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直播希特勒吃翔&煮熟的鸽子,里约奥运小心开幕式乌龙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直播希特勒吃翔&煮熟的鸽子,里约奥运小心开幕式乌龙

在我们“等待”巴西人闹笑话的时候,先来回顾一下,历史上有哪些奥运开幕式出现了始料不及的波折。

作者:freelee

“神啊,救救我吧!”不知道在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开幕式之前,东道主会不会这样祈祷。这届赛事还没正式揭开帷幕,就已经被吐槽为“历史最差”的奥运会,这可能在观众之间制造了一种奇妙的气氛——有人对开幕式的期待也许不在于演出如何盛大、风情如何诱人,而是暗爽地等着看巴西人出丑。

自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首次推出开幕式概念以来,开幕式日益发展为一届奥运会的门面。文艺表演、代表团入场、运动员宣誓、点燃主火炬等仪式,为奥运会开幕式赋予越来越多的符号意义。甚至有不少人会以开幕式的精彩程度来评价一届奥运会的成功程度。这导致东道主对开幕式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

然而,人为的东西难免有缺陷。倾尽全市甚至全国力量来筹备的开幕式,照样会出现差错。在我们“等待”巴西人闹笑话的时候,先来回顾一下,历史上有哪些奥运开幕式出现了始料不及的波折。

元首的愤怒

1936年柏林奥运会是第一届有电视转播的奥运会,可谓技术革命,但无改赛事臭名昭著的事实。

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把奥运会视为宣传“第三帝国”雄厚实力以及雅利安人种至上主义的宣传机器。开幕式上,林立的纳粹党旗、浩荡的战舞表演、整齐的军列阵容乃至奥运史上首次圣火传递仪式,均充分反映希特勒的极权美学趣味。至于当时仍然在运动员之间流行的奥林匹克手势,因为与纳粹军礼太过相似,造成运动员致意的动作,仿佛变成他们向元首致敬的表示。

然而,来自太平洋的新西兰代表团可能少去大城市,居然把一片“纳粹黑”的看台上一位穿白衣的运动员当成元首,对其脱帽致敬。

之后,自然界的生灵也对希特勒进行了无情的嘲笑。根据当时在场的美国中长跑运动员路易斯·赞帕里尼(Louis Zamperini)的描述,东道主在运动场上空放了25000只鸽子。代表“和平”的鸽子对战争狂人进行了“和平抗议”,把排泄物自由地倾泻到露天站立的观众头顶……

很多年后,一位叫阿什利·杨的英格兰人在另一个运动场也吃了从天而降的翔。然而不同于希特勒走向灭亡,前者犹如吃了“还魂仙丹”,此后持续风骚于英超赛场。

煮熟的鸽子不会飞

1988年汉城奥运会开幕式的主角也是鸽子,然而它们的结局十分凄惨。东道主在点燃主火炬前已经放了一批鸽子在运动场内,有些鸽子施施然地待在主火炬上休息。点火仪式时,四名韩国运动员通过升降台抵达主火炬前。然后,在全球亿万名欣赏开幕式的电视观众眼皮下,不知道大限将至的鸽子们,直接葬身于瞬间冒出的主火炬烈焰之间。

“烧死和平鸽”一幕令不少观众表达不安,同时变成极具讽刺性的一幕。自此以后,其他大型运动会都会慎重考虑放和平鸽的环节,至少要保证小鸟们不会飞在“献祭”的路线上。

神火箭是真是假?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幕式的火箭点燃,是奥运史上运动美学结合奥运精神的经典时刻之一。然而有传闻箭手安东尼奥·雷波洛(Antonio Rebollo)并未命中主火炬。他的箭射偏了,工作人员及时启动火焰,确保了点火仪式的最终效果。

关于雷波洛是否确实点燃了主火炬可谓众说纷纭。有的人拿出录像,说火箭射过头了;有人说确实射偏,但是是出于安全原因而故意射偏。

目前最受认可的说法是,箭是射过头,但已经足以点燃主火炬周围的燃气。在国际奥委会的官方报告中,一张火箭轨迹图解释了这个情况。

鉴于雷波洛是一位马德里人,有促狭的西班牙佬认为,质疑雷波洛是巴塞罗那人的阴谋。

电脑靠得住,母猪会上树

2000年悉尼奥运会开幕式的高潮名曰“水火两重天”。原定流程是这样:400米名将凯西·弗里曼(Cathy Freeman)从水池中央点燃主火炬,然后后者从水池升起,沿着一条滑轨上升到体育场的顶端。

然而,主火炬在轨道底端卡住了……住了……了……(想象一下主火炬上升着骤停、还震动了几下的情景)

精确地统计,这一卡持续了3分51秒。已经走下点火池的弗里曼一脸懵逼地一直举着火炬。据说主火炬的运转需要通过1500条电脑命令来指挥,这BUG可是来得不合时宜。神奇的是,组委会的IT天才们临时重写程序,最后终于确保主火炬顺利抵达原定位置。

点火三缺一

冬奥会的“热度”不如夏奥会高,所以冬奥会的火炬拒绝“过热”?

