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国产替代加速 | 十年中国造⑤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国产替代加速 | 十年中国造⑤

提高核心零部件自研能力与开放产业链,是国产机器人发展的关键。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摄影:戴晶晶

记者 | 戴晶晶

近年来,由于俄乌冲突、疫情等国内外形势,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国产化加速。

8月18日-21日,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召开。在本届大会上,多家工业机器人企业对界面新闻表示,由于俄乌冲突、疫情等原因,公司供应链受阻,间接驱动了零部件国产化的进程。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SZ.300024,下称新松)技术总监张雷对界面新闻表示,今年上半年,包括新松在内的行业公司无法拿到足够供货部件,难以确保交货,影响签单和生产过程等。

“近期供货已有一定好转,但没有彻底改善。”张雷表示,欧洲部分厂家还未将关键的控制器和传感器的供货恢复至正常水平,俄乌冲突的不确定性,也使未来走向难以预测。

长期以来,国内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较为依赖于国外。张雷称,由于近两年一系列的变化和新形势,目前国内厂商自主创新、发展本土供应链的态度积极。新松更关注整机集成领域,但也在发力自主研发核心部件与培养国内供应链。

以激光雷达为例,近两年国产激光雷达发展迅速。激光雷达被称为机器人的“眼睛”。

杭州申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853.SZ)副总熊俊杰在接受界面新闻等媒体采访时表示,此前德国单线激光雷达与美国多线激光雷达传感器进口价格昂贵且货期长,得益于国内产业链成熟,采用国产替代以后,在同样的性能质量基础上,不仅价格有所下降,且货期短、售后及时。

本届机器人大会现场,绿的谐波(688017.SH )科伺智能等中企展出了谐波减速器、伺服驱动器等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产品。

招商证券研报指出,绿的谐波作为国产谐波减速器龙头,市场份额稳固,目前产能全球第三,价格与性能均接近世界第二新宝谐波减速器。

“过去十年,机器人零部件国产化比例迅速提高。到2021年,绝大多数核心零部件国产化占比超过50%。”8月20日,云启资本合伙人陈昱在大会主论坛上作出上述表述。

在本届大会上,多家中国机器人企业展现出追求技术自主研发、国产化替代进口的趋势。

“包括天智航在内,许多国产厂商的核心部件仍依赖国外,如加拿大NDI公司的手术导航技术与库卡的机械臂。”天智航(688277.SH) 总裁马敏对界面新闻表示,虽然整体上仍有差距,但国内骨科机器人的技术研发能力在快速接近国际水平,某些领域已拥有弯道超车的技术。

在腔镜手术机器人方面,美国公司直观外科公司研发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已垄断了中国市场十几年。

直观复星医疗器械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下称直观复星)在本届机器人大会现场展出了第四代达芬奇Xi机器人。这是一台多孔腔镜手术机器人,也是现场为数不多的海外品牌医疗机器人。

直观复星由美国公司直观外科公司与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196.SH)合资成立。直观复星的产品负责人对界面新闻表示,达芬奇机器人单台售价在300万美元以上,已覆盖中国约280个医院,总量将近300台。

“目前,以上海微创为主的国产医疗机器人,已经开始与‘达芬奇’竞争。”这位负责人说。

今年1月,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00823.HK)研发的“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获得上市批准,是第一款中企研发并获准上市的四臂腔镜手术机器人。

北京术锐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术锐)的主打产品是单孔内窥镜手术机器人,已通过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有望近期上市。其技术优势在于单孔手术创口更小,蛇形臂手术工具更灵活精巧。

术锐首席商务官兼董事赵磊对界面新闻表示,该公司已构建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和全链条关键技术,并已在全球范围提交专利400余项。

前几年,直观外科公司也推出了SP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但尚未进入中国市场。直观复星的产品负责人表示,进入中国市场至少还需要两年。

但在加速追赶国外技术的道路上,国内企业仍需加速打通产业链,通力合作。

“开发机器人最难的是打通产业链的上下游,营造一个好的环境。”中兵智能创新院有限公司(下称中兵智能)仿生机器人研究中心主任江磊表示。

近几年,中兵智能开始自己研发控制器、电机和电池。江磊认为,这属于迫不得已,因为有些企业的技术并不向同行开放。“需要全国一盘棋,各行业向国内机器人企业开放核心零部件,让企业能够快速制造生产一款机器人。”江磊指出,比如军工企业的液压线等核心零部件等能够为开发机器人所用。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研究员赵明国在接受界面新闻等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国内的服务机器人企业往往单独从头到尾整合供应链,效益不高。

“一家企业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目前整体未形成良好稳定的商业模式。”赵明国称。

此外,国内企业还需要面对海外公司在中国市场的竞争。

8月7日,直观复星总部及产业化基地项目医疗机器人制造·研发中心开工建设,有望实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中国的本土化生产。

ABB机器人的通用工业业务单元负责人邓奇对界面新闻表示,ABB是行业内最早实现全价值链本土化的跨国机器人企业。国内的机器人厂商在从中低端向高端制造突破,ABB机器人则开始从高端向中低端制造发力。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国产替代加速 | 十年中国造⑤

