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揭秘P2P暴雷后追偿真相:八成人至今血本无归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揭秘P2P暴雷后追偿真相:八成人至今血本无归

希望行业洗牌结束之时,一个蜕变后成熟的P2P行业,不仅可以最大限度避免暴雷的发生,更不会抛弃任何一个曾以血泪给后人以警醒的普通投资人。

本文由融360《维度》栏目独家策划,转载请注明来源

“又一P2P平台暴雷!”

2015年下半年至今,P2P暴雷的消息不绝于耳。此类消息一经爆出总能迅速发烫,不过很快,对于媒体和大众而言,一个新闻事件结束了;而对于踩雷的投资人而言,漫长的追偿之路才刚刚开始。那些曾经的“有钱人”,现在的“维权人”,大多都还在懊悔中等待着,在等待中煎熬着,他们当中,有人改变了信念,有人改变了生活,甚至有人已经不在了……

暴雷后,超八成投资人至今血本无归

据融360《维度》近期一份调查显示,在全国各地曾踩过雷的P2P投资人中,有83.11%的投资人目前尚未追回任何本金。

“偿付方案至今仍未兑现,最近一次收到了1%的回款,我觉得大部分的钱要不回来了,能给多少就拿多少。”一本贷在2014年末出现提现困难,投资人王先生告诉融360《维度》。

李先生投资了和诚德、福福金融,但两个平台背后其实是一个老板,去年同时出现提现困难,今年同期提出兑付方案,但目前他只拿回了300元,而他在两个平台上分别投资了上万元。

经侦介入后,平台资产被查封,资金被冻结,投资人想拿钱,要耐心等待走完漫长的司法程序。当身心俱疲的投资人终于熬到程序尽头,在那里迎接他们的却远不是全额赔付,最终追回的资金往往不到半数,甚至不足一成。

追缴过程中,被挥霍资金难以足额追回,追回后又要清偿银行欠款等债务,轮到投资人时,剩余资金很可能无法覆盖待还金额。也就是说,即便成功立案、追缴顺利,投资人最终也只能追回部分本金。

根据一些暴雷后进入司法程序的平台的赔付情况,360《维度》发现投资人至多能拿回四到五成的本金,而这已经属于相对较好的情况了。

优易网2012年12月出现资金链断裂,历时31个月后以“集资诈骗罪”结案,退还投资者本金40%。

东方创投2013年10月停止提现,历时9个月后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结案,追回资金占比48.7%。

铜都贷2013年11月因资金链告急而被警方介入调查,历时14个月后法院宣布所有受害人均按约12.3%的比例退赔。

上述完成赔付的个案背后,数以百计的问题平台或未能立案,或审理缓慢,或追缴无门;数以万计的踩雷投资人直至此时此刻,仍奔波在不知有没有终点的追偿路上。

抱团也不暖,一天只吃一个鸡蛋灌饼

平台关停跑路,员工作鸟兽散,投资人的焦灼和愤怒不能解决问题,在血本无归的死胡同里,他们必须要做点什么。

金策通投资人林先生和亲友投资了近200万后踩雷,他和另外几个投资人抱团上门追讨,却迟迟无果:“我们几个都把家底投进去了,现在倾家荡产,只能天天守在公司门口,吃住都没着落,一整天就在早晨吃一个鸡蛋灌饼。”

“那些去平台办公地点打砸抢的人,搬电脑的往往是投得最少的。” 投资开财宝的林先生告诉融360《维度》,在平台暴雷后采取极端做法的投资人,有的想在平台被查封前抢夺财务弥补损失,有人是为泄愤,也有与平台存在利益纠葛的催收团队趁乱闹事。

平台垮掉后,维权群成为很多投资人的精神支柱。同病相怜的投资人在群里讨论平台兑付的最近进展、平台相关人事的最新消息,甚至组织拉横幅等维权活动。投资人一方面在维权群内互通有无,一方面向外界谋求发声。

