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亏损2.97亿,市值蒸发3300亿,海底捞已经捞不动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亏损2.97亿,市值蒸发3300亿,海底捞已经捞不动了?

海底捞何时才能走出困境?

文|侃见财经

海底捞又上热搜了。

这次上热搜的词条是#人们为啥不爱吃海底捞了#。

热搜的导语部分是:2020年疫情初期逆势疯狂扩店的海底捞在2021年急刹车,短时间集中关店数百家,为此2021年海底捞出现了上市后首个年度亏损,而41.6亿元的巨大亏损额将上市后几乎三年的累计净利润一把亏光。

实际上,亏损和爱不爱吃海底捞并无必然联系,而营收的增长以及店面的数量比才是判断消费力以及消费频次的重要标准。

因此,从净利润的下降就贸然给出人们不爱吃海底捞的结论是十分不严谨的。此外,过去的两年里,海底捞因为菜品涨价以及分量变少也上过几次热搜。

由此可见,阻挡人们减少去海底捞的消费并非是不爱吃,而是因为——贵。

截至8月15日晚,该话题已经产生了3.9亿次阅读,产生了2.2万条讨论。

实际上,作为一家明星餐饮公司,自上市之后,海底捞就自带流量。每一次跟食品卫生相关、跟创始人相关、跟菜品涨价相关的都能挑动大众的神经,进而冲上热搜。

这种现象的背后,正是大众对于基本消费的关注,这也是海底捞自身影响力的另外一种体现。据悉,在海底捞上市之前,海底捞的服务一直都是行业模仿的标准。但是上市之后,因为门店迅速地扩张,导致了管理以及服务问题频出,从而使这家优秀的餐饮公司陷入了“泥潭”。而这一切,和食品无关,跟创始人的战略失误有着绝对的关系。

海底捞董事长张勇曾经说过:“我当初创业就是想过上好日子,但是自己买上房了,身边的大堂经理和厨师长还买不上,我很内疚。所以,为了让身边的人都买得起房,我们的店就越开越多。”

尽管我们知道海底捞一向对员工很好,但是这句话本身就漏洞百出,因为总有员工买不起房,开店也并非一直就能赚钱,因为这种餐饮行业是存在边际效应的。

除此之外,快速地开店,能够迅速地做大公司的规模和营收,从而在资本市场上更受欢迎,实际上才是张勇疯狂扩张背后的逻辑。当然,这一招也并非没有奏效。2021年2月,海底捞股价攀上了85.779港元的高位,而张勇也顺利地成为了新加坡首富。但是让外界没想到的是,因为海底捞的创始人移民新加坡,成为一个靶点,从而被外界所诟病。

实际上,对于疫情的低估是张勇战略失误的重要原因,也是海底捞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在海底捞2021年的股东大会上,张勇承认了快速开店是自己盲目自信,并且张勇也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了约3300亿元(市值蒸发)的代价。

张勇曾认真地反思过:“2020年6月份我判断疫情在9月份就结束,但是直到今天为止,我们台湾,新加坡的店还受疫情影响开不了。我对趋势的判断错了,去年6月我进一步做出扩店的计划,现在看确实是盲目自信。当我意识到问题的时候已经是今年1月份,等我做出反应的时候已经是3月份了。”

此后,张勇便交出了权杖,开始退居幕后。

2022年3月1日,海底捞发布了新的人事任命,老将杨丽娟代替了张勇成为海底捞的CEO。那么杨丽娟要带领海底捞爬出谷底,首先要做的就是全面收缩,对于杨丽娟来说,挑战肯定是前所未有的,因为海底捞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开店的数量就超过了以往的总和,而收缩的阵痛以及伴随的其他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

从其他行业历史的经验判断,盲目扩张导致企业就此没落甚至消亡的并不在少数,其中服装行业最有代表性,拉夏贝尔、美邦服饰、都市丽人都是无边界扩张的“牺牲品”。

8月14日,海底捞发布了盈利预警。公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海底捞收入预计不低于167亿元,同比下降17%,净亏损预计为2.25亿至2.97亿元。

如果同比去年上半年,海底捞业绩由盈转亏,的确非常负面,但是对比去年全年41.63亿的亏损,很显然今年可能要比去年情况好很多。

对于业绩的亏损,海底捞解释称:“亏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啄木鸟”计划下部分门店关停以及2022年上半年新冠疫情的影响,仅仅是发生的处置长期资产的一次性损失、减值损失,合计达到了2.55亿元至3.27亿元。”

由此可见,海底捞上半年的亏损并非是由主营业务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因此,海底捞的财报预警发布之后,其股价也上涨了7.99%。

另外,截至今年6月海底捞在全国有1247家门店,相比去年年底,门店数量减少了80多家。

可以预计的是未来几年,海底捞大方向就两个:

第一,继续关店。直到门店数量开始达到临界点,使得海底捞财务健康增长;

第二,提升翻台率以及平衡菜品的价格。一方面提升翻台率有利于做大单店的效益,平衡区域之间的菜品价格,是为了人们更好地消费。

综合而言,我认为目前海底捞的“啄木鸟”计划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还需要时间去检验,至于海底捞何时能走出困境,那就要看疫情结束的时间以及海底捞收缩的进度。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海底捞

5.1k
  • 海底捞回应“虾滑疑吃出蛆”:为虾筋组织,已陪顾客上报市场监管部门
  • 【特写】消费券“喂饱”了上海餐饮行业,但没完全饱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亏损2.97亿,市值蒸发3300亿,海底捞已经捞不动了?

