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你造起了车,我造起了手机,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你造起了车,我造起了手机,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手机厂商和汽车厂商互相攻入对方腹地,背后深意何在?

文|家电网

都说“别人碗里的最香”,2022年的汽车界和手机界,也在上演着一出奇幻戏码,造手机的雄心壮志要造车,造车的也兴致勃勃地研究起了手机,相互跨界的背后暗藏着何种深意与部署,是“各取所需”还是“双向奔赴”,目前也是众说纷纭,可以确定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玩家下场,赛道会变得更加热闹。

日前,有数码博主在微博上透露,蔚来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斌在与用户见面时表示,蔚来有意进入手机市场。

李斌表示,蔚来手机的事正在推进。但蔚来和现在卖一亿部手机的公司肯定比不了。虽然目前造出手机不难,但造出好用的手机还是有挑战的。蔚来要做的,就是为蔚来的用户造一部好用的手机,争取每年都开发一部手机,就像苹果一样。

早在年初,就有消息曝出蔚来在造手机方面动作频频。据媒体报道,今年2月,原美图手机总裁尹水军已经加盟并牵头负责蔚来的手机业务,并抛出了大量关于该项目的招聘公告。当时李斌曾表示,手机现在是蔚来用户最重要的连接车的设备,现在iPhone比例进一步上升,别的android阵容没接住,从用户利益和体验出发,我们也要好好研究手机和以车为中心的智能终端设备。

事实上,有这样想法的并不止蔚来一家,7月4日,吉利控股旗下的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宣布获得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79.09%的控股权,并取得对魅族科技的单独控制。吉利控股集团创始人及董事长、星纪时代董事长李书福表示,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催生了大量新业态、新模式,消费电子行业和汽车行业的技术创新和生态融合势在必行,未来智能汽车、智能手机两个行业的赛道不再各行其道,而是面向共同用户的多终端、全场景、沉浸式体验的一体融合关系。

此前,上汽集团技术管理部副总经理沈浩明也曾经表示:“手机和车的联合,随便哪个企业一讲出来都会引起媒体关注。随着汽车的进化,手机厂和汽车厂商进行合作是大趋势,上汽集团也在思考策划与手机制造商的深度融合。”

相比起汽车厂商进入手机市场的“试探”,手机厂商跨界汽车市场的势头则显得更为迅猛。

日前,据新浪科技爆料,小米汽车项目将于9月进入软模车下线阶段,将如期进入场测和冬测周期。相关人士还透露,小米汽车已锁定相关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部分最新稀缺工艺零配件供应资源,同时,小米汽车项目在小米集团内,已从小米汽车团队研发端延展至集团内相关业务部门,包括中国区销售运营相关筹备立项已开始推进。

去年3月份,雷军在小米发布会上表示:“小米汽车是我人生之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愿意押上人生全部的声誉,亲自带队,为小米汽车而战。”雷军在发布会上表示,自己非常清楚汽车行业的风险,而且动辄百亿规模的投资,至少要3-5年才能够见效。不过小米现在已经有了充分的积累,截至去年底,小米拥有1080亿元现金余额,10000人的研发团队,今年预计再增加5000人,还有全球前三的手机业务,和全球最好的智能生态。简单点来说,就是我们“不差钱,亏得起”。

此后,小米在2021年全年业绩报告中表示,继宣布造车计划以来,小米的智能电动汽车业务进展超预期,截至目前汽车业务研发团队规模已超过1000人,未来将继续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核心领域拓展研发,保持预计在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

与小米躬身造车不同,在日前举行的华为夏季新品发布会上,AITO品牌正式推出第二款电动车——问界M7,同时,余承东强调,“华为不造车,华为帮助车企造好车。作为华为与赛力斯共同打造的一个汽车品牌。余承东表示,在华为和赛力斯发挥各自优势共同赋能下,AITO品牌已经成为成长最快的智能电动汽车品牌。

手机厂商和汽车厂商互相攻入对方腹地,背后深意何在?

对此,有分析人士向西柚表示,无论是手机厂造车,还是车企造手机,本质上都是为了更好地抢占用户心智。对于车企而言,在万物互联的未来,汽车和手机都是消费者智能生活的重要入口和终端,通过两者之间打通,可以更好地实现人机交互、车联万物等功能,和智能家居类似,也只有将手机终端以及汽车以及周边产品连在一起掌握在自己手中,才不用担心会被牵制,会有更多的想象空间以及故事可讲。

对于手机厂商而言,在智能手机竞争愈发激烈,出货量基本到达天花板的情况下,通过以手机作为桥梁,进入到空间更广阔的智能汽车市场,是当下寻求向外生长寻求突破的方向之一。

不过,正如古语所云“术业有专攻”,分析人士认为,手机厂商在软件系统方面更具优势,而汽车厂商更加擅长的是精妙的机械结构,手机厂商布局汽车以及汽车厂商布局手机的优势以及缺点显而易见,哪位玩家能率先完成取长补短,会是突破的关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你造起了车,我造起了手机,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手机厂商和汽车厂商互相攻入对方腹地,背后深意何在?

