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明星的高智商人设,能信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明星的高智商人设,能信吗?

人设会随着时代变化,但聪明人永远受欢迎。

文|毒眸

最近,张新成在热播剧《天才基本法》里饰演一个数学天才。尽管该剧在改编方面有诸多讨论空间,但“用张新成来演天才”这件事还是获得了选角团队和观众的一致认可。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张新成本人的履历和形象。

不得不承认,在演技之外,明星本身的形象或人设,会对他拿到的角色产生重要影响,至少是“第一反应”层面的影响。

例如,如果不是屈楚萧的演技不错,你很难想象会由他来演《一闪一闪亮星星》中的害羞学霸张万森。毕竟,相比学霸,屈楚萧更应该演那种“能一拳打十个的社会人”才对。

一个大背景是,随着明星的文化水平、个人素质屡受质疑,违法背德的事情层出不穷,大家对“九漏鱼”的容忍度降低,踩在大众情绪点上的“白痴帅哥/美人”“傻白甜”的人设变得没那么吃香了。

相反,“高智商”人设开始成为新宠。类似白敬亭、张若昀这类“脑性男”,更是因“聪明”大批圈粉,路人缘节节攀升。

但众所周知,天才、学霸、高智商这类人设是最容易翻车,此前这种例子也并不少。怎么“忽如一夜春风来”,内娱又兴起了“高智商人设”之风?大约是因为“学霸”需要硬性的考核标准,而“高智商”所需的聪明劲儿,往往能流露的更自然。

同时,侦探解谜类节目增多,也给了这类人设更多发挥空间。甚至有人通过这类人设“帮助自己拿活儿接戏”,也进一步激起了大众的兴趣。

高智商人设,是学霸人设2.0,又不止是学霸人设2.0。

“学霸人设2.0”

“人设”这个概念最早起源于二次元,原指游戏或动漫中的角色设计和形象特征。后来随着娱乐产业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和明星的距离越来越近,“人设”一词开始用于塑造明星的个人形象。

有艺人宣传曾向毒眸介绍,明星团队给艺人立人设,主要是为了放大明星的优势或特质,增加他在大众心中的记忆点,以此吸粉。比如提到“摩托”就能联想到王一博,说起“人间富贵花”就会想到景甜等等。

而在众多人设中,“学霸人设”此前曾是明星和团队最钟爱的人设之一。

广为流传的“学霸案例”是,早在2017年,关晓彤曾在《奔跑吧》节目中解出一组二元一次方程,被周围嘉宾盛赞学习好,节目组也通过后期花字为其“造势”。

这段解题片段之后被剪辑成卡段,在社交平台上广泛传播,团队也借机营销了一把“学霸人设”。

与此同时,有营销号重新翻出关晓彤的高考成绩发现,在普遍只能考300多分的表演专业考生中,关晓彤高考时拿到了552分,超过当年北电录取分数线200分,达到了文化类考生的二本线水平。

较为优秀的高考成绩,让关晓彤的学霸人设变得“师出有名”。外加节目中的“同行衬托”和一定的营销加持,使得关晓彤的学霸人设彻底被坐实。

尽管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有不少网友质疑其“营销太过”,且“解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就能算学霸了”的声音也不小。但对其本人而言,该人设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去年关晓彤在爱奇艺“谜综季”《最后的赢家》中担任常驻嘉宾,很难说这不是长期树立的“聪明人”形象给到的加持。

通常,评判一个明星的“学霸人设”是否立得住时,有一个简单直白的评判标准,就是“高考成绩”。关晓彤的学霸人设站得住脚,就是因为其高考成绩放在明星当中已经相当优秀。

这样一个“硬标准”,可以成为助力,也同样可以成为“照妖镜”。例如,时代峰峻曾频繁营销旗下二代团队长马嘉祺是“学霸”。在许多饭拍路透中,马嘉祺经常抱着书本认真阅读。他也曾亲口承认,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太稳定,但基本能考到全班前几名。

微博上,新东方在线和城市画报与马嘉祺官方后援会,还曾共同发起“找个学霸马嘉祺当偶像”的话题,获得了近5000万阅读。小红书上,至今还流传着他的“马氏背单词法”,许多粉丝都在用马嘉祺分享的方法背单词。

