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2022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68.52%至177.56亿元,上调全年业绩目标

药明康德2022年上半年业绩增速超65%,化学业务板块收入达到129.74亿元,剔除新冠商业化订单收入增速超36%,再一次彰显了其行业龙头地位。

7月26日晚,药明康德发布2022年半年报。数据显示,公司于期内其实现营收177.56亿元,同比增长68.52%;实现归母净利润46.36亿元,同比增长73.29%;实现扣非净利润38.5亿元,同比增长81%。

并且,药明康德经调整Non-IFRS(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归母净利润为43.01亿元,同比增长75.7%。经调整Non-IFRS的归母净利润是在国际会计准则下剔除了一些非经营性因素对公司利润的影响,以便更好地向投资者展示公司主营业务的盈利情况。而药明康德的这一数据增速同样显著高于公司同期营收增长。对此,该公司解释称,由于其经营效率持续优化,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规模效应得以显现,使得经调整Non-IFRS利润增速超过营收增速。

而从单季度经营情况来看,2022年第二季度中,药明康德的营收创记录达到92.82亿元。基于此,该公司在7月22日公告上调全年业绩目标,将2022年全年收入增长目标由65-70%上调至68-72%。这也意味着,按照其2021年229.02亿元的营收估算,2022年内,公司总营收有望达到390亿元。

药明康德认为,2022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再次证明,公司独特的CRDMO(合同研究、开发与生产)和CTDMO(合同测试、研发与生产)业务模式能够持续驱动公司快速发展;同时公司充分发挥全球布局、全产业链覆盖的优势,各个地区联动,更好地赋能公司的全球客户,公司对未来充满信心。

药明康德当前是全球领先的医药研发外包服务(CRO)公司,可为全球生物医药行业提供一体化、端到端的新药研发和生产服务,在亚洲、欧洲、北美等地均设有运营基地。公司的服务范围涵盖化学药研发和生产、生物学研究、临床前测试和临床试验研发、细胞及基因疗法研发、测试和生产等领域。

自2018年回A以来,药明康德的成长史见证了国内药政改革的历程。通过在最初加强安全性评价业务、细胞基因治疗CDMO(医药领域的定制研发生产)业务和合全药业小分子CDMO业务,该公司成为了国内临床前CRO和小分子药物CDMO细分领域的领航者。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Sullivan)2021年6月的最新市场调研报告,药明康德在中国药物发现外包市场中,其中国临床前和临床外包市场以及中国小分子CDMO市场这三个细分市场的市场份额均排名至国内第一,在全球细胞和基因治疗CDMO这个细分市场的市场份额排名为全球第四。并且,药明康德CDMO管线近年来持续增长,是其业绩重要的增长点。

同在2021年,药明康德作为最早提出和践行CDMO模式的先行者,再次提出CRDMO和CTDMO发展战略,并将公司业务重新划分为五大一体化业务平台。而对比前后业务划分口径,药明康德的五大一体化业务平台主要是整合了小分子药物从药物发现到商业化生产的全流程,并将国内新药研发部和细胞基因治疗CDMO服务部门独立出来,由此也凸显了该公司的一体化战略和未来重点发展方向。

由此,药明康德当前的经营分部变为由化学业务(WuXi Chemistry)、测试业务(WuXi Testing)、生物学业务(WuXi Biology)、细胞及基因疗法CTDMO业务(WuXi ATU)、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WuXi DDSU)组成。

药明康德2022年的半年报就是在此基础上基于新的业务口径进行披露的。2022年上半年,药明康德的化学业务实现收入129.74亿元,同比增长101.9%;经调整Non-IFRS毛利53.14亿元,同比增长94.3%;毛利率为41%。剔除新冠商业化订单的营收增速亦超过36%,该公司化学业务板块的巨额营收也印证了药明康德独特的CRDMO商业模式的确定性,而规模优势也将促使其保持强者恒强的状态。

在前述板块中,药明康德半年报表示,该公司的小分子药物发现(“R”,Research)服务收入35.04亿元,同比增长36.5%。这一数据背后,是公司在2022年上半年完成了超18万个定制化合物合成。作为助力早期小分子新药研发客户的服务,该服务也是公司下游业务部门重要的流量入口。

若是具体到药物分子,2022年上半年,药明康德化学工艺研发和生产管线共增加473个新分子,截至报告期末,化学业务服务项目所涉新药物分子2010个,其中临床III期阶段52个、临床II期阶段288个、临床I期及临床前阶段1627个、已获批上市的43个。并且,即使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化学业务板块收入同比增长36.8%。

