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2022年中国政企采购数字化转型白皮书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2022年中国政企采购数字化转型白皮书

随着各地政府积极构建一体化采购平台,预计2025年政企采购平台交易规模将达5.9万亿元。

文|艾瑞咨询

根据政企采购的数字化渗透程度不同,可以将市场分为信息化、电商化和平台化三个阶段。目前大部分政企处于电商化向平台化转型阶段,并且数字化成熟度不统一、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和管理理念差异是制约政企采购数字化升级的主要原因。

政府采购有电子卖场和电子招投标系统(项目电子化交易系统)两种形式。这两类系统,可以以本地化部署方式由各地分别建设,也可以基于云架构集合各地系统,形成区域协同的一体化采购平台即政府采购云平台。政府采购云平台能更好地实现交易规范化、监管科学化和服务普惠化。

国企采购除自建商城外有数字化采购平台和专属商城两种形式。数字化采购平台的开发难度大,适合中大型国企。专属商城的灵活性更高,但商品采购渠道存在局限性,适合中小型国企。

受政策和疫情双重刺激,2020年开始我国政企采购线上渗透率明显提升,2021年我国政企采购平台交易规模约2.8万亿。随着各地政府积极构建区域一体化采购平台和国企加码布局线上采购,预计2025年政企采购平台交易规模将达5.9万亿元。

随着采购平台的节资提效优势显露,政企采购主体会进一步扩大,工业品也将成为重点采购品类。同时政企采购平台正朝着移动化和智能化升级,并向外延伸丰富采购供应链,以及与第三方合作形成服务生态,共同服务政企客户。

政企采购的概念界定

采购主体为政府及国企,采购行为受法律规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以下简称政府采购法),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政府采购法》规范了政府采购行为,明确了政府采购的资金来源为财政性资金及与财政性资金配套的单位自筹资金,采购目的以公共目的为主。而政企采购的定义比政府采购更宽泛,主体上增加了国企。国企虽不在《政府采购法》的适用范围内,但大量国企在采购时仍会参照《政府采购法》相关规定进行采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以下简称企业国有资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以下简称招标投标法),依照《政府采购法》,国企采购是国企使用国有资金或自有资金以合同方式有偿取得货物、服务和工程的行为。国企采购兼具企业采购和政府采购的双重属性,既要满足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持续发展需要,又要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简言之,政企采购是政府采购与国企采购的总和,在采购行为上均有规范、高效、廉洁、节资的要求,采购行为更偏重于实现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方向引导。

 

政企采购数字化的发展路径

国企采购成熟度略高于政府采购,管理平台化驶入快车道

政企采购从2003年正式开启数字化转型新时代,根据政企采购的数字化渗透程度可以分为信息化(2003年-2012年)、电商化(2013年-2017年)和平台化(2018年-至今)三个阶段。信息化阶段是数字化管理思维培养及数据迁移阶段,逐渐将零散的政企采购集合成综合业务管理系统。电商化过程中,各地政府开始搭建电子卖场,同时段大型互联网企业开始投身B2B电商平台的建设,为服务国企采购奠定基础。2016年前后各地政府开始积极构建连接交易、监管和市场的区域一体化的采购平台,并在2018年达到平台构建小高峰。同一时段国资委下属近半数央企都以自建、外购甚至整合软件公司的方式构建或规划自有电商平台,并从央企向国企渗透。整体上看,政府采购相比国企采购阶段节点相同,但进度略慢。

政府采购数字化的产品形态

电商化阶段,按公开招标数额标准划分有不同的交易场所

信息化阶段,政府采购以建立交易管理系统为主,为线下交易进行数据备份和流程录入。电商化阶段,各地政府开始通过自有技术部门及第三方技术支持辅助搭建电子卖场。这类电子卖场是各省市政府自行搭建的协议供货系统,以本地部署模式为主,供应商和采购方通过申请入围和签订协议上架商品。不同平台间供应商信息不互通,平台监管和数据标准化收集处理难度大。同期还形成了电子招投标系统(项目电子化交易系统),用于承载公开招标数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项目,这类政府采购对采购流程规范性和采购物资专业性要求较高。平台化阶段,省级政府通过平台化的方式打造区域一体化的政府采购平台,整合下属各县市的交易和监管,供应商无需多次重复入围和签订协议,各地商品交易信息实现标准化和同调。