海底捞何时才能走出困境?

文|侃见财经

海底捞又上热搜了。

这次上热搜的词条是#人们为啥不爱吃海底捞了#。

热搜的导语部分是:2020年疫情初期逆势疯狂扩店的海底捞在2021年急刹车,短时间集中关店数百家,为此2021年海底捞出现了上市后首个年度亏损,而41.6亿元的巨大亏损额将上市后几乎三年的累计净利润一把亏光。

实际上,亏损和爱不爱吃海底捞并无必然联系,而营收的增长以及店面的数量比才是判断消费力以及消费频次的重要标准。

因此,从净利润的下降就贸然给出人们不爱吃海底捞的结论是十分不严谨的。此外,过去的两年里,海底捞因为菜品涨价以及分量变少也上过几次热搜。

由此可见,阻挡人们减少去海底捞的消费并非是不爱吃,而是因为——贵。

截至8月15日晚,该话题已经产生了3.9亿次阅读,产生了2.2万条讨论。

实际上,作为一家明星餐饮公司,自上市之后,海底捞就自带流量。每一次跟食品卫生相关、跟创始人相关、跟菜品涨价相关的都能挑动大众的神经,进而冲上热搜。

这种现象的背后,正是大众对于基本消费的关注,这也是海底捞自身影响力的另外一种体现。据悉,在海底捞上市之前,海底捞的服务一直都是行业模仿的标准。但是上市之后,因为门店迅速地扩张,导致了管理以及服务问题频出,从而使这家优秀的餐饮公司陷入了“泥潭”。而这一切,和食品无关,跟创始人的战略失误有着绝对的关系。

海底捞董事长张勇曾经说过:“我当初创业就是想过上好日子,但是自己买上房了,身边的大堂经理和厨师长还买不上,我很内疚。所以,为了让身边的人都买得起房,我们的店就越开越多。”

尽管我们知道海底捞一向对员工很好,但是这句话本身就漏洞百出,因为总有员工买不起房,开店也并非一直就能赚钱,因为这种餐饮行业是存在边际效应的。

除此之外,快速地开店,能够迅速地做大公司的规模和营收,从而在资本市场上更受欢迎,实际上才是张勇疯狂扩张背后的逻辑。当然,这一招也并非没有奏效。2021年2月,海底捞股价攀上了85.779港元的高位,而张勇也顺利地成为了新加坡首富。但是让外界没想到的是,因为海底捞的创始人移民新加坡,成为一个靶点,从而被外界所诟病。

实际上,对于疫情的低估是张勇战略失误的重要原因,也是海底捞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在海底捞2021年的股东大会上,张勇承认了快速开店是自己盲目自信,并且张勇也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了约3300亿元(市值蒸发)的代价。

张勇曾认真地反思过:“2020年6月份我判断疫情在9月份就结束,但是直到今天为止,我们台湾,新加坡的店还受疫情影响开不了。我对趋势的判断错了,去年6月我进一步做出扩店的计划,现在看确实是盲目自信。当我意识到问题的时候已经是今年1月份,等我做出反应的时候已经是3月份了。”

此后,张勇便交出了权杖,开始退居幕后。

2022年3月1日,海底捞发布了新的人事任命,老将杨丽娟代替了张勇成为海底捞的CEO。那么杨丽娟要带领海底捞爬出谷底,首先要做的就是全面收缩,对于杨丽娟来说,挑战肯定是前所未有的,因为海底捞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开店的数量就超过了以往的总和,而收缩的阵痛以及伴随的其他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

从其他行业历史的经验判断,盲目扩张导致企业就此没落甚至消亡的并不在少数,其中服装行业最有代表性,拉夏贝尔、美邦服饰、都市丽人都是无边界扩张的“牺牲品”。

8月14日,海底捞发布了盈利预警。公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海底捞收入预计不低于167亿元,同比下降17%,净亏损预计为2.25亿至2.97亿元。

如果同比去年上半年,海底捞业绩由盈转亏,的确非常负面,但是对比去年全年41.63亿的亏损,很显然今年可能要比去年情况好很多。

对于业绩的亏损,海底捞解释称:“亏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啄木鸟”计划下部分门店关停以及2022年上半年新冠疫情的影响,仅仅是发生的处置长期资产的一次性损失、减值损失,合计达到了2.55亿元至3.27亿元。”

由此可见,海底捞上半年的亏损并非是由主营业务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因此,海底捞的财报预警发布之后,其股价也上涨了7.99%。

另外,截至今年6月海底捞在全国有1247家门店,相比去年年底,门店数量减少了80多家。

可以预计的是未来几年,海底捞大方向就两个:

第一,继续关店。直到门店数量开始达到临界点,使得海底捞财务健康增长;

第二,提升翻台率以及平衡菜品的价格。一方面提升翻台率有利于做大单店的效益,平衡区域之间的菜品价格,是为了人们更好地消费。

综合而言,我认为目前海底捞的“啄木鸟”计划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还需要时间去检验,至于海底捞何时能走出困境,那就要看疫情结束的时间以及海底捞收缩的进度。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