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二当家”出走,曾毓群揽权,万亿宁王怎么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二当家”出走,曾毓群揽权,万亿宁王怎么了?

“赌性坚强”的曾毓群,这一次又将如何下注?

图片来源:Unsplash-Ben Rosett

文|华夏能源网

在共事超过30年后,宁德时代第二大股东、曾毓群的创业伙伴黄世霖,决意离去。

8月1日晚,宁德时代(SZ:300750)突然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于近日收到公司副董事长黄世霖的书面辞职申请,黄世霖出于个人事业考虑,申请辞去公司副董事长、董事、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和副总经理职务。该辞职申请自8月1日起生效,黄世霖将不再在公司任职。

黄世霖的辞职,是宁德时代系列人事安排的一部分。曾毓群将总经理周佳往上提半步,接替黄世霖任副董事长,周佳空出来的总经理职权则由曾毓群“收走”,曾毓群董事长、总经理“一肩挑”,实现名副其实的“大权独揽”。

华夏能源网查询工商信息发现,黄世霖除了几个担任法人的企业之外,几乎已经卸任宁德时代及旗下全部公司的职位。作为一家正如日中天的公司二号人物,此时出走显得很不寻常,公告中解释的“体外创业”说法没有说服力。

而曾毓群的一番动作也颇多蹊跷之处。与马云、王兴、黄铮等互联网大佬竞相选择在鼎盛时刻“往后退”不同,曾毓群反而是选择了“往前冲”。曾毓群看到了什么?他到底在下一盘怎样的棋?

“二号人物”出走

曾毓群和宁德时代有今天的成就,黄世霖功不可没。黄世霖陪伴曾毓群创业30年,是一位技术专家,是宁德时代的“二当家”,也是一位千亿富豪。

黄世霖生于1967年,比曾毓群年长一岁,两人都是福建宁德的老乡,在高中时是宁德一中的同班同学。

黄世霖从合肥工业大学半导体器件与微电子技术专业毕业后,回到宁德做了一名公务员。1991年接到曾毓群邀请后,黄世霖加入东莞市新科磁电厂,曾毓群彼时已在该厂工作两年。自那之后,曾毓群和黄世霖就再也没有分开,黄世霖也一直从事技术研发的相关工作。

2011年,他们一起押注动力电池行业,共同投资创立宁德时代,并担任公司总经理、董事。2017年至今,黄世霖一直担任宁德时代副董事长、副总经理,在核心的领导层中一直占据一席之地。

两人搭档踩中动力电池风口,该是他们这辈子干的最正确的事。宁德时代在创立之后短短十余年间,市值升至万亿,成为当之无愧的“宁王”,两人也由此收获了巨额财富。在胡润2022年富豪榜中,黄世霖以1500亿元身家,位列榜单第63位,与吉利的李书福家族、软银创始人孙正义并列。

长期陪伴创业,又是千亿富豪,黄世霖却在此时选择了离开,这不免让外界充满猜疑,是理念不合“宫斗”出局?还是为之后的减持套现做准备再自立门户?

对此,宁德时代官方的说法是:黄世霖辞职不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他将在“光储充检”新兴领域探索业务机会,未来可能与公司形成战略协同,共同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很显然,这样“冠冕堂皇”的说法并不能让人信服。

如果真是体外创业寻求内外协同,黄世霖没有必要辞去宁德时代的全部职位,完全可以在公司内部挂一个虚职,这样还能调动宁德时代内部资源支持创业。但是无论是黄世霖还是宁德时代都没有这么做,黄世霖选择了干净彻底的离开,如此的决绝。

华夏能源网查询到,目前黄世霖还在宁德时代与星云股份(SZ:300648)等合资的公司——福建时代星云科技有限公司挂职董事长。值得一提的是,这家公司核心业务,便是宁德时代公告说黄世霖探索方向的“光储充检”业务。

不过,目前该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是石正平,持股40%;宁德时代为二股东,持股20%;福建合志谊岑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与福建智达晟和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各持股15%,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0%,未见到黄世霖持有股份。

对黄世霖离职的另外一种说法,是说他在为“减持套现”做准备。

今年1月宁德时代登上万亿市值时,市场就出现了大量消息传闻称黄世霖要大规模减持。目前,黄世霖是宁德时代第二大股东,直接持有宁德时代2.58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10.61%,数量仅次于曾毓群控制的瑞庭投资。按照公司最新股价计算,这些股份价值1300亿元。