当然,以上种种“学霸人设塑造案例”,都在去年马嘉祺307分的高考成绩被曝光后消失。

类似的情况还有“不知知网”翟天临,说出“诺贝尔数学奖”的靳东,获得“美国建筑大师奖”的江一燕等等。最新的案例则是张新成在《天才基本法》里的搭档张子枫,她曾在《向往的生活》表示高考“考400分很难吗”,结果考了391分。

不过,张子枫没怎么被嘲笑,大抵是因为她本来也没怎么立过学霸人设(《天才基本法》里当然也不是)。作为明星形象的重要一环,大众已经对人设的“打造”与“树立”有了一定的容忍度,但“树立人设”与“捏造人设”有着本质的区别,明星本人和团队如果完全不考虑自身情况去立人设,那么终将反噬自身。

因为有“硬标准”,所以就翻车有时只是时间问题。有艺人团队告诉毒眸,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学霸人设,现在聪明的艺人团队已经很少用了。

而最近流行的“高智商”人设,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学霸人设”的进阶版本。

因为,相比于学霸这种以学习成绩为硬性指标的人设,高智商人设的标准似乎相对模糊。学霸人设需要明星拿出一种“结果”,这种结果往往就是高考成绩、学历;而高智商人设讲究的是“不唯成绩论”,它只有一个隐形标准就是聪明、脑子好使,越模糊,越给了明星和团队更大的“商议”空间。

比如,乐华七子的黄明昊学历并不高(现有资料表明未读完初中),但在《密室大逃脱》综艺中屡屡快速解出谜题,展现出其聪明、机灵、脑子好使的一面,反倒弱化了他的学历方面的弱势。

当然,这并不代表,高智商人设的门槛低,相反,这种纯靠艺人的“聪明才智”的人设,对艺人的脑子要求更高,是无法伪装,也无法通过团队包装的。与此相对应的好处是,一旦稳固下来,也是最不容易翻车的——并且,可以达到一个近乎于“学霸人设”的效果。

综艺推动“高智商人设”

明星在综艺里演的是自己,长久以来,综艺也是帮助艺人树立人设的最佳场景。

在推理综艺出现之前,户外真人秀为明星的“高智商”提供了最多的展示场景,比较早期的例子是《极限挑战》中的黄磊。

在许多需要卧底,需要解谜做任务的主题节目中,黄磊总是领先于其他人将谜题破解,甚至先一步猜到节目组的套路。因为太过聪明,到了令人讶异的地步。不过,彼时内娱还不流行“高智商人设”,节目组将其称为“神算子”,突出一种“老谋深算”的味道。

随着此类真人秀节目的增多,许多节目组喜欢设置一些需要智力和理解力的游戏环节,一旦艺人在这一环节展现“高光”,就很容易借此营销高智商。这类游戏包括但不限于“你画我猜”“传声筒”“谁是卧底”等等。在这个阶段,此类节目也经常将单期的整体目标设置为“解谜”,考验智商和分析推理能力的主题。

但在此阶段,这类主题不会期期都有,而碍于每期主题不同,节目无法持续创造供高智商明星发挥的场景。此时,国内以《明星大侦探》为代表的推理节目出现,很好地发挥了这一作用,有许多网友将推理节目比作“明星智商检测地”。主创团队也多次在采访中直接表示节目的嘉宾选择有门槛,“我们的节目就是对明星的头脑有要求”。

2015年,刚刚以演员身份崭露头角的白敬亭,原本是以飞行嘉宾身份参加《明星大侦探》第一季的录制,但因其个人意愿和节目中的优秀表现,逐渐成为了节目的常驻嘉宾,也由此展现出了自身聪明、思维缜密的特点。

白敬亭在第一季“决战欧冠之夜”等单元中,多次还原密室作案手法,因此获得了“密室白”的称号。节目组也借此机会,利用花字、音效等强调效果,使观众更加敏锐地捕捉到白敬亭的高光时刻。在增加节目效果的同时,无形中也为嘉宾树立了很多正向标签。类似的还有何炅的“搜证王”,撒贝宁的“狗头侦探”等标签。

6年时间,随着在节目中不断历练,白敬亭也逐渐从害羞、话少娱乐圈新人,转变为开朗、有梗、智商高的内娱“四大墙头”之一。某种程度上,推理节目的出现,为其摆脱了早期“校园剧男二”的初始印象,而是奠定、塑造了高智商的职业形象。

