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保税研发、绿色通道、政策叠加,上半年上海金桥综保区一线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1.1%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保税研发、绿色通道、政策叠加,上半年上海金桥综保区一线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1.1%

今年上半年,金桥综保区克服疫情影响,实现一线进出口总值39.2亿元,同比增长11.1%。其中,5月份增幅在上海市同类特殊区域中排名首位。

图片来源:上海金桥综保区

记者 方卓然

保税研发、绿色通道、政策叠加,位于上海浦东的金桥综保区发展能级正在稳步提升。

金桥综合保税区的前身是2001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金桥出口加工区(南区),2002年6月20日通过国家海关总署验收,进入封关运行;2018年11月19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升级为综合保税区。2019年11月15日通过国家海关总署验收,正式转型升级为综合保税区。

过去一年来,浦东海关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实体经济和重点产业,优化监管服务举措,推动金桥综合保税区实现跨越式发展。今年上半年,金桥综保区克服疫情影响,实现一线进出口总值39.2亿元,同比增长11.1%。其中,5月份增幅在上海市同类特殊区域中排名首位。

安集微电子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集科技)是国内半导体关键材料领域的隐形冠军,专业研发生产化学机械(CMP)抛光液和功能性湿化学品,应用于芯片制造和先进封装领域,是首批科创板上市企业之一。

企业成立之初,生产基地位于金桥综保区内,大部分研发部门则位于综保区外的张江高新区。

安集科技公关部总监朱慧娜介绍说:“研发过程中,客户在生产端用的机台设备,我们做研发测试的时候也要用同一类型的设备来论证产品的性能,这就意味着我们定期都要进口新的研发设备,而每台设备价值几千万元人民币,进口税费是一笔很大的支出”。

浦东海关了解相关情况后,为其加大政策供给和引导,让安集科技成为上海市综保区范围内首家“保税研发”试点企业。

“综保区内海关‘保税研发’政策与研发运营的匹配度高,我们现在区内进行研发,进口设备就可以享受减免关税和进口增值税,这样累积下来大约可减少上千万元的成本。”朱慧娜说。

浦东海关驻金桥办事处督办翁建滨介绍,《国务院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综保区21条”)明确“除禁止进境的外,综合保税区内企业从境外进口且在区内用于研发的货物、物品,免于提交许可证件,进口的消耗性材料根据实际研发耗用核销。”这一政策大大提升了区内企业开展保税研发业务的竞争力。

2021年,浦东“引领区”全面开始后,在“保税研发”试点中尝到“甜头”的安集科技开始着手将区外研发中心整体迁入金桥综保区,希望能进一步享受综保区和引领区的政策叠加利好。

朱慧娜介绍,研发设备和物料的进口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了公司成本,省下来的资金又反哺研发,进而推动产品力的整体提升。“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今年上半年我们的订单量和进出口额依然保持稳健提升。”

除了安集微电子,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微半导体”)也是首批科创板上市企业之一。在中微半导体看来,正是上海浦东海关的靠前服务,帮助企业渡过疫情难关,保障工厂在金桥综保区连续生产。

今年4月,针对疫情封控可能带来的影响,浦东海关针对集成电路重点行业企业调研,了解到中微半导体进入“闭环运营”生产模式后,其原材料进口受到交通物流等影响,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压力。浦东海关为其制订了“一企一策”支持措施。

其中,在进出口申报方面,浦东海关指导中微半导体通过“单一窗口”、“互联网+海关”等渠道在线办理各类业务,既避免人员接触,又提升申报效率。整个封控期间,累计受理中微半导体加急申报900余批次,货值超1亿美元。

浦东海关在检查检验。图片来源:上海海关

集成电路货物技术含量高、价值高,在物流运输和存储方面还有恒温、真空包装、避震等特殊要求,如果在口岸直接开箱查验,货损风险很大。

针对这种情况,上海海关还在原有模式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优化真空包装等高新技术货物布控查验模式,对中微半导体等集成电路行业的高精尖货物,实现口岸即时放行,浦东海关等目的地海关在符合条件的环境下实施拆箱查验,大大降低口岸开拆带来的质损风险,提高了通关效率。

中微半导体物流副总监袁达喆说:“疫情期间,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依然保持了稳定,这让我们有底气向海关申请AEO高级认证(“经认证的经营者”)。在‘点对点’重点培育下,目前认证进展顺利。相信在更高层级通关便利化举措的支持下,集成电路产业一定会加快恢复和重振。”

去年8月,引领区建设起步之初,就有一批关键技术研发企业集中签约金桥综保区,覆盖了集成电路高端设备、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新药研发及生产外包、药物临床前测试等关键核心技术的行业翘楚,总投资额超12.8亿元。

一年来,凭借特殊监管区域政策优势,保税研发、保税维修、保税租赁等政策广受企业好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两步申报”等业务改革规模和覆盖面不断扩大,产业集聚效应逐渐显现。

环维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是金桥综保区内第一个获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的企业。

新资格允许其内销货物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从区外购进货物时也可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作为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凭证或者出口退税凭证。截至今年6月,环维电子已累计实现增值税免抵退约6400万元,经营成本大幅降低。

全球自动化技术供应商费斯托在区内建立了亚太物流分拨中心,今年疫情期间,浦东海关还启动应急预案,允许其凭电子单据开展业务,后补纸质正本,累计加急受理其进出口货物736批次、2781万欧元,保障物流分拨中心运转安全稳定。

得益于浦东引领区建设和“综保区21条”政策叠加,金桥综保区已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功能集聚、要素齐全、设施完备的现代化、外向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上海海关党委委员,浦东海关关长、党委书记盛甫斌表示,“未来,浦东海关将围绕金桥综保区内集成电路新材料和生物医药发展为重点,推出更多具有显示度的改革创新举措,打造研发产业新高地。”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保税研发、绿色通道、政策叠加,上半年上海金桥综保区一线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1.1%