按照《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等相关规定,以及黄世霖在宁德时代IPO时所做出的承诺,在其任期内(2021年12月30日至2024年12月29日)和任期届满后6个月内,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25%;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其所持公司股份。

认为黄世霖要“减持套现”的人士,是觉得他要达到离职半年的条件,好转让其所持全部宁德时代股份。

实际上,这种说法也不太可能。这可是价值1300亿的巨额财富,黄世霖要干什么大事需要一次性拿出这么多钱?即使是他需要减持套现,每年减持25%也是300多亿的资金(还不考虑股价上涨的情况),也足够他创业或干其他事情所需。

很显然,上述两种说法都站不住脚。从这个角度看,其与曾毓群出现理念分歧而出走,或者曾毓群“杯酒释兵权”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而实际上,黄世霖走后曾毓群的人事安排就很值得玩味,他将总经理周佳往上提半步,接替黄世霖任副董事长,周佳空出来的总经理一职则由他亲自担任。如今的曾毓群,是董事长、总经理“一肩挑”。

这是名副其实的“大权独揽”。2022年4月,宁德时代重新修订了公司的《总经理工作细则》,在担任总经理之后,曾毓群可以直接控制到公司日常的经营、生产层面。他既可以运筹帷幄决定公司战略,又将亲自操刀执行,他对公司的掌控力将是空前的。

曾毓群“激流勇进”

生于1968年的曾毓群,将宁德时代缔造成万亿“宁王”之后,他既没有选择像马云、张一鸣、黄铮等商界名流一样功成身退,更没有培养出一位合格的接班人来委以重任,54岁的他选择了自己收权,从战略到执行全方位掌控宁德时代。

从宁德时代的成长历程看,曾毓群的决策每每被现实证明是正确的,他也从未离开过公司的权力中心,这样的权力欲和掌控欲是与生俱来的。

早在ATL时期,曾毓群就通过对技术路线的判断,认定了一种体积小且薄的聚合物锂电池,帮助ATL顺利成为了苹果、三星等的供应商。

而在2008年,曾毓群又认定车用动力电池是行业的未来机遇,并趁着国家禁止外商独资参与动力电池行业的政策东风,于2011年成立宁德时代,并在之后的各项决策中预判正确,特别是在三元锂技术方面的下注,让宁德时代成为如今的“宁王”。

出任总经理,曾毓群对自己的决策和执行能力应该是相当自信的。他选择继续“往前冲”,应该是感受到了宁德时代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他希望尽力将宁德时代再往前带一程。

从行业处境来看,电池行业的上游,是以锂资源为代表的资源采掘和化工材料行业,具备相当强的周期属性;电池行业的下游则是整车厂,在所有工业门类中,对于供应商的要求最为苛刻。

宁德时代无法控制大宗商品周期,又必须要满足整车厂苛刻的要求,这是两头受气的位置,但实际上宁德时代却“强势”的遭人怨,它拿走了产业链上很大部分的利润。在上个月末举行的动力电池大会上,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就公开吐槽电池太贵,称车企是“在给宁德时代打工”。

华夏能源网注意到,实际上整个2021年,除了特斯拉和依靠自产动力电池的比亚迪之外,大多数车企都处于亏损状态。在当年,宁德时代却取得了1304亿的营收,159.31亿元的净利润,双双创下新高。2022年一季度,尽管净利润增速有所收窄,但营收依然有着同比153.97%的增速,依然让人“眼红”。

而产业链上游的锂矿采掘企业,其基础更是建立在脆弱的根基之上,存活下来的天齐锂业、赣锋锂业等企业,无一不曾面对过濒临崩溃的至暗时刻。

以天齐锂业为例,上个月于港股成功上市之后,募集130.62亿港元中的大部分,将用于偿还超过11亿美元的贷款。好不容易等到周期来临,这些锂矿企业必须做出业务上的布局,来应对周期的离去。

在这种情况下,广汽集团、长城汽车等等车企,开始纷纷布局动力电池行业,试图通过自建动力电池产能来改善自己的成本结构;上游的锂矿资源型企业,也在布局自己的动力电池回收产业链,完善锂资源的供应渠道。上下游挤压,在不同的层面来抢占宁德时代手里的“蛋糕”。

当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双线进攻的态势已成趋势,宁德时代需要极为谨慎和明智的决策,来维持自己的有利地位,并要用持续下去的高成长性给广大投资者一个交代。

能否带领“宁王”再上台阶,将是曾毓群面临的严峻考验。“赌性坚强”的曾毓群,这一次又将如何下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曾毓群

  • 界面新闻2024年度新能源行业CEO榜单发布:25位CEO上榜,宁德时代曾毓群蝉联榜首
  • 宁德时代,拒绝幕后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二当家”出走,曾毓群揽权,万亿宁王怎么了?

