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燃次元 吕敬之
编辑|曹杨
曾快速开店的便利蜂,如今或已走在了到处关店的路上。
燃次元注意到,从今年三月份开始,常有网友在网上发帖称自己家门口的便利蜂缩短了营业时间或者已经关门。
小红书上,ID为“23:08”的网友写道,原本24小时的便利蜂,现在晚上八点多就锁门,店员每天都不一样,“今天早上和店员聊天,说这家店已经是死店了,店长去别的店了,每天都是系统排班从别的地方调人来,晚上请假要扣24小时工时。”
居住在天津津滨大道的网友也表示,最近自己家附近的便利蜂外卖关了,小程序停了,甚至有门店已经关门。
图片来源/小红书 燃次元截图
这样的情况同样出现在了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居住在北京市海淀区、朝阳区,以及上海静安区的多位消费者对燃次元表示,自己家附近的便利蜂均出现“缩短营业时间”、“关店”等现象。
而在今年5月,就有媒体报道称,便利蜂关店规模在700家左右。
燃次元就上述情况向便利蜂相关负责人求证,对方回应称,“此前,因疫情原因,便利蜂在物流、运输等出现困难,临时关闭部分门店。但随着疫情的逐渐散去,和保障体系的逐渐成熟,便利蜂不少‘冬眠’门店已经逐步恢复运营。”
但对关店数据,对方并未给出准确答复,并表示“尚无官方确认的具体关店数据。”
关店之外,便利蜂因坚持自营模式而导致其全国店铺的拓展增速明显放缓。相较于已经扎根中国市场多年的罗森,以及本土品牌全家来说,其在门店总数上仍有差距。而其向下沉市场探索中遇到的挑战也为其“全国万店”的目标增加了难度。
零售电商行业专家、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表示,2021年底便利蜂全国门店2800家,如果按照媒体统计的700家关店数据,目前便利蜂的关店率在25%左右,“对于零售行业而言,30%的关店率是一个门槛,超过30%的关店率说明该企业运营已经释放了极其危险的信号。便利蜂的关店率虽然较高但仍低于安全边际。”
庄帅进一步表示,中国复杂的人口结构以及文化多样性,导致便利店很难成为全国普及的业态。
事实上,不止便利蜂,任何连锁便利店想在全国形成一定规模都是一件难度较大的事情。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元赖阳表示,由于跨省市、区市场的较大差异化,便利店在全国快速、规模性地发展难度非常大。
如上述专家所说,包括便利蜂在内的连锁便利店,想要实现全国性拓展,就必须不断寻找竞争优势。
关店、缺货、无人,便利蜂怎么了?
“有时工作休息的间隙,想去楼下的便利店买点酸奶或者巧克力,却发现楼下的便利蜂经常无人营业。”在上海市静安区附近工作的文文告诉燃次元,位于静安寺附近一家写字楼商铺底层的便利蜂,灯是亮着的,但门却锁着也没有人在里面的情况成为了常态。
“写字楼明明属于较为繁华的地带,人流量也一直很充足,不明白便利蜂为什么会经常锁门。”文文不解地表示。
在北京市朝阳区CBD附近工作的菲菲则表示,自己所在写字楼的便利蜂虽然没有关店或者锁门,但却经常缺货。
“已经至少两次我在买早餐的时候发现现制食品货架空空如也,问过便利蜂的店员对方表示‘大区仓库没货,我们也没办法’。”菲菲回忆道,有一次早上九点钟去买早餐,货架上已经没有任何食品,排队的人全部堵在点餐口。
缺货的不只是早餐。菲菲表示,自己有一次在下午的工作间隙去了便利蜂,这次是零食货架大面积的缺货。
图/便利蜂缺货货架;来源/菲菲供图提供
