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青岛高铁“1小时朋友圈”将添新成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青岛高铁“1小时朋友圈”将添新成员

在徐徐展开的胶东经济圈一体化画卷中,交通是支撑一体化的开路先锋。

文|苏桐

在徐徐展开的胶东经济圈一体化画卷中,交通是支撑一体化的开路先锋。

7月31日下午,由中建八局发展建设公司承建的莱西至荣成铁路站房工程丁字湾站项目站房主体结构封顶仪式顺利举行。

这一重大工程节点标志着项目施工取得阶段性胜利,向竣工交付迈出了坚实一步。

推进胶东经济圈一体化

打造“轨道上的胶东半岛”

莱西至荣成铁路站房工程是青银高铁通道向山东半岛地区的延伸,也是胶东半岛地区对外客运交流的主要通道。

莱荣高铁线路西起潍莱高铁莱西站,经青岛、烟台、威海接入既有荣成站,沿线共设五站,分别为莱阳丁字湾站、海阳站、乳山南站、威海南海站、文登南站,设计运营里程194.174千米。

莱阳丁字湾站处于首站地位,是莱荣铁路站房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其中新建站房面积9992.79平方米,设计旅客最高聚集人数400人,高峰小时旅客发送量初期229人,近期335人,远期423人,为小型高速铁路旅客站房。

该工程自4月13日桩基完成以来,面对周围建筑群复杂、场地小、移交晚、交叉作业多等困难因素,项目管理团队坚持高效率推进,从地基与基础工程,到土方工程,再到主体框架施工,每道工序都保质保量地完成节点目标,最终于7月31日迎来了工程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今年以来,莱荣铁路建设捷报频传。5月20日,莱荣铁路青岛境内唯一隧道——草花山隧道顺利贯通。6月9日凌晨,目前国内跨高铁最大悬臂转体桥——莱荣高铁跨青荣城际高铁转体桥成功转体,潍莱高铁与莱荣高铁在青荣城际铁路上空“牵手”,标志着莱荣高铁架梁通道上关键控制性工程成功合龙,也为全线按期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项目建成通车后,烟台、威海将由“动车”时代迈入“高铁”时代。对于完善区域铁路网布局,打造半岛1小时、省内2小时、北京4小时高质量交通圈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将推动沿线区域产业升级、加快沿线旅游资源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构建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

青岛出台“双方案”

近年来,青岛主动积极作为,为创立交通强市添砖加瓦。胶东国际机场的投入使用,奠定了青岛作为胶东半岛航空枢纽的重要地位;通过济青高铁、青盐铁路、青荣城际等铁路连接,明确了青岛作为胶东半岛铁路枢纽的重要作用;青龙、青兰、青银、济青等高速路网的汇集,形成了陆路交通枢纽的重要位置。

当前,青岛多个重大交通项目纷纷启动建设,以勇于担当的姿态为城市更新与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破新题、开新局。

今年上半年,青岛市交通运输局编制完成《青岛市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实施方案》《青岛市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市实施方案》,形成了“双方案”战略规划体系。

其中,《国际枢纽方案》表示要打造“4个中心”,即打造我国面向东北亚辐射全球的国际航运中心、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陆海转运中心、山东半岛参与全球竞争的资源配置中心、引领枢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服务中心,当好青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开路先锋”。

《交通强市方案》提出要建立“1+7+N”交通强市实施体系。围绕建设交通强市1个总目标;实施枢纽网络、现代物流、城市出行、交通科技、绿色发展、安全保障、行业治理等7个主要任务;加快轨道交通产业、多式联运服务、智慧交通建设等N个交通试点建设,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贡献青岛智慧。

“双方案”还展望了青岛未来交通建设的阶段性目标,近期至2025年,基本实现“主城区与市内各区(市)40分钟通勤、胶东经济圈1.5小时通达、国内主要航空枢纽城市3小时覆盖”,完善国际运输网络布局,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远期至2035年,建成“123出行交通圈”和“123快货物流圈”,初步建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远景至2050年,交通运输互联互通和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程度进一步增强,全面建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可以预见,通过以上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青岛加强了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在胶东半岛的交通枢纽地位也将进一步上升。

而按照“五年规划、三年滚动、两年前期、一年计划”梯次滚动推进的格局,青岛在2035年构建起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的目标,或已指日可待。

 