国企采购数字化的产品形态

国企采购形成自建平台、专属商城和数字化采购平台三大类

信息化阶段,市场中并未出现成熟的对B端的专业采购平台,国企通过内部的ERP系统与第三方供货平台对接进行采购,实现底层数据共享。电商化阶段,国企采购平台出现两种形态,其一为自建采购平台,如中石化自建内部电子采购系统,后期升级为易派客,对外提供采购服务;其二为专属采购商城,仅需为国企提供账号权限就能够实现专属商城采购,降低了大量中小企业使用采购平台的门槛。平台化阶段,市场上供应商变多,史泰博、齐心、欧菲斯、领先未来陆续涌现。同时国企对采购供应链的需求向前端技术和后端物流延伸,衍生出综合采购全链路解决方案的综合性平台。目前国企采购平台主要覆盖非生产性物资的采购,对于采购量较大的原材料物资采购以线下招投标为主。

政企采购数字化的主要瓶颈

成熟度不统一、技术瓶颈和理念差异制约政企采购数字化升级

目前大部分政府的采购业务仍处于电商化或电商化向平台化转型的阶段,而国企采购已大部分进入平台化。政企采购数字化转型的主要障碍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采购行为从传统本地部署的交易平台向电商化采购递进过程中,各省及下属各市没有形成统一的数字化升级路径,由于平台化成熟度不统一产生了信息壁垒。另一方面,由于政府和国企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或提供技术支持的第三方协作机制不足,建成的采购平台功能局限或未能完全解决采购痛点,不利于实现线上交易和管理协同。此外,小部分政府和国企尚未完全转换采购的管理理念,仍沿用传统管理模式和交易渠道,没有运用数据进行科学决策和优化资源配置,同样成为制约采购数字化的原因之一。

政府采购平台:电子卖场

传统电子卖场是“互联网+政府采购”的初步实践,用于交易公开招标数额标准以下、市场品类丰富的标准化采购项目

政府数字化转型的2.0和3.0阶段,政府主要以构建电子卖场的形式承载交易行为。电子卖场指依托互联网,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实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以下的货物、工程、服务项目全流程网上交易的动态监管的公共服务平台。因各省市政府采购规则不同,对电子卖场的称呼有电子商城、网上超市、网上商城等。作为“互联网+政府采购”的实践成果,电子卖场是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优势互补的产物,能将交易行为产生的数据标准化处理,辅助政府管理决策。传统电子卖场的交易、监督与管理功能相对割裂,且省市间信息协同难度较高。为更好地实现跨系统、跨区域信息协同,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同时促进交易流程合规性和商品服务标准化,部分政府开始向平台化转型,构建采购云平台,集合管理跨区域的采购业务。

政府采购平台:云平台

基于云计算延展电子卖场基本功能,推进政府采购区域协同

政府采购云平台是将政府采购的商品、服务、信息集成到云网络中,并利用云计算的优势对交易数据进行挖掘和整合的智能化云平台。作为“云服务+政府采购”的革新性产物,也是区域一体化的成功实践。政府采购云平台能将交易行为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充分整理和利用,提升政府采购的交易、服务和决策能力。其功能不限于承载传统协议供货和定点采购,还基于平台化和云架构技术跨地区联通交易、监管与服务,促进交易流程合规性和商品服务标准化。此外,政府采购云平台还具有批量实施、价格管控和政策执行等特色功能。为保障线上采购行为的合规性和服务质量,提供云平台技术支持的服务商需要通过中央网信办党政部门与云计算服务网络安全评估,让交易平台更安全地服务政府采购的各方参与者。

政府采购平台:云平台

基于云架构搭建个性化采购平台,快速寻源价格透明有效节资

政府采购云平台集合了政府对采购行为的管理要求和平台运营的业务经验,将制度成果、理论成果和平台运营经验融为一体。云平台底层架构沉淀了历史采购数据和技术,技术服务商能根据各地区的采购规范搭建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采购平台。相比传统电子卖场,政府采购云平台将零散的供求集中管理,减少供应商入驻的重复操作,对供应商信用控制也能实现一方操作多方同步。此外,政府采购云平台的竞价和比价机制让价格更透明,让交易更公正,减少价格管控灰色地带,让政府有效规划预算,实现节资提效。