有时候,投资人会在相关政府网站留言;在各大论坛和社交媒体发文,并积极转发和评论;主动联系第三方平台爆料。

然而,引起舆论的关注远远不够,追偿必须得到经侦支持,诉诸法律才是唯一有效的自救。虽然很多投资人都表示,一旦踩雷会立刻报警,不停打电话给经侦催促立案,但报案与立案之间,乃至立案与赔付之间,却往往隔着黎明前最深重的黑暗,一些绝望的投资人选择在暗夜里永眠,在他们看来,天不会亮了。

无力!立案难,立案之后还是难

部分投资人的暴力行为,无法掩盖踩雷群体整体上的无力。据融360《维度》调查显示,近四成投资人踩雷后不报警。

“我们踩雷了,至今没立案,距离太远了不方便。” 投资人杜先生告诉融360《维度》,他和另外十几个人投P2P踩雷了,苦于他们都不在P2P平台所在地,报案时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困难。

据了解,报案最好到平台所属管辖区的经侦去举报,需要投资人提供报案人身份证复件、银行卡复件、银行流水、借款合同等充分的材料证明,材料不足或不规范则无法立案。据了解,有投资人举报金行财富,结果未能立案,因为网上截图不能作为证据。

很多投资人在报案后默默退却,因为负担不起法律维权路上耗费的人力物力。选择咬牙坚持的投资人由于欠缺法律知识,需要求助于律师,至此又不得不耗费财力。

金行财富投资人李先生告诉融360《维度》,他投资3万元后踩雷,报案、找律师并支付了3000元代理费,最终因证据不足没能立案,律师费也打了水漂。

3000元的律师费只是报案阶段的支出,随着法律进程的深入,有投资人表示,为支付高额律师费已花光全家仅剩的积蓄,不得不在亲戚中举债。

融360《维度》总结发现,绝大多数P2P问题平台都是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立案。根据刑法第177条,满足下列五种情形之一的可以立案: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一百五十户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其他扰乱金融秩序情节严重的情形。

立案后,追偿重心转移至经侦方面。多位投资人向融360《维度》表示,虽然成功立案,但案件进展缓慢,赔付遥遥无期。融360《维度》尝试联系了7个案件的经侦方面,情况与投资人所述基本符合。

温州顺顺贷于2015年4月份被爆出违法,今年2月披露仍有175位投资人共计339.9万余元欠款未收回。融360《维度》联系当地的经侦队,得知该案发生多次转交,对于目前具体进度,融360《维度》没能了解到。

e速贷于近期暴雷,融360《维度》联系到惠州市公安局惠城区分局,对方表示该案将于8月25日移交法院开庭,虽然一直在进行追缴,但案件审理仍需很长时间。

此外,融360《维度》就去年暴雷、今年3月被通报的国湘资本联系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分局,对方亦没能对该案件给出确切答复。而三农资本、中晋资产等案件的进度,融360《维度》均未能从经侦方面得到有效咨询。

据融360《维度》调查显示,平台暴雷后有75.11%的投资人觉得茫然、束手无策;近四成投资人认为取证困难、报案及诉讼成本高;超过一半(53.78%)的投资人表示“不能及时了解追偿进度”。

不堪回首:客服极力怂恿,雷响后“一地鸡毛”

某天,投资人赵先生像往常一样登录P2P平台查看收益,页面却弹出平台因故不予提现的公告。一个不祥的念头闪过:是不是要出事了?

赵先生心头一惊,但又不相信平台会在一夜之间暴雷。毕竟他昨晚还和平台客服聊天,客服还发了红包,感谢他前段时间把散投于各个大平台的资金都撤回,投进这家平台里。

赵先生立刻联系这位客服,想到客服平日对自己非常殷勤,觉得凭这份“交情”总可以探听到一些内部消息。然而把疑惑说出后,对方的第一反应却是请求他续投:“就当帮我一个忙。”

“我有事急用钱,不能再投了,我想把投的钱都提出来。”

“不用担心,只是借款人晚几天还款……”

“我真的急用钱,你有没有办法帮我提现?”