放大到所有综艺节目,作为明星们展现真实自我、丰富个人形象的场景,综艺会长期、潜移默化帮助明星发掘和塑造自身特质,找到自己的“人设”。因此,“热门人设”的出现,往往伴随着“热门综艺类别”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推理类节目出现,加速了“高智商人设”受欢迎的进程。

不过,与真人秀偶尔解个二元一次方程、玩玩小游戏、找找卧底不同。推理节目需要明星真分析、真解密、真输出,因此,想立好这个人设并不容易。不够聪明或逻辑能力不够的艺人,也无法持续出现在这类节目中。

由此也能反向证明,能在这类节目中留下并经过长期历练的艺人,一定是受到节目组和观众认可的。而这种高智商人设一旦树立成功,对艺人的个人形象一定有很大加持。

从高智商人设,到高智商角色

人设赋予明星独特的记忆点,能让其在庞大的流量市场上被辨识和区分。好的人设,需要顺应网民心理的变化,还要有新鲜之处。

比如,龚俊就是典型的例子。因唱歌跑调,龚俊一直被网友称为“人间百灵鸟”。从去年直播翻唱《好喜欢你》,使得“爱你芜湖”成为网络爆梗,再到演唱《山河令》主题曲《天涯客》,唱歌“难听”已经成为了龚俊的标签。

但“人间百灵鸟”的人设,非但没有影响他的形象,还在营销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少与其唱歌相关的词条如 #龚俊谢谢大家对我演唱事业的肯定# #龚俊新歌把未来点亮# 都登上了微博热搜,成为了流量密码和加分人设。

之后,龚俊还演唱了《你好火焰蓝》的主题曲《Sweet》,歌曲发布后#龚俊好听# 还登上了微博热搜,有粉丝称自己为他的“养成系歌手粉”。甚至连合作方都抓住了这个营销点,百度邀请龚俊为代言人后,不仅推出了他的AI数字人形象,该形象还在百度世界大会上表演了《夜曲》唱跳。

这种无伤大雅的嘲点成为明星人设后,反而给龚俊带来了流量和事业上的助力,与此相同的情况还有很多。

如前文所说,张新成不论在校园小甜剧《你好,旧时光》里演学霸林杨,还是在《天才基本法》里演天才裴之,都不会让人在初印象上扣分,是因为他实打实的“学霸实力”。

艺考时,张新成一举拿下中戏、北电、中传、上戏、军艺五校第一,被称为“艺考之神”,每到艺考季都会有考生到他微博下许愿求上岸。高考时,以560分超湖北一本分数线近30分的成绩,进入中戏音乐剧表演专业。去年,又一度因为英语口语发音标准而出圈。可以说,张新成本人的履历和他的角色相辅相成,形成正循环。

早年间,白敬亭一直在各种青春电影中饰演女主的初恋或者白月光男二,彼时,他最擅长的就是干净清爽的校园剧男主。随着在综艺《明星大侦探》里奠定的“高智商”人设,白敬亭也在今年年初接到了《开端》里的“脑性男”肖鹤云这一角色。

某平台方工作人员向毒眸分析,白敬亭今年接到《开端》,某种程度上,和他这几年在推理综艺中展现出的稳固的“聪明形象”分不开,观众会潜移默化的接受白敬亭“是聪明人”的这种设定,所以这种戏路的过渡,并不会让人觉得突兀。

试想如果没有《明星大侦探》,白敬亭个人形象或许还要从《匆匆那年》时期找路子,那么观众应该很难想象他可以出演《开端》。一定意义上,不是《明侦》给了白敬亭机会,而是白敬亭抓住机会,展现了自己在这方面的魅力,赢得了观众,也赢得了角色。

戏外人设早已经与戏内的人设不可分割。甚至有时艺人的“星运”如何,戏外人设的运营更加关键。因为在大众眼中,角色适配度是不可能与演员本身形象完全割裂的,树立一个正向的人设,会反哺明星的演艺事业。

但树立人设这事儿,不能急功近利,若不能基于自身的特质完全捏造一个与自身完全相反的人设,那么终有一天会被反噬,甚至断送自己的演艺生涯。这一点,我们在别的“人设”上见过太多次——一如蒋方舟曾在访谈节目中分析的那样:“你因为经营这个人设收获了多少好处,多少人因此喜欢你,替你花钱,有一天你也要接受这个人设的反噬。”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明星的高智商人设,能信吗?