国企采购平台:数字化采购平台

内接信息管理系统外联电商采购平台,赋能中大型国企采购

中大型国企的内部系统复杂,除自建采购平台外,还可以通过数字化采购解决方案提供商辅助搭建商城。完整的数字化采购平台能对内通过API衔接ERP、OA、WMS等管理信息系统,对外通过Punchout等方式接入京东、苏宁等电商平台和其他长期合作的供应商渠道,以及外部物流、电子合同等采购相关合作伙伴。对于有多个分公司的国企,还可以通过系统对接实现采购协同和数据共享,解决采购平台分散、专业人才不足、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交易规则不统一等问题,提高采购规范化程度,让国企采购计划的执行和管控更加透明高效。

国企采购平台:专属采购商城

基于模板快速搭建,按需对接内部系统的轻量采购平台

对于中小型国企,资金和技术水平较弱,可以选择使用电商平台提供的专属商城进行采购。如京东、苏宁、西域等平台均为企业提供专属采购商城模板,平台和采购单位约定好采购授信和账期后,即可根据集团组织架构和采购模式自定义采购审批流程和操作人员权限,灵活性高。采购行为发生后,专属采购商城还提供采购订单数据报表,操作人员可自行设置字段,辅助数据分析和预算管理。专属采购商城轻量便捷,采购单位可根据需要选择是否接入ERP系统,且无须承担系统运维工作,有效帮助中小型国企采购降本提效。

政企采购平台的价值:交易规范化

一张网整合供求及交易信息,快速响应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传统集采需要经过繁琐冗长的招投标流程,采购平台则利用互联网创新了政企采购形式。通过采购平台集成供求信息,在采购前端降低信息收集门槛和成本,让更多中小供应商有机会参与竞标,让市场竞争更充分。同时,通过标准化采购规章制度,将招投标流程线上化,以云计算、大数据、AI图像识别等技术支撑,大幅提高政企采购效率。对于金额小、价格透明且通用的商品,采购人可以在平台上直接采购;金额较高、需求量较大、技术复杂度较高的商品可以通过竞价、反拍等方式采购。对政府采购来说,采购平台以省为单位整合省内交易信息,能充分利用区域集聚效应,为采购行为的统一治理提供帮助。

政企采购平台的价值:监管科学化

全流程透明公开减少信息不对称,严格审核机制延长监管尺度

采购前期,供应商、评审专家和代理机构的注册和资质认证均需要监管机构和集采机构的双重审核。采购行为发生时,政府采购平台通过对接政府资产管理、预算执行等系统采集标准化交易信息,辅助采购人进行供应商选择和数据分析。同时,从历史成交数据中提取价格指数或引入第三方价格参考指数,辅助推进采购行为全流程价格管控。此外,政府采购平台还能引入第三方监管机构辅助监管,并通过CA溯源和数据分析对交易行为进行控制,对交易中出现违反规则、懈怠履约的供应商及时进行管控,保障交易行为健康有序发展。国企采购平台主要承载非生产性物资采购,主要由内部流程审批及平台提供的报表辅助采购行为监管,采购平台还能衔接集团分公司、子公司,扩大管理范围。

政企采购平台的价值:服务普惠化

引入第三方整合政企采购全链路的供应链服务,并融合政企管理要求和平台业务经验,推动制度改革

政企采购平台集合了政企对采购行为的管理要求和平台运营的业务经验,将制度成果、理论成果和平台的实践成果融为一体。除为采购参与者提供基础的交易服务外,政企采购云平台还会引入第三方合作伙伴,建立完善的生态链,为供应商提供资金融通、供应链协同、仓储配送等服务。同时,平台还为采购单位提供专业的产品使用培训、平台运维、商品管理和委托监管服务,帮助政企降低信息化建设投入与运维成本,推动政企内部数字化转型升级。此外,政企采购平台还有助于落实国家政策,宣传和支持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创新制造、弱势群体和地方性产业,辅助落实政企采购的政策导向。

政企采购平台的场景渗透

采购以非生产性物资及轻量服务为主,国企渗透高于政府

政企采购中,政府大多以区域为界建立电子卖场或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线上采购渗透率约20%,部分易耗品如劳保、照明、家具、装修等大规模通用物资仍旧以线下招投标采购为主。近年来大型国企纷纷自建采购平台进行集中采购,如国铁采购平台、国网采购网上商城等,这些行业采购总需求量大,并且积累了大量线下采购渠道,目前线上采购的货物仍旧以边缘的非生产性物资为主,渗透率尚有发展空间。地方国企体量相对较小,采购需求实现路径灵活,多以代建专属采购商城为主进行采购,采购品类多且金额分散。

