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尹同跃造梦,奇瑞不独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尹同跃造梦,奇瑞不独撑

光鲜销量背后,奇瑞能否重绘低端底色。

文 | 英才杂志 张延陶

奇瑞不乏远见,在合资大行其道的时代,就提出了“技术奇瑞”的slogan。但曾经霸榜14年的自主一哥却在一次又一次冲击高端的战役中,仅仅留下了QQ这一座并不高端的高地。

互联网的下沉加深了国人的集体记忆,尹同跃的豪言壮语依旧有据可查。“奇瑞2020年将实现 L3 级有条件自动驾驶,且经过持续的技术提升后,计划2025年实现 L4 级高度自动驾驶;2026年以后实现 L5 完全自动驾驶”,这一远见如今进展并不顺利。

梦想美好,现实骨感,如果按照李书福“未来的国产车能够存活下来的企业也就2-3家”的说法。留给尹同跃和奇瑞的时间似乎愈发紧迫。

高光销量,低端车型,2022年销售目标或难达成

在技术换市场的中国汽车早期发展阶段,奇瑞的出现令人振奋。中国第一台正向自主研发的汽车发动机就是奇瑞生产的。

凭借早期“觉醒”的优势,奇瑞收获了与之相衬的市场地位,连续14年在自主品牌销量中排名第一。1997年成立的奇瑞仅仅用了10年时间,就在2007年8月22日,正式下线了第100万辆汽车。

回顾当时的成就,尹同跃有足够的资本傲视群雄。正是“技术奇瑞”的远见推动奇瑞在资源不对称的合资年代生产出了极具性价比的车型。“技术奇瑞”更是成为行业预言,时至今日已经成为众多车企换道超车的根本动力。

这一过程中,奇瑞拒绝过上汽集团的“利诱”,更曾反客为主差点把自主生产的发动机安装到路虎汽车上。

然而一系列的高光时刻之后,奇瑞却在中国汽车工业跃进式发展中减速、挣扎、掉队了。

来到2022年,当人们对于长安汽车重振江湖地位的表现津津乐道时,比长安更早成为自主一哥的奇瑞也交出了亮眼的上半年销量数据。

7月7日,奇瑞控股集团发布上半年销量。1-6月份,奇瑞集团累计销售汽车47.5万辆,同比增长12%。新能源方面,奇瑞集团有了很大的起色,2022年1-6月累计销量为112278台,同比增长177.5%。值得一提的是,这份成绩单中,出口占据了14.8万辆。

单论这份成绩单,奇瑞的表现称得上亮眼,但如果结合奇瑞在年初制定的目标销量,目前的成绩也只能换来“一声叹息”。

2022年,奇瑞集团提出了确保年销量150万辆、力争200万辆,年营业收入2000亿元的目标。

根据奇瑞控股集团发布的2021年度销量数据,该集团2021年累计销售汽车达到96万辆,同比增长31.7%。无论是按照31.7%的年增长率还是按照2022年已经完成的47.5万辆来展望,奇瑞若想实现150万辆的销量目标,需要在下半年月均完成17万辆的销量,这一成绩的实现几无可能。

直观原因,奇瑞多年来在“爆品”产出方面确实鲜有建树。尽管奇瑞新能源在上半年表现不错,实现销量11万辆,占总销量的23.63%。但从新能源汽车的产品结构来看,低端仍然是关键词。奇瑞QQ冰淇淋、小蚂蚁这两款微型电车销量就占到了新能源车型总销量的95.31%,贡献了超过10万台的销量。

而当前的微型新能源汽车市场无不面临着利润微薄的尴尬局面,甚至有些车企通过售卖微型新能源汽车“赔本赚吆喝”。毕竟低廉的售价,又要支付动力电池、智能座舱的高昂成本,即便售车成功,也很难赚钱。

资本救急还是救命?高端产品“难产”

“如果把奇瑞汽车比喻为大众,那么星途就相当于奥迪”。尹同跃以大众自比的表态虽然引发争议,但仔细回顾奇瑞的成长历程,奇瑞自比大众也不无道理。奇瑞、瑞麒、威麟、观致、凯翼、捷途、星途——奇瑞的品牌演进史中,子品牌琳琅满目。只是与大众相比,这些品牌有些以失败告终。

无论是多品牌战术、还是冲击高端、又或者是新能源产业红利,奇瑞总是出师不利。反观后来者,长安有合资的基本盘,又在自主领域稳扎稳打;吉利凭借蛇吞象的收购并购式发展,也最终孕育出极氪这一自主高端品牌;长城汽车则是锚定SUV细分市场,成为细分龙头;比亚迪覆盖新能源全产业链终于迎来爆发。

而造车毕竟属于重资产行业,奇瑞的梦想有多大,钱包就得有多鼓。若想逆天改命,奇瑞必须得有钱。然而根据可查数据,截至2020年末,奇瑞汽车和奇瑞控股的负债总额却分别高达693.6亿元和620.5亿元。多年来,奇瑞的负债率居高不下。