人设会随着时代变化,但聪明人永远受欢迎。

文|毒眸

最近,张新成在热播剧《天才基本法》里饰演一个数学天才。尽管该剧在改编方面有诸多讨论空间,但“用张新成来演天才”这件事还是获得了选角团队和观众的一致认可。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张新成本人的履历和形象。

不得不承认,在演技之外,明星本身的形象或人设,会对他拿到的角色产生重要影响,至少是“第一反应”层面的影响。

例如,如果不是屈楚萧的演技不错,你很难想象会由他来演《一闪一闪亮星星》中的害羞学霸张万森。毕竟,相比学霸,屈楚萧更应该演那种“能一拳打十个的社会人”才对。

一个大背景是,随着明星的文化水平、个人素质屡受质疑,违法背德的事情层出不穷,大家对“九漏鱼”的容忍度降低,踩在大众情绪点上的“白痴帅哥/美人”“傻白甜”的人设变得没那么吃香了。

相反,“高智商”人设开始成为新宠。类似白敬亭、张若昀这类“脑性男”,更是因“聪明”大批圈粉,路人缘节节攀升。

但众所周知,天才、学霸、高智商这类人设是最容易翻车,此前这种例子也并不少。怎么“忽如一夜春风来”,内娱又兴起了“高智商人设”之风?大约是因为“学霸”需要硬性的考核标准,而“高智商”所需的聪明劲儿,往往能流露的更自然。

同时,侦探解谜类节目增多,也给了这类人设更多发挥空间。甚至有人通过这类人设“帮助自己拿活儿接戏”,也进一步激起了大众的兴趣。

高智商人设,是学霸人设2.0,又不止是学霸人设2.0。

“学霸人设2.0”

“人设”这个概念最早起源于二次元,原指游戏或动漫中的角色设计和形象特征。后来随着娱乐产业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和明星的距离越来越近,“人设”一词开始用于塑造明星的个人形象。

有艺人宣传曾向毒眸介绍,明星团队给艺人立人设,主要是为了放大明星的优势或特质,增加他在大众心中的记忆点,以此吸粉。比如提到“摩托”就能联想到王一博,说起“人间富贵花”就会想到景甜等等。

而在众多人设中,“学霸人设”此前曾是明星和团队最钟爱的人设之一。

广为流传的“学霸案例”是,早在2017年,关晓彤曾在《奔跑吧》节目中解出一组二元一次方程,被周围嘉宾盛赞学习好,节目组也通过后期花字为其“造势”。

这段解题片段之后被剪辑成卡段,在社交平台上广泛传播,团队也借机营销了一把“学霸人设”。

与此同时,有营销号重新翻出关晓彤的高考成绩发现,在普遍只能考300多分的表演专业考生中,关晓彤高考时拿到了552分,超过当年北电录取分数线200分,达到了文化类考生的二本线水平。

较为优秀的高考成绩,让关晓彤的学霸人设变得“师出有名”。外加节目中的“同行衬托”和一定的营销加持,使得关晓彤的学霸人设彻底被坐实。

尽管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有不少网友质疑其“营销太过”,且“解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就能算学霸了”的声音也不小。但对其本人而言,该人设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去年关晓彤在爱奇艺“谜综季”《最后的赢家》中担任常驻嘉宾,很难说这不是长期树立的“聪明人”形象给到的加持。

通常,评判一个明星的“学霸人设”是否立得住时,有一个简单直白的评判标准,就是“高考成绩”。关晓彤的学霸人设站得住脚,就是因为其高考成绩放在明星当中已经相当优秀。

这样一个“硬标准”,可以成为助力,也同样可以成为“照妖镜”。例如,时代峰峻曾频繁营销旗下二代团队长马嘉祺是“学霸”。在许多饭拍路透中,马嘉祺经常抱着书本认真阅读。他也曾亲口承认,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太稳定,但基本能考到全班前几名。

微博上,新东方在线和城市画报与马嘉祺官方后援会,还曾共同发起“找个学霸马嘉祺当偶像”的话题,获得了近5000万阅读。小红书上,至今还流传着他的“马氏背单词法”,许多粉丝都在用马嘉祺分享的方法背单词。