政企采购平台交易规模及预测

2021年交易规模2.8万亿,疫情和平台化双重刺激下未来可期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刺激,线上采购行业发展迎来机遇。与2019年相比,2020年政府采购规模显著提升。各省加速建设区域一体化采购云平台:2021年4月,上海政府采购依托政采云实现区级全覆盖;同年12月,安徽省政府采购“徽采云”正式启用,并委托政采云搭建政府采购云服务平台。同时,各省线上采购政策下发,区域一体化平台建设逐渐完善,共同推动政府线上采购金额增长。2021年我国政企采购平台交易规模达2.8万亿,预计未来政府采购占比将进一步提升。同时,近年来大型国企加速采购平台建设,为线上交易注入新动能。多因素助力下,政企采购平台将维持较高增长态势,预计2025年交易规模将达5.9万亿元。

 

产业链及产业图谱

平台型服务商更具中立性,采购平台的服务终端向移动端延伸

政府在采购数字化升级阶段中,可以借助传统软件服务提供商的技术支持辅助搭建采购平台,也可以对接平台型服务商和专区型服务商。平台型服务商作为第三方承载平台运营而不直接提供产品,而专区型服务商多以API接口的形式嵌入采购平台提供商品。政府采购电子卖场并非经营性电子商务平台,因此中立性更高的平台型服务商在合规上更有优势。国企采购可由数字化采购解决方案提供商辅助搭建平台,也可由电商平台提供专属采购商城或自建采购平台。随着采购电商化的渗透加深,承载政企采购行为的终端也从网页和PC端向移动端延伸,让政企采购更轻,更快。

 

趋势一:渗透再升级

采购主体数量扩大,工业品将成为重点采购品类

从政企采购行为的主体来看,以疫情为节点,线上采购逐渐受到重视,政府及大型国企将发挥示范性作用,政企采购数字化转型程度进一步加深。从政企采购标的上看,受疫情影响导致线下采购受阻以及政策导向的双重影响,国企采购的商品品类中工业品将成为重点增长领域。从政企采购平台的服务模式来看,服务提供的形式将更加灵活,有自营属性的采购平台服务商除提供技术服务外还可作为供应商接入平台提供货物或服务。此外,政企采购平台还会把与采购相关的其他服务与边缘服务集成在平台上,形成完整的采购生态。

趋势二:区域一体化

发挥平台资源整合优势,打破地方信息壁垒,提高管理效能

政企采购平台打破了区域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的壁垒,实现省内数据协同。随着政府和国企采购从电商化向平台化转型步伐加速,采购信息系统、监管系统和服务系统将进一步整合。未来政府采购将从“全省一张网”向“区域一张网”发展,实现跨区域资源共享、交易协同。国企采购也将从上至下覆盖集团各组织,打破地方壁垒和区划格局,让市场通过充分竞争自发调控价格,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助力国企内部数字治理和数字监管。形成区域一体化的交易平台后,才能消弭信息不对称和地区差异造成的多种壁垒,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同时,区域一体化的政企采购平台还能推动区域内采购单位的信用体系建设,辅助规范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

趋势三:聚合生态

横向贯通供应链,纵向深耕不同行业,与第三方合作形成生态

政企采购平台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最终目的是形成智能采购生态,包括横向的采购全流程生态打通与纵向的行业深耕。横向打通主要围绕交易这一核心流程,向下直接触达采购主体,可直接在平台上注册并购买产品,优化交易流程;向上往供应商延伸,解决小微供应商分销环节问题以降低成本,缩减大型品牌供应商触达客户的环节。纵向深耕医疗设备、科研仪器等具体行业,这类行业具有针对性强、市场小的特点,政企采购平台可对其进行管理维护。此外,政企采购需求还包含车辆管理、食堂后勤、结余资金竞争性存放等外围需求,政企采购平台可采取邀请第三方合作的形式打造应用生态体系。

趋势四:移动化和智能化

NLP与区块链技术赋能交易业务智能化,同步发展移动端交易

政企采购平台的发展除拓展应用场景外还朝着移动化与智能化方向发展。移动化指将政企采购的入口从Web端、PC端扩展到移动端,使政府采购行为更加轻量,满足用户的便捷办公需求,避免出现因设备问题导致的供应商无法接单、政府方无法审批的问题。智能化指利用技术与数据赋能采购,利用图像识别、区块链等技术,实现采购流程溯源、数据及文件加密保存的功能,使采购流程更加智能合规。智能化的政企采购平台能盘活平台交易数据,在确保数据安全的情况下挖掘脱敏数据,并运用数据赋能决策。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2022年中国政企采购数字化转型白皮书

