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字节买医院、亚马逊开诊所、腾讯投养老......巨头医养生意经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字节买医院、亚马逊开诊所、腾讯投养老......巨头医养生意经

互联网大佬敲开医疗养老的大门。

文|财经功守道

一个好消息,互联网里长大的这届年轻人们的医疗养老难题有着落了。

就在近日,据「明亮公司」消息,抖音集团进一步增加对北京美中宜和医疗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新增股东小荷健康香港有限公司占到 69.5%,与此前股东小荷健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共计持股 100%。

两个小荷健康主体,都是字节跳动旗下公司。这意味着,字节全资收购美中宜和。

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6 月 24 日,美中宜和新增股东 Xiaohe Health (Hong Kong) LIMITED(小荷健康香港有限公司),其持股比例为 69.5%,与此前股东小荷健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持股的 30.5% 相加,共计持股 100%。而小荷健康(北京)及小荷健康(香港)均隶属于字节跳动旗下。

美中宜和是一家主要布局中国京津深杭一线城市的高端妇幼医院,在价格上,大致保持在产检 2-3 万,顺产 5 万,剖腹产 10 万的区间。持有以下牌照:体外受精 - 胚胎移植(IVF-ET)及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技术牌照,并拥有试管婴儿牌照。

互联网能否给医疗养老带来想象呢?

从上一个 10 年互联网和医疗的交集来看,留下了一些类似百度竞价排名致「魏则西事件」之类的不好记忆,依托互联网的医疗广告,是一种最浅层的产业交互,此为 1.0 版本;更深一步,则是医疗系统的数字化和医患的精准匹配,提升供给侧接收效率,理顺挂号等业务逻辑,打通医药流通环节,让患者少跑路,比如京东健康大规模秒开电子处方的擦边球模式,可被归为互联网医疗的 2.0 版本。

其实,医疗产业的根本性难题,不在于数字化重新梳理就医流程,也不在于大流量获客,而在于好医生的供给,一个好医生往往讲求名校毕业和师承关系,通常需要在一个历史悠久的知名医院生态内,通过 10 年传帮带才能完成师业传承、独当一面,投入大而起效慢。因此,除了资本寻求增值,互联网本身对大健康产业赋能有限,医院的渠道成本也许会低一些,但不会太影响医疗的产出收益,这是因为:好医生太稀缺了。

美中宜和不缺客户,由于优质的专业素养,即便价格动辄十几二十万,也常常客人爆满、一床难求。也就是说,美中宜和其实并不需要来自于字节的流量。

相比字节能给美中宜和带来的,后者可能会给前者带来更多:美中宜和拥有大量优质高端客群,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字节下沉路线的短板。一种可能的画面正在徐徐展开:对用户来说,不光要接管你的精神,还要接管你的肉体。对产业来说,或许美中宜和很快就要开始用起飞书,并建立妇产科医生的 OKR 管理机制,实行大小周模式。

也许是巧合,张一鸣是福建人,而正是福建莆田人以灵活的运营机制和一些灰色做法,撑起了中国民营医院的半壁江山。不过问题在于,少子化越发严重的今天,投入妇产医院的好日子能有多久,可能是一道算术题。据卫健委数据,2021 年,中国出生人口刚刚破千万,达 1062 万,其中的二孩占比为 41.4%,用字节的话来说,生孩子这件事,接近一半是靠老用户在复购,仅一半是靠拉新。新客萎缩,意味着行业天花板已经封死。

互联网大公司入局医疗实体的,其实不独独字节跳动一家。

大约在同一时间,2022 年的 7 月 23 日,亚马逊宣布了其史上最大的医疗收购案,以 39 亿美金超大手笔收购一家医疗服务运营商 1Life Healthcare。1Life Healthcare 目前的主要业务就是:One Medical 连锁医疗诊所。

亚马逊 18 美金/股的收购价格相当于在 7 月 20 日的股价上溢价超过 70%。此外,这笔收购还是一次性现金收购,可见亚马逊的财大气粗。通过收购 One Medical,亚马逊将获得其此前运营的全美范围 25 个区域市场,包含 188 个线下医疗网点。

与其他诊所不同,One Medical 希望能够通过会员制模式,来解决目前美国医疗系统最让人诟病的问题——看病难 看病贵。美国医疗系统的弊病在于,医生收费极高,而医保支付力度较小,更不用提美国医保本身也很贵。One Medical 连锁医疗诊所的会员费模式,每年只需 199 美元,即可 app 随时约医生,这和亚马逊的 prime 模式有些不谋而合,显示出较高的契合度,prime 会员或许真的能成为一种涵盖购物和医疗的超级 VIP。