“赌性坚强”的曾毓群,这一次又将如何下注?

图片来源:Unsplash-Ben Rosett

文|华夏能源网

在共事超过30年后,宁德时代第二大股东、曾毓群的创业伙伴黄世霖,决意离去。

8月1日晚,宁德时代(SZ:300750)突然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于近日收到公司副董事长黄世霖的书面辞职申请,黄世霖出于个人事业考虑,申请辞去公司副董事长、董事、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和副总经理职务。该辞职申请自8月1日起生效,黄世霖将不再在公司任职。

黄世霖的辞职,是宁德时代系列人事安排的一部分。曾毓群将总经理周佳往上提半步,接替黄世霖任副董事长,周佳空出来的总经理职权则由曾毓群“收走”,曾毓群董事长、总经理“一肩挑”,实现名副其实的“大权独揽”。

华夏能源网查询工商信息发现,黄世霖除了几个担任法人的企业之外,几乎已经卸任宁德时代及旗下全部公司的职位。作为一家正如日中天的公司二号人物,此时出走显得很不寻常,公告中解释的“体外创业”说法没有说服力。

而曾毓群的一番动作也颇多蹊跷之处。与马云、王兴、黄铮等互联网大佬竞相选择在鼎盛时刻“往后退”不同,曾毓群反而是选择了“往前冲”。曾毓群看到了什么?他到底在下一盘怎样的棋?

“二号人物”出走

曾毓群和宁德时代有今天的成就,黄世霖功不可没。黄世霖陪伴曾毓群创业30年,是一位技术专家,是宁德时代的“二当家”,也是一位千亿富豪。

黄世霖生于1967年,比曾毓群年长一岁,两人都是福建宁德的老乡,在高中时是宁德一中的同班同学。

黄世霖从合肥工业大学半导体器件与微电子技术专业毕业后,回到宁德做了一名公务员。1991年接到曾毓群邀请后,黄世霖加入东莞市新科磁电厂,曾毓群彼时已在该厂工作两年。自那之后,曾毓群和黄世霖就再也没有分开,黄世霖也一直从事技术研发的相关工作。

2011年,他们一起押注动力电池行业,共同投资创立宁德时代,并担任公司总经理、董事。2017年至今,黄世霖一直担任宁德时代副董事长、副总经理,在核心的领导层中一直占据一席之地。

两人搭档踩中动力电池风口,该是他们这辈子干的最正确的事。宁德时代在创立之后短短十余年间,市值升至万亿,成为当之无愧的“宁王”,两人也由此收获了巨额财富。在胡润2022年富豪榜中,黄世霖以1500亿元身家,位列榜单第63位,与吉利的李书福家族、软银创始人孙正义并列。

长期陪伴创业,又是千亿富豪,黄世霖却在此时选择了离开,这不免让外界充满猜疑,是理念不合“宫斗”出局?还是为之后的减持套现做准备再自立门户?

对此,宁德时代官方的说法是:黄世霖辞职不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他将在“光储充检”新兴领域探索业务机会,未来可能与公司形成战略协同,共同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很显然,这样“冠冕堂皇”的说法并不能让人信服。

如果真是体外创业寻求内外协同,黄世霖没有必要辞去宁德时代的全部职位,完全可以在公司内部挂一个虚职,这样还能调动宁德时代内部资源支持创业。但是无论是黄世霖还是宁德时代都没有这么做,黄世霖选择了干净彻底的离开,如此的决绝。

华夏能源网查询到,目前黄世霖还在宁德时代与星云股份(SZ:300648)等合资的公司——福建时代星云科技有限公司挂职董事长。值得一提的是,这家公司核心业务,便是宁德时代公告说黄世霖探索方向的“光储充检”业务。

不过,目前该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是石正平,持股40%;宁德时代为二股东,持股20%;福建合志谊岑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与福建智达晟和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各持股15%,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0%,未见到黄世霖持有股份。

对黄世霖离职的另外一种说法,是说他在为“减持套现”做准备。

今年1月宁德时代登上万亿市值时,市场就出现了大量消息传闻称黄世霖要大规模减持。目前,黄世霖是宁德时代第二大股东,直接持有宁德时代2.58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10.61%,数量仅次于曾毓群控制的瑞庭投资。按照公司最新股价计算,这些股份价值1300亿元。

