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的市场经济,不仅酿成动辄席卷数国的经济危机,还制造了前所未有的贫富差距和阶级矛盾。财富的集聚,招致人心不平,从而衍生出一种新的心理状态,那就是“仇富”——对财富拥有者的仇视,换句话说,越富有的人越容易招致骂名,越富有的人越容易被禁锢在严格的税收、道德标准之中,越富有的人越要忍受舆论的严厉监督、指责甚至是嘲讽。极端的人,甚至大嚷,“Eat the rich!”。对此现象,《高度》周刊特约作者大壮特别予以深度分析。
| 全球化的心理——仇富
四年前,曾读到过一份”全球仇富榜“。调查公司以“本国多数富人是否配得上其财富”为题对23个国家的1.2万名受访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仇富”状况最严重的国家前五名分别是:希腊、俄罗斯、土耳其、西班牙和法国,“仇富”状况最轻的前五名是: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中国和印度。其中,加拿大人中对“本国多数富人能够配得上其财富”持同意态度的受访者超过60%。
当我们回头来看这份榜单,有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往昔“仇富”状况越是严重的国家尔今往往深陷在经济危机或社会动荡中,而“仇富”状况较轻的国度,目前仍能维持着较好的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可见,“仇富”情绪将对国家、地区的稳定与长远发展带来举足轻重的影响。
| 加拿大式“仇富”
有人打趣的说道:“在加拿大,我们争取平等,拥抱社会的多样性,我们欢迎来自不同种族、宗教、民族、文化、社会和社会经济背景的人。......但是,如果你的收入超过0,000,这些慷慨并不适用于你。”尽管在2012年的调查中,加拿大的仇富现象并不严重,但这并不代表完全没有。加拿大式“仇富”有着自己的特点。
依据加拿大税法,收入越高,缴税率越高,所能获得的补贴越少,这似乎是通过税收来合法的“惩罚”那些高收入者。例如,个人年收入超过$100,000,需上缴的税费约占年收入的30%;如果超过$135,000,税费约占46%;如果超过$500,000,税费约占50%。在儿童福利税方面,如果个人年收入是 $43,000 ,抚养1个、2个、3个孩子,每年分别能获得 $1,425、$2,850、$4,398的补贴,如果年收入不足$26,000的家庭,抚养1个、2个、3个孩子,每年分别能获得$3,687、$7,114.92、$10,548的补贴。但是,当你的年收入超过$120,000,上述一切育儿补贴就跟你没关系了。列出上述数据,并非意在指责国家政策向弱势群体、低收入人群的倾斜,而是希望指出富人对社会经济所作出的贡献。
作为加拿大经济发展的旗舰城市,温哥华的“仇富”更是显而易见。2013年,温东曾发生一起恶性“烧屋事件”,一幢正在兴建中的二层房屋的顶部几乎完全烧塌,二楼仅剩焦炭木框,一个名为“反高档化阵线(Anti-Gentrification Front)”的仇富团体随后公开认责,并扬言会再次有所行动,以抗议温哥华的贫富不均。2014年,一位新移民购下一幢位于桑那斯的破旧古宅加以修缮,当年的新闻报导对其尊重遗产、爱惜文物的行为大加赞扬,极尽溢美之词;然而,当这则故事在2016年再次见报,部分媒体却给这一行为戴上了“有钱任性”的“帽子”。似乎任何行为,不论正面或负面,只要与“有钱人”挂上钩,就能吸引大众的目光,就能掀起一场集体嘲讽富人弱点和错误的热议。
| 仇富心理的受害者——温哥华的华人群体
在温哥华,还有一个不可回避的现象,那就是华人已逐渐被视作“富人”,并且是不受本地人待见的“富人”。原本就有“排华情绪”的人在感情上又掺杂了“仇富心理”,使得对黄种人的歧视和恐惧再度有抬头之势,甚至“黄祸论”也一度又被提起。
对于这种质疑,华人有理由坚决的说不。
首先,并非所有华人都是有钱人。华人面孔,可谓在温哥华任何级别的场合都不难遇到,市政厅有华人议员,高校讲台有华人教授,地铁站前有华工报童,温东的贫民区中不还有华人城么?
第二,即便是华人中的“有钱人”,他们对于社会的贡献也不应抹灭。如果没有华人留学生的大批到来,如果没有华人投资的不断注入,本地政府的慈善收入、税收,温哥华的就业率、建设速度是否还能否保证,也是未知数。
第三,一些华人富裕家庭的消费行为,或被当地人视作有钱人不可理喻的荒唐之举,其中一部分实际是传统和观念差异所致。例如,华人重视家庭,安土重迁,愿意动用大笔资金置地购房;华人疼惜子女,即便孩子已界成年,仍愿意从经济上支持他们的深造、成家、立业。
曾有华人精英被呵斥:“怎么不回到你自己的国家去?”试问,假使华人“土豪”从温哥华一夜蒸发,这座城市就真的会彻彻底底变好了么?
| “仇富” 究竟将有损于谁
近日,一则由Jeffrey Overall署名撰写的评论文章In Canada, do we discriminate against the rich? 中,直指仇富的弊端——对于富人的歧视与欺凌,将迫使富人采取更多的自我保护措施,从而带来有损整个社会的更大损失,具体来说,加拿大式“仇富”带来的损失将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是税收减少。借助税务师、律师的指点,将收入转移到税收政策更有利于高收入人群的国家,合法纳税,降低纳税金额,这对富人而言并非难事;反过来,这将减少本国的税收收入。
第二是创业热情遭到扼杀。税收过高,即便事业成功也无法获得尊重,这将削弱企业家的职业抱负和创业热情,从而降低资本的生产力。
第三是人才流失。通过合法渠道取得高收入的人群,往往有着过人的才华和能力,他们贡献的直接和间接税收,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他们在重要岗位上的专注工作,也是社会顺利运转的必要保证。
四是阶级关系紧张。羞辱富人,揭露富人的税收、储蓄和置业计划,这是大众媒体上常常看到的新闻,这激发了不同阶级间的矛盾和冲突,将招致社会的不稳定局面。
“仇富”心理的实质,是世界政治动荡局势下,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矛盾的进一步激化的表现;犹如恶性循环,“仇富”的后果是社会和经济发展受阻,从而引起全球局势进一步恶化。尽管富人在短时间因“仇富”饱受舆论之扰,但最终,“仇富”心理恐怕将加重每一个人的忧愁!
既然仇富心理有损“世界和平”,那么请——如果你自认没钱,放平心态,享受属于自己的精彩;如果你正为自己可观的积蓄偷着乐,请努力学习如何做一名得到主流社会认可、不被舆论攻击的合格“有钱人”!出品:加拿大头条
微信ID:Canadanews
来源:《高度》(Rise Weekly)周刊
感谢《高度》(Rise Weekly)周刊授权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