前各家赛道可谓是竞争异常激烈,从高端价格的星巴克、costa,中端价格的瑞幸,中低端价格的manner,以及低端价格的快餐店、便利店以及罐装咖啡等等,这些年伴随着咖啡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市场竞争开始充斥其中,Tims中国无疑是其中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较快的咖啡品牌,通过其相对适中的价格,口感较好的优势,给Tims中国形成较大的市场竞争力,面对着Tims中国的上市我们到底该怎么看呢?

首先,Tims中国的上市几乎已经是一个板上钉钉的事情了。自从Tims中国宣布要冲刺上市的时候,我们其实就已经说过了,对于当前的Tims中国来说,虽然这是一家加拿大的咖啡品牌,但是其实其本身就是互联网资本所养育出来的市场企业,正如我们前文所说,腾讯、红杉资本、中鼎资本等众多巨头都曾经参与他的投资,而腾讯甚至主动下场领投,在这样的情况下,Tims中国可以说是一个本身就是有雄厚资本市场基因的公司,这样的公司想要实现上市其实就是其应有之义,再加上当前瑞幸咖啡成功翻身的先例在其中,其想要实现上市不会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与此同时,Tims中国的上市选择的方法还不是相对困难的直接IPO,而是选择了更容易的上市方式SPAC,据华尔街见闻的报道SPAC本质是一个现金壳公司,其设立的唯一目的就是使用IPO所募集的资金收购一级市场优质标的,实现私人企业的快速上市并从中攫取丰厚回报,寿命通常为两年。相比于直接上市的方式,SPAC上市的模式无疑更加简单,上市的流程也更加轻松,在当前整个资本市场相对环境宽松的大背景下,Tims中国还选择用SPAC的方式上市,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市场难度,其上市的阻碍是相对较小的。

 

其次,上市虽然容易但是想要盈利可能并不容易。根据FoodBud的报道,Tims咖啡中国在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的营收分别为5725.7万元、2.1亿元和6.4亿元,2021年的营收是2020年的3倍,从增速上来说是非常快的。但是整体的净亏损也是在不断扩大的,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的净亏损分别为8782.8万元、1.4亿元和3.8亿元。

我们从数据上可以明显地发现,Tims中国的亏损是日益增大的,这种拥有明星资本加持,亏损不断增大,但是却快速发展甚至冲刺上市的逻辑让人怎么看其实都怎么觉得像是暴雷之前的瑞幸,这可能就是Tims中国当前市场上市很可能面临的问题。

对于Tims中国来说,作为一家新式咖啡企业,本身其发展的逻辑是遵循着互联网的发展规律,通过大规模地营销来推动自身业务的发展,然后通过资本杠杆的形式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门店数量,通过门店数的指数级上涨不断做厚自己的资产,从而获得更多的资本市场优势,这可谓是互联网咖啡企业普遍的玩法。对于当前的Tims中国来说,上市不会是太大的问题,融资也是其最擅长的操作,但是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能够让自己在上市之后真正实现有效盈利,毕竟当前资本市场不相信故事只相信业绩,Tims中国上市的时间不多了,同样给出盈利的窗口期也同样不会太长。

 

第三,Tims中国会成星巴克还是瑞幸?

在当前中国咖啡市场之上,大家最熟悉的咖啡企业无疑就是星巴克和瑞幸了,星巴克作为老牌咖啡企业本身其就是美国咖啡文化的代名词,而瑞幸作为互联网咖啡的典型代表通过自己的发展实现了东山再起,对于这两者来说,Tims中国其实更像是两者的结合体。

从门店的角度来说,Tims中国成功实践了星巴克和自己在加拿大的咖啡门店发展模式,整体门店采用的比较偏北欧风的装修风格,本身在市场布局中就有显著的第三空间的意味,不少北上广深的朋友都已经习惯了在Tims中国的门店来喝咖啡会客谈事情了,这方面Tims中国的优势无疑非常显著。

从用户使用习惯的角度来说,Tims咖啡由于是腾讯领投的咖啡企业,本身自己就有互联网的style,无论是从自己做产品,还是从点餐、服务的整个流程都充斥着互联网化的逻辑,在这一点又和瑞幸咖啡非常相近,不过其本身的价格还是略高于瑞幸咖啡的。

 

因此,我们可以Tims是一个组合式的咖啡企业,本身的模式就是星巴克和瑞幸的结合模式,不过对于其来说,上市不是问题,但是亏损的问题如何解决才是最关键的,对于Tims中国来说他必须要做出一个抉择,到底是有不断扩张的门店,还是要不断强化的单门店利润水平,对目前的咖啡市场来说,似乎两者很难兼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