对方却没有再答复。

几天后,平台仍无法提现,赵先生费尽周折联系到新客服后才得知,原来的客服已经辞职回老家了。

“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提现?”

“平台出了一点差错,可能要拍卖抵押物,具体情况我也不大清楚……”

赵先生告诉融360《维度》,那一刻他才终于意识到,自己真的踩雷了。

多方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4月,全国累计成立的网贷平台超过5000家,其中问题平台占比超过四成。2016年上半年新增的问题平台有511家。

平台暴雷的原因有很多种,包括老板跑路、监管查封、项目逾期、平台清盘等。一家家暴雷平台背后,是成千上万踩雷的投资人。

融360《维度》专项调查显示,踩雷的投资人中,有近一半(46.67%)投资人遭平台跑路,这部分投资人全部投资都打水漂的比例高达94.29%;因其他原因踩雷的投资人,至今一分钱都没拿回来的比例也在七成以上。

这些踩雷的投资人中,有66.22%被套本金在万元以上,其中被套本金在10万元以上的比例高达24.89%。轻信平台的广告宣传、高息诱惑是这些人投资P2P并踩雷的主要原因,而投资人之所以大胆投入大笔金额,很重要的原因是受到平台员工的介入和怂恿。

赵先生告诉融360《维度》,一些P2P平台的员工在投资人身上煞费苦心,加好友,主动聊天,嘘寒问暖。很多投资QQ群里活跃着十几位平台客服,清一色用美女大头照,资料显示均为年轻女性,在群内大力宣传平台活动,怂恿投资,对大手笔的投资人进行轮番吹捧。

根据调查,在所有受平台员工怂恿的投资人中,有43.24%的投资人投资金额超过10万元,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受亲友推荐的影响(24.53%)。此外,受员工怂恿后,超过四分之一的投资人将总资产的一半以上投了进去。由此可见,平台员工不负责任的“忽悠”对投资人具有更大的杀伤力。

许多与赵先生有着相似遭遇的投资人告诉融360《维度》,P2P的高收益立竿见影,某些平台除投资收益外,还另设推荐新人返利等名目繁多的奖励,总体折算下来,年化收益率稳超40%。

起初,他们还时常提醒自己,高得离谱的收益率靠不住,赚一点就撤。但随着一笔笔小额投资安全落袋,警惕的神经麻痹了,发财梦和胆量一起膨胀。就当他们不知不觉投入巨资之时,天雷炸响,幻想崩盘。

超六成投资人已绝望,近两成决定终生不理财

整体而言,投资人对P2P暴雷后的追偿持悲观态度。仅有极个别投资人乐观的认为能够拿回全部本金。

融360《维度》调查显示,对于是否能够拿回本金,65.33%的投资人认为很可能一分钱都拿不回来;30.22%的投资人抱有一丝希望,认为能拿回部分本金;仅有4.44%的投资人坚信可以拿回全部本金。

“我对还款计划不抱太大希望,我认为就是拖延时间,为了让大家按照平台公告的要求去销案。”投资了和诚德、福福金融的李先生无奈地表示。

融360《维度》发现,一旦平台暴雷,面临本金损失时,女性表现得更为悲观。在接受调查的投资人中,认为“很可能一分钱都拿不回来”的女性投资人比男性高出7个百分点。

至于踩雷对投资人今后理财心态的影响,有近两成(18.67%)投资人表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以后再也不理财了”。

结语

P2P行业从野蛮生长到暴雷不断,再到未来的规范发展,蜕变通过一轮轮洗牌实现。洗牌所筛选的不只是平台,也是投资人。

媒体、大众,甚至相关部门,都习惯于通过对受害人数量的统计,摹画出平台暴雷的严重程度,却往往忽略了每个数据下面,都有一颗活生生的人头。报案无门,立案困难,审理漫长,兑付不尽人意,不断对踩雷投资人造成二度伤害。

希望行业洗牌结束之时,一个蜕变后成熟的P2P行业,不仅可以最大限度避免暴雷的发生,更不会抛弃任何一个曾以血泪给后人以警醒的普通投资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揭秘P2P暴雷后追偿真相:八成人至今血本无归

希望行业洗牌结束之时,一个蜕变后成熟的P2P行业,不仅可以最大限度避免暴雷的发生,更不会抛弃任何一个曾以血泪给后人以警醒的普通投资人。

本文由融360《维度》栏目独家策划,转载请注明来源

“又一P2P平台暴雷!”