有趣的是,互联网巨头此轮大举并购的都是线下医疗实体,是不是也部分揭示出线上问诊的局限?目前,行业内的巨头,如京东健康、阿里健康,接近 90% 的营收仍然在依赖卖药,不依赖卖药的微医则靠保险变现,但连年亏损、上市艰难。并且,在线问诊的医生供给也存在一些局限,例如在百度和京东等巨头的线上和电话问诊功能中,常常能看到县医院或县中医院的医生在线上有着较高活跃度,真正的业界权威则难觅踪影。这或许是一个悖论:顶级医生其实并没时间蹲在网上回答一些初步问询。

况且,医疗涉及的是当面的望闻问切,仅凭线上的简单问询、拍照上传,也许能完成一些轻症筛查和答疑,可作为一种补充而存在,并不能作为中流砥柱来解决重症就医问题。

回到上文讨论过的,数字化支撑起挂号、早筛和开药是一种良好补充,但真正卡脖子的还是优质医生的供给问题。

一般认为,医疗养老不分家,二者的相似点是,优质资源的供给极其有限。在中国,把父母送进养老院的行为,约等于是不肖子女的盖章认定了。以产品体验为己任的互联网巨头,的确有必要把自己投入进去。

三年前,红杉中国曾推出了《2019 年中国城市养老消费洞察报告》,报告里称养老产业为「一个供给没追上需求的市场」。

而就在最近,腾讯在养老赛道公开了第一笔投资。7 月 22 日,据投资界消息,国内最大的居家医疗照护服务机构——福寿康刚刚完成新一轮工商变更,广西腾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赫然在列。

红杉和腾讯投资的配合度较高,早在四年前,红杉中国就投了一家养老院品牌自在安和,还针对 1-3 线城市老年人口进行了分层随机抽样研究,调研中国城市养老消费市场。正如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周逵曾表示,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势必催生海量医疗照护需求。

当互联网的初代大佬们正在退休、老去,通过科学武器对抗疾病、有尊严地颐养天年,就成为大佬们关切的问题。比如陈天桥投入资金在研究脑科学,还比如张一鸣和拼多多创始人黄峥都宣称要投入生命科学。

当互联网主营业务遇到瓶颈,比如字节的广告收入遭遇瓶颈,比如阿里的淘系业务开始进入下行阶段,无处落脚的资本,开始在其他行业横冲直撞,当互联网带着充裕资金敲开医疗养老的大门,这样的供给侧改革能走多远,还是值得终将老去的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字节买医院、亚马逊开诊所、腾讯投养老......巨头医养生意经

互联网大佬敲开医疗养老的大门。

文|财经功守道

一个好消息,互联网里长大的这届年轻人们的医疗养老难题有着落了。

就在近日,据「明亮公司」消息,抖音集团进一步增加对北京美中宜和医疗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新增股东小荷健康香港有限公司占到 69.5%,与此前股东小荷健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共计持股 100%。

两个小荷健康主体,都是字节跳动旗下公司。这意味着,字节全资收购美中宜和。

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6 月 24 日,美中宜和新增股东 Xiaohe Health (Hong Kong) LIMITED(小荷健康香港有限公司),其持股比例为 69.5%,与此前股东小荷健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持股的 30.5% 相加,共计持股 100%。而小荷健康(北京)及小荷健康(香港)均隶属于字节跳动旗下。

美中宜和是一家主要布局中国京津深杭一线城市的高端妇幼医院,在价格上,大致保持在产检 2-3 万,顺产 5 万,剖腹产 10 万的区间。持有以下牌照:体外受精 - 胚胎移植(IVF-ET)及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技术牌照,并拥有试管婴儿牌照。

互联网能否给医疗养老带来想象呢?

从上一个 10 年互联网和医疗的交集来看,留下了一些类似百度竞价排名致「魏则西事件」之类的不好记忆,依托互联网的医疗广告,是一种最浅层的产业交互,此为 1.0 版本;更深一步,则是医疗系统的数字化和医患的精准匹配,提升供给侧接收效率,理顺挂号等业务逻辑,打通医药流通环节,让患者少跑路,比如京东健康大规模秒开电子处方的擦边球模式,可被归为互联网医疗的 2.0 版本。

其实,医疗产业的根本性难题,不在于数字化重新梳理就医流程,也不在于大流量获客,而在于好医生的供给,一个好医生往往讲求名校毕业和师承关系,通常需要在一个历史悠久的知名医院生态内,通过 10 年传帮带才能完成师业传承、独当一面,投入大而起效慢。因此,除了资本寻求增值,互联网本身对大健康产业赋能有限,医院的渠道成本也许会低一些,但不会太影响医疗的产出收益,这是因为:好医生太稀缺了。