近一年内,由于种种政策的调整变化,业内对CRO行业一直存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担忧。不过,药明康德的经营成绩显示,其主力化学板块表现依旧强势。同时,面对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药明康德还进一步提振了自身化学业务板块的产能。例如,2022年6月,该公司位于常州的第二个高活原料药生产车间正式投入使用,能进一步扩大高活原料药的大规模生产能力。2022年7月,该公司位于常州原料药研发及生产基地的又一全新寡核苷酸及多肽生产大楼也正式投入运营,将更好地服务寡核苷酸及多肽药物的开发需求。

在其他板块方面,药明康德的测试业务实现收入26.05亿元,同比增长23.6%;经调整Non-IFRS毛利9.27亿元,同比增长26.1%;毛利率为35.6%;生物学业务实现收入10.91亿元,同比增长18.5%;经调整Non-IFRS毛利4.44亿元,同比增长30.7%;毛利率为40.7%。

药明康德2022年半年报还显示,期内,公司通过全球32个营运基地和分支机构,为来自全球超过5850家客户(活跃客户)提供服务。并且,该公司期内来自于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收入78.56亿元,同比增长165%,整体占比44.2%;来自于全球其他客户收入99亿元,同比增长31%,整体占比55.8%。公司始终恪守最高国际质量监管标准,自成立以来,凭借优异的服务纪录以及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在全球医药研发行业赢得了公认的优秀声誉。

为了进一步加深全球化布局,7月19日,药明康德官方微信宣布,公司计划在新加坡建立研发和生产基地并预计在未来十年累计投资20亿新元,约合14.3亿美元用于新基地的建设,从而更好地为全球合作伙伴赋能,不断加速医药创新进程,造福全球病患。

药明康德提出,新基地的设立将会进一步拓展药明康德一体化赋能平台的能力和规模,计划建造先进的实验室和设施,为全球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的研发和生产服务。未来,新加坡基地将进一步夯实药明康德的全球化运营网络,并与亚洲、欧洲、北美等地的基地联动,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不断加强与全球合作伙伴的沟通协作,进一步赋能全球合作伙伴加速新药研发进程,为患者带来更多突破性的治疗方案。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药明康德

4.7k
  • 药明康德出手回购,公募基金超配医药!生物药ETF(159839)震荡收平溢价高企,全天获净申购5250万份,融资余额连续攀升!
  • AACR年会即将召开!国产创新药全球竞争力提升,创新药ETF(159992)投资机遇备受关注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药明康德2022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68.52%至177.56亿元,上调全年业绩目标

药明康德2022年上半年业绩增速超65%,化学业务板块收入达到129.74亿元,剔除新冠商业化订单收入增速超36%,再一次彰显了其行业龙头地位。

7月26日晚,药明康德发布2022年半年报。数据显示,公司于期内其实现营收177.56亿元,同比增长68.52%;实现归母净利润46.36亿元,同比增长73.29%;实现扣非净利润38.5亿元,同比增长81%。

并且,药明康德经调整Non-IFRS(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归母净利润为43.01亿元,同比增长75.7%。经调整Non-IFRS的归母净利润是在国际会计准则下剔除了一些非经营性因素对公司利润的影响,以便更好地向投资者展示公司主营业务的盈利情况。而药明康德的这一数据增速同样显著高于公司同期营收增长。对此,该公司解释称,由于其经营效率持续优化,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规模效应得以显现,使得经调整Non-IFRS利润增速超过营收增速。

而从单季度经营情况来看,2022年第二季度中,药明康德的营收创记录达到92.82亿元。基于此,该公司在7月22日公告上调全年业绩目标,将2022年全年收入增长目标由65-70%上调至68-72%。这也意味着,按照其2021年229.02亿元的营收估算,2022年内,公司总营收有望达到390亿元。

药明康德认为,2022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再次证明,公司独特的CRDMO(合同研究、开发与生产)和CTDMO(合同测试、研发与生产)业务模式能够持续驱动公司快速发展;同时公司充分发挥全球布局、全产业链覆盖的优势,各个地区联动,更好地赋能公司的全球客户,公司对未来充满信心。

药明康德当前是全球领先的医药研发外包服务(CRO)公司,可为全球生物医药行业提供一体化、端到端的新药研发和生产服务,在亚洲、欧洲、北美等地均设有运营基地。公司的服务范围涵盖化学药研发和生产、生物学研究、临床前测试和临床试验研发、细胞及基因疗法研发、测试和生产等领域。