随着各地政府积极构建一体化采购平台,预计2025年政企采购平台交易规模将达5.9万亿元。

文|艾瑞咨询

根据政企采购的数字化渗透程度不同,可以将市场分为信息化、电商化和平台化三个阶段。目前大部分政企处于电商化向平台化转型阶段,并且数字化成熟度不统一、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和管理理念差异是制约政企采购数字化升级的主要原因。

政府采购有电子卖场和电子招投标系统(项目电子化交易系统)两种形式。这两类系统,可以以本地化部署方式由各地分别建设,也可以基于云架构集合各地系统,形成区域协同的一体化采购平台即政府采购云平台。政府采购云平台能更好地实现交易规范化、监管科学化和服务普惠化。

国企采购除自建商城外有数字化采购平台和专属商城两种形式。数字化采购平台的开发难度大,适合中大型国企。专属商城的灵活性更高,但商品采购渠道存在局限性,适合中小型国企。

受政策和疫情双重刺激,2020年开始我国政企采购线上渗透率明显提升,2021年我国政企采购平台交易规模约2.8万亿。随着各地政府积极构建区域一体化采购平台和国企加码布局线上采购,预计2025年政企采购平台交易规模将达5.9万亿元。

随着采购平台的节资提效优势显露,政企采购主体会进一步扩大,工业品也将成为重点采购品类。同时政企采购平台正朝着移动化和智能化升级,并向外延伸丰富采购供应链,以及与第三方合作形成服务生态,共同服务政企客户。

政企采购的概念界定

采购主体为政府及国企,采购行为受法律规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以下简称政府采购法),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政府采购法》规范了政府采购行为,明确了政府采购的资金来源为财政性资金及与财政性资金配套的单位自筹资金,采购目的以公共目的为主。而政企采购的定义比政府采购更宽泛,主体上增加了国企。国企虽不在《政府采购法》的适用范围内,但大量国企在采购时仍会参照《政府采购法》相关规定进行采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以下简称企业国有资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以下简称招标投标法),依照《政府采购法》,国企采购是国企使用国有资金或自有资金以合同方式有偿取得货物、服务和工程的行为。国企采购兼具企业采购和政府采购的双重属性,既要满足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持续发展需要,又要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简言之,政企采购是政府采购与国企采购的总和,在采购行为上均有规范、高效、廉洁、节资的要求,采购行为更偏重于实现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方向引导。

 

政企采购数字化的发展路径

国企采购成熟度略高于政府采购,管理平台化驶入快车道

政企采购从2003年正式开启数字化转型新时代,根据政企采购的数字化渗透程度可以分为信息化(2003年-2012年)、电商化(2013年-2017年)和平台化(2018年-至今)三个阶段。信息化阶段是数字化管理思维培养及数据迁移阶段,逐渐将零散的政企采购集合成综合业务管理系统。电商化过程中,各地政府开始搭建电子卖场,同时段大型互联网企业开始投身B2B电商平台的建设,为服务国企采购奠定基础。2016年前后各地政府开始积极构建连接交易、监管和市场的区域一体化的采购平台,并在2018年达到平台构建小高峰。同一时段国资委下属近半数央企都以自建、外购甚至整合软件公司的方式构建或规划自有电商平台,并从央企向国企渗透。整体上看,政府采购相比国企采购阶段节点相同,但进度略慢。

政府采购数字化的产品形态

电商化阶段,按公开招标数额标准划分有不同的交易场所

信息化阶段,政府采购以建立交易管理系统为主,为线下交易进行数据备份和流程录入。电商化阶段,各地政府开始通过自有技术部门及第三方技术支持辅助搭建电子卖场。这类电子卖场是各省市政府自行搭建的协议供货系统,以本地部署模式为主,供应商和采购方通过申请入围和签订协议上架商品。不同平台间供应商信息不互通,平台监管和数据标准化收集处理难度大。同期还形成了电子招投标系统(项目电子化交易系统),用于承载公开招标数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项目,这类政府采购对采购流程规范性和采购物资专业性要求较高。平台化阶段,省级政府通过平台化的方式打造区域一体化的政府采购平台,整合下属各县市的交易和监管,供应商无需多次重复入围和签订协议,各地商品交易信息实现标准化和同调。