比缺货更“惨”的,是关店。
“家门口的便利蜂最早是24小时营业,后来改成非24小时营业,最近直接关门了。”居住在上海南京西路附近的佳佳对燃次元表示。
佳佳就职于上海某金融咨询公司,经常早出晚归,因此在上下班的路上、一家24小时营业的便利蜂购买早餐和宵夜便成了一种习惯。不过从今年春节开始,佳佳不得不被迫改变了这种习惯。
佳佳表示,大概在春节期间,原本周末和节假日也会营业的便利蜂开始在节假日休息,后来关店的时间也提前到晚上八九点钟。
“偶尔我加班回来想买点小吃发现他们已经关门了,门上‘24小时营业’的招牌就显得很讽刺。”佳佳说道,这家便利蜂对面就是7-11和全家,二者几乎都是24小时营业,“我当时还在想,便利蜂这么不‘卷’吗。”
由于关店时间的变化,佳佳渐渐不在这家便利蜂消费而转去了对面的全家,“我在便利店买的最多的就是早餐包,各个便利店之间没太大差异,去谁家都无所谓。”
但令佳佳颇为意外的是,就在上个月,当自己想要再光顾一次该便利蜂时却发现,这家便利蜂已经彻底关门了。
同样观察到家附近便利蜂关店的还有居住在北京市海淀区北京交通大学附近的婷婷。
“由于住在大学校区附近,我家门口有成排的便利店,其中7-11和便利蜂最多。”但从今年5月份开始到上个月,婷婷观察到家附近已经有两家便利蜂关门了。
“因为我的工作不需要每天坐班,所以我基本会在同城生鲜渠道买菜,很少去便利店消费,去的话也是忽然嘴馋买点零食,注意到便利蜂关店是因为两个月之内关掉了两家,我觉得频率有点高。“婷婷直言。
据婷婷描述,目前,这两家关门的便利蜂,其门上已经贴上了“对外出租”的招租字样,也陆续有人来看店,“这里面积小、学生多,很适合开一些零食店或者便利店。”
公开资料显示,便利蜂在成立之初就打造了“系统化”、“数据化管理”的标签。而如今,关店、无人管理和缺货现象的出现,是否意味着其算法已经“失灵”?
对此,庄帅表示,不能将便利蜂关店的现象统一归咎为算法“失灵”,“便利蜂也好,其他连锁零售业也好,在全国关店的原因有很多种,如到期不续租、房租过高无法承担、单店收益太低等等经营和成本问题。”
但是,对于人员和货品管理的问题,庄帅直言,这或许是算法的判断失误导致。
“据我所知,便利蜂会用监控系统收集店面人员和货品的画面数据,然后根据数据判断人员与货品的调度。如果消费者都能看到大面积缺货、无人维护的情况,摄像头是很难捕捉不到的。”庄帅进一步分析,有一种情况是,算法在货品与人员调度的时间计算上出现偏差导致这样的情况,也可能系统上报的不够及时。
易观分析品牌零售行业资深分析师李应涛对此表达了相同观点。但李应涛也指出,任何的算法都存在缺陷,便利蜂的算法目前在准确度、时效性上有偏差属于正常情况。
“但我仍认为投入算法的研发、大量收集数据是正确的布局。这些数据有总是比没有好,便利蜂现在先把数据收集起来,而这些数据是否能通过更有效的算法提升运营效率,则需要时间的考验。”
“全国万店”艰难
运营的不稳定,或直接影响了便利蜂“全国万店”计划的进展。
2020年,新京报报道称,“便利蜂全国店面突破1000家,并将未来三年内的开店目标上调至1万家。”
然而,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1年中国便利店Top100》,截止2021年底,便利蜂全国店铺数量为2800家,已被“挤”出全国便利店Top10。
与此同时,便利蜂开店的速度在明显放缓。根据毕马威报告以及多个媒体公开数据整理,2020年底,便利蜂全国拥有2000家门店,较2019年底的1000家同比增加100%,而到了2021年底,便利蜂全国门店数量2800仅较2020年底的2000家同比增加40%。
