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电站水上建、对虾水底游,实探全国单体最大“渔光一体”项目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电站水上建、对虾水底游,实探全国单体最大“渔光一体”项目

未来5-10年间,“农光互补”、“渔光互补”项目将在行业中扮演重要角色。

通威东营“渔光一体”生态园项目 摄影:马悦然

记者|马悦然

下午三点,盛夏的太阳正毒。车辆刚刚驶入了项目基地门口,迎着阳光望去,便看到远处水域上一排排蓝色的光伏电池板。

这是通威新能源滨州沾化电站,位于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创业大道两侧。

过去,这里是盐田和传统养殖区。现在,这片水域成为了全国单体最大的“渔光一体”项目,机容量300 MW。日前,界面新闻记者实地探访了该电站。

据现场负责人介绍,水里养殖了南美白对虾。因为天气过于炎热,虾正躲在光伏板下“乘凉”。

通威滨州沾化300MW电站 摄影:马悦然

“渔光一体”是将水产养殖和太阳能产业相结合的生产方式,“上可发电,下可养殖”,可最大限度地保障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

“滨州项目建成后,每年能提供至少3.5亿度电,年均收入约1.5亿元,运行期总收入约30亿元。”通威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称通威新能源)综合部部长唐霖称,底下养殖的南美白对虾每亩产量在100斤以上,年产值在2000万元以上。

“渔光一体”对水温产生了一定影响,因为太阳能电池板会减少光照,形成遮阴效果。

“因此,与电站配套的养殖品种倾向选择喜阴的水产品及经济作物,达到1+1>2的效果。”唐霖称。

随着土地资源制约加剧,光伏建造成本下降和技术更迭发展,“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光伏建造形式,在促进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装机容量也在快速提升。

通威新能源常务副总经理吴小平对界面新闻表示,未来5-10年间,“农光互补”、“渔光互补”项目将在行业中扮演重要角色。

但因所处环境特殊,这类项目对组件、电站设备等的要求更高。

不同于在地面建设电站,“渔光一体”模式下,水面光伏电站建设支架成本更高,且水面电站湿度高、运维难度更大,如鸟粪清理不及时,将影响组件的使用。

华为智能光伏中国区副总经理熊国喜认为,相对于传统能源,新能源更加分散,因此更需要高度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支撑系统调度运行。

为解决上述问题,通威“渔光一体”项目使用了华为组串逆变器及智能光伏解决方案。该方案使电站的发电量比预期提高5%以上,防尘、防水达到最高等级,避免了组件在高湿高温下性能快速衰减。

水面运维则采用了智能诊断技术,能在20分钟内完成百兆瓦光伏电站的扫描,对组串逆变器提出问题形成报告,并提供处理意见。

通威滨州沾化300MW电站 摄影:马悦然

除电站建设问题外,渔光互补在水域使用方面也面临挑战,电站选址更为复杂。

与“农光互补”项目相似,渔光互补项目属于复合型光伏项目,但建设仍需明确土地使用权状况,不允许占用基本农田,且需考虑水源、环境保护等问题。今年以来,各地频繁核查光伏用地情况。

吴小平认为,当下用地政策收紧的出发点是在规范光伏市场。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在所难免。随着时间推移,对农光项目的部分约束性相关政策将逐步完善,中东部地区的农光、渔光项目将得到更好发展。

通威股份以渔业起家,目前业务包括农牧及新能源两大板块,已成为光伏硅料、电池双龙头,也是国内最大的水产饲料生产商。通威新能源为通威股份全资子公司,专注“渔光一体”光伏电站的开发、建设及运营。

唐霖认为,“渔光一体”的模式实现了通威渔业及光伏两个主业的协同。

2015年,通威新能源在江苏如东建成了首个“渔光一体”的光伏电站。该公司目前开发持有的电站约60个,以“渔光一体”为主,总并规模约3 GW。

在距离滨州不远的东营,通威新能源还投建了“渔光一体”生态园项目,机规模200 MW,占地4200亩,年发电量2.4亿度,是国内首个以“渔光一体”为载体的国家3A级景区。

通威东营“渔光一体”生态园项目 摄影:马悦然

华为是信息与通信技术服务商,也是光伏电站逆变器龙头企业,已涉足光伏业务11年。

2021年6月7日,华为成立了数字能源公司,业务包括智能光伏、站点能源、数据中心能源、智能电动等板块,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华为数字能源中国区副总裁邢清对界面新闻等媒体透露,未来华为在光伏领域的拓展战略,一是针对大基地的新能源并网,在基地型项目上实现更低的运维成本、更高效的数字化管理;二在分布式场景上发力,实现光储融合和全面智能。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通威股份

