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观察】长江流域大旱背后:7月以来降水偏少4成,河湖调蓄功能变弱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观察】长江流域大旱背后:7月以来降水偏少4成,河湖调蓄功能变弱

针对长江流域部分省份旱情可能进一步发展的情况,国家防总要求各地要加强水量调度,做好水源优化配置,保障群众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

干旱致重庆云阳江滩开裂。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程大发

编辑 | 翟瑞民

2022年的夏天异常难熬。高温天气从6月开始,到8月仍未消退。

陈平(化名)的家乡湖北宜昌,已经超过20天没有降雨。几年前,陈平返乡创业种了一片橙子林,8月,拳头大小的橙子需要雨水滋润的时候,但由于干旱,他对橙子的生长状况非常担心,“可能会品相不好,水分不足,将来就是成熟了也不好卖出去。”

他父母还承包了80亩水稻田,在高温的炙烤下,田里到处都是一指宽的裂缝。陈平的父亲很焦虑,最近借来了一台小型抽水机,每天晚上从附近的小河里抽水灌溉稻田。由于这台小电动抽水机功率太小,抽水量也很少,经常是头一天灌满水的稻田,到第二天又干涸了。

8月12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了历史上首个高温红色预警。截至8月17日,中央气象台已连续6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也是连续第28天发布高温预警。

根据中国气象局预警,预计未来10天,四川盆地、江汉、江淮、江南等地仍有持续性高温天气。水利部则于8月15日发布消息称,当前,长江干流及洞庭湖、鄱阳湖水位较常年同期偏低4.7~5.7米,均为有实测记录以来同期最低;部分地区小型水库蓄水严重不足。

水利部称,7月份以来,长江流域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4成,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江河来水也偏少2到8成。

持续高温少雨天气使得长江流域旱情快速发展。陈平家所在的宜昌市遭遇旱灾,据宜昌市人民政府网站消息,截至8月11日,持续高温和干旱天气造成宜昌市农作物受灾面积达50.24万亩,成灾面积17.52万亩,绝收2.7万亩。其中,玉米、红薯和柑橘受灾最重,全市农业经济损失达2.4亿元。

湖北省大部分地区也不同程度出现旱情。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一段时期,湖北省大部仍将以高温晴热天气为主,旱情可能加剧发展,抗旱形势日趋严峻。经研究,湖北省水利厅已于8月11日14时启动水旱灾害防御抗旱Ⅳ级应急响应。

不止是湖北省,江西省已有58个县(市、区)出现中度及以上气象干旱;重庆市已经出现7条河流断流,1座水库干涸,农村供水35.8万人受影响。安徽省桐城市由于挂车河断流,沿河稻田普遍受旱;而在重庆,据澎湃新闻报道,城口县的供水水源,仅能满足县城人口10天左右的用水需求。

“今年,长江流域的干旱程度和干旱的影响范围都是历年少有的,很多气象水文站点的数据,都突破了历史极值。”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张奇向界面新闻介绍,高温干旱明显导致了湖泊生态环境的恶化,湖泊少水引起污染物浓度增加,高温可能促使浮游植物的大量生长。

张奇介绍,长江中下游地区本身人口密集、社会经济高度发达,干旱缺水的影响范围将非常广泛,除了人畜饮水、农业灌溉用水外,“干旱引起的长江干流、支流和重要湖泊储水量的减少,还可能进一步影响到航运、国家水网的正常运行,比如南水北调工程。” 

界面新闻梳理资料发现,8月以来,湖北武汉、江苏南京、安徽合肥等多地已发出倡议,要求工业企业错峰用电、节约用电、让电于民。据长江证券日报报道,8月份以来,三峡水库出库流量同比减少了17.25%,水电出力由丰转枯造成了电力供需趋紧。

作为我国水电供给第一大省,四川省水电资源的供给量占全国总量21.2%,也是“西电东送”的重要输出端。但据四川省伏旱地方监测标准,四川省内有101县站出现伏旱,8月以来,仍有45站旱情在持续和发展。8月11日,四川省将抗旱应急响应从IV级升级为III级,省内多地不得不发布紧急限电公告,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8月11日,水利部网站发布消息,针对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6省(直辖市)启动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同时,水利部表示将针对重点旱区逐流域提出调度措施,并提前谋划三峡、丹江口等51座主要水库调度,为抗旱储备水源。8月15日,据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针对长江流域部分省份旱情可能进一步发展的情况,国家防总要求各地要加强水量调度,做好水源优化配置,保障群众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目前,国家防总办公室已派出工作组赴四川等地指导抗旱工作。