如今汽车产业风口纷至沓来,奇瑞似乎迎来新机。先后与青岛五道口、立讯精密达成股权交易,折射出奇瑞为了“翻身改名”所做出的努力。

2019年青岛五道口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企业(有限合伙)以68.63亿的价格获得奇瑞股份增资扩股项目18.5185%的股权,以75.86亿的价格获得奇瑞控股集团30.99%的股权。加之分别受让了华泰资管与瑞创投资持有的奇瑞控股15.78%与4.23%的股权。青岛五道口以51%的持股比例成为奇瑞最大股东。

虽然此次交易令发迹于芜湖的奇瑞与青岛这座城市发生了新的化学反应,但2022年来自立讯精密的一则公告则又让人们奇瑞的前景产生了新的看法。

据立讯精密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立讯有限与青岛五道口签署《股权转让框架协议》,协议约定立讯有限以100.54亿元购买青岛五道口持有的奇瑞控股19.98%股权、奇瑞股份7.87%股权和奇瑞新能源6.24%股权。交易完成后,青岛五道口持有的奇瑞股份从46.77%减少至26.89%,降为第二大股东,立讯精密则为第四股东。

收购青岛五道口所持有的奇瑞股权同时,立讯精密还在公告中称,将与奇瑞新能源拟共同组建合资公司,专业从事新能源汽车的整车研发及制造。其中,立讯精密拟认缴5亿元持有合作子公司注册资本的30%,而奇瑞新能源则认缴11.67亿元并持有注册资本的70%的股权。

通过股权交易,奇瑞的资金饥渴暂时缓解,但资本的引入似乎不仅要救急,更是要救命。

吉利汽车的李书福以及长安汽车的朱华荣都曾表示,未来中国自主品牌将所剩无几,大浪淘沙,奇瑞的先发优势早已不再。而在电动化、智能化、自动化的产业重塑浪潮中,奇瑞至今仍未占据任何高地;与此同时,冲击高端一直是奇瑞的努力方向。但时至今日,奇瑞自比奥迪的星途也还未迎来星辰大海。有消息称,奇瑞正在孵化新的高端品牌,而该品牌由尹同跃亲自挂帅,已经规划了5款车型,且将与华为展开深度合作。

但盘整华为在汽车产业的触角所及,似乎合作方都面临“沦为代工厂”的质疑。如若传言成真,奇瑞又能在合作中收获几何?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尹同跃造梦,奇瑞不独撑

光鲜销量背后,奇瑞能否重绘低端底色。

文 | 英才杂志 张延陶

奇瑞不乏远见,在合资大行其道的时代,就提出了“技术奇瑞”的slogan。但曾经霸榜14年的自主一哥却在一次又一次冲击高端的战役中,仅仅留下了QQ这一座并不高端的高地。

互联网的下沉加深了国人的集体记忆,尹同跃的豪言壮语依旧有据可查。“奇瑞2020年将实现 L3 级有条件自动驾驶,且经过持续的技术提升后,计划2025年实现 L4 级高度自动驾驶;2026年以后实现 L5 完全自动驾驶”,这一远见如今进展并不顺利。

梦想美好,现实骨感,如果按照李书福“未来的国产车能够存活下来的企业也就2-3家”的说法。留给尹同跃和奇瑞的时间似乎愈发紧迫。

高光销量,低端车型,2022年销售目标或难达成

在技术换市场的中国汽车早期发展阶段,奇瑞的出现令人振奋。中国第一台正向自主研发的汽车发动机就是奇瑞生产的。

凭借早期“觉醒”的优势,奇瑞收获了与之相衬的市场地位,连续14年在自主品牌销量中排名第一。1997年成立的奇瑞仅仅用了10年时间,就在2007年8月22日,正式下线了第100万辆汽车。

回顾当时的成就,尹同跃有足够的资本傲视群雄。正是“技术奇瑞”的远见推动奇瑞在资源不对称的合资年代生产出了极具性价比的车型。“技术奇瑞”更是成为行业预言,时至今日已经成为众多车企换道超车的根本动力。

这一过程中,奇瑞拒绝过上汽集团的“利诱”,更曾反客为主差点把自主生产的发动机安装到路虎汽车上。

然而一系列的高光时刻之后,奇瑞却在中国汽车工业跃进式发展中减速、挣扎、掉队了。

来到2022年,当人们对于长安汽车重振江湖地位的表现津津乐道时,比长安更早成为自主一哥的奇瑞也交出了亮眼的上半年销量数据。

7月7日,奇瑞控股集团发布上半年销量。1-6月份,奇瑞集团累计销售汽车47.5万辆,同比增长12%。新能源方面,奇瑞集团有了很大的起色,2022年1-6月累计销量为112278台,同比增长177.5%。值得一提的是,这份成绩单中,出口占据了14.8万辆。