相较之下, 同样将全国万家店铺作为目标的罗森在2021年底全国门店数量已经达到了4466家,且根据界面新闻8月1日的报道,目前罗森全国店铺已经突破了5000家。
对于便利蜂开店速度放缓的情况,连锁产业专家、和弘咨询总经理文志宏表示,罗森已经在中国市场发展了很多年,而且为了加速店铺的扩张罗森采用了加盟、特许经营,以及合资经营的方式。而便利蜂一直坚持自营模式,因此在门店扩张的渠道上以及时间上便利蜂没有明显优势。
对于便利蜂会不会在未来开放加盟来加速门店扩张,便利蜂相关人员表示,“目前便利蜂为自营模式。” 而燃次元接触的多位消费行业分析师则预测,未来便利蜂或许会开放加盟。
庄帅则认为,便利蜂坚持自营有其背后的原因。
“对于任何便利店来说,扩展店面最缺的人力资源就是店长。”庄帅表示,便利店的管理是复杂和琐碎的,小到地面有没有水渍,大到能否及时补货,如何根据消费者的需求选品、定价、促销等,都需要店长来决定。因此,多数做得成功的便利店都有自己成熟的店长培训体系。
但培养店长是一个耗时耗力的事情,且由于中国国土面积大,造成的各地文化差异,又进一步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因此我认为便利蜂所做的算法管理体系是在利用算法将可以标准化、量化的管理事务交给系统,这样一个店长可以管理多家店铺来降低人力成本。这也许是便利蜂坚持自营的重要原因。“
至于自营模式的探索是否会成功,庄帅则表示现在判断为时尚早,“从目前全国成功的便利店来说,加盟确实是迅速扩店的普遍方式。但并不代表自营不会成功,便利蜂成立的时间不长,要想判断其自营模式是否会成功,至少还得再观察五年。”
运营模式之外,李应涛补充道,便利蜂成立的自主咖啡品牌“不眠海咖啡”,会在一定层面上增加其原材料成本以及营销费用,这会分散一部分原本用于扩展门店的现金资金。
与此同时,便利蜂在走出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开展全国布局时,也备受挑战。
零售行业持续创业者欧阳告诉燃次元,以便利蜂为代表的“精品便利店”,在探索下沉市场的时候都需要过“三座大山”——本地龙头便利店品牌、本地夫妻店,以及网店。
“不要小看夫妻店的力量,在下沉市场,夫妻店的选品都是经历过长久的消费者筛选而沉淀下来的’正确答案‘。”欧阳解释道,在很多下沉市场,供应链的承销商会上门找到夫妻便利店店主,与他们商定进货数量,如果在一定时间内货品有大量剩余,店主可以进行退货,选品的试错成本通常由供应商承担。
“反观便利蜂为首的精品便利店们则不同。”欧阳表示,“据我所知,大部分连锁的精品便利店会对SKU有要求,比如一个店的选品种类不能少于多少。但是这些单品是否是本地市场真正需要的,则需要一定否认试错时间。”
“另外,很多零售供货商有最基本的进货数量要求,当地市场对货品的需求是否能够覆盖进货的最低成本?如果不能,那么货品向其他地区的集中调度,以及货品的过期、破损等成本都要由连锁便利店承担。”欧阳补充道。
单从成本以及供应商管理上,便利蜂在下沉市场就已经存在“打不过”小成本、更灵活的本地夫妻店的现象,而互联网消费的发达,以及本地龙头便利店更是”难缠”的对手。
欧阳表示,下沉市场消费者对价格更加敏感,抖音、快手等兴趣电商、社区App对下沉市场用户的覆盖率也更高,因此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网购而非去便利店。即使选择便利店,消费者心智也决定了他们会优先选择本地的连锁便利店而非外地品牌。
精品便利店如何走出一线?
