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Billboard的第三次入华,能圆华语音乐的“公告牌”梦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Billboard的第三次入华,能圆华语音乐的“公告牌”梦吗?

三顾中国市场的Billboard迎来正式进驻,正确的时机到了吗?又将为华语音乐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图片来源:Unsplash-Mink Mingle

文|娱乐独角兽 袁佳琦

编辑|明明

“成为中国Billboard”的愿景被诸多平台谈及多年,终于等来了“正牌”的进驻。

前些日,Billboard宣布正式进入中国运营。不同于此前的IP联合或是代理运营,这一次,B榜入华的决心彻底:直营、本土化。据官方信息,在入驻后,除了榜单和音乐资讯外,Billboard还将与本土企业合作陆续推出更多本地化内容。日前,Billboard方面将要发布“音乐私藏家”(Master Collection)集合,收录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音乐人的作品。

如同迪士尼的梦想之于许多文娱企业那样,B榜之于音乐行业就是公信力与潮流导向。这些年想成为“中国Billboard”的产品太多,Billboard自身也多次尝试接触中国市场:2015年与试图用榜单切入粉丝经济的音悦台达成合作;2016年Billboard中国官网上线后与微博、爱奇艺分别合作了社交媒体实时音乐榜、打榜节目《中国音乐公告牌》;2019年开设了为期34期的Billboard中国榜后无下文。

但这些故事的结尾可以用一位乐评人关于B榜的记忆加以总结,“那年来过,在团结湖地下室租了一间办公室,啥也没干,然后就悄悄走了。”

多年来,B榜曾被本土企业赋予“公信”、“透明”、“品质”等标签,这些特质同样是内地榜单产品的心之所向。如今,三顾中国市场的Billboard迎来正式进驻,正确的时机到了吗?又将为华语音乐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三顾”中国的B榜,迎来正确时机了吗?

1894年,Billboard Advertising诞生于小酒馆里的一时兴起,3年后杂志更名为《The Billboard》,1913年出品了第一份音乐榜单。一百年来,褪去冗杂,制定新的评比规则,经过反复修正优化后,这份沉甸甸的榜单,已经成为美国乃至欧美国家流行乐坛最具权威的音乐公告牌与市场风向标。

一份音乐榜单的评选机制以公正为导向,随着Billboard顺应时代浪潮起伏的机制,市场也得以窥见音乐行业变迁样貌。2005年,移动时代来临,Billboard也经历了首次大型改制;2012年,数字音乐时代来临,流媒体对音乐聆听的影响巨大,Billboard赢来第二次大型评分改制。

B榜与中国本土企业的第一次交手在七年前。2015年11月,Billboard与音悦台达成战略合作,次年,双方联手榜单CHINA V CHART在Billboard大中华区的线上音乐电台Billboard Radio China(下文称BRC)以周播节目形式推出。在此之前,BRC已经推出过5档自制排行榜节目,彼时CHINA V CHART是中国大陆地区唯一被Billboard授权的华语榜单,音悦台是国区唯一官方展示平台,具有内容局限性。

第二次交手是在2016年。Billboard在其美国官网宣布将正式进入中国市场,随后授权广州市公告牌音乐文化代理中国市场,并于同年上线了Billboard中国官网、合作微博推出“Billboard微博实时音乐榜”。同音悦台的故事相似,“Billboard微博实时音乐榜”同样具有内容局限性。

“Billboard中国”在2019年1月与尼尔森网联达成战略合作,发布“中国公告牌音乐榜单”和建立音乐渠道认证体系,意图以大数据驱动中国音乐产业发展。2020年,随着授权到期,双方停止更新。

也就是说,Billboard中国榜曾短暂地存在过。2019年,Billboard中国与尼尔森网网联达成合作,发布“中国公告牌音乐榜单”和建立音乐渠道认证体系,意图以大数据驱动中国音乐产业发展。当年1月至9月,Billboard曾推出为期34期的Billboard中国榜。其中,首期top5为蔡依林《怪美的》、毛不易《消愁》《像我这样的人》、张艺兴《梦不落雨林》以及罗志祥《No Joke》;最后一期top5为吴青峰《太空》、邓紫棋《差不多姑娘》、张靓颖《一心一爱》《解忧》、大张伟《傻了吧》。九个月后,这一榜单便没了下文。

娱乐独角兽观察到,在34期榜单中,包括毛不易、鹿晗、吴亦凡、陈立农,孙燕姿、邓紫棋、吴青峰、薛之谦、李宇春、汪苏泷、陈雪凝以及《知否知否》等ost内容均有登录过榜首,榜单内容走向与如今内地推出的音乐榜单的内容趋势大致相仿。