2010年温哥华奥运会,根据本来的安排,点火仪式时,会有四根大冰晶模型从地面升起,交由火炬手点燃,然后冰晶再引燃主火炬。然而其中一根冰晶并未正常升起,导致速度滑冰名将卡特里奥娜·勒梅·多恩(Catriona LeMay Doan)干拿着火炬,却没有需要点燃的对象。

组委会的工程师事后承认,控制冰晶柱升降的液压系统可能出了问题。最后他们在闭幕式上,把没有升起来的冰晶柱重新搬出来,并找了一位哥们儿手动拉起冰晶,重新把火炬点燃。通过一届奥运会两次点火,温哥华算是用自我解嘲的形式弥补了遗憾。

“出口在此,多佐~”

终于能举一个跟主火炬无关的例子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争议很大,什么007现身、朗诵《哈利波特》、超级摇滚派对的效果见仁见智。不过因为这场开幕式的风格走自由浪漫路线,观众倒是不容易看出流程上的问题来。

其中一个破绽是印度代表团进场时,一位红衣青裤的女士突兀地置身于黄黑主调的运动员人群中。事后才知道,这竟然是一位犯迷糊走错方向的志愿者。

另一个差错在开幕式后才披露,同样与代表团有关。又一位犯迷糊的引路员,把日本代表团直接带到出口,而不是让他们走到场中央的候场位置。更令以彬彬有礼而闻名的日本运动员气结的是,他们出了场区后想重新进场,却遭到东道主安保彬彬有礼的拒绝。

你比五环少一环

2014年索契冬奥会开幕式文艺表演过程中,有一个环节是五朵激光雪绒花化为奥运五环。结果其中一朵雪绒花并未如期“变身”。

这让这届开赛前就闹出奥运村烂尾风波的冬奥会,遭到更大的耻笑。但与加拿大人一样,俄罗斯人同样凭借闭幕式赢回喝彩。在文艺表演中,舞蹈演员们排成“四环一花”的图案。过了半饷,雪绒花慢慢“绽放”,还原为环状,正式“纠错”成功。

另外,开幕式导演康斯坦丁·恩斯特(Konstantin Ernst)穿了一件印有失误图案的T恤出席发布会,“行为艺术”拯救世界!

注:本文所用图片非注明均来自网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直播希特勒吃翔&煮熟的鸽子,里约奥运小心开幕式乌龙

在我们“等待”巴西人闹笑话的时候,先来回顾一下,历史上有哪些奥运开幕式出现了始料不及的波折。

作者:freelee

“神啊,救救我吧!”不知道在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开幕式之前,东道主会不会这样祈祷。这届赛事还没正式揭开帷幕,就已经被吐槽为“历史最差”的奥运会,这可能在观众之间制造了一种奇妙的气氛——有人对开幕式的期待也许不在于演出如何盛大、风情如何诱人,而是暗爽地等着看巴西人出丑。

自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首次推出开幕式概念以来,开幕式日益发展为一届奥运会的门面。文艺表演、代表团入场、运动员宣誓、点燃主火炬等仪式,为奥运会开幕式赋予越来越多的符号意义。甚至有不少人会以开幕式的精彩程度来评价一届奥运会的成功程度。这导致东道主对开幕式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

然而,人为的东西难免有缺陷。倾尽全市甚至全国力量来筹备的开幕式,照样会出现差错。在我们“等待”巴西人闹笑话的时候,先来回顾一下,历史上有哪些奥运开幕式出现了始料不及的波折。

元首的愤怒

1936年柏林奥运会是第一届有电视转播的奥运会,可谓技术革命,但无改赛事臭名昭著的事实。

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把奥运会视为宣传“第三帝国”雄厚实力以及雅利安人种至上主义的宣传机器。开幕式上,林立的纳粹党旗、浩荡的战舞表演、整齐的军列阵容乃至奥运史上首次圣火传递仪式,均充分反映希特勒的极权美学趣味。至于当时仍然在运动员之间流行的奥林匹克手势,因为与纳粹军礼太过相似,造成运动员致意的动作,仿佛变成他们向元首致敬的表示。

然而,来自太平洋的新西兰代表团可能少去大城市,居然把一片“纳粹黑”的看台上一位穿白衣的运动员当成元首,对其脱帽致敬。

之后,自然界的生灵也对希特勒进行了无情的嘲笑。根据当时在场的美国中长跑运动员路易斯·赞帕里尼(Louis Zamperini)的描述,东道主在运动场上空放了25000只鸽子。代表“和平”的鸽子对战争狂人进行了“和平抗议”,把排泄物自由地倾泻到露天站立的观众头顶……