不难看出,不论是经营模式还是市场竞争,便利蜂的扩张计划都充满挑战。
事实上,不仅仅是便利蜂,多年来便利店被“困在”一线城市的问题似乎已成“顽疾”。
对此,李应涛表示,连锁便利店的低性价比是其在下沉市场的处于劣势的因素之一。
“以一瓶可乐举例,可乐在综合超市卖2.5元/瓶左右,但是在便利店可能卖3-5元/瓶。”李应涛分析,这是因为便利店在提供“便利和及时”的附加价值的同时,其商品性价比就会降低。而一线城市消费者消费能力强且时间成本高,相对来说较容易为“便利”买单。但是下沉市场生活节奏更慢,消费者对价格更敏感,也就造成了便利店在下沉市场有天然的“水土不服”的情况。
庄帅则认为,人口结构与零售业态的发展息息相关。
“日本是全球便利店业态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因为其国土面积较小、人口密度高,相比之下地广人稀的美国便利店业态就没有那么发达,反而是大型商超很发达。同理,在中国市场,人口密度较高的上海有较为成熟的便利店业态。相较之下,北京的区域结构和居住结构更为复杂,在商业区选址上由于其行政性质也有更多限制。因此从北京发家的便利蜂在选址和扩张上本身就有天然的局限性。”
庄帅进一步补充道,从全国布局的角度来说,一线城市和下沉市场在人口结构和居住形态上都有较大不同,且每个地区的分布也有较大差异,因此连锁便利店在下沉市场的探索中会遇到很多区域性挑战。
除此之外,庄帅还指出,饮食文化差异是连锁便利店在全国布局中必须面临的另一挑战。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1-2022年中国便利店行业发展状况及消费行为监测报告》显示,71.1%的消费者会在便利店消费休闲零食,而54.7%的消费者会消费现制食品。
“显而易见,食品是消费者在便利店较高频消费的商品,而中国各地的口味和饮食文化差异较大,因此在不同地区如何制定商品选择策略也是一个较大的挑战。”庄帅分析道。
图片来源/艾媒咨询 燃次元截图
欧阳则直言,精品便利店到底“精”在哪里?是所有连锁便利店想要成功走向全国所必须思考的问题。
“现在很多连锁便利店只是价格够‘精’,而在选品上只是‘多品’而非‘精品’。在各个区域的下沉市场,如何有效地进行选品试错,去找出和现存货品有差异且同时有需求的商品,才是真正的‘精品’。”
欧阳同时表示,相较于从零到一的探索,本土化收购或更有利于连锁便利店走出一线城市,走向全国。“据我所知,罗森为了加速沈阳市场的布局,与沈阳当地的“每当”便利店合作,而为了鼓励更多加盟商的加入,罗森沈阳还会提供一定的补贴。”
欧阳说道,当地便利店在人员管理、供应商管理、选品以及消费者心智研究中已经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单单一个区域市场可能就要花上3-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如果连锁便利店什么都要亲力亲为,可能会耗费巨大的精力,拖慢发展的进程。
对于连锁便利店如何加速全国布局,庄帅则表示,“中国复杂的人口结构让某一个便利店品牌成功向全国布局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但这并不是不可能是的事情,这其中最重要的竞争点,是如何做到‘千店千面’。”
“不同地区、甚至社区如何根据消费者细微的消费差异进行决策的灵活调整。如在商品的摆放、选品、促销定价、增值服务等方面,做到每一个店铺都有细微的差别,是连锁便利店能否成为‘国民’便利店的重要课题。”庄帅补充道,想要做到这点,自动补货系统和结算系统的成熟就必不可少。“机器需要承担大部分重复、简单的工作,来把人力解脱出来去做更高维度的思考。”
庄帅进一步解释,如,机器可以分析某个商品的滞销率是高还是低,而店长则需要去思考为什么这个商品在某家店卖不出去,并做出是寻找替代品,还是利用促销手段增加商品的流通等相应决策。
“把货品分析、结算等功能性系统研发的更加及时、准确、敏捷,并把人员培训得更会利用系统数据进行分析、判断与决策,做到科技与个性的充分结合,或是未来连锁便利店的竞争核心所在。”庄帅如是说道。
参考资料:
《便利蜂开启高速扩张模式,未来3年门店将达1万家》,来源:新京报;
《罗森中国门店破5000家,碾压全家和7-Eleven》, 来源:界面新闻;
《关店、裁员,便利蜂的算法“信仰”失效了?》,来源:钛媒体;
《便利蜂在山东快速扩张,年内已在济青开设近50家门店》,来源:山东财经报道;
《首度披露3年规划:便利蜂明年开店破4000家,3年后达1万家》,来源:文汇客户端。
*文中佳佳、文文、菲菲、婷婷、欧阳均为化名。
*燃次元(ID:chaintruth)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