2015年下半年至今,P2P暴雷的消息不绝于耳。此类消息一经爆出总能迅速发烫,不过很快,对于媒体和大众而言,一个新闻事件结束了;而对于踩雷的投资人而言,漫长的追偿之路才刚刚开始。那些曾经的“有钱人”,现在的“维权人”,大多都还在懊悔中等待着,在等待中煎熬着,他们当中,有人改变了信念,有人改变了生活,甚至有人已经不在了……

暴雷后,超八成投资人至今血本无归

据融360《维度》近期一份调查显示,在全国各地曾踩过雷的P2P投资人中,有83.11%的投资人目前尚未追回任何本金。

“偿付方案至今仍未兑现,最近一次收到了1%的回款,我觉得大部分的钱要不回来了,能给多少就拿多少。”一本贷在2014年末出现提现困难,投资人王先生告诉融360《维度》。

李先生投资了和诚德、福福金融,但两个平台背后其实是一个老板,去年同时出现提现困难,今年同期提出兑付方案,但目前他只拿回了300元,而他在两个平台上分别投资了上万元。

经侦介入后,平台资产被查封,资金被冻结,投资人想拿钱,要耐心等待走完漫长的司法程序。当身心俱疲的投资人终于熬到程序尽头,在那里迎接他们的却远不是全额赔付,最终追回的资金往往不到半数,甚至不足一成。

追缴过程中,被挥霍资金难以足额追回,追回后又要清偿银行欠款等债务,轮到投资人时,剩余资金很可能无法覆盖待还金额。也就是说,即便成功立案、追缴顺利,投资人最终也只能追回部分本金。

根据一些暴雷后进入司法程序的平台的赔付情况,360《维度》发现投资人至多能拿回四到五成的本金,而这已经属于相对较好的情况了。

优易网2012年12月出现资金链断裂,历时31个月后以“集资诈骗罪”结案,退还投资者本金40%。

东方创投2013年10月停止提现,历时9个月后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结案,追回资金占比48.7%。

铜都贷2013年11月因资金链告急而被警方介入调查,历时14个月后法院宣布所有受害人均按约12.3%的比例退赔。

上述完成赔付的个案背后,数以百计的问题平台或未能立案,或审理缓慢,或追缴无门;数以万计的踩雷投资人直至此时此刻,仍奔波在不知有没有终点的追偿路上。

抱团也不暖,一天只吃一个鸡蛋灌饼

平台关停跑路,员工作鸟兽散,投资人的焦灼和愤怒不能解决问题,在血本无归的死胡同里,他们必须要做点什么。

金策通投资人林先生和亲友投资了近200万后踩雷,他和另外几个投资人抱团上门追讨,却迟迟无果:“我们几个都把家底投进去了,现在倾家荡产,只能天天守在公司门口,吃住都没着落,一整天就在早晨吃一个鸡蛋灌饼。”

“那些去平台办公地点打砸抢的人,搬电脑的往往是投得最少的。” 投资开财宝的林先生告诉融360《维度》,在平台暴雷后采取极端做法的投资人,有的想在平台被查封前抢夺财务弥补损失,有人是为泄愤,也有与平台存在利益纠葛的催收团队趁乱闹事。

平台垮掉后,维权群成为很多投资人的精神支柱。同病相怜的投资人在群里讨论平台兑付的最近进展、平台相关人事的最新消息,甚至组织拉横幅等维权活动。投资人一方面在维权群内互通有无,一方面向外界谋求发声。