单论这份成绩单,奇瑞的表现称得上亮眼,但如果结合奇瑞在年初制定的目标销量,目前的成绩也只能换来“一声叹息”。

2022年,奇瑞集团提出了确保年销量150万辆、力争200万辆,年营业收入2000亿元的目标。

根据奇瑞控股集团发布的2021年度销量数据,该集团2021年累计销售汽车达到96万辆,同比增长31.7%。无论是按照31.7%的年增长率还是按照2022年已经完成的47.5万辆来展望,奇瑞若想实现150万辆的销量目标,需要在下半年月均完成17万辆的销量,这一成绩的实现几无可能。

直观原因,奇瑞多年来在“爆品”产出方面确实鲜有建树。尽管奇瑞新能源在上半年表现不错,实现销量11万辆,占总销量的23.63%。但从新能源汽车的产品结构来看,低端仍然是关键词。奇瑞QQ冰淇淋、小蚂蚁这两款微型电车销量就占到了新能源车型总销量的95.31%,贡献了超过10万台的销量。

而当前的微型新能源汽车市场无不面临着利润微薄的尴尬局面,甚至有些车企通过售卖微型新能源汽车“赔本赚吆喝”。毕竟低廉的售价,又要支付动力电池、智能座舱的高昂成本,即便售车成功,也很难赚钱。

资本救急还是救命?高端产品“难产”

“如果把奇瑞汽车比喻为大众,那么星途就相当于奥迪”。尹同跃以大众自比的表态虽然引发争议,但仔细回顾奇瑞的成长历程,奇瑞自比大众也不无道理。奇瑞、瑞麒、威麟、观致、凯翼、捷途、星途——奇瑞的品牌演进史中,子品牌琳琅满目。只是与大众相比,这些品牌有些以失败告终。

无论是多品牌战术、还是冲击高端、又或者是新能源产业红利,奇瑞总是出师不利。反观后来者,长安有合资的基本盘,又在自主领域稳扎稳打;吉利凭借蛇吞象的收购并购式发展,也最终孕育出极氪这一自主高端品牌;长城汽车则是锚定SUV细分市场,成为细分龙头;比亚迪覆盖新能源全产业链终于迎来爆发。

而造车毕竟属于重资产行业,奇瑞的梦想有多大,钱包就得有多鼓。若想逆天改命,奇瑞必须得有钱。然而根据可查数据,截至2020年末,奇瑞汽车和奇瑞控股的负债总额却分别高达693.6亿元和620.5亿元。多年来,奇瑞的负债率居高不下。

如今汽车产业风口纷至沓来,奇瑞似乎迎来新机。先后与青岛五道口、立讯精密达成股权交易,折射出奇瑞为了“翻身改名”所做出的努力。

2019年青岛五道口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企业(有限合伙)以68.63亿的价格获得奇瑞股份增资扩股项目18.5185%的股权,以75.86亿的价格获得奇瑞控股集团30.99%的股权。加之分别受让了华泰资管与瑞创投资持有的奇瑞控股15.78%与4.23%的股权。青岛五道口以51%的持股比例成为奇瑞最大股东。

虽然此次交易令发迹于芜湖的奇瑞与青岛这座城市发生了新的化学反应,但2022年来自立讯精密的一则公告则又让人们奇瑞的前景产生了新的看法。

据立讯精密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立讯有限与青岛五道口签署《股权转让框架协议》,协议约定立讯有限以100.54亿元购买青岛五道口持有的奇瑞控股19.98%股权、奇瑞股份7.87%股权和奇瑞新能源6.24%股权。交易完成后,青岛五道口持有的奇瑞股份从46.77%减少至26.89%,降为第二大股东,立讯精密则为第四股东。

收购青岛五道口所持有的奇瑞股权同时,立讯精密还在公告中称,将与奇瑞新能源拟共同组建合资公司,专业从事新能源汽车的整车研发及制造。其中,立讯精密拟认缴5亿元持有合作子公司注册资本的30%,而奇瑞新能源则认缴11.67亿元并持有注册资本的70%的股权。

通过股权交易,奇瑞的资金饥渴暂时缓解,但资本的引入似乎不仅要救急,更是要救命。

吉利汽车的李书福以及长安汽车的朱华荣都曾表示,未来中国自主品牌将所剩无几,大浪淘沙,奇瑞的先发优势早已不再。而在电动化、智能化、自动化的产业重塑浪潮中,奇瑞至今仍未占据任何高地;与此同时,冲击高端一直是奇瑞的努力方向。但时至今日,奇瑞自比奥迪的星途也还未迎来星辰大海。有消息称,奇瑞正在孵化新的高端品牌,而该品牌由尹同跃亲自挂帅,已经规划了5款车型,且将与华为展开深度合作。

但盘整华为在汽车产业的触角所及,似乎合作方都面临“沦为代工厂”的质疑。如若传言成真,奇瑞又能在合作中收获几何?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