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里约奥运会已经进行了快一个星期了,奥运会各项赛事能够顺利举办,这自然离不开志愿者们的默默付出。对于每一名不远万里来到里约的中国志愿者,他们都经历了竞争激烈的选拔,付出了许多艰辛与汗水,除此以外,还要花费一笔不菲的费用。
2014年,里约奥组委就向全球发布了招募志愿者的信息。据统计,全世界共计有30万人报名,报名成功的人需要参加3个月的线上培训,之后,组委会会根据报名者之前的表现进行筛选,有8万人能够进入面试环节,最终,仅有5万人可以成为里约奥运会的志愿者,而这5万人中,中国人占到了大约1%。

安徽女孩儿苏珊(化名)就是这1%中的一员。她告诉记者,志愿者的工作分为早中晚三班,每天从8点开始,到次日凌晨1点结束,每一班大约6个小时。但是有时,志愿者会被排连续两个时间段工作,10几个小时的工作常令她们疲惫不堪。
同样,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的陈光磊也有着辛苦的工作,每天5点半,他就必须要到达奥运会班车中转站为各国记者提供出行信息,遇到一些脾气火爆的记者,他也只好自认倒霉,把委屈咽到肚子里。此外,语言问题也是中国志愿者们所面临的一大障碍,陈光磊说,有些记者觉得他不会说葡萄牙语便会绕开他,不去问他问题,而陈光磊也只好在巴西学起了葡萄牙语,以更好地帮助全球各地的记者。
众所周知,奥组委只会向志愿者们提供交通补助与工作餐等,其余的费用均需要志愿者自理。从办理签证、机票,到住宿、其他日常花销,每一名志愿者都大约需要花费4万元的费用。
从中国飞往巴西的国际航班有大约30个小时的飞行距离,最便宜的票也要上万元人民币,除航班费用外,另一大花销便是住宿了。里约奥组委虽然向志愿者们提供了许多愿意提供住宿的家庭,但是这依然需要志愿者自理居住费用。通常,6到8个人挤在一个房间,但是每名志愿者仍需要花费大约5000-7000元人民币。
当然,也并非所有人都能够幸运的找到自己的住所,有些人便因为没能找到价位合适的安身之地,只好退出志愿者的行列。据悉,奥运期间里约房价疯涨,原本每天50雷亚尔(约合100元人民币)的房间涨到了200雷亚尔,而这些志愿者大约需要在里约服务一个月的时间,总计6000雷亚尔的开销着实吓退了许多人。
长时间的辛苦工作、没有工资、还要“倒贴”一笔钱,但是这依然不影响志愿者们的幸福感。来自宁波的王家琦说:“虽然没有什么报酬,但是心里感觉很充实,也充满期待。”陈光磊也用“挺值的”来描述这次里约之行。

除了王家琦、陈光磊外,许多志愿者也表示,他们在里约收获的东西远非是这4万元所能衡量的,除了增加阅历、锻炼自己外,在主媒体中心服务的李运娇还提到,“奥运志愿工作虽然繁重,但是我是代表了我们的国家站在这里。”热情、周到,这帮志愿者们正在力争展现中国青年的良好形象,让世界各国的运动员、教练、记者对中国留下好的印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