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百奥赛图IPO,“基因编辑第一股”困在商业焦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百奥赛图IPO,“基因编辑第一股”困在商业焦虑

是什么阻碍了百奥赛图在产品商业化方面获得重大突破?

文丨数科社 柠溪

几经辗转,百奥赛图(北京)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百奥赛图”)终于通过了上市聆讯,预计将于近期开启招股并实现IPO。如若不出大的意外,百奥赛图将成为“基因编辑第一股”。

这不是百奥赛图第一次冲刺资本市场。2021年2月,百奥赛图曾和中金公司签订上市辅导协议,拟在上市教室科创板上市,但到了2021年8月,百奥赛图却选择终止辅导工作及后续发行安排,并对外宣称是基于市场原因及自身战略考量。

尽管这家致力于成为新药发源地,规模化提供原创的药物分子的企业上市或将为医药产业带来一股极大的信心与希望,又尽管百奥赛图大规模动物生产及体内药效研究等让其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新药研发的全产业链规模化开发优势,但事实上,百奥赛图的商业落地却远非想象中那般顺利。

虽然IPO已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市场认可,同时也让百奥赛图拓宽了融资渠道,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但无法否认的是,相较于“补血”,资本市场更关注的始终是“造血”,百奥赛图的“造血”能力如何?为何难撕盈利难的“标签”?是什么阻碍了百奥赛图在产品商业化方面获得重大突破?或许,我们可以从百奥赛图的招股书中窥见一斑。

01丨3年烧光10亿研发资金,无产品获准销售

业内常谈,百奥赛图是做“小白鼠生意”起家。“小白鼠生意”要从其创始人沈月雷说起。

沈月雷有着高等学府的学习研究经验。1992年,他从武汉大学病毒学及分子生物学系毕业,并考入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攻读硕士。之后又先后在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病理系Ken Rock 实验室、纽约大学医学院Dan Littman 实验室,完成了博士、博士后的学习,利用模式动物研究免疫学问题。

2008年,沈月雷在美国创办了一家公司,名为Biocytogen,主营业务为生产与销售实验小鼠。在之后的一年时间里,沈月雷成功研发出了IL17a-EGFP报告基因小鼠,并将其出售给罗氏、强生、默克、GSK等药企,客户遍及美国、日本、欧洲。沈月雷也因此获得了80多万美元的第一桶金。

一年后,为降低成本,沈月雷将部分小鼠培养工作搬回了国内。2009年底,沈月雷注册了“百奥赛图”,这家公司也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诞生,开始围绕实验小鼠做起模式动物定制服务。

据招股书介绍,报奥赛图是一家创新技术驱动新药研发的生物技术公司,拥有药物开发及临床前研究服务两大核心业务。

其中药物开发业务主要面向肿瘤及免疫性疾病,包括相关抗体的开发。临床前研究服务则包括基因编辑、临床前药理 药效评估及模式动物销售。目前百奥赛图的收入主要来自临床前研究服务及抗体开发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百奥赛图的主营业务在上述3个细分领域的全球市场份额都不足1%。

来自数据方面的注脚是:第三方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研究显示,2020年抗体开发业务的全球市场规模为101亿美元,百奥赛图的抗体开发业务于全球及中国的市场份额仅分别为0.1%及0.4%。​

而临床前研究服务方面,基因编辑、临床前药理药效评估及模式动物销售截止2020年的全球市场规模分别为35亿美元、58亿美元和81亿美元,全球市场份额也不足1%。

业绩方面,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2021年及2022年的前4个月,百奥赛图分别实现营收入2.54亿元、3.55亿元、1.17亿元;其中2022年1-4月,公司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7%,毛利率保持在70%左右。

相比收入同步增长,百奥赛图的盈利数据就不那么好看了。财报显示,截止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前4个月,百奥赛图分别亏损4.77亿元、5.46亿元和1.87亿元。两年多亏损超过10亿,且亏损在持续扩大。

持续扩大的亏损局面和百奥赛图的技术研发投入有很大关系。招股书显示,在百奥赛图的收入结构中,以小鼠为主的模式动物的销售额在整体营收中占比达三成。其中,一只4-8周的B-NDG小鼠的平均单价在240-260元,4-8周人源化小鼠单价在1300-4700元。该业务毛利率高达76%。

但该业务带来可观收入的同时,也伴随着巨额的研发投入。财报显示,截止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前4个月,百奥赛图研发投入分别为2.76亿元、5.58亿元及2.12亿元。盈利数据尚不能完全覆盖技术投入。

而这一现状必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维持下去。毕竟技术研发始终是一项投入力度大、回报周期长的事情,因此相关企业想要最终实现商业化,势必会常常伴随极大的资金压力,对尚在投入期的百奥赛图来说,在研发资金的吞噬下,其业务前景潜在的风险不可小觑。