国企采购数字化的产品形态

国企采购形成自建平台、专属商城和数字化采购平台三大类

信息化阶段,市场中并未出现成熟的对B端的专业采购平台,国企通过内部的ERP系统与第三方供货平台对接进行采购,实现底层数据共享。电商化阶段,国企采购平台出现两种形态,其一为自建采购平台,如中石化自建内部电子采购系统,后期升级为易派客,对外提供采购服务;其二为专属采购商城,仅需为国企提供账号权限就能够实现专属商城采购,降低了大量中小企业使用采购平台的门槛。平台化阶段,市场上供应商变多,史泰博、齐心、欧菲斯、领先未来陆续涌现。同时国企对采购供应链的需求向前端技术和后端物流延伸,衍生出综合采购全链路解决方案的综合性平台。目前国企采购平台主要覆盖非生产性物资的采购,对于采购量较大的原材料物资采购以线下招投标为主。

政企采购数字化的主要瓶颈

成熟度不统一、技术瓶颈和理念差异制约政企采购数字化升级

目前大部分政府的采购业务仍处于电商化或电商化向平台化转型的阶段,而国企采购已大部分进入平台化。政企采购数字化转型的主要障碍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采购行为从传统本地部署的交易平台向电商化采购递进过程中,各省及下属各市没有形成统一的数字化升级路径,由于平台化成熟度不统一产生了信息壁垒。另一方面,由于政府和国企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或提供技术支持的第三方协作机制不足,建成的采购平台功能局限或未能完全解决采购痛点,不利于实现线上交易和管理协同。此外,小部分政府和国企尚未完全转换采购的管理理念,仍沿用传统管理模式和交易渠道,没有运用数据进行科学决策和优化资源配置,同样成为制约采购数字化的原因之一。

政府采购平台:电子卖场

传统电子卖场是“互联网+政府采购”的初步实践,用于交易公开招标数额标准以下、市场品类丰富的标准化采购项目

政府数字化转型的2.0和3.0阶段,政府主要以构建电子卖场的形式承载交易行为。电子卖场指依托互联网,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实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以下的货物、工程、服务项目全流程网上交易的动态监管的公共服务平台。因各省市政府采购规则不同,对电子卖场的称呼有电子商城、网上超市、网上商城等。作为“互联网+政府采购”的实践成果,电子卖场是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优势互补的产物,能将交易行为产生的数据标准化处理,辅助政府管理决策。传统电子卖场的交易、监督与管理功能相对割裂,且省市间信息协同难度较高。为更好地实现跨系统、跨区域信息协同,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同时促进交易流程合规性和商品服务标准化,部分政府开始向平台化转型,构建采购云平台,集合管理跨区域的采购业务。

政府采购平台:云平台

基于云计算延展电子卖场基本功能,推进政府采购区域协同

政府采购云平台是将政府采购的商品、服务、信息集成到云网络中,并利用云计算的优势对交易数据进行挖掘和整合的智能化云平台。作为“云服务+政府采购”的革新性产物,也是区域一体化的成功实践。政府采购云平台能将交易行为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充分整理和利用,提升政府采购的交易、服务和决策能力。其功能不限于承载传统协议供货和定点采购,还基于平台化和云架构技术跨地区联通交易、监管与服务,促进交易流程合规性和商品服务标准化。此外,政府采购云平台还具有批量实施、价格管控和政策执行等特色功能。为保障线上采购行为的合规性和服务质量,提供云平台技术支持的服务商需要通过中央网信办党政部门与云计算服务网络安全评估,让交易平台更安全地服务政府采购的各方参与者。

政府采购平台:云平台

基于云架构搭建个性化采购平台,快速寻源价格透明有效节资

政府采购云平台集合了政府对采购行为的管理要求和平台运营的业务经验,将制度成果、理论成果和平台运营经验融为一体。云平台底层架构沉淀了历史采购数据和技术,技术服务商能根据各地区的采购规范搭建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采购平台。相比传统电子卖场,政府采购云平台将零散的供求集中管理,减少供应商入驻的重复操作,对供应商信用控制也能实现一方操作多方同步。此外,政府采购云平台的竞价和比价机制让价格更透明,让交易更公正,减少价格管控灰色地带,让政府有效规划预算,实现节资提效。