无论是2015年前后还是2019年,版权意识觉醒,对依赖内容的音乐榜单影响巨大,各个平台的独立性与版权带来的统计限制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Billboard的本土化进程。

与音悦台联合的失利,一方面是版权成本加剧影响内容多元性;另一方面是饭圈文化的“反噬”致使V榜的公信力缺失。在2017年年度盛典中,票数一直领先的韩团EXO在投票截止前 2 分钟被新人女团 ATF 反超,让投入近 200 万的 EXO 粉丝直呼黑幕,直接降低榜单品牌公信力。

而Billboard中国榜的“昙花一现”,正处在本土数字音乐市场进入后版权时代,联手在线音乐平台的优势显然胜算更大。况且2018年前后,内地在线音乐集团推出的权威榜单也正处在萌芽初期。这一年,腾讯音乐推出由你音乐榜,强调“华语强公信力”。经过数年积淀打磨后,腾讯音乐榜如今两大榜单由你榜反馈流行喜好,浪潮榜依托于专业评审。

如今,Billboard在今年正式开启与中国迎来第三次交手。国内在线音乐市场处在抢夺“窗口期”的版权相对冷静期,音乐聆听分众化,线下演出市场繁荣,此时进驻中国,已经与版权、饭圈文化交手后的Billboard,迎来了更好的时机吗?

关于华语音乐榜榜单,我们该期待什么?

B榜官宣后动作不多,目前只是作为媒体进驻中国,尚未有任何消息表明会重启中国榜单。

现有增量信息是Billboard宣布在中国成立了“音乐私藏家”,已邀请DC大叔、呆若木一、谷粟、侯志坚、倪涵文、汤佩弦、王击凡、TIA袁娅维、张简君伟、郑楠、邹小樱等11位资深音乐人、乐评人加入,组成乐坛的首批“金耳朵”,为华语乐迷带来兼具专业品质与个人特色的私藏音乐推荐。

此外,Billboard 还会打造一系列重磅内容,包括围绕顶级中国音乐人策划的封面故事栏目,以及一系列拥有高端审美与艺术张力的线上线下音乐活动等。据悉,Billboard旗下衍生品牌Billboard Live也在近日宣布落地上海,未来这里将陆续举办高品质的演出活动,成为潮流音乐文化的聚集地。

综上,官宣进驻中国后,Billboard主要做了几件事:邀请专业评审挑选歌单;为顶级音乐人打造封面故事栏;打造线上线下音乐活动;衍生演出品牌Billboard Live落地上海……这样来看,做不做中国区榜单难说,但Billboard显然已经做好在中国本土化运营的准备了。

我们再来聊回音乐榜单。不同于拥有公信榜单的地区,长久以来,华语音乐市场并非以榜单为风向,承载“公告牌”身份的先是具备各类分众属性的歌单;日推、私人FM等个性推荐。这是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以及Spotify、iTunes等流媒体的常规产品运作。再到后面,代替榜单指引流行风向的媒介衍生为音乐综艺、livehouse、音乐节现场。

如同Billboard在中国的数次“昙花一现”,过往推出的打歌节目在国内也无较大水花,在市场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人们是否还需要音乐榜单?

答案是肯定的。以上所述的形式早已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榜单,流媒体的歌曲评论区演变为切磋交流场地;“难听”成为月经热搜;听众在社交媒体上演另一种口头打榜……但这样无规律、不系统化的反馈,并不能替代能够集中反映受众偏好的公信榜单。

现阶段,国内音乐榜单也在试图用更多维度来还原华语乐坛。以目前由音乐平台推出的两大榜单由你榜和浪潮榜为例,由你榜以市场反馈的大数据为依据,反映当下的流行趋势以及乐坛的真实面貌;浪潮榜是评审型音乐榜单,筛选出专业品质音乐。前者根据播放指数占比45%、传播指数占比10%、喜好度占比15%、付费指数占比10%、人气指数占比20%的权重排名;后者由两岸三地的专业评委采取投票制。

然而,平台间的各自为营,使得一个极具权威且相对统一的榜单难以诞生。多年来,华语乐坛未能诞生、或是与Billboard完美融合的音乐榜单,此次Billboard进驻更重要的意义,或许是丰富音乐生态的同时,鼓励平台间的合作,为音乐创作提供更多声音,在华语乐坛的土壤中成长出全新的故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美国银行

3.5k
  • 波音增发超200亿美元,四家银行攫取高达3亿美元融资费
  • 美国银行首席执行官敦促美联储决策者谨慎权衡降息幅度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Billboard的第三次入华,能圆华语音乐的“公告牌”梦吗?