百奥赛图也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发,但无法保证成功,且研发失败可能导致产品需求减少等负面影响。

更何况,招股书显示,百奥赛图目前还尚无商业化的药物产品。公司主要收入来自提供基因编辑、临床前药理药效评估、模式动物销售及抗体开发相关的研发服务。其在招股书中提到“目前并无产品获批准进行商业销售,亦未自销售产品获得任何收益。”

02丨开发过程漫长且昂贵  “千鼠万抗”计划前途未卜

或许是意识到了造血能力的重要性,百奥赛图强调基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RenMice平台和自有基因编辑技术的“千鼠万抗”计划被公司视为未来增长的主要来源。百奥赛图在招股书中披露称,其业务及前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千鼠万抗”计划的成功。

据了解,2019年,成功研发全人抗体系列小鼠模型(RenMice)后,百奥赛图将业务重心转向创新药研发,提出“千鼠万抗”计划,涵盖糖尿病,骨质疏松症、肿瘤、自身免疫病和炎症等多个领域。其基因编辑平台目前每年可以实现1500个以上的模型开发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1000多个靶点的制备,300个靶点处于抗体发现阶段,公司计划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完成超过1000个潜在药物靶点的药物研发。

百奥赛图选择了一个较为激进的战略打法,想以“千鼠万抗”计划,通过敲除不同的药物靶点,创造数以千计的基因敲除小鼠,以每个模型筛选出大量的抗体药物进行验证,选出潜在BIC或FIC药物,试图成为中国版的“再生元”。

然而,创新药研发投入巨大,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前4个月,百奥赛图的研发费用已经超过10亿元。未来开发过程漫长且昂贵,都是需要投资者予以关注的问题。

且由于市场整体规模不大,当资本加速进入,参与者日益增多,更有CXO企业对行业不断跨行侵入时,模式动物行业不够广阔的市场空间将导致竞争加剧、加速行业整合。更多风险也将应运而生。

剑桥大学教授Mihaela van der Schaar曾在某次演讲中讲到,“我们正处于这场革命的开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时刻,是专注于此类技术的重要时刻。”

我们也期待,随着百奥赛图上市进程的持续推进,会为整个行业带来更强大、可靠的产品,和更值得投资人关注的可持续造血能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百奥赛图IPO,“基因编辑第一股”困在商业焦虑

是什么阻碍了百奥赛图在产品商业化方面获得重大突破?

文丨数科社 柠溪

几经辗转,百奥赛图(北京)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百奥赛图”)终于通过了上市聆讯,预计将于近期开启招股并实现IPO。如若不出大的意外,百奥赛图将成为“基因编辑第一股”。

这不是百奥赛图第一次冲刺资本市场。2021年2月,百奥赛图曾和中金公司签订上市辅导协议,拟在上市教室科创板上市,但到了2021年8月,百奥赛图却选择终止辅导工作及后续发行安排,并对外宣称是基于市场原因及自身战略考量。

尽管这家致力于成为新药发源地,规模化提供原创的药物分子的企业上市或将为医药产业带来一股极大的信心与希望,又尽管百奥赛图大规模动物生产及体内药效研究等让其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新药研发的全产业链规模化开发优势,但事实上,百奥赛图的商业落地却远非想象中那般顺利。

虽然IPO已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市场认可,同时也让百奥赛图拓宽了融资渠道,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但无法否认的是,相较于“补血”,资本市场更关注的始终是“造血”,百奥赛图的“造血”能力如何?为何难撕盈利难的“标签”?是什么阻碍了百奥赛图在产品商业化方面获得重大突破?或许,我们可以从百奥赛图的招股书中窥见一斑。

01丨3年烧光10亿研发资金,无产品获准销售

业内常谈,百奥赛图是做“小白鼠生意”起家。“小白鼠生意”要从其创始人沈月雷说起。

沈月雷有着高等学府的学习研究经验。1992年,他从武汉大学病毒学及分子生物学系毕业,并考入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攻读硕士。之后又先后在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病理系Ken Rock 实验室、纽约大学医学院Dan Littman 实验室,完成了博士、博士后的学习,利用模式动物研究免疫学问题。

2008年,沈月雷在美国创办了一家公司,名为Biocytogen,主营业务为生产与销售实验小鼠。在之后的一年时间里,沈月雷成功研发出了IL17a-EGFP报告基因小鼠,并将其出售给罗氏、强生、默克、GSK等药企,客户遍及美国、日本、欧洲。沈月雷也因此获得了80多万美元的第一桶金。

