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新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加剧218种人类疾病传播,传播途径超千种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新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加剧218种人类疾病传播,传播途径超千种

气候危机可能以多种方式加剧了新冠病毒的传播。

图源:视觉中国

记者 | 刘子象

一项新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加剧了超过一半的已知人类病原性疾病的传播。

这项研究8月8日发表在学术期刊《自然气候变化》上。通过查阅已有病例的医学文献,研究人员发现在已知的375种人类病原性疾病中,218种(58%)因为某种气候灾害而恶化。

研究专注于与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的10种气候灾害,即:大气变暖、热浪、干旱、野火、强降水、洪水、风暴、海平面上升、海洋变暖和土地覆盖变化。在梳理了7万多篇有关此类例子的科学论文后,科学家们发现,所有10种气候灾害都影响了病原性疾病的传播。

病原性疾病是指由病毒、细菌、真菌和动物等感染因子引起的疾病。

研究还列出了1006种气候危害加剧疾病传播的途径。例如,洪水加剧肝炎传播,气温上升延长携带疟疾病毒的蚊子的寿命,干旱使感染汉坦病毒的啮齿动物在寻找食物时进入人类社区。研究写到,由于加剧疾病传播的途径太多,想要让人类社会全部适应他们是不可能的。

其中,最常见的途径是媒介传播类。比如,蚊子、蝙蝠或啮齿动物这类媒介将疾病传播给人类。从气候灾害的类型来看,这类传播大多数与大气变暖(160种疾病)、强降水(122种)和洪水(121种)有关。

除了研究传染病外,研究人员还扩大了搜索范围,研究了所有类型的人类疾病,包括哮喘、过敏甚至动物咬伤等非传染性疾病。研究发现,在286种独特的疾病中,223种因气候灾害而恶化,9种因气候灾害而减少。

研究得出结论称,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命、健康和社会经济福祉构成重大威胁。研究已经揭示了这种威胁的广泛性。作者认为,要降低风险,人类需要减少人为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阻止全球变暖。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夏威夷大学气候数据分析师Camilo Mora说,气候危机可能以多种方式加剧了新冠病毒的传播。比如火灾和洪水扰乱了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携带病毒的蝙蝠等动物由此被驱赶到离人类更近的地区。

他表示,我们正在打开疾病的潘多拉魔盒。这就像“用棍子戳狮子,在某个时刻,狮子总会转头撕咬”。不过他同时指出,这项研究并不是要预测未来病例,它揭示的都是已经发生的事情。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这项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它并未对特定疾病受影响的几率或程度进行量化计算,只是发现极端天气可能是影响疾病的许多因素之一。华盛顿大学的长期气候和公共卫生专家Kristie Ebi指出,相关性并不构成绝对的因果关系。

哈佛大学气候、健康和全球环境中心主任Aaron Bernstein则认为,这项新研究“令人印象深刻”地挖掘了已有素材,证明了气候灾害带来的冲击。他表示,简而言之,不稳定的气候为传染病扎根和传播创造了肥沃的土壤。

近日在中国发现的一种新人畜共患病毒也引发关注。8月4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发了一篇由中国和新加坡科学家合作的通讯文章。该文章称在山东和河南两地发现了一种可感染人类的新的动物源性亨尼帕病毒(henipavirus)。作者将其命名为琅琊病毒(Langya henipavirus,LayV)。目前已知有35例急性LayV感染患者,其中26例仅感染LayV(未检测到其他病原体)。截至目前尚无死亡病例的报告。

香港大学病毒学专家金冬雁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该病毒一开始在果蝠的体内被发现,人在接触染疫动物后被感染。病毒整体传播风险很低,且目前在境内还没发现人传人的特性。

多个全球机构已经表达了对气候危机与疾病之间联系的关注。世界卫生组织早前就警告称,气候危机有可能摧毁过去50年来全球在发展、卫生和减贫方面取得的进展。世卫组织估计,从2030年到2050年,每年将有25万人死于疟疾和腹泻等疾病的扩散,以及营养不良和高温应激。

另据欧洲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的数据,随着气候变化导致世界许多地区夏季更长、冬季更暖,通过蜱和蚊子等媒介传播的感染正在升级。

8月9日,德国联邦疾控研究所罗伯特·科赫研究所 (RKI) 所长Lothar Wieler警告称,气候变化引起的高温可能导致德国热带病病例的增多。比如,气温飙升让蚊子和蜱虫将栖息地进一步扩展到德国,他们将带来寨卡病毒、登革热、西尼罗河病毒和初夏脑膜脑炎、疟疾等疾病。

近来全球多国遭遇了不同类型的极端天气。韩国正在经受80年来的最大暴雨。8月8日晚,韩国首都首尔及周边地区的暴雨已经造成8人死亡,其中包括一名中国公民,另有9人受伤、6人失踪。今年夏天,北半球遭遇炙烤模式。欧洲多国的热浪已经造成超过1500人死亡。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新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加剧218种人类疾病传播,传播途径超千种