来源:凤凰网青岛

原标题:青岛高铁“1小时朋友圈”将添新成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青岛高铁“1小时朋友圈”将添新成员

在徐徐展开的胶东经济圈一体化画卷中,交通是支撑一体化的开路先锋。

文|苏桐

在徐徐展开的胶东经济圈一体化画卷中,交通是支撑一体化的开路先锋。

7月31日下午,由中建八局发展建设公司承建的莱西至荣成铁路站房工程丁字湾站项目站房主体结构封顶仪式顺利举行。

这一重大工程节点标志着项目施工取得阶段性胜利,向竣工交付迈出了坚实一步。

推进胶东经济圈一体化

打造“轨道上的胶东半岛”

莱西至荣成铁路站房工程是青银高铁通道向山东半岛地区的延伸,也是胶东半岛地区对外客运交流的主要通道。

莱荣高铁线路西起潍莱高铁莱西站,经青岛、烟台、威海接入既有荣成站,沿线共设五站,分别为莱阳丁字湾站、海阳站、乳山南站、威海南海站、文登南站,设计运营里程194.174千米。

莱阳丁字湾站处于首站地位,是莱荣铁路站房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其中新建站房面积9992.79平方米,设计旅客最高聚集人数400人,高峰小时旅客发送量初期229人,近期335人,远期423人,为小型高速铁路旅客站房。

该工程自4月13日桩基完成以来,面对周围建筑群复杂、场地小、移交晚、交叉作业多等困难因素,项目管理团队坚持高效率推进,从地基与基础工程,到土方工程,再到主体框架施工,每道工序都保质保量地完成节点目标,最终于7月31日迎来了工程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今年以来,莱荣铁路建设捷报频传。5月20日,莱荣铁路青岛境内唯一隧道——草花山隧道顺利贯通。6月9日凌晨,目前国内跨高铁最大悬臂转体桥——莱荣高铁跨青荣城际高铁转体桥成功转体,潍莱高铁与莱荣高铁在青荣城际铁路上空“牵手”,标志着莱荣高铁架梁通道上关键控制性工程成功合龙,也为全线按期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项目建成通车后,烟台、威海将由“动车”时代迈入“高铁”时代。对于完善区域铁路网布局,打造半岛1小时、省内2小时、北京4小时高质量交通圈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将推动沿线区域产业升级、加快沿线旅游资源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构建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

青岛出台“双方案”

近年来,青岛主动积极作为,为创立交通强市添砖加瓦。胶东国际机场的投入使用,奠定了青岛作为胶东半岛航空枢纽的重要地位;通过济青高铁、青盐铁路、青荣城际等铁路连接,明确了青岛作为胶东半岛铁路枢纽的重要作用;青龙、青兰、青银、济青等高速路网的汇集,形成了陆路交通枢纽的重要位置。

当前,青岛多个重大交通项目纷纷启动建设,以勇于担当的姿态为城市更新与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破新题、开新局。

今年上半年,青岛市交通运输局编制完成《青岛市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实施方案》《青岛市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市实施方案》,形成了“双方案”战略规划体系。

其中,《国际枢纽方案》表示要打造“4个中心”,即打造我国面向东北亚辐射全球的国际航运中心、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陆海转运中心、山东半岛参与全球竞争的资源配置中心、引领枢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服务中心,当好青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开路先锋”。

《交通强市方案》提出要建立“1+7+N”交通强市实施体系。围绕建设交通强市1个总目标;实施枢纽网络、现代物流、城市出行、交通科技、绿色发展、安全保障、行业治理等7个主要任务;加快轨道交通产业、多式联运服务、智慧交通建设等N个交通试点建设,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贡献青岛智慧。

“双方案”还展望了青岛未来交通建设的阶段性目标,近期至2025年,基本实现“主城区与市内各区(市)40分钟通勤、胶东经济圈1.5小时通达、国内主要航空枢纽城市3小时覆盖”,完善国际运输网络布局,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远期至2035年,建成“123出行交通圈”和“123快货物流圈”,初步建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远景至2050年,交通运输互联互通和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程度进一步增强,全面建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可以预见,通过以上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青岛加强了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在胶东半岛的交通枢纽地位也将进一步上升。

而按照“五年规划、三年滚动、两年前期、一年计划”梯次滚动推进的格局,青岛在2035年构建起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的目标,或已指日可待。

 

来源:凤凰网青岛

原标题:青岛高铁“1小时朋友圈”将添新成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