3.6k
  • 光伏硅料要减产,通威股份发布技改检修暨有序减产公告
  • 双碳晚报| 通威股份称暂无考虑大规模发展储能业务计划 中国最大“沙戈荒”光伏项目成功并网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电站水上建、对虾水底游,实探全国单体最大“渔光一体”项目

未来5-10年间,“农光互补”、“渔光互补”项目将在行业中扮演重要角色。

通威东营“渔光一体”生态园项目 摄影:马悦然

记者|马悦然

下午三点,盛夏的太阳正毒。车辆刚刚驶入了项目基地门口,迎着阳光望去,便看到远处水域上一排排蓝色的光伏电池板。

这是通威新能源滨州沾化电站,位于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创业大道两侧。

过去,这里是盐田和传统养殖区。现在,这片水域成为了全国单体最大的“渔光一体”项目,机容量300 MW。日前,界面新闻记者实地探访了该电站。

据现场负责人介绍,水里养殖了南美白对虾。因为天气过于炎热,虾正躲在光伏板下“乘凉”。

通威滨州沾化300MW电站 摄影:马悦然

“渔光一体”是将水产养殖和太阳能产业相结合的生产方式,“上可发电,下可养殖”,可最大限度地保障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

“滨州项目建成后,每年能提供至少3.5亿度电,年均收入约1.5亿元,运行期总收入约30亿元。”通威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称通威新能源)综合部部长唐霖称,底下养殖的南美白对虾每亩产量在100斤以上,年产值在2000万元以上。

“渔光一体”对水温产生了一定影响,因为太阳能电池板会减少光照,形成遮阴效果。

“因此,与电站配套的养殖品种倾向选择喜阴的水产品及经济作物,达到1+1>2的效果。”唐霖称。

随着土地资源制约加剧,光伏建造成本下降和技术更迭发展,“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光伏建造形式,在促进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装机容量也在快速提升。

通威新能源常务副总经理吴小平对界面新闻表示,未来5-10年间,“农光互补”、“渔光互补”项目将在行业中扮演重要角色。

但因所处环境特殊,这类项目对组件、电站设备等的要求更高。

不同于在地面建设电站,“渔光一体”模式下,水面光伏电站建设支架成本更高,且水面电站湿度高、运维难度更大,如鸟粪清理不及时,将影响组件的使用。

华为智能光伏中国区副总经理熊国喜认为,相对于传统能源,新能源更加分散,因此更需要高度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支撑系统调度运行。

为解决上述问题,通威“渔光一体”项目使用了华为组串逆变器及智能光伏解决方案。该方案使电站的发电量比预期提高5%以上,防尘、防水达到最高等级,避免了组件在高湿高温下性能快速衰减。

水面运维则采用了智能诊断技术,能在20分钟内完成百兆瓦光伏电站的扫描,对组串逆变器提出问题形成报告,并提供处理意见。

通威滨州沾化300MW电站 摄影:马悦然

除电站建设问题外,渔光互补在水域使用方面也面临挑战,电站选址更为复杂。

与“农光互补”项目相似,渔光互补项目属于复合型光伏项目,但建设仍需明确土地使用权状况,不允许占用基本农田,且需考虑水源、环境保护等问题。今年以来,各地频繁核查光伏用地情况。

吴小平认为,当下用地政策收紧的出发点是在规范光伏市场。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在所难免。随着时间推移,对农光项目的部分约束性相关政策将逐步完善,中东部地区的农光、渔光项目将得到更好发展。

通威股份以渔业起家,目前业务包括农牧及新能源两大板块,已成为光伏硅料、电池双龙头,也是国内最大的水产饲料生产商。通威新能源为通威股份全资子公司,专注“渔光一体”光伏电站的开发、建设及运营。

唐霖认为,“渔光一体”的模式实现了通威渔业及光伏两个主业的协同。

2015年,通威新能源在江苏如东建成了首个“渔光一体”的光伏电站。该公司目前开发持有的电站约60个,以“渔光一体”为主,总并规模约3 GW。

在距离滨州不远的东营,通威新能源还投建了“渔光一体”生态园项目,机规模200 MW,占地4200亩,年发电量2.4亿度,是国内首个以“渔光一体”为载体的国家3A级景区。

通威东营“渔光一体”生态园项目 摄影:马悦然

华为是信息与通信技术服务商,也是光伏电站逆变器龙头企业,已涉足光伏业务11年。

2021年6月7日,华为成立了数字能源公司,业务包括智能光伏、站点能源、数据中心能源、智能电动等板块,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华为数字能源中国区副总裁邢清对界面新闻等媒体透露,未来华为在光伏领域的拓展战略,一是针对大基地的新能源并网,在基地型项目上实现更低的运维成本、更高效的数字化管理;二在分布式场景上发力,实现光储融合和全面智能。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