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日本天皇明仁在视频讲话中流露出生前退位的意愿。如果成行,这将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明仁是日本第125任天皇。这位生于战时、长于战后、见证了日本国运大起大落的“今上天皇”,留给外界的,除身上流淌着神秘的日本皇室血脉外,还有他独立特行的思想。
这些都成为明仁留给世人的标记。
日本的“希望之光”
1933年(昭和8年)12月23日,在东京干代田区宫城内响起一阵婴儿的啼哭,随后整个宫城内开始欢呼,紧接着东京城内开始沸腾。当天,日本人因为这个新生的婴孩出生,感受到极大的喜悦。这个孩子就是明仁,当时日本称这“给战争阴霾前的日本带来了希望之光”。
作为昭和天皇(裕仁)的第5个孩子、第一个男孩,裕仁给他即位前起的宫号为“继宫”,名字为“明仁”。这两个称谓皆出自明仁的曾祖父明治天皇1870年即位时发布的诏书,“立极垂统、列皇相承、继之述之……宣明治以宣扬为神大道也”,由此可见日本皇室对这个男童的佑护之心。
1936年3月,明仁离开双亲,由皇家传育宫抚养。1944年“二战”接近尾声,日本已是强弩之末,战火隐现日本本土,明仁被疏散到外地,此后又转移到一家酒店。在这里他听到了父亲裕仁天皇通过广播传送的战败“玉音”。听后,明仁悄悄地哭了一场,但很快从悲伤中恢复过来,并在日记中写下“要领导国家从失败中前行”。
战争结束后,明仁回到东京。根据日本皇室规定,皇子满一定年岁后要服兵役,一般任少尉军官。按照惯例可加入近卫师团,但裕仁天皇御令免去此项义务,所以明仁没有军队履历。
1946年至1950年,明仁在裕仁的旨意下“学习西洋思想和习惯”,家庭教师是美国著名儿童文学家ElizabethVining,并通过她的介绍和麦克阿瑟见过面。此时,明仁也进入日本官立贵族学校学习院大学学习。1952年11月,明仁被立为皇储,第二年3月代表父皇参加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加冕典礼,并访问欧美。1956年从学习院大学经济系毕业。
1951年明仁满18岁后,日本宫内厅开始筹备选妃工作,1953年正式成立“皇太子选妃委员会”,日本国内也掀起选妃热潮。但明仁没有按守旧大臣的意愿迎娶门当户对的贵族女孩,而是在父亲首肯下于1959年与平民女子美智子结为伉俪,婚后育有二子一女。
这次婚姻从某种意义上说,塑造了日本新一代天皇的新形象,至今依然受到日本舆论界的赞扬和民众的欢迎。有人评论说,皇太子能冲破皇族不得与平民百姓通婚的世俗偏见,毅然按自己意志选择伴侣,象征战后的日本向着更加开放的社会迈进。
“精神支柱”与“普通人”
1989年1月7日裕仁天皇去世,55岁的明仁即位,接受象征日本天皇的剑、镜、玺三宝,成为日本第125任天皇。1月8日,日本改元“昭和”进入“平成”时代。但因忙于葬礼和服丧,真正的加冕仪式在一年半后的1990年11月12日才举行。典礼当天,在近8公里的御道两侧,12万日本民众目睹了这一盛典。
战后日本在《和平宪法》和裕仁的《人间宣言》双重影响下,天皇的皇权和神性,早已大幅剥落。但天皇与世隔绝的生活,不参与政治斗争的超然性,让他依然是日本国民中超凡脱俗的象征。明仁天皇一方面是国民心中日本统一与永存的精神支柱,另一方面也是一个爱好广泛、涉猎庞杂并有所专攻的普通人。
明仁天皇继承了祖上对自然科学的热情,多年从事海洋生物研究,并作为鱼类学者为人所知,已加入日本鱼类学会,发表学术论文29篇。1992年,他向《科学》杂志投稿《日本早期耕种科学》,2000年和2008年分别在《基因》杂志发表论文。明仁现已是多国博物馆、研究所、大学的会员或名誉会员,此外,为表彰他在鳜虎亚目上所作的贡献,1992年、2005年分别将新发现的赧虎亚目品种根据明仁英文名Akihito命名为Platygbbiopsisakihito和Exyriasakihito。