当然,以上种种“学霸人设塑造案例”,都在去年马嘉祺307分的高考成绩被曝光后消失。

类似的情况还有“不知知网”翟天临,说出“诺贝尔数学奖”的靳东,获得“美国建筑大师奖”的江一燕等等。最新的案例则是张新成在《天才基本法》里的搭档张子枫,她曾在《向往的生活》表示高考“考400分很难吗”,结果考了391分。

不过,张子枫没怎么被嘲笑,大抵是因为她本来也没怎么立过学霸人设(《天才基本法》里当然也不是)。作为明星形象的重要一环,大众已经对人设的“打造”与“树立”有了一定的容忍度,但“树立人设”与“捏造人设”有着本质的区别,明星本人和团队如果完全不考虑自身情况去立人设,那么终将反噬自身。

因为有“硬标准”,所以就翻车有时只是时间问题。有艺人团队告诉毒眸,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学霸人设,现在聪明的艺人团队已经很少用了。

而最近流行的“高智商”人设,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学霸人设”的进阶版本。

因为,相比于学霸这种以学习成绩为硬性指标的人设,高智商人设的标准似乎相对模糊。学霸人设需要明星拿出一种“结果”,这种结果往往就是高考成绩、学历;而高智商人设讲究的是“不唯成绩论”,它只有一个隐形标准就是聪明、脑子好使,越模糊,越给了明星和团队更大的“商议”空间。

比如,乐华七子的黄明昊学历并不高(现有资料表明未读完初中),但在《密室大逃脱》综艺中屡屡快速解出谜题,展现出其聪明、机灵、脑子好使的一面,反倒弱化了他的学历方面的弱势。

当然,这并不代表,高智商人设的门槛低,相反,这种纯靠艺人的“聪明才智”的人设,对艺人的脑子要求更高,是无法伪装,也无法通过团队包装的。与此相对应的好处是,一旦稳固下来,也是最不容易翻车的——并且,可以达到一个近乎于“学霸人设”的效果。

综艺推动“高智商人设”

明星在综艺里演的是自己,长久以来,综艺也是帮助艺人树立人设的最佳场景。

在推理综艺出现之前,户外真人秀为明星的“高智商”提供了最多的展示场景,比较早期的例子是《极限挑战》中的黄磊。

在许多需要卧底,需要解谜做任务的主题节目中,黄磊总是领先于其他人将谜题破解,甚至先一步猜到节目组的套路。因为太过聪明,到了令人讶异的地步。不过,彼时内娱还不流行“高智商人设”,节目组将其称为“神算子”,突出一种“老谋深算”的味道。

随着此类真人秀节目的增多,许多节目组喜欢设置一些需要智力和理解力的游戏环节,一旦艺人在这一环节展现“高光”,就很容易借此营销高智商。这类游戏包括但不限于“你画我猜”“传声筒”“谁是卧底”等等。在这个阶段,此类节目也经常将单期的整体目标设置为“解谜”,考验智商和分析推理能力的主题。

但在此阶段,这类主题不会期期都有,而碍于每期主题不同,节目无法持续创造供高智商明星发挥的场景。此时,国内以《明星大侦探》为代表的推理节目出现,很好地发挥了这一作用,有许多网友将推理节目比作“明星智商检测地”。主创团队也多次在采访中直接表示节目的嘉宾选择有门槛,“我们的节目就是对明星的头脑有要求”。

2015年,刚刚以演员身份崭露头角的白敬亭,原本是以飞行嘉宾身份参加《明星大侦探》第一季的录制,但因其个人意愿和节目中的优秀表现,逐渐成为了节目的常驻嘉宾,也由此展现出了自身聪明、思维缜密的特点。

白敬亭在第一季“决战欧冠之夜”等单元中,多次还原密室作案手法,因此获得了“密室白”的称号。节目组也借此机会,利用花字、音效等强调效果,使观众更加敏锐地捕捉到白敬亭的高光时刻。在增加节目效果的同时,无形中也为嘉宾树立了很多正向标签。类似的还有何炅的“搜证王”,撒贝宁的“狗头侦探”等标签。

6年时间,随着在节目中不断历练,白敬亭也逐渐从害羞、话少娱乐圈新人,转变为开朗、有梗、智商高的内娱“四大墙头”之一。某种程度上,推理节目的出现,为其摆脱了早期“校园剧男二”的初始印象,而是奠定、塑造了高智商的职业形象。