一年后,为降低成本,沈月雷将部分小鼠培养工作搬回了国内。2009年底,沈月雷注册了“百奥赛图”,这家公司也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诞生,开始围绕实验小鼠做起模式动物定制服务。

据招股书介绍,报奥赛图是一家创新技术驱动新药研发的生物技术公司,拥有药物开发及临床前研究服务两大核心业务。

其中药物开发业务主要面向肿瘤及免疫性疾病,包括相关抗体的开发。临床前研究服务则包括基因编辑、临床前药理 药效评估及模式动物销售。目前百奥赛图的收入主要来自临床前研究服务及抗体开发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百奥赛图的主营业务在上述3个细分领域的全球市场份额都不足1%。

来自数据方面的注脚是:第三方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研究显示,2020年抗体开发业务的全球市场规模为101亿美元,百奥赛图的抗体开发业务于全球及中国的市场份额仅分别为0.1%及0.4%。​

而临床前研究服务方面,基因编辑、临床前药理药效评估及模式动物销售截止2020年的全球市场规模分别为35亿美元、58亿美元和81亿美元,全球市场份额也不足1%。

业绩方面,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2021年及2022年的前4个月,百奥赛图分别实现营收入2.54亿元、3.55亿元、1.17亿元;其中2022年1-4月,公司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7%,毛利率保持在70%左右。

相比收入同步增长,百奥赛图的盈利数据就不那么好看了。财报显示,截止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前4个月,百奥赛图分别亏损4.77亿元、5.46亿元和1.87亿元。两年多亏损超过10亿,且亏损在持续扩大。

持续扩大的亏损局面和百奥赛图的技术研发投入有很大关系。招股书显示,在百奥赛图的收入结构中,以小鼠为主的模式动物的销售额在整体营收中占比达三成。其中,一只4-8周的B-NDG小鼠的平均单价在240-260元,4-8周人源化小鼠单价在1300-4700元。该业务毛利率高达76%。

但该业务带来可观收入的同时,也伴随着巨额的研发投入。财报显示,截止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前4个月,百奥赛图研发投入分别为2.76亿元、5.58亿元及2.12亿元。盈利数据尚不能完全覆盖技术投入。

而这一现状必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维持下去。毕竟技术研发始终是一项投入力度大、回报周期长的事情,因此相关企业想要最终实现商业化,势必会常常伴随极大的资金压力,对尚在投入期的百奥赛图来说,在研发资金的吞噬下,其业务前景潜在的风险不可小觑。

百奥赛图也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发,但无法保证成功,且研发失败可能导致产品需求减少等负面影响。

更何况,招股书显示,百奥赛图目前还尚无商业化的药物产品。公司主要收入来自提供基因编辑、临床前药理药效评估、模式动物销售及抗体开发相关的研发服务。其在招股书中提到“目前并无产品获批准进行商业销售,亦未自销售产品获得任何收益。”

02丨开发过程漫长且昂贵  “千鼠万抗”计划前途未卜

或许是意识到了造血能力的重要性,百奥赛图强调基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RenMice平台和自有基因编辑技术的“千鼠万抗”计划被公司视为未来增长的主要来源。百奥赛图在招股书中披露称,其业务及前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千鼠万抗”计划的成功。

据了解,2019年,成功研发全人抗体系列小鼠模型(RenMice)后,百奥赛图将业务重心转向创新药研发,提出“千鼠万抗”计划,涵盖糖尿病,骨质疏松症、肿瘤、自身免疫病和炎症等多个领域。其基因编辑平台目前每年可以实现1500个以上的模型开发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1000多个靶点的制备,300个靶点处于抗体发现阶段,公司计划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完成超过1000个潜在药物靶点的药物研发。

百奥赛图选择了一个较为激进的战略打法,想以“千鼠万抗”计划,通过敲除不同的药物靶点,创造数以千计的基因敲除小鼠,以每个模型筛选出大量的抗体药物进行验证,选出潜在BIC或FIC药物,试图成为中国版的“再生元”。

然而,创新药研发投入巨大,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前4个月,百奥赛图的研发费用已经超过10亿元。未来开发过程漫长且昂贵,都是需要投资者予以关注的问题。

且由于市场整体规模不大,当资本加速进入,参与者日益增多,更有CXO企业对行业不断跨行侵入时,模式动物行业不够广阔的市场空间将导致竞争加剧、加速行业整合。更多风险也将应运而生。

剑桥大学教授Mihaela van der Schaar曾在某次演讲中讲到,“我们正处于这场革命的开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时刻,是专注于此类技术的重要时刻。”

我们也期待,随着百奥赛图上市进程的持续推进,会为整个行业带来更强大、可靠的产品,和更值得投资人关注的可持续造血能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