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欧美暴发的猴痘疫情出现了值得关注的新动向。
医学杂志《柳叶刀》刊发的一篇最新论文称,发现了猴痘在人与狗之间传播的证据。论文介绍,法国一对感染了猴痘的男男情侣出现症状12天后,与他们生活在一起的宠物狗也出现了相关症状。这是一只身体健康的4岁雄性意大利灵缇犬。在腹部出现了脓包等症状后,它的猴痘病毒检测呈阳性。
在猴痘流行的国家,啮齿和灵长类等野生动物可以携带病毒。欧洲的圈养灵长类动物也曾因接触生病的进口动物而感染猴痘,但此前没有报道过狗或猫等宠物感染。
论文称,这表明猴痘病毒在人与狗之间进行了传播,并呼吁进一步调查通过宠物传播的继发性猴痘。研究人员在论文中谨慎地表示,这个发现应该促使人们讨论将宠物与确诊患者进行隔离的必要性。
美国疾控中心则实时更新猴痘指南,对可能的人与宠物间的传播发出了警告。指南写道:感染猴痘病毒的动物可以将病毒传播给人,而受感染的人也有可能通过密切接触将猴痘病毒传播给动物,建议感染猴痘的人避免接触宠物。
专家表示,狗传播猴痘的风险相对较低。康奈尔大学兽医学院病毒学教授Colin Parrish表示,猴痘传播需要近距离、相对较长时间的接触。另外,即使狗被感染也不会增加额外的传播。俄亥俄州立大学传染病研究所主任Michael Oglesbee解释称,考虑到狗的毛皮会阻隔大多数直接接触传播,相对于人传人,狗传人的效率更低。人们要做的是努力限制人传狗的可能性。
除了宠物感染引发关注,多名儿童的感染也引人担忧。美国已有至少7名儿童感染猴痘。美国疾控中心此前警告,初步证据表明,如果感染,8岁以下儿童、孕妇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有发展成重症的风险。上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发布了一项紧急使用授权,允许为18岁以下有猴痘高风险的儿童接种疫苗。
据美国疾控中心数据,截至上周末,全球范围内已报告了近3.2万例猴痘病例,其中美国占据三分之一,超过1.1万例。除了怀俄明州之外,其他州均有确诊病例。
8月初,随着美国宣布猴痘为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普通人对猴痘的担心情绪也上升。据宾夕法尼亚大学安纳伯格公共政策中心(APPC)最近发布的一项调查,美国近五分之一的人担心感染猴痘。
APPC在7月12日-18日调查了1580名美国成年人后发现,大约五分之一的受访者 (19%) 有点 (14%) 或非常担心 (5%) 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内感染猴痘,而81%的人不太 (41%) 或一点都不担心(40%)。女性比男性更担心感染猴痘。23%的受访女性担心感染,而男性的这一比例则为15%。
病例激增以及担忧加剧,导致对天花疫苗的需求居高不下,英美等国都出现了疫苗供不应求的局面。
美国已向各州分配了110万剂Jynneos疫苗,然而这对全美至少300万剂的需求来说还有很大缺口。8月15日,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宣布,正在加紧生产44.2万剂猴痘疫苗。
为了打上疫苗,越来越多美国人跑去邻国加拿大。据央视新闻消息,自今年5月中旬开始,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开始向具有感染风险的人群提供猴痘疫苗,目前已累计接种了18500剂,接种人群中13%为外国人,以美国人居多。这一定程度上导致加拿大的疫苗告急。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上周表示,将不再向外国人提供猴痘疫苗。
由于部分地区疫苗短缺,英国的猴痘疫苗接种计划或将暂停数周。据BBC获得的一份内部备忘录,英国卫生安全局将暂停向新暴露于病毒的人群提供接种。该局表示,正协调加快10万剂疫苗的交付,预计这批疫苗将于9月底才能抵达英国。
自世卫组织7月底宣布猴痘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来,疫情已传播到89个国家,大部分病例来自欧洲和美洲地区。非流行国家已出现至少5人死亡。激增的病例在一些地区引发担忧。上周以来,出于对猴子的错误恐惧,巴西至少7只猴子被人毒死或打死。世卫组织担心猴子以及非洲国家遭受污名化,正在寻求为猴痘及其病毒分支改名。
世卫组织表示,猴痘并不是由猴子传播。之所以被称为猴痘,是因为1958年这种病毒在丹麦一座动物园的猴子身上首次被发现。1970年,猴痘病毒首次在人类身上发现,此后在西非和中非的11个国家小范围流行,今年4月份开始在英国等非流行欧美国家暴发。
另外,对病毒分支的新命名已于上周生效。新名称使用罗马数字表示病毒分支,用小写字母表示亚分支。此前的刚果盆地分支改名为分支I,西非分支改为分支II。分支II又包括两个亚分支,即IIa和IIb,其中IIb是今年在欧美暴发的疫情中主要传播的一组变种。分支I的致死率高达10%,分支II则更为温和,致死率不到1%。
虽然目前在欧美暴发的分支致死率较低,但是美国疾控中心表示,确诊患者将遭受疼痛的影响,可能“非常痛苦”,并可能引发疤痕。而孕妇、儿童、免疫系统较弱和有湿疹病史的群体可能更容易发展成重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