气候危机可能以多种方式加剧了新冠病毒的传播。

图源:视觉中国

记者 | 刘子象

一项新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加剧了超过一半的已知人类病原性疾病的传播。

这项研究8月8日发表在学术期刊《自然气候变化》上。通过查阅已有病例的医学文献,研究人员发现在已知的375种人类病原性疾病中,218种(58%)因为某种气候灾害而恶化。

研究专注于与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的10种气候灾害,即:大气变暖、热浪、干旱、野火、强降水、洪水、风暴、海平面上升、海洋变暖和土地覆盖变化。在梳理了7万多篇有关此类例子的科学论文后,科学家们发现,所有10种气候灾害都影响了病原性疾病的传播。

病原性疾病是指由病毒、细菌、真菌和动物等感染因子引起的疾病。

研究还列出了1006种气候危害加剧疾病传播的途径。例如,洪水加剧肝炎传播,气温上升延长携带疟疾病毒的蚊子的寿命,干旱使感染汉坦病毒的啮齿动物在寻找食物时进入人类社区。研究写到,由于加剧疾病传播的途径太多,想要让人类社会全部适应他们是不可能的。

其中,最常见的途径是媒介传播类。比如,蚊子、蝙蝠或啮齿动物这类媒介将疾病传播给人类。从气候灾害的类型来看,这类传播大多数与大气变暖(160种疾病)、强降水(122种)和洪水(121种)有关。

除了研究传染病外,研究人员还扩大了搜索范围,研究了所有类型的人类疾病,包括哮喘、过敏甚至动物咬伤等非传染性疾病。研究发现,在286种独特的疾病中,223种因气候灾害而恶化,9种因气候灾害而减少。

研究得出结论称,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命、健康和社会经济福祉构成重大威胁。研究已经揭示了这种威胁的广泛性。作者认为,要降低风险,人类需要减少人为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阻止全球变暖。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夏威夷大学气候数据分析师Camilo Mora说,气候危机可能以多种方式加剧了新冠病毒的传播。比如火灾和洪水扰乱了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携带病毒的蝙蝠等动物由此被驱赶到离人类更近的地区。

他表示,我们正在打开疾病的潘多拉魔盒。这就像“用棍子戳狮子,在某个时刻,狮子总会转头撕咬”。不过他同时指出,这项研究并不是要预测未来病例,它揭示的都是已经发生的事情。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这项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它并未对特定疾病受影响的几率或程度进行量化计算,只是发现极端天气可能是影响疾病的许多因素之一。华盛顿大学的长期气候和公共卫生专家Kristie Ebi指出,相关性并不构成绝对的因果关系。

哈佛大学气候、健康和全球环境中心主任Aaron Bernstein则认为,这项新研究“令人印象深刻”地挖掘了已有素材,证明了气候灾害带来的冲击。他表示,简而言之,不稳定的气候为传染病扎根和传播创造了肥沃的土壤。

近日在中国发现的一种新人畜共患病毒也引发关注。8月4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发了一篇由中国和新加坡科学家合作的通讯文章。该文章称在山东和河南两地发现了一种可感染人类的新的动物源性亨尼帕病毒(henipavirus)。作者将其命名为琅琊病毒(Langya henipavirus,LayV)。目前已知有35例急性LayV感染患者,其中26例仅感染LayV(未检测到其他病原体)。截至目前尚无死亡病例的报告。

香港大学病毒学专家金冬雁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该病毒一开始在果蝠的体内被发现,人在接触染疫动物后被感染。病毒整体传播风险很低,且目前在境内还没发现人传人的特性。

多个全球机构已经表达了对气候危机与疾病之间联系的关注。世界卫生组织早前就警告称,气候危机有可能摧毁过去50年来全球在发展、卫生和减贫方面取得的进展。世卫组织估计,从2030年到2050年,每年将有25万人死于疟疾和腹泻等疾病的扩散,以及营养不良和高温应激。

另据欧洲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的数据,随着气候变化导致世界许多地区夏季更长、冬季更暖,通过蜱和蚊子等媒介传播的感染正在升级。

8月9日,德国联邦疾控研究所罗伯特·科赫研究所 (RKI) 所长Lothar Wieler警告称,气候变化引起的高温可能导致德国热带病病例的增多。比如,气温飙升让蚊子和蜱虫将栖息地进一步扩展到德国,他们将带来寨卡病毒、登革热、西尼罗河病毒和初夏脑膜脑炎、疟疾等疾病。

近来全球多国遭遇了不同类型的极端天气。韩国正在经受80年来的最大暴雨。8月8日晚,韩国首都首尔及周边地区的暴雨已经造成8人死亡,其中包括一名中国公民,另有9人受伤、6人失踪。今年夏天,北半球遭遇炙烤模式。欧洲多国的热浪已经造成超过1500人死亡。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