三顾中国市场的Billboard迎来正式进驻,正确的时机到了吗?又将为华语音乐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图片来源:Unsplash-Mink Mingle

文|娱乐独角兽 袁佳琦

编辑|明明

“成为中国Billboard”的愿景被诸多平台谈及多年,终于等来了“正牌”的进驻。

前些日,Billboard宣布正式进入中国运营。不同于此前的IP联合或是代理运营,这一次,B榜入华的决心彻底:直营、本土化。据官方信息,在入驻后,除了榜单和音乐资讯外,Billboard还将与本土企业合作陆续推出更多本地化内容。日前,Billboard方面将要发布“音乐私藏家”(Master Collection)集合,收录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音乐人的作品。

如同迪士尼的梦想之于许多文娱企业那样,B榜之于音乐行业就是公信力与潮流导向。这些年想成为“中国Billboard”的产品太多,Billboard自身也多次尝试接触中国市场:2015年与试图用榜单切入粉丝经济的音悦台达成合作;2016年Billboard中国官网上线后与微博、爱奇艺分别合作了社交媒体实时音乐榜、打榜节目《中国音乐公告牌》;2019年开设了为期34期的Billboard中国榜后无下文。

但这些故事的结尾可以用一位乐评人关于B榜的记忆加以总结,“那年来过,在团结湖地下室租了一间办公室,啥也没干,然后就悄悄走了。”

多年来,B榜曾被本土企业赋予“公信”、“透明”、“品质”等标签,这些特质同样是内地榜单产品的心之所向。如今,三顾中国市场的Billboard迎来正式进驻,正确的时机到了吗?又将为华语音乐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三顾”中国的B榜,迎来正确时机了吗?

1894年,Billboard Advertising诞生于小酒馆里的一时兴起,3年后杂志更名为《The Billboard》,1913年出品了第一份音乐榜单。一百年来,褪去冗杂,制定新的评比规则,经过反复修正优化后,这份沉甸甸的榜单,已经成为美国乃至欧美国家流行乐坛最具权威的音乐公告牌与市场风向标。

一份音乐榜单的评选机制以公正为导向,随着Billboard顺应时代浪潮起伏的机制,市场也得以窥见音乐行业变迁样貌。2005年,移动时代来临,Billboard也经历了首次大型改制;2012年,数字音乐时代来临,流媒体对音乐聆听的影响巨大,Billboard赢来第二次大型评分改制。

B榜与中国本土企业的第一次交手在七年前。2015年11月,Billboard与音悦台达成战略合作,次年,双方联手榜单CHINA V CHART在Billboard大中华区的线上音乐电台Billboard Radio China(下文称BRC)以周播节目形式推出。在此之前,BRC已经推出过5档自制排行榜节目,彼时CHINA V CHART是中国大陆地区唯一被Billboard授权的华语榜单,音悦台是国区唯一官方展示平台,具有内容局限性。

第二次交手是在2016年。Billboard在其美国官网宣布将正式进入中国市场,随后授权广州市公告牌音乐文化代理中国市场,并于同年上线了Billboard中国官网、合作微博推出“Billboard微博实时音乐榜”。同音悦台的故事相似,“Billboard微博实时音乐榜”同样具有内容局限性。

“Billboard中国”在2019年1月与尼尔森网联达成战略合作,发布“中国公告牌音乐榜单”和建立音乐渠道认证体系,意图以大数据驱动中国音乐产业发展。2020年,随着授权到期,双方停止更新。

也就是说,Billboard中国榜曾短暂地存在过。2019年,Billboard中国与尼尔森网网联达成合作,发布“中国公告牌音乐榜单”和建立音乐渠道认证体系,意图以大数据驱动中国音乐产业发展。当年1月至9月,Billboard曾推出为期34期的Billboard中国榜。其中,首期top5为蔡依林《怪美的》、毛不易《消愁》《像我这样的人》、张艺兴《梦不落雨林》以及罗志祥《No Joke》;最后一期top5为吴青峰《太空》、邓紫棋《差不多姑娘》、张靓颖《一心一爱》《解忧》、大张伟《傻了吧》。九个月后,这一榜单便没了下文。