放大到所有综艺节目,作为明星们展现真实自我、丰富个人形象的场景,综艺会长期、潜移默化帮助明星发掘和塑造自身特质,找到自己的“人设”。因此,“热门人设”的出现,往往伴随着“热门综艺类别”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推理类节目出现,加速了“高智商人设”受欢迎的进程。

不过,与真人秀偶尔解个二元一次方程、玩玩小游戏、找找卧底不同。推理节目需要明星真分析、真解密、真输出,因此,想立好这个人设并不容易。不够聪明或逻辑能力不够的艺人,也无法持续出现在这类节目中。

由此也能反向证明,能在这类节目中留下并经过长期历练的艺人,一定是受到节目组和观众认可的。而这种高智商人设一旦树立成功,对艺人的个人形象一定有很大加持。

从高智商人设,到高智商角色

人设赋予明星独特的记忆点,能让其在庞大的流量市场上被辨识和区分。好的人设,需要顺应网民心理的变化,还要有新鲜之处。

比如,龚俊就是典型的例子。因唱歌跑调,龚俊一直被网友称为“人间百灵鸟”。从去年直播翻唱《好喜欢你》,使得“爱你芜湖”成为网络爆梗,再到演唱《山河令》主题曲《天涯客》,唱歌“难听”已经成为了龚俊的标签。

但“人间百灵鸟”的人设,非但没有影响他的形象,还在营销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少与其唱歌相关的词条如 #龚俊谢谢大家对我演唱事业的肯定# #龚俊新歌把未来点亮# 都登上了微博热搜,成为了流量密码和加分人设。

之后,龚俊还演唱了《你好火焰蓝》的主题曲《Sweet》,歌曲发布后#龚俊好听# 还登上了微博热搜,有粉丝称自己为他的“养成系歌手粉”。甚至连合作方都抓住了这个营销点,百度邀请龚俊为代言人后,不仅推出了他的AI数字人形象,该形象还在百度世界大会上表演了《夜曲》唱跳。

这种无伤大雅的嘲点成为明星人设后,反而给龚俊带来了流量和事业上的助力,与此相同的情况还有很多。

如前文所说,张新成不论在校园小甜剧《你好,旧时光》里演学霸林杨,还是在《天才基本法》里演天才裴之,都不会让人在初印象上扣分,是因为他实打实的“学霸实力”。

艺考时,张新成一举拿下中戏、北电、中传、上戏、军艺五校第一,被称为“艺考之神”,每到艺考季都会有考生到他微博下许愿求上岸。高考时,以560分超湖北一本分数线近30分的成绩,进入中戏音乐剧表演专业。去年,又一度因为英语口语发音标准而出圈。可以说,张新成本人的履历和他的角色相辅相成,形成正循环。

早年间,白敬亭一直在各种青春电影中饰演女主的初恋或者白月光男二,彼时,他最擅长的就是干净清爽的校园剧男主。随着在综艺《明星大侦探》里奠定的“高智商”人设,白敬亭也在今年年初接到了《开端》里的“脑性男”肖鹤云这一角色。

某平台方工作人员向毒眸分析,白敬亭今年接到《开端》,某种程度上,和他这几年在推理综艺中展现出的稳固的“聪明形象”分不开,观众会潜移默化的接受白敬亭“是聪明人”的这种设定,所以这种戏路的过渡,并不会让人觉得突兀。

试想如果没有《明星大侦探》,白敬亭个人形象或许还要从《匆匆那年》时期找路子,那么观众应该很难想象他可以出演《开端》。一定意义上,不是《明侦》给了白敬亭机会,而是白敬亭抓住机会,展现了自己在这方面的魅力,赢得了观众,也赢得了角色。

戏外人设早已经与戏内的人设不可分割。甚至有时艺人的“星运”如何,戏外人设的运营更加关键。因为在大众眼中,角色适配度是不可能与演员本身形象完全割裂的,树立一个正向的人设,会反哺明星的演艺事业。

但树立人设这事儿,不能急功近利,若不能基于自身的特质完全捏造一个与自身完全相反的人设,那么终有一天会被反噬,甚至断送自己的演艺生涯。这一点,我们在别的“人设”上见过太多次——一如蒋方舟曾在访谈节目中分析的那样:“你因为经营这个人设收获了多少好处,多少人因此喜欢你,替你花钱,有一天你也要接受这个人设的反噬。”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