美中宜和不缺客户,由于优质的专业素养,即便价格动辄十几二十万,也常常客人爆满、一床难求。也就是说,美中宜和其实并不需要来自于字节的流量。

相比字节能给美中宜和带来的,后者可能会给前者带来更多:美中宜和拥有大量优质高端客群,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字节下沉路线的短板。一种可能的画面正在徐徐展开:对用户来说,不光要接管你的精神,还要接管你的肉体。对产业来说,或许美中宜和很快就要开始用起飞书,并建立妇产科医生的 OKR 管理机制,实行大小周模式。

也许是巧合,张一鸣是福建人,而正是福建莆田人以灵活的运营机制和一些灰色做法,撑起了中国民营医院的半壁江山。不过问题在于,少子化越发严重的今天,投入妇产医院的好日子能有多久,可能是一道算术题。据卫健委数据,2021 年,中国出生人口刚刚破千万,达 1062 万,其中的二孩占比为 41.4%,用字节的话来说,生孩子这件事,接近一半是靠老用户在复购,仅一半是靠拉新。新客萎缩,意味着行业天花板已经封死。

互联网大公司入局医疗实体的,其实不独独字节跳动一家。

大约在同一时间,2022 年的 7 月 23 日,亚马逊宣布了其史上最大的医疗收购案,以 39 亿美金超大手笔收购一家医疗服务运营商 1Life Healthcare。1Life Healthcare 目前的主要业务就是:One Medical 连锁医疗诊所。

亚马逊 18 美金/股的收购价格相当于在 7 月 20 日的股价上溢价超过 70%。此外,这笔收购还是一次性现金收购,可见亚马逊的财大气粗。通过收购 One Medical,亚马逊将获得其此前运营的全美范围 25 个区域市场,包含 188 个线下医疗网点。

与其他诊所不同,One Medical 希望能够通过会员制模式,来解决目前美国医疗系统最让人诟病的问题——看病难 看病贵。美国医疗系统的弊病在于,医生收费极高,而医保支付力度较小,更不用提美国医保本身也很贵。One Medical 连锁医疗诊所的会员费模式,每年只需 199 美元,即可 app 随时约医生,这和亚马逊的 prime 模式有些不谋而合,显示出较高的契合度,prime 会员或许真的能成为一种涵盖购物和医疗的超级 VIP。

有趣的是,互联网巨头此轮大举并购的都是线下医疗实体,是不是也部分揭示出线上问诊的局限?目前,行业内的巨头,如京东健康、阿里健康,接近 90% 的营收仍然在依赖卖药,不依赖卖药的微医则靠保险变现,但连年亏损、上市艰难。并且,在线问诊的医生供给也存在一些局限,例如在百度和京东等巨头的线上和电话问诊功能中,常常能看到县医院或县中医院的医生在线上有着较高活跃度,真正的业界权威则难觅踪影。这或许是一个悖论:顶级医生其实并没时间蹲在网上回答一些初步问询。

况且,医疗涉及的是当面的望闻问切,仅凭线上的简单问询、拍照上传,也许能完成一些轻症筛查和答疑,可作为一种补充而存在,并不能作为中流砥柱来解决重症就医问题。

回到上文讨论过的,数字化支撑起挂号、早筛和开药是一种良好补充,但真正卡脖子的还是优质医生的供给问题。

一般认为,医疗养老不分家,二者的相似点是,优质资源的供给极其有限。在中国,把父母送进养老院的行为,约等于是不肖子女的盖章认定了。以产品体验为己任的互联网巨头,的确有必要把自己投入进去。

三年前,红杉中国曾推出了《2019 年中国城市养老消费洞察报告》,报告里称养老产业为「一个供给没追上需求的市场」。

而就在最近,腾讯在养老赛道公开了第一笔投资。7 月 22 日,据投资界消息,国内最大的居家医疗照护服务机构——福寿康刚刚完成新一轮工商变更,广西腾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赫然在列。

红杉和腾讯投资的配合度较高,早在四年前,红杉中国就投了一家养老院品牌自在安和,还针对 1-3 线城市老年人口进行了分层随机抽样研究,调研中国城市养老消费市场。正如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周逵曾表示,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势必催生海量医疗照护需求。

当互联网的初代大佬们正在退休、老去,通过科学武器对抗疾病、有尊严地颐养天年,就成为大佬们关切的问题。比如陈天桥投入资金在研究脑科学,还比如张一鸣和拼多多创始人黄峥都宣称要投入生命科学。

当互联网主营业务遇到瓶颈,比如字节的广告收入遭遇瓶颈,比如阿里的淘系业务开始进入下行阶段,无处落脚的资本,开始在其他行业横冲直撞,当互联网带着充裕资金敲开医疗养老的大门,这样的供给侧改革能走多远,还是值得终将老去的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