娱乐独角兽观察到,在34期榜单中,包括毛不易、鹿晗、吴亦凡、陈立农,孙燕姿、邓紫棋、吴青峰、薛之谦、李宇春、汪苏泷、陈雪凝以及《知否知否》等ost内容均有登录过榜首,榜单内容走向与如今内地推出的音乐榜单的内容趋势大致相仿。

无论是2015年前后还是2019年,版权意识觉醒,对依赖内容的音乐榜单影响巨大,各个平台的独立性与版权带来的统计限制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Billboard的本土化进程。

与音悦台联合的失利,一方面是版权成本加剧影响内容多元性;另一方面是饭圈文化的“反噬”致使V榜的公信力缺失。在2017年年度盛典中,票数一直领先的韩团EXO在投票截止前 2 分钟被新人女团 ATF 反超,让投入近 200 万的 EXO 粉丝直呼黑幕,直接降低榜单品牌公信力。

而Billboard中国榜的“昙花一现”,正处在本土数字音乐市场进入后版权时代,联手在线音乐平台的优势显然胜算更大。况且2018年前后,内地在线音乐集团推出的权威榜单也正处在萌芽初期。这一年,腾讯音乐推出由你音乐榜,强调“华语强公信力”。经过数年积淀打磨后,腾讯音乐榜如今两大榜单由你榜反馈流行喜好,浪潮榜依托于专业评审。

如今,Billboard在今年正式开启与中国迎来第三次交手。国内在线音乐市场处在抢夺“窗口期”的版权相对冷静期,音乐聆听分众化,线下演出市场繁荣,此时进驻中国,已经与版权、饭圈文化交手后的Billboard,迎来了更好的时机吗?

关于华语音乐榜榜单,我们该期待什么?

B榜官宣后动作不多,目前只是作为媒体进驻中国,尚未有任何消息表明会重启中国榜单。

现有增量信息是Billboard宣布在中国成立了“音乐私藏家”,已邀请DC大叔、呆若木一、谷粟、侯志坚、倪涵文、汤佩弦、王击凡、TIA袁娅维、张简君伟、郑楠、邹小樱等11位资深音乐人、乐评人加入,组成乐坛的首批“金耳朵”,为华语乐迷带来兼具专业品质与个人特色的私藏音乐推荐。

此外,Billboard 还会打造一系列重磅内容,包括围绕顶级中国音乐人策划的封面故事栏目,以及一系列拥有高端审美与艺术张力的线上线下音乐活动等。据悉,Billboard旗下衍生品牌Billboard Live也在近日宣布落地上海,未来这里将陆续举办高品质的演出活动,成为潮流音乐文化的聚集地。

综上,官宣进驻中国后,Billboard主要做了几件事:邀请专业评审挑选歌单;为顶级音乐人打造封面故事栏;打造线上线下音乐活动;衍生演出品牌Billboard Live落地上海……这样来看,做不做中国区榜单难说,但Billboard显然已经做好在中国本土化运营的准备了。

我们再来聊回音乐榜单。不同于拥有公信榜单的地区,长久以来,华语音乐市场并非以榜单为风向,承载“公告牌”身份的先是具备各类分众属性的歌单;日推、私人FM等个性推荐。这是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以及Spotify、iTunes等流媒体的常规产品运作。再到后面,代替榜单指引流行风向的媒介衍生为音乐综艺、livehouse、音乐节现场。

如同Billboard在中国的数次“昙花一现”,过往推出的打歌节目在国内也无较大水花,在市场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人们是否还需要音乐榜单?

答案是肯定的。以上所述的形式早已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榜单,流媒体的歌曲评论区演变为切磋交流场地;“难听”成为月经热搜;听众在社交媒体上演另一种口头打榜……但这样无规律、不系统化的反馈,并不能替代能够集中反映受众偏好的公信榜单。

现阶段,国内音乐榜单也在试图用更多维度来还原华语乐坛。以目前由音乐平台推出的两大榜单由你榜和浪潮榜为例,由你榜以市场反馈的大数据为依据,反映当下的流行趋势以及乐坛的真实面貌;浪潮榜是评审型音乐榜单,筛选出专业品质音乐。前者根据播放指数占比45%、传播指数占比10%、喜好度占比15%、付费指数占比10%、人气指数占比20%的权重排名;后者由两岸三地的专业评委采取投票制。

然而,平台间的各自为营,使得一个极具权威且相对统一的榜单难以诞生。多年来,华语乐坛未能诞生、或是与Billboard完美融合的音乐榜单,此次Billboard进驻更重要的意义,或许是丰富音乐生态的同时,鼓励平台间的合作,为音乐创作提供更多声音,在华语乐坛的土壤中成长出全新的故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