有时候,投资人会在相关政府网站留言;在各大论坛和社交媒体发文,并积极转发和评论;主动联系第三方平台爆料。

然而,引起舆论的关注远远不够,追偿必须得到经侦支持,诉诸法律才是唯一有效的自救。虽然很多投资人都表示,一旦踩雷会立刻报警,不停打电话给经侦催促立案,但报案与立案之间,乃至立案与赔付之间,却往往隔着黎明前最深重的黑暗,一些绝望的投资人选择在暗夜里永眠,在他们看来,天不会亮了。

无力!立案难,立案之后还是难

部分投资人的暴力行为,无法掩盖踩雷群体整体上的无力。据融360《维度》调查显示,近四成投资人踩雷后不报警。

“我们踩雷了,至今没立案,距离太远了不方便。” 投资人杜先生告诉融360《维度》,他和另外十几个人投P2P踩雷了,苦于他们都不在P2P平台所在地,报案时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困难。

据了解,报案最好到平台所属管辖区的经侦去举报,需要投资人提供报案人身份证复件、银行卡复件、银行流水、借款合同等充分的材料证明,材料不足或不规范则无法立案。据了解,有投资人举报金行财富,结果未能立案,因为网上截图不能作为证据。

很多投资人在报案后默默退却,因为负担不起法律维权路上耗费的人力物力。选择咬牙坚持的投资人由于欠缺法律知识,需要求助于律师,至此又不得不耗费财力。

金行财富投资人李先生告诉融360《维度》,他投资3万元后踩雷,报案、找律师并支付了3000元代理费,最终因证据不足没能立案,律师费也打了水漂。

3000元的律师费只是报案阶段的支出,随着法律进程的深入,有投资人表示,为支付高额律师费已花光全家仅剩的积蓄,不得不在亲戚中举债。

融360《维度》总结发现,绝大多数P2P问题平台都是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立案。根据刑法第177条,满足下列五种情形之一的可以立案: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一百五十户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其他扰乱金融秩序情节严重的情形。

立案后,追偿重心转移至经侦方面。多位投资人向融360《维度》表示,虽然成功立案,但案件进展缓慢,赔付遥遥无期。融360《维度》尝试联系了7个案件的经侦方面,情况与投资人所述基本符合。

温州顺顺贷于2015年4月份被爆出违法,今年2月披露仍有175位投资人共计339.9万余元欠款未收回。融360《维度》联系当地的经侦队,得知该案发生多次转交,对于目前具体进度,融360《维度》没能了解到。

e速贷于近期暴雷,融360《维度》联系到惠州市公安局惠城区分局,对方表示该案将于8月25日移交法院开庭,虽然一直在进行追缴,但案件审理仍需很长时间。

此外,融360《维度》就去年暴雷、今年3月被通报的国湘资本联系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分局,对方亦没能对该案件给出确切答复。而三农资本、中晋资产等案件的进度,融360《维度》均未能从经侦方面得到有效咨询。

据融360《维度》调查显示,平台暴雷后有75.11%的投资人觉得茫然、束手无策;近四成投资人认为取证困难、报案及诉讼成本高;超过一半(53.78%)的投资人表示“不能及时了解追偿进度”。

不堪回首:客服极力怂恿,雷响后“一地鸡毛”

某天,投资人赵先生像往常一样登录P2P平台查看收益,页面却弹出平台因故不予提现的公告。一个不祥的念头闪过:是不是要出事了?

赵先生心头一惊,但又不相信平台会在一夜之间暴雷。毕竟他昨晚还和平台客服聊天,客服还发了红包,感谢他前段时间把散投于各个大平台的资金都撤回,投进这家平台里。

赵先生立刻联系这位客服,想到客服平日对自己非常殷勤,觉得凭这份“交情”总可以探听到一些内部消息。然而把疑惑说出后,对方的第一反应却是请求他续投:“就当帮我一个忙。”

“我有事急用钱,不能再投了,我想把投的钱都提出来。”

“不用担心,只是借款人晚几天还款……”

“我真的急用钱,你有没有办法帮我提现?”