自2018年回A以来,药明康德的成长史见证了国内药政改革的历程。通过在最初加强安全性评价业务、细胞基因治疗CDMO(医药领域的定制研发生产)业务和合全药业小分子CDMO业务,该公司成为了国内临床前CRO和小分子药物CDMO细分领域的领航者。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Sullivan)2021年6月的最新市场调研报告,药明康德在中国药物发现外包市场中,其中国临床前和临床外包市场以及中国小分子CDMO市场这三个细分市场的市场份额均排名至国内第一,在全球细胞和基因治疗CDMO这个细分市场的市场份额排名为全球第四。并且,药明康德CDMO管线近年来持续增长,是其业绩重要的增长点。

同在2021年,药明康德作为最早提出和践行CDMO模式的先行者,再次提出CRDMO和CTDMO发展战略,并将公司业务重新划分为五大一体化业务平台。而对比前后业务划分口径,药明康德的五大一体化业务平台主要是整合了小分子药物从药物发现到商业化生产的全流程,并将国内新药研发部和细胞基因治疗CDMO服务部门独立出来,由此也凸显了该公司的一体化战略和未来重点发展方向。

由此,药明康德当前的经营分部变为由化学业务(WuXi Chemistry)、测试业务(WuXi Testing)、生物学业务(WuXi Biology)、细胞及基因疗法CTDMO业务(WuXi ATU)、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WuXi DDSU)组成。

药明康德2022年的半年报就是在此基础上基于新的业务口径进行披露的。2022年上半年,药明康德的化学业务实现收入129.74亿元,同比增长101.9%;经调整Non-IFRS毛利53.14亿元,同比增长94.3%;毛利率为41%。剔除新冠商业化订单的营收增速亦超过36%,该公司化学业务板块的巨额营收也印证了药明康德独特的CRDMO商业模式的确定性,而规模优势也将促使其保持强者恒强的状态。

在前述板块中,药明康德半年报表示,该公司的小分子药物发现(“R”,Research)服务收入35.04亿元,同比增长36.5%。这一数据背后,是公司在2022年上半年完成了超18万个定制化合物合成。作为助力早期小分子新药研发客户的服务,该服务也是公司下游业务部门重要的流量入口。

若是具体到药物分子,2022年上半年,药明康德化学工艺研发和生产管线共增加473个新分子,截至报告期末,化学业务服务项目所涉新药物分子2010个,其中临床III期阶段52个、临床II期阶段288个、临床I期及临床前阶段1627个、已获批上市的43个。并且,即使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化学业务板块收入同比增长36.8%。

近一年内,由于种种政策的调整变化,业内对CRO行业一直存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担忧。不过,药明康德的经营成绩显示,其主力化学板块表现依旧强势。同时,面对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药明康德还进一步提振了自身化学业务板块的产能。例如,2022年6月,该公司位于常州的第二个高活原料药生产车间正式投入使用,能进一步扩大高活原料药的大规模生产能力。2022年7月,该公司位于常州原料药研发及生产基地的又一全新寡核苷酸及多肽生产大楼也正式投入运营,将更好地服务寡核苷酸及多肽药物的开发需求。

在其他板块方面,药明康德的测试业务实现收入26.05亿元,同比增长23.6%;经调整Non-IFRS毛利9.27亿元,同比增长26.1%;毛利率为35.6%;生物学业务实现收入10.91亿元,同比增长18.5%;经调整Non-IFRS毛利4.44亿元,同比增长30.7%;毛利率为40.7%。

药明康德2022年半年报还显示,期内,公司通过全球32个营运基地和分支机构,为来自全球超过5850家客户(活跃客户)提供服务。并且,该公司期内来自于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收入78.56亿元,同比增长165%,整体占比44.2%;来自于全球其他客户收入99亿元,同比增长31%,整体占比55.8%。公司始终恪守最高国际质量监管标准,自成立以来,凭借优异的服务纪录以及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在全球医药研发行业赢得了公认的优秀声誉。

为了进一步加深全球化布局,7月19日,药明康德官方微信宣布,公司计划在新加坡建立研发和生产基地并预计在未来十年累计投资20亿新元,约合14.3亿美元用于新基地的建设,从而更好地为全球合作伙伴赋能,不断加速医药创新进程,造福全球病患。

药明康德提出,新基地的设立将会进一步拓展药明康德一体化赋能平台的能力和规模,计划建造先进的实验室和设施,为全球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的研发和生产服务。未来,新加坡基地将进一步夯实药明康德的全球化运营网络,并与亚洲、欧洲、北美等地的基地联动,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不断加强与全球合作伙伴的沟通协作,进一步赋能全球合作伙伴加速新药研发进程,为患者带来更多突破性的治疗方案。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