文|家电网

都说“别人碗里的最香”,2022年的汽车界和手机界,也在上演着一出奇幻戏码,造手机的雄心壮志要造车,造车的也兴致勃勃地研究起了手机,相互跨界的背后暗藏着何种深意与部署,是“各取所需”还是“双向奔赴”,目前也是众说纷纭,可以确定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玩家下场,赛道会变得更加热闹。

日前,有数码博主在微博上透露,蔚来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斌在与用户见面时表示,蔚来有意进入手机市场。

李斌表示,蔚来手机的事正在推进。但蔚来和现在卖一亿部手机的公司肯定比不了。虽然目前造出手机不难,但造出好用的手机还是有挑战的。蔚来要做的,就是为蔚来的用户造一部好用的手机,争取每年都开发一部手机,就像苹果一样。

早在年初,就有消息曝出蔚来在造手机方面动作频频。据媒体报道,今年2月,原美图手机总裁尹水军已经加盟并牵头负责蔚来的手机业务,并抛出了大量关于该项目的招聘公告。当时李斌曾表示,手机现在是蔚来用户最重要的连接车的设备,现在iPhone比例进一步上升,别的android阵容没接住,从用户利益和体验出发,我们也要好好研究手机和以车为中心的智能终端设备。

事实上,有这样想法的并不止蔚来一家,7月4日,吉利控股旗下的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宣布获得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79.09%的控股权,并取得对魅族科技的单独控制。吉利控股集团创始人及董事长、星纪时代董事长李书福表示,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催生了大量新业态、新模式,消费电子行业和汽车行业的技术创新和生态融合势在必行,未来智能汽车、智能手机两个行业的赛道不再各行其道,而是面向共同用户的多终端、全场景、沉浸式体验的一体融合关系。

此前,上汽集团技术管理部副总经理沈浩明也曾经表示:“手机和车的联合,随便哪个企业一讲出来都会引起媒体关注。随着汽车的进化,手机厂和汽车厂商进行合作是大趋势,上汽集团也在思考策划与手机制造商的深度融合。”

相比起汽车厂商进入手机市场的“试探”,手机厂商跨界汽车市场的势头则显得更为迅猛。

日前,据新浪科技爆料,小米汽车项目将于9月进入软模车下线阶段,将如期进入场测和冬测周期。相关人士还透露,小米汽车已锁定相关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部分最新稀缺工艺零配件供应资源,同时,小米汽车项目在小米集团内,已从小米汽车团队研发端延展至集团内相关业务部门,包括中国区销售运营相关筹备立项已开始推进。

去年3月份,雷军在小米发布会上表示:“小米汽车是我人生之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愿意押上人生全部的声誉,亲自带队,为小米汽车而战。”雷军在发布会上表示,自己非常清楚汽车行业的风险,而且动辄百亿规模的投资,至少要3-5年才能够见效。不过小米现在已经有了充分的积累,截至去年底,小米拥有1080亿元现金余额,10000人的研发团队,今年预计再增加5000人,还有全球前三的手机业务,和全球最好的智能生态。简单点来说,就是我们“不差钱,亏得起”。

此后,小米在2021年全年业绩报告中表示,继宣布造车计划以来,小米的智能电动汽车业务进展超预期,截至目前汽车业务研发团队规模已超过1000人,未来将继续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核心领域拓展研发,保持预计在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

与小米躬身造车不同,在日前举行的华为夏季新品发布会上,AITO品牌正式推出第二款电动车——问界M7,同时,余承东强调,“华为不造车,华为帮助车企造好车。作为华为与赛力斯共同打造的一个汽车品牌。余承东表示,在华为和赛力斯发挥各自优势共同赋能下,AITO品牌已经成为成长最快的智能电动汽车品牌。

手机厂商和汽车厂商互相攻入对方腹地,背后深意何在?

对此,有分析人士向西柚表示,无论是手机厂造车,还是车企造手机,本质上都是为了更好地抢占用户心智。对于车企而言,在万物互联的未来,汽车和手机都是消费者智能生活的重要入口和终端,通过两者之间打通,可以更好地实现人机交互、车联万物等功能,和智能家居类似,也只有将手机终端以及汽车以及周边产品连在一起掌握在自己手中,才不用担心会被牵制,会有更多的想象空间以及故事可讲。

对于手机厂商而言,在智能手机竞争愈发激烈,出货量基本到达天花板的情况下,通过以手机作为桥梁,进入到空间更广阔的智能汽车市场,是当下寻求向外生长寻求突破的方向之一。

不过,正如古语所云“术业有专攻”,分析人士认为,手机厂商在软件系统方面更具优势,而汽车厂商更加擅长的是精妙的机械结构,手机厂商布局汽车以及汽车厂商布局手机的优势以及缺点显而易见,哪位玩家能率先完成取长补短,会是突破的关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