四川省水利厅从事防汛抗旱相关工作人员对界面新闻介绍,根据水利部门安排,四川省将遵循“先生活后生产”的原则,先保证人畜用水。“目前饮用水基本能够保证,老百姓喝水没问题,但是生产用水,比如农作物的生产可能就不能完全保证,特别是在没有水源的地方。”该工作人员说。

该工作人员介绍,保证居民用水的措施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有自来水管网延伸的地方,水利部门通过调度措施,保证自来水的集中供水。第二类是对于分散供水的地方,比如几户人家从一个泉眼自己拉水管用水的,水利部门就帮助另找水源。“如果找不到水源,我们优先鼓励自救,比如说自己开车到隔壁村取水等。”该工作人员说。第三类是没有水源的村庄,主要是针对老弱病残留守的家庭,则通过消防人员送水上门的方式给当地供水。

张奇认为,如果未来10天内没有明显的降雨过程,长江流域干旱态势还将进一步扩大。“需要连续的、明显的降雨过程才能缓解干旱。如果降雨量达不到一定程度,不足于缓解流域水分的严重亏缺,干旱仍得不到有效缓解”,张奇说。

张奇曾对长江流域的干旱事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江流域1979-2012年间共发生了29次水文干旱事件,平均持续时间为7.5个月。

张奇介绍,水文干旱是指河流、湖泊的储水量偏低,导致水分短缺的现象。今年夏天,极端高温少雨天气引起了长江流域的气象干旱,而持续的气象干旱又诱发了严重的水文干旱。

“2000年以来,长江流域储水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张奇介绍,一方面是因为气候变化明显,流域降水较少、气温较高;另一方面是人类活动明显增强,包括经济社会的用水量增加、水电的开发等等。另外,张奇还研究发现,以洞庭湖、鄱阳湖为代表的湖泊,相对于早期,湖盆容积都明显变小,调蓄能力变弱,蓄水量也随之降低。

对于应对长江流域干旱问题,张奇认为,“最主要的是寻找合适的水源,目前干旱已经发生的情况下,确保民众生命健康是最重要的。从长远来看,也需要建设应急水源地,使其能在发生极端水文事件情况下启用。”

张奇说,从常态化视角看,加强对长江流域河流、湖泊、水库的科学管理是必要的,“目前,长江中下游河湖阻隔现象明显,水系破碎化程度很高,导致流域总体调蓄功能变弱,季节性雨水的调蓄效应不佳。有雨的时候水很难储存下来,没雨的时候,河湖储水量又不能保障我们的生态、经济生活用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观察】长江流域大旱背后:7月以来降水偏少4成,河湖调蓄功能变弱

针对长江流域部分省份旱情可能进一步发展的情况,国家防总要求各地要加强水量调度,做好水源优化配置,保障群众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

干旱致重庆云阳江滩开裂。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程大发

编辑 | 翟瑞民

2022年的夏天异常难熬。高温天气从6月开始,到8月仍未消退。

陈平(化名)的家乡湖北宜昌,已经超过20天没有降雨。几年前,陈平返乡创业种了一片橙子林,8月,拳头大小的橙子需要雨水滋润的时候,但由于干旱,他对橙子的生长状况非常担心,“可能会品相不好,水分不足,将来就是成熟了也不好卖出去。”

他父母还承包了80亩水稻田,在高温的炙烤下,田里到处都是一指宽的裂缝。陈平的父亲很焦虑,最近借来了一台小型抽水机,每天晚上从附近的小河里抽水灌溉稻田。由于这台小电动抽水机功率太小,抽水量也很少,经常是头一天灌满水的稻田,到第二天又干涸了。

8月12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了历史上首个高温红色预警。截至8月17日,中央气象台已连续6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也是连续第28天发布高温预警。

根据中国气象局预警,预计未来10天,四川盆地、江汉、江淮、江南等地仍有持续性高温天气。水利部则于8月15日发布消息称,当前,长江干流及洞庭湖、鄱阳湖水位较常年同期偏低4.7~5.7米,均为有实测记录以来同期最低;部分地区小型水库蓄水严重不足。

水利部称,7月份以来,长江流域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4成,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江河来水也偏少2到8成。

持续高温少雨天气使得长江流域旱情快速发展。陈平家所在的宜昌市遭遇旱灾,据宜昌市人民政府网站消息,截至8月11日,持续高温和干旱天气造成宜昌市农作物受灾面积达50.24万亩,成灾面积17.52万亩,绝收2.7万亩。其中,玉米、红薯和柑橘受灾最重,全市农业经济损失达2.4亿元。

湖北省大部分地区也不同程度出现旱情。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一段时期,湖北省大部仍将以高温晴热天气为主,旱情可能加剧发展,抗旱形势日趋严峻。经研究,湖北省水利厅已于8月11日14时启动水旱灾害防御抗旱Ⅳ级应急响应。