国企采购平台:数字化采购平台

内接信息管理系统外联电商采购平台,赋能中大型国企采购

中大型国企的内部系统复杂,除自建采购平台外,还可以通过数字化采购解决方案提供商辅助搭建商城。完整的数字化采购平台能对内通过API衔接ERP、OA、WMS等管理信息系统,对外通过Punchout等方式接入京东、苏宁等电商平台和其他长期合作的供应商渠道,以及外部物流、电子合同等采购相关合作伙伴。对于有多个分公司的国企,还可以通过系统对接实现采购协同和数据共享,解决采购平台分散、专业人才不足、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交易规则不统一等问题,提高采购规范化程度,让国企采购计划的执行和管控更加透明高效。

国企采购平台:专属采购商城

基于模板快速搭建,按需对接内部系统的轻量采购平台

对于中小型国企,资金和技术水平较弱,可以选择使用电商平台提供的专属商城进行采购。如京东、苏宁、西域等平台均为企业提供专属采购商城模板,平台和采购单位约定好采购授信和账期后,即可根据集团组织架构和采购模式自定义采购审批流程和操作人员权限,灵活性高。采购行为发生后,专属采购商城还提供采购订单数据报表,操作人员可自行设置字段,辅助数据分析和预算管理。专属采购商城轻量便捷,采购单位可根据需要选择是否接入ERP系统,且无须承担系统运维工作,有效帮助中小型国企采购降本提效。

政企采购平台的价值:交易规范化

一张网整合供求及交易信息,快速响应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传统集采需要经过繁琐冗长的招投标流程,采购平台则利用互联网创新了政企采购形式。通过采购平台集成供求信息,在采购前端降低信息收集门槛和成本,让更多中小供应商有机会参与竞标,让市场竞争更充分。同时,通过标准化采购规章制度,将招投标流程线上化,以云计算、大数据、AI图像识别等技术支撑,大幅提高政企采购效率。对于金额小、价格透明且通用的商品,采购人可以在平台上直接采购;金额较高、需求量较大、技术复杂度较高的商品可以通过竞价、反拍等方式采购。对政府采购来说,采购平台以省为单位整合省内交易信息,能充分利用区域集聚效应,为采购行为的统一治理提供帮助。

政企采购平台的价值:监管科学化

全流程透明公开减少信息不对称,严格审核机制延长监管尺度

采购前期,供应商、评审专家和代理机构的注册和资质认证均需要监管机构和集采机构的双重审核。采购行为发生时,政府采购平台通过对接政府资产管理、预算执行等系统采集标准化交易信息,辅助采购人进行供应商选择和数据分析。同时,从历史成交数据中提取价格指数或引入第三方价格参考指数,辅助推进采购行为全流程价格管控。此外,政府采购平台还能引入第三方监管机构辅助监管,并通过CA溯源和数据分析对交易行为进行控制,对交易中出现违反规则、懈怠履约的供应商及时进行管控,保障交易行为健康有序发展。国企采购平台主要承载非生产性物资采购,主要由内部流程审批及平台提供的报表辅助采购行为监管,采购平台还能衔接集团分公司、子公司,扩大管理范围。

政企采购平台的价值:服务普惠化

引入第三方整合政企采购全链路的供应链服务,并融合政企管理要求和平台业务经验,推动制度改革

政企采购平台集合了政企对采购行为的管理要求和平台运营的业务经验,将制度成果、理论成果和平台的实践成果融为一体。除为采购参与者提供基础的交易服务外,政企采购云平台还会引入第三方合作伙伴,建立完善的生态链,为供应商提供资金融通、供应链协同、仓储配送等服务。同时,平台还为采购单位提供专业的产品使用培训、平台运维、商品管理和委托监管服务,帮助政企降低信息化建设投入与运维成本,推动政企内部数字化转型升级。此外,政企采购平台还有助于落实国家政策,宣传和支持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创新制造、弱势群体和地方性产业,辅助落实政企采购的政策导向。

政企采购平台的场景渗透

采购以非生产性物资及轻量服务为主,国企渗透高于政府

政企采购中,政府大多以区域为界建立电子卖场或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线上采购渗透率约20%,部分易耗品如劳保、照明、家具、装修等大规模通用物资仍旧以线下招投标采购为主。近年来大型国企纷纷自建采购平台进行集中采购,如国铁采购平台、国网采购网上商城等,这些行业采购总需求量大,并且积累了大量线下采购渠道,目前线上采购的货物仍旧以边缘的非生产性物资为主,渗透率尚有发展空间。地方国企体量相对较小,采购需求实现路径灵活,多以代建专属采购商城为主进行采购,采购品类多且金额分散。