对方却没有再答复。

几天后,平台仍无法提现,赵先生费尽周折联系到新客服后才得知,原来的客服已经辞职回老家了。

“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提现?”

“平台出了一点差错,可能要拍卖抵押物,具体情况我也不大清楚……”

赵先生告诉融360《维度》,那一刻他才终于意识到,自己真的踩雷了。

多方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4月,全国累计成立的网贷平台超过5000家,其中问题平台占比超过四成。2016年上半年新增的问题平台有511家。

平台暴雷的原因有很多种,包括老板跑路、监管查封、项目逾期、平台清盘等。一家家暴雷平台背后,是成千上万踩雷的投资人。

融360《维度》专项调查显示,踩雷的投资人中,有近一半(46.67%)投资人遭平台跑路,这部分投资人全部投资都打水漂的比例高达94.29%;因其他原因踩雷的投资人,至今一分钱都没拿回来的比例也在七成以上。

这些踩雷的投资人中,有66.22%被套本金在万元以上,其中被套本金在10万元以上的比例高达24.89%。轻信平台的广告宣传、高息诱惑是这些人投资P2P并踩雷的主要原因,而投资人之所以大胆投入大笔金额,很重要的原因是受到平台员工的介入和怂恿。

赵先生告诉融360《维度》,一些P2P平台的员工在投资人身上煞费苦心,加好友,主动聊天,嘘寒问暖。很多投资QQ群里活跃着十几位平台客服,清一色用美女大头照,资料显示均为年轻女性,在群内大力宣传平台活动,怂恿投资,对大手笔的投资人进行轮番吹捧。

根据调查,在所有受平台员工怂恿的投资人中,有43.24%的投资人投资金额超过10万元,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受亲友推荐的影响(24.53%)。此外,受员工怂恿后,超过四分之一的投资人将总资产的一半以上投了进去。由此可见,平台员工不负责任的“忽悠”对投资人具有更大的杀伤力。

许多与赵先生有着相似遭遇的投资人告诉融360《维度》,P2P的高收益立竿见影,某些平台除投资收益外,还另设推荐新人返利等名目繁多的奖励,总体折算下来,年化收益率稳超40%。

起初,他们还时常提醒自己,高得离谱的收益率靠不住,赚一点就撤。但随着一笔笔小额投资安全落袋,警惕的神经麻痹了,发财梦和胆量一起膨胀。就当他们不知不觉投入巨资之时,天雷炸响,幻想崩盘。

超六成投资人已绝望,近两成决定终生不理财

整体而言,投资人对P2P暴雷后的追偿持悲观态度。仅有极个别投资人乐观的认为能够拿回全部本金。

融360《维度》调查显示,对于是否能够拿回本金,65.33%的投资人认为很可能一分钱都拿不回来;30.22%的投资人抱有一丝希望,认为能拿回部分本金;仅有4.44%的投资人坚信可以拿回全部本金。

“我对还款计划不抱太大希望,我认为就是拖延时间,为了让大家按照平台公告的要求去销案。”投资了和诚德、福福金融的李先生无奈地表示。

融360《维度》发现,一旦平台暴雷,面临本金损失时,女性表现得更为悲观。在接受调查的投资人中,认为“很可能一分钱都拿不回来”的女性投资人比男性高出7个百分点。

至于踩雷对投资人今后理财心态的影响,有近两成(18.67%)投资人表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以后再也不理财了”。

结语

P2P行业从野蛮生长到暴雷不断,再到未来的规范发展,蜕变通过一轮轮洗牌实现。洗牌所筛选的不只是平台,也是投资人。

媒体、大众,甚至相关部门,都习惯于通过对受害人数量的统计,摹画出平台暴雷的严重程度,却往往忽略了每个数据下面,都有一颗活生生的人头。报案无门,立案困难,审理漫长,兑付不尽人意,不断对踩雷投资人造成二度伤害。

希望行业洗牌结束之时,一个蜕变后成熟的P2P行业,不仅可以最大限度避免暴雷的发生,更不会抛弃任何一个曾以血泪给后人以警醒的普通投资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