不止是湖北省,江西省已有58个县(市、区)出现中度及以上气象干旱;重庆市已经出现7条河流断流,1座水库干涸,农村供水35.8万人受影响。安徽省桐城市由于挂车河断流,沿河稻田普遍受旱;而在重庆,据澎湃新闻报道,城口县的供水水源,仅能满足县城人口10天左右的用水需求。

“今年,长江流域的干旱程度和干旱的影响范围都是历年少有的,很多气象水文站点的数据,都突破了历史极值。”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张奇向界面新闻介绍,高温干旱明显导致了湖泊生态环境的恶化,湖泊少水引起污染物浓度增加,高温可能促使浮游植物的大量生长。

张奇介绍,长江中下游地区本身人口密集、社会经济高度发达,干旱缺水的影响范围将非常广泛,除了人畜饮水、农业灌溉用水外,“干旱引起的长江干流、支流和重要湖泊储水量的减少,还可能进一步影响到航运、国家水网的正常运行,比如南水北调工程。” 

界面新闻梳理资料发现,8月以来,湖北武汉、江苏南京、安徽合肥等多地已发出倡议,要求工业企业错峰用电、节约用电、让电于民。据长江证券日报报道,8月份以来,三峡水库出库流量同比减少了17.25%,水电出力由丰转枯造成了电力供需趋紧。

作为我国水电供给第一大省,四川省水电资源的供给量占全国总量21.2%,也是“西电东送”的重要输出端。但据四川省伏旱地方监测标准,四川省内有101县站出现伏旱,8月以来,仍有45站旱情在持续和发展。8月11日,四川省将抗旱应急响应从IV级升级为III级,省内多地不得不发布紧急限电公告,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8月11日,水利部网站发布消息,针对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6省(直辖市)启动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同时,水利部表示将针对重点旱区逐流域提出调度措施,并提前谋划三峡、丹江口等51座主要水库调度,为抗旱储备水源。8月15日,据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针对长江流域部分省份旱情可能进一步发展的情况,国家防总要求各地要加强水量调度,做好水源优化配置,保障群众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目前,国家防总办公室已派出工作组赴四川等地指导抗旱工作。

四川省水利厅从事防汛抗旱相关工作人员对界面新闻介绍,根据水利部门安排,四川省将遵循“先生活后生产”的原则,先保证人畜用水。“目前饮用水基本能够保证,老百姓喝水没问题,但是生产用水,比如农作物的生产可能就不能完全保证,特别是在没有水源的地方。”该工作人员说。

该工作人员介绍,保证居民用水的措施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有自来水管网延伸的地方,水利部门通过调度措施,保证自来水的集中供水。第二类是对于分散供水的地方,比如几户人家从一个泉眼自己拉水管用水的,水利部门就帮助另找水源。“如果找不到水源,我们优先鼓励自救,比如说自己开车到隔壁村取水等。”该工作人员说。第三类是没有水源的村庄,主要是针对老弱病残留守的家庭,则通过消防人员送水上门的方式给当地供水。

张奇认为,如果未来10天内没有明显的降雨过程,长江流域干旱态势还将进一步扩大。“需要连续的、明显的降雨过程才能缓解干旱。如果降雨量达不到一定程度,不足于缓解流域水分的严重亏缺,干旱仍得不到有效缓解”,张奇说。

张奇曾对长江流域的干旱事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江流域1979-2012年间共发生了29次水文干旱事件,平均持续时间为7.5个月。

张奇介绍,水文干旱是指河流、湖泊的储水量偏低,导致水分短缺的现象。今年夏天,极端高温少雨天气引起了长江流域的气象干旱,而持续的气象干旱又诱发了严重的水文干旱。

“2000年以来,长江流域储水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张奇介绍,一方面是因为气候变化明显,流域降水较少、气温较高;另一方面是人类活动明显增强,包括经济社会的用水量增加、水电的开发等等。另外,张奇还研究发现,以洞庭湖、鄱阳湖为代表的湖泊,相对于早期,湖盆容积都明显变小,调蓄能力变弱,蓄水量也随之降低。

对于应对长江流域干旱问题,张奇认为,“最主要的是寻找合适的水源,目前干旱已经发生的情况下,确保民众生命健康是最重要的。从长远来看,也需要建设应急水源地,使其能在发生极端水文事件情况下启用。”

张奇说,从常态化视角看,加强对长江流域河流、湖泊、水库的科学管理是必要的,“目前,长江中下游河湖阻隔现象明显,水系破碎化程度很高,导致流域总体调蓄功能变弱,季节性雨水的调蓄效应不佳。有雨的时候水很难储存下来,没雨的时候,河湖储水量又不能保障我们的生态、经济生活用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