提高核心零部件自研能力与开放产业链,是国产机器人发展的关键。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摄影:戴晶晶

记者 | 戴晶晶

近年来,由于俄乌冲突、疫情等国内外形势,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国产化加速。

8月18日-21日,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召开。在本届大会上,多家工业机器人企业对界面新闻表示,由于俄乌冲突、疫情等原因,公司供应链受阻,间接驱动了零部件国产化的进程。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SZ.300024,下称新松)技术总监张雷对界面新闻表示,今年上半年,包括新松在内的行业公司无法拿到足够供货部件,难以确保交货,影响签单和生产过程等。

“近期供货已有一定好转,但没有彻底改善。”张雷表示,欧洲部分厂家还未将关键的控制器和传感器的供货恢复至正常水平,俄乌冲突的不确定性,也使未来走向难以预测。

长期以来,国内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较为依赖于国外。张雷称,由于近两年一系列的变化和新形势,目前国内厂商自主创新、发展本土供应链的态度积极。新松更关注整机集成领域,但也在发力自主研发核心部件与培养国内供应链。

以激光雷达为例,近两年国产激光雷达发展迅速。激光雷达被称为机器人的“眼睛”。

杭州申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853.SZ)副总熊俊杰在接受界面新闻等媒体采访时表示,此前德国单线激光雷达与美国多线激光雷达传感器进口价格昂贵且货期长,得益于国内产业链成熟,采用国产替代以后,在同样的性能质量基础上,不仅价格有所下降,且货期短、售后及时。

本届机器人大会现场,绿的谐波(688017.SH )科伺智能等中企展出了谐波减速器、伺服驱动器等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产品。

招商证券研报指出,绿的谐波作为国产谐波减速器龙头,市场份额稳固,目前产能全球第三,价格与性能均接近世界第二新宝谐波减速器。

“过去十年,机器人零部件国产化比例迅速提高。到2021年,绝大多数核心零部件国产化占比超过50%。”8月20日,云启资本合伙人陈昱在大会主论坛上作出上述表述。

在本届大会上,多家中国机器人企业展现出追求技术自主研发、国产化替代进口的趋势。

“包括天智航在内,许多国产厂商的核心部件仍依赖国外,如加拿大NDI公司的手术导航技术与库卡的机械臂。”天智航(688277.SH) 总裁马敏对界面新闻表示,虽然整体上仍有差距,但国内骨科机器人的技术研发能力在快速接近国际水平,某些领域已拥有弯道超车的技术。

在腔镜手术机器人方面,美国公司直观外科公司研发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已垄断了中国市场十几年。

直观复星医疗器械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下称直观复星)在本届机器人大会现场展出了第四代达芬奇Xi机器人。这是一台多孔腔镜手术机器人,也是现场为数不多的海外品牌医疗机器人。

直观复星由美国公司直观外科公司与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196.SH)合资成立。直观复星的产品负责人对界面新闻表示,达芬奇机器人单台售价在300万美元以上,已覆盖中国约280个医院,总量将近300台。

“目前,以上海微创为主的国产医疗机器人,已经开始与‘达芬奇’竞争。”这位负责人说。

今年1月,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00823.HK)研发的“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获得上市批准,是第一款中企研发并获准上市的四臂腔镜手术机器人。

北京术锐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术锐)的主打产品是单孔内窥镜手术机器人,已通过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有望近期上市。其技术优势在于单孔手术创口更小,蛇形臂手术工具更灵活精巧。

术锐首席商务官兼董事赵磊对界面新闻表示,该公司已构建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和全链条关键技术,并已在全球范围提交专利400余项。

前几年,直观外科公司也推出了SP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但尚未进入中国市场。直观复星的产品负责人表示,进入中国市场至少还需要两年。

但在加速追赶国外技术的道路上,国内企业仍需加速打通产业链,通力合作。

“开发机器人最难的是打通产业链的上下游,营造一个好的环境。”中兵智能创新院有限公司(下称中兵智能)仿生机器人研究中心主任江磊表示。

近几年,中兵智能开始自己研发控制器、电机和电池。江磊认为,这属于迫不得已,因为有些企业的技术并不向同行开放。“需要全国一盘棋,各行业向国内机器人企业开放核心零部件,让企业能够快速制造生产一款机器人。”江磊指出,比如军工企业的液压线等核心零部件等能够为开发机器人所用。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研究员赵明国在接受界面新闻等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国内的服务机器人企业往往单独从头到尾整合供应链,效益不高。

“一家企业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目前整体未形成良好稳定的商业模式。”赵明国称。

此外,国内企业还需要面对海外公司在中国市场的竞争。

8月7日,直观复星总部及产业化基地项目医疗机器人制造·研发中心开工建设,有望实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中国的本土化生产。

ABB机器人的通用工业业务单元负责人邓奇对界面新闻表示,ABB是行业内最早实现全价值链本土化的跨国机器人企业。国内的机器人厂商在从中低端向高端制造突破,ABB机器人则开始从高端向中低端制造发力。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