政企采购平台交易规模及预测

2021年交易规模2.8万亿,疫情和平台化双重刺激下未来可期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刺激,线上采购行业发展迎来机遇。与2019年相比,2020年政府采购规模显著提升。各省加速建设区域一体化采购云平台:2021年4月,上海政府采购依托政采云实现区级全覆盖;同年12月,安徽省政府采购“徽采云”正式启用,并委托政采云搭建政府采购云服务平台。同时,各省线上采购政策下发,区域一体化平台建设逐渐完善,共同推动政府线上采购金额增长。2021年我国政企采购平台交易规模达2.8万亿,预计未来政府采购占比将进一步提升。同时,近年来大型国企加速采购平台建设,为线上交易注入新动能。多因素助力下,政企采购平台将维持较高增长态势,预计2025年交易规模将达5.9万亿元。

 

产业链及产业图谱

平台型服务商更具中立性,采购平台的服务终端向移动端延伸

政府在采购数字化升级阶段中,可以借助传统软件服务提供商的技术支持辅助搭建采购平台,也可以对接平台型服务商和专区型服务商。平台型服务商作为第三方承载平台运营而不直接提供产品,而专区型服务商多以API接口的形式嵌入采购平台提供商品。政府采购电子卖场并非经营性电子商务平台,因此中立性更高的平台型服务商在合规上更有优势。国企采购可由数字化采购解决方案提供商辅助搭建平台,也可由电商平台提供专属采购商城或自建采购平台。随着采购电商化的渗透加深,承载政企采购行为的终端也从网页和PC端向移动端延伸,让政企采购更轻,更快。

 

趋势一:渗透再升级

采购主体数量扩大,工业品将成为重点采购品类

从政企采购行为的主体来看,以疫情为节点,线上采购逐渐受到重视,政府及大型国企将发挥示范性作用,政企采购数字化转型程度进一步加深。从政企采购标的上看,受疫情影响导致线下采购受阻以及政策导向的双重影响,国企采购的商品品类中工业品将成为重点增长领域。从政企采购平台的服务模式来看,服务提供的形式将更加灵活,有自营属性的采购平台服务商除提供技术服务外还可作为供应商接入平台提供货物或服务。此外,政企采购平台还会把与采购相关的其他服务与边缘服务集成在平台上,形成完整的采购生态。

趋势二:区域一体化

发挥平台资源整合优势,打破地方信息壁垒,提高管理效能

政企采购平台打破了区域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的壁垒,实现省内数据协同。随着政府和国企采购从电商化向平台化转型步伐加速,采购信息系统、监管系统和服务系统将进一步整合。未来政府采购将从“全省一张网”向“区域一张网”发展,实现跨区域资源共享、交易协同。国企采购也将从上至下覆盖集团各组织,打破地方壁垒和区划格局,让市场通过充分竞争自发调控价格,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助力国企内部数字治理和数字监管。形成区域一体化的交易平台后,才能消弭信息不对称和地区差异造成的多种壁垒,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同时,区域一体化的政企采购平台还能推动区域内采购单位的信用体系建设,辅助规范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

趋势三:聚合生态

横向贯通供应链,纵向深耕不同行业,与第三方合作形成生态

政企采购平台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最终目的是形成智能采购生态,包括横向的采购全流程生态打通与纵向的行业深耕。横向打通主要围绕交易这一核心流程,向下直接触达采购主体,可直接在平台上注册并购买产品,优化交易流程;向上往供应商延伸,解决小微供应商分销环节问题以降低成本,缩减大型品牌供应商触达客户的环节。纵向深耕医疗设备、科研仪器等具体行业,这类行业具有针对性强、市场小的特点,政企采购平台可对其进行管理维护。此外,政企采购需求还包含车辆管理、食堂后勤、结余资金竞争性存放等外围需求,政企采购平台可采取邀请第三方合作的形式打造应用生态体系。

趋势四:移动化和智能化

NLP与区块链技术赋能交易业务智能化,同步发展移动端交易

政企采购平台的发展除拓展应用场景外还朝着移动化与智能化方向发展。移动化指将政企采购的入口从Web端、PC端扩展到移动端,使政府采购行为更加轻量,满足用户的便捷办公需求,避免出现因设备问题导致的供应商无法接单、政府方无法审批的问题。智能化指利用技术与数据赋能采购,利用图像识别、区块链等技术,实现采购流程溯源、数据及文件加密保存的功能,使采购流程更加智能合规。智能化的政企采购平台能盘活平台交易数据,在确保数据安全的情况下挖掘脱敏数据,并运用数据赋能决策。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