今年上半年,金桥综保区克服疫情影响,实现一线进出口总值39.2亿元,同比增长11.1%。其中,5月份增幅在上海市同类特殊区域中排名首位。

图片来源:上海金桥综保区

记者 方卓然

保税研发、绿色通道、政策叠加,位于上海浦东的金桥综保区发展能级正在稳步提升。

金桥综合保税区的前身是2001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金桥出口加工区(南区),2002年6月20日通过国家海关总署验收,进入封关运行;2018年11月19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升级为综合保税区。2019年11月15日通过国家海关总署验收,正式转型升级为综合保税区。

过去一年来,浦东海关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实体经济和重点产业,优化监管服务举措,推动金桥综合保税区实现跨越式发展。今年上半年,金桥综保区克服疫情影响,实现一线进出口总值39.2亿元,同比增长11.1%。其中,5月份增幅在上海市同类特殊区域中排名首位。

安集微电子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集科技)是国内半导体关键材料领域的隐形冠军,专业研发生产化学机械(CMP)抛光液和功能性湿化学品,应用于芯片制造和先进封装领域,是首批科创板上市企业之一。

企业成立之初,生产基地位于金桥综保区内,大部分研发部门则位于综保区外的张江高新区。

安集科技公关部总监朱慧娜介绍说:“研发过程中,客户在生产端用的机台设备,我们做研发测试的时候也要用同一类型的设备来论证产品的性能,这就意味着我们定期都要进口新的研发设备,而每台设备价值几千万元人民币,进口税费是一笔很大的支出”。

浦东海关了解相关情况后,为其加大政策供给和引导,让安集科技成为上海市综保区范围内首家“保税研发”试点企业。

“综保区内海关‘保税研发’政策与研发运营的匹配度高,我们现在区内进行研发,进口设备就可以享受减免关税和进口增值税,这样累积下来大约可减少上千万元的成本。”朱慧娜说。

浦东海关驻金桥办事处督办翁建滨介绍,《国务院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综保区21条”)明确“除禁止进境的外,综合保税区内企业从境外进口且在区内用于研发的货物、物品,免于提交许可证件,进口的消耗性材料根据实际研发耗用核销。”这一政策大大提升了区内企业开展保税研发业务的竞争力。

2021年,浦东“引领区”全面开始后,在“保税研发”试点中尝到“甜头”的安集科技开始着手将区外研发中心整体迁入金桥综保区,希望能进一步享受综保区和引领区的政策叠加利好。

朱慧娜介绍,研发设备和物料的进口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了公司成本,省下来的资金又反哺研发,进而推动产品力的整体提升。“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今年上半年我们的订单量和进出口额依然保持稳健提升。”

除了安集微电子,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微半导体”)也是首批科创板上市企业之一。在中微半导体看来,正是上海浦东海关的靠前服务,帮助企业渡过疫情难关,保障工厂在金桥综保区连续生产。

今年4月,针对疫情封控可能带来的影响,浦东海关针对集成电路重点行业企业调研,了解到中微半导体进入“闭环运营”生产模式后,其原材料进口受到交通物流等影响,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压力。浦东海关为其制订了“一企一策”支持措施。

其中,在进出口申报方面,浦东海关指导中微半导体通过“单一窗口”、“互联网+海关”等渠道在线办理各类业务,既避免人员接触,又提升申报效率。整个封控期间,累计受理中微半导体加急申报900余批次,货值超1亿美元。

浦东海关在检查检验。图片来源:上海海关

集成电路货物技术含量高、价值高,在物流运输和存储方面还有恒温、真空包装、避震等特殊要求,如果在口岸直接开箱查验,货损风险很大。

针对这种情况,上海海关还在原有模式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优化真空包装等高新技术货物布控查验模式,对中微半导体等集成电路行业的高精尖货物,实现口岸即时放行,浦东海关等目的地海关在符合条件的环境下实施拆箱查验,大大降低口岸开拆带来的质损风险,提高了通关效率。

中微半导体物流副总监袁达喆说:“疫情期间,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依然保持了稳定,这让我们有底气向海关申请AEO高级认证(“经认证的经营者”)。在‘点对点’重点培育下,目前认证进展顺利。相信在更高层级通关便利化举措的支持下,集成电路产业一定会加快恢复和重振。”

去年8月,引领区建设起步之初,就有一批关键技术研发企业集中签约金桥综保区,覆盖了集成电路高端设备、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新药研发及生产外包、药物临床前测试等关键核心技术的行业翘楚,总投资额超12.8亿元。

一年来,凭借特殊监管区域政策优势,保税研发、保税维修、保税租赁等政策广受企业好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两步申报”等业务改革规模和覆盖面不断扩大,产业集聚效应逐渐显现。

环维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是金桥综保区内第一个获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的企业。

新资格允许其内销货物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从区外购进货物时也可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作为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凭证或者出口退税凭证。截至今年6月,环维电子已累计实现增值税免抵退约6400万元,经营成本大幅降低。

全球自动化技术供应商费斯托在区内建立了亚太物流分拨中心,今年疫情期间,浦东海关还启动应急预案,允许其凭电子单据开展业务,后补纸质正本,累计加急受理其进出口货物736批次、2781万欧元,保障物流分拨中心运转安全稳定。

得益于浦东引领区建设和“综保区21条”政策叠加,金桥综保区已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功能集聚、要素齐全、设施完备的现代化、外向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上海海关党委委员,浦东海关关长、党委书记盛甫斌表示,“未来,浦东海关将围绕金桥综保区内集成电路新材料和生物医药发展为重点,推出更多具有显示度的改革创新举措,打造研发产业新高地。”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