按照《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等相关规定,以及黄世霖在宁德时代IPO时所做出的承诺,在其任期内(2021年12月30日至2024年12月29日)和任期届满后6个月内,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25%;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其所持公司股份。

认为黄世霖要“减持套现”的人士,是觉得他要达到离职半年的条件,好转让其所持全部宁德时代股份。

实际上,这种说法也不太可能。这可是价值1300亿的巨额财富,黄世霖要干什么大事需要一次性拿出这么多钱?即使是他需要减持套现,每年减持25%也是300多亿的资金(还不考虑股价上涨的情况),也足够他创业或干其他事情所需。

很显然,上述两种说法都站不住脚。从这个角度看,其与曾毓群出现理念分歧而出走,或者曾毓群“杯酒释兵权”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而实际上,黄世霖走后曾毓群的人事安排就很值得玩味,他将总经理周佳往上提半步,接替黄世霖任副董事长,周佳空出来的总经理一职则由他亲自担任。如今的曾毓群,是董事长、总经理“一肩挑”。

这是名副其实的“大权独揽”。2022年4月,宁德时代重新修订了公司的《总经理工作细则》,在担任总经理之后,曾毓群可以直接控制到公司日常的经营、生产层面。他既可以运筹帷幄决定公司战略,又将亲自操刀执行,他对公司的掌控力将是空前的。

曾毓群“激流勇进”

生于1968年的曾毓群,将宁德时代缔造成万亿“宁王”之后,他既没有选择像马云、张一鸣、黄铮等商界名流一样功成身退,更没有培养出一位合格的接班人来委以重任,54岁的他选择了自己收权,从战略到执行全方位掌控宁德时代。

从宁德时代的成长历程看,曾毓群的决策每每被现实证明是正确的,他也从未离开过公司的权力中心,这样的权力欲和掌控欲是与生俱来的。

早在ATL时期,曾毓群就通过对技术路线的判断,认定了一种体积小且薄的聚合物锂电池,帮助ATL顺利成为了苹果、三星等的供应商。

而在2008年,曾毓群又认定车用动力电池是行业的未来机遇,并趁着国家禁止外商独资参与动力电池行业的政策东风,于2011年成立宁德时代,并在之后的各项决策中预判正确,特别是在三元锂技术方面的下注,让宁德时代成为如今的“宁王”。

出任总经理,曾毓群对自己的决策和执行能力应该是相当自信的。他选择继续“往前冲”,应该是感受到了宁德时代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他希望尽力将宁德时代再往前带一程。

从行业处境来看,电池行业的上游,是以锂资源为代表的资源采掘和化工材料行业,具备相当强的周期属性;电池行业的下游则是整车厂,在所有工业门类中,对于供应商的要求最为苛刻。

宁德时代无法控制大宗商品周期,又必须要满足整车厂苛刻的要求,这是两头受气的位置,但实际上宁德时代却“强势”的遭人怨,它拿走了产业链上很大部分的利润。在上个月末举行的动力电池大会上,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就公开吐槽电池太贵,称车企是“在给宁德时代打工”。

华夏能源网注意到,实际上整个2021年,除了特斯拉和依靠自产动力电池的比亚迪之外,大多数车企都处于亏损状态。在当年,宁德时代却取得了1304亿的营收,159.31亿元的净利润,双双创下新高。2022年一季度,尽管净利润增速有所收窄,但营收依然有着同比153.97%的增速,依然让人“眼红”。

而产业链上游的锂矿采掘企业,其基础更是建立在脆弱的根基之上,存活下来的天齐锂业、赣锋锂业等企业,无一不曾面对过濒临崩溃的至暗时刻。

以天齐锂业为例,上个月于港股成功上市之后,募集130.62亿港元中的大部分,将用于偿还超过11亿美元的贷款。好不容易等到周期来临,这些锂矿企业必须做出业务上的布局,来应对周期的离去。

在这种情况下,广汽集团、长城汽车等等车企,开始纷纷布局动力电池行业,试图通过自建动力电池产能来改善自己的成本结构;上游的锂矿资源型企业,也在布局自己的动力电池回收产业链,完善锂资源的供应渠道。上下游挤压,在不同的层面来抢占宁德时代手里的“蛋糕”。

当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双线进攻的态势已成趋势,宁德时代需要极为谨慎和明智的决策,来维持自己的有利地位,并要用持续下去的高成长性给广大投资者一个交代。

能否带领“宁王”再上台阶,将是曾毓群面临的严峻考验。“赌性坚强”的曾毓群,这一次又将如何下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