明仁即位时,曾反复强调“与国民同甘共苦”,并努力行使宪法规定的作为国民象征的职责。对外,积极开展“皇室外交”。20年来,频繁出访国内外各地,在日本国民心目成树立起与国民共进退的皇室形象,在外人看来则是一个“社会活动家”。
据不完全统计,即位后,明仁携皇后访问了日本50多个都道府县。1991年云仙普贤岳火山爆发、1995年阪神大地震、2004年新渴县中越地震后以及3·11大地震后,明仁都赶赴灾区。祈求和平行动中,明仁还在特定日期内造访了硫磺岛、广岛、长崎、冲绳及塞班岛等重要“二战”战场。
对外交往中,包括非正式访问在内,明仁共访问过40个国家。他是第一位访问中国的天皇,同时他还致力于加强同东南亚各国、美国、欧洲及中南美各国的友好关系。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明仁天皇与中国的关系可以用“老朋友”形容,这不仅因为他是第一个访问中国的日本天皇,还因为他对“二战”的态度,是中国所欢迎的。此外,明仁本人对中国文化也是十分喜欢。
1992年9月是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明仁天皇夫妇对中国进行访问,首开天皇访华纪录。明仁访华前夕,曾遭日本右翼势力强烈抵制,并以“谢罪天皇”相称,但明仁经过近7个多月的努力,最终得以成行。这次访华,也成为明仁的“溯源之旅”。
据外交部礼宾司原司长鲁培新回忆,日本天皇夫妇抵京当晚,时任中国国家主席的杨尚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国宴。明仁天皇在讲话中首先提到遣隋使和遣唐使,说日本国民长期以来一直对中国的文化怀着深深的敬意和亲近。他说自己从小就爱读李白的诗,对《三国志》也颇感兴趣。他还说,“直到孝明天皇时代,历代天皇都是穿中国式的礼服登基的。”
在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碑林)过程中,明仁看到自己继位后的年号“平成”的语源,即《开成石经》石刻上的“地平天成”4个字。在日本的官方解释中,明仁年号“平成”,出自中国《史记・五帝本纪》及《尚书・大禹谟》“内平外成”“地平天成”二语,表示国内外、天地间均和平兴旺,充满吉祥。
据中国原驻日大使杨振亚回忆,正是当年明仁的即位典礼为中日两国关系恢复正常乃至明仁访华提供了良好时机。
由于战后受到和平和民主思潮影响,明仁天皇在皇族中思想较为开明,曾立志要做祈求和平的天皇。因此,1989年4月13日在皇宫会见正在日本访问的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李鹏时,明仁天皇对近代两国间不幸的历史表示遗憾。
明仁在其他场合也表述过类似观点。2005年在“二战”纪念仪式上表示,希望日本永远不要再卷入战争。在2006年新年致辞中,首次公开向“二战”外国死难者致哀;2009年参观美国“二战”公墓时,希望“将日本引入战争和毁灭的错误不再重演”。也许正因为明仁对历史的态度,极大缓解了两国关系,也因此和中国高层来往频繁。
2009年,在庆祝登基20周年的记者招待会上,明仁天皇首先强调的是勿忘历史,“担心的是过去的历史将会逐渐被遗忘”,但明仁又罕见地替裕仁辩护,表示发动战争并非父亲本愿。对于裕仁的态度,有分析家认为,明仁一方面认识到中日之间的症结所在,以各种委婉语气道歉;另一方面也要维护日本皇室的形象。对于战争的观点,并没有超出“二战”后的主流意见,即天皇无罪,罪在臣属。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