很多年后,一位叫阿什利·杨的英格兰人在另一个运动场也吃了从天而降的翔。然而不同于希特勒走向灭亡,前者犹如吃了“还魂仙丹”,此后持续风骚于英超赛场。

煮熟的鸽子不会飞

1988年汉城奥运会开幕式的主角也是鸽子,然而它们的结局十分凄惨。东道主在点燃主火炬前已经放了一批鸽子在运动场内,有些鸽子施施然地待在主火炬上休息。点火仪式时,四名韩国运动员通过升降台抵达主火炬前。然后,在全球亿万名欣赏开幕式的电视观众眼皮下,不知道大限将至的鸽子们,直接葬身于瞬间冒出的主火炬烈焰之间。

“烧死和平鸽”一幕令不少观众表达不安,同时变成极具讽刺性的一幕。自此以后,其他大型运动会都会慎重考虑放和平鸽的环节,至少要保证小鸟们不会飞在“献祭”的路线上。

神火箭是真是假?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幕式的火箭点燃,是奥运史上运动美学结合奥运精神的经典时刻之一。然而有传闻箭手安东尼奥·雷波洛(Antonio Rebollo)并未命中主火炬。他的箭射偏了,工作人员及时启动火焰,确保了点火仪式的最终效果。

关于雷波洛是否确实点燃了主火炬可谓众说纷纭。有的人拿出录像,说火箭射过头了;有人说确实射偏,但是是出于安全原因而故意射偏。

目前最受认可的说法是,箭是射过头,但已经足以点燃主火炬周围的燃气。在国际奥委会的官方报告中,一张火箭轨迹图解释了这个情况。

鉴于雷波洛是一位马德里人,有促狭的西班牙佬认为,质疑雷波洛是巴塞罗那人的阴谋。

电脑靠得住,母猪会上树

2000年悉尼奥运会开幕式的高潮名曰“水火两重天”。原定流程是这样:400米名将凯西·弗里曼(Cathy Freeman)从水池中央点燃主火炬,然后后者从水池升起,沿着一条滑轨上升到体育场的顶端。

然而,主火炬在轨道底端卡住了……住了……了……(想象一下主火炬上升着骤停、还震动了几下的情景)

精确地统计,这一卡持续了3分51秒。已经走下点火池的弗里曼一脸懵逼地一直举着火炬。据说主火炬的运转需要通过1500条电脑命令来指挥,这BUG可是来得不合时宜。神奇的是,组委会的IT天才们临时重写程序,最后终于确保主火炬顺利抵达原定位置。

点火三缺一

冬奥会的“热度”不如夏奥会高,所以冬奥会的火炬拒绝“过热”?

2010年温哥华奥运会,根据本来的安排,点火仪式时,会有四根大冰晶模型从地面升起,交由火炬手点燃,然后冰晶再引燃主火炬。然而其中一根冰晶并未正常升起,导致速度滑冰名将卡特里奥娜·勒梅·多恩(Catriona LeMay Doan)干拿着火炬,却没有需要点燃的对象。

组委会的工程师事后承认,控制冰晶柱升降的液压系统可能出了问题。最后他们在闭幕式上,把没有升起来的冰晶柱重新搬出来,并找了一位哥们儿手动拉起冰晶,重新把火炬点燃。通过一届奥运会两次点火,温哥华算是用自我解嘲的形式弥补了遗憾。

“出口在此,多佐~”

终于能举一个跟主火炬无关的例子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争议很大,什么007现身、朗诵《哈利波特》、超级摇滚派对的效果见仁见智。不过因为这场开幕式的风格走自由浪漫路线,观众倒是不容易看出流程上的问题来。

其中一个破绽是印度代表团进场时,一位红衣青裤的女士突兀地置身于黄黑主调的运动员人群中。事后才知道,这竟然是一位犯迷糊走错方向的志愿者。

另一个差错在开幕式后才披露,同样与代表团有关。又一位犯迷糊的引路员,把日本代表团直接带到出口,而不是让他们走到场中央的候场位置。更令以彬彬有礼而闻名的日本运动员气结的是,他们出了场区后想重新进场,却遭到东道主安保彬彬有礼的拒绝。

你比五环少一环

2014年索契冬奥会开幕式文艺表演过程中,有一个环节是五朵激光雪绒花化为奥运五环。结果其中一朵雪绒花并未如期“变身”。

这让这届开赛前就闹出奥运村烂尾风波的冬奥会,遭到更大的耻笑。但与加拿大人一样,俄罗斯人同样凭借闭幕式赢回喝彩。在文艺表演中,舞蹈演员们排成“四环一花”的图案。过了半饷,雪绒花慢慢“绽放”,还原为环状,正式“纠错”成功。

另外,开幕式导演康斯坦丁·恩斯特(Konstantin Ernst)穿了一件印有失误图案的T恤出席发布会,“行为艺术”拯救世界!

注:本文所用图片非注明均来自网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