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游泳大项落幕 为什么里约奥运会上有多项纪录被破?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游泳大项落幕 为什么里约奥运会上有多项纪录被破?

里约奥运会游泳场馆采取减低浪花的技术,并严格控制水温,这有助于选手游出更好的成绩。

图片来源:网络

在里约热内卢游泳馆里发生的大小事,总在人们的关注焦点底下。总决赛中的选手们纷纷拼命争取最快的成绩,在将要碰墙定胜负之际,高潮迭起。观众们屏息以待看着屏幕上公布的分数,随之而来的是刷出新纪录后不绝的欢呼雀跃之声。

截至目前为止,里约奥运会中就有15项游泳项目打破了世界及奥运纪录。在剩下三天的时间里,健将们刷出的新纪录快接近四年前在伦敦奥运的25次了。就在上周三晚,澳大利亚选手凯特·坎贝在女子100米自由式半决赛中顺着这格局创下了新奥运纪录。

那么有谁能准确读出当中的因由?无可否认,本届参选健儿实力水平的确可见一斑。来自美国的凯蒂·莱德基、瑞典的萨拉·索斯特伦,以及英国的皮缇·亚当纷纷碾压过去的纪录,以实力为大家带来眼前一亮的惊喜。

对比几十年来都难以攻破辉煌纪录的其他项目,自从2008年奥运新世界纪录出现开始,游泳健将们在往后的日子里打破纪录时有发生。

其实,当中的“快池”功不可没。这名词听起来可能有点怪异,水依然是水,但在实际操作上借用科技应用减低浪花的激越,从而营造更理想的比赛环境,是使健将们表现出色的关键条件之一。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起,作为全球游泳比赛的权威机构—国际泳联就大力推广在奥运赛场使用三米深的标准池,以提高选手们的浮力以及减低紊流的摩擦力。

本年度里约奥运会更不遑多让,致力把硬件设施提高到更优越的层次。有了具备防震功能的泳道分割线和顺畅的排水系统,生成了涟漪自然下降,从而达到令泳将如行云流水般前行。另外,池内有1万5千个小孔负责调节通风系统,因为摄氏25至28度之间的水温有可能导致泳手肌肉过于绷紧或放松,影响比赛表现。

澳大利亚队的卡梅伦·麦克沃伊就曾打趣道:“现在各大国际赛事都广泛使用这种特殊的游泳池,所以每次下水都会以为自己在参加世界锦标赛呢!”人们如今就使用禁药对运动员表现影响性一事议论纷纷,令国家大力支持的俄罗斯队今年也显得黯然失色。

对于使用不公平的竞争手段,观众们的眼睛显得非常雪亮、黑白分明。因服禁药而被迫停赛16个月的俄国泳手尤利娅·叶菲莫娃当年就遭遇群众使劲儿唾弃谩骂的攻击。在女子100米蛙泳比赛胜于尤利娅的美国选手Lilly King,就此曾对外宣称认为自己来取得此荣耀是凭真实力的。

事实上,除了游泳池的规格外,似乎泳手身上的战衣在胜败之间也占一席位,同样被贴上了“借用科技技术手段取胜”的灰色标签。

我们姑且就用泳衣来进行分析吧。在2008至2009年期间,所有泳将就同步穿上了含聚氨酯胶涂层、能完美配合水中力学的泳衣。尽管有人批评泳衣拉低了他们的正常水平,但的确在这两年内出现了超过100条新世界纪录。泳衣的新改革就曾触动了在奥运史上战绩累累的美国飞鱼迈克尔·菲尔普斯的神经,更扬言这种风气要是不革除就不再参加比赛。其后到了2010年,国际泳联才勒令限制参赛泳衣的用料材质。

美国选手迈克尔·菲尔普在2016里约奥运200米男子蝶式预选赛中大显身手。

菲尔普斯在下次决定后解释道:“希望有天可以让游泳比赛回归到它最淳朴的模样。”直至2012年,这种借助“超级泳衣”的神纪录终于被狠狠地打破了。

无论如何,高科技的使用始终是喜忧参半。自伦敦奥运会上有英国选手进驻/被检举后,总教练比尔·菲尼斯就提出位于谢菲尔德地位泳池(令泳手游得/水流)太快了,导致自己人无法在这稀薄的环境里有效发挥。

尽管有不满的声音,英国选手最后也成功在上周三里约奥运会里摘下4面奖牌,包括在男子100米蛙泳夺金的皮缇。

打破个人纪录的安德鲁·威尔斯虽然未能晋身男子100米自由式三甲,但他认为:“最大的区别在于尽管今年没能拿奖牌,但也并非所想中那么不堪。当年在老家伦敦看台上人头涌涌的场景到现在还历历在目,但里约这里的场地却非常私密。”不过,也有人秉承教练的格言,觉得辉煌成绩应该归功于运动员自己的刻苦锻炼:因为只有敏捷的泳将才会有所谓的"快池"。"

对于各方的意见,英国泳手Ben Proud就耸肩回应道:“无论如何,保持高谈阔论的空间是件好事,因为的确很难用三言两语说明白谁是谁非。总有人觉得“快池”令泳手游得慢,反之亦然。”

(翻译:曾詠琳)

来源:Financial Times

原标题:Why swimming records are being smashed in Rio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游泳大项落幕 为什么里约奥运会上有多项纪录被破?

里约奥运会游泳场馆采取减低浪花的技术,并严格控制水温,这有助于选手游出更好的成绩。

图片来源:网络

在里约热内卢游泳馆里发生的大小事,总在人们的关注焦点底下。总决赛中的选手们纷纷拼命争取最快的成绩,在将要碰墙定胜负之际,高潮迭起。观众们屏息以待看着屏幕上公布的分数,随之而来的是刷出新纪录后不绝的欢呼雀跃之声。

截至目前为止,里约奥运会中就有15项游泳项目打破了世界及奥运纪录。在剩下三天的时间里,健将们刷出的新纪录快接近四年前在伦敦奥运的25次了。就在上周三晚,澳大利亚选手凯特·坎贝在女子100米自由式半决赛中顺着这格局创下了新奥运纪录。

那么有谁能准确读出当中的因由?无可否认,本届参选健儿实力水平的确可见一斑。来自美国的凯蒂·莱德基、瑞典的萨拉·索斯特伦,以及英国的皮缇·亚当纷纷碾压过去的纪录,以实力为大家带来眼前一亮的惊喜。

对比几十年来都难以攻破辉煌纪录的其他项目,自从2008年奥运新世界纪录出现开始,游泳健将们在往后的日子里打破纪录时有发生。

其实,当中的“快池”功不可没。这名词听起来可能有点怪异,水依然是水,但在实际操作上借用科技应用减低浪花的激越,从而营造更理想的比赛环境,是使健将们表现出色的关键条件之一。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起,作为全球游泳比赛的权威机构—国际泳联就大力推广在奥运赛场使用三米深的标准池,以提高选手们的浮力以及减低紊流的摩擦力。

本年度里约奥运会更不遑多让,致力把硬件设施提高到更优越的层次。有了具备防震功能的泳道分割线和顺畅的排水系统,生成了涟漪自然下降,从而达到令泳将如行云流水般前行。另外,池内有1万5千个小孔负责调节通风系统,因为摄氏25至28度之间的水温有可能导致泳手肌肉过于绷紧或放松,影响比赛表现。

澳大利亚队的卡梅伦·麦克沃伊就曾打趣道:“现在各大国际赛事都广泛使用这种特殊的游泳池,所以每次下水都会以为自己在参加世界锦标赛呢!”人们如今就使用禁药对运动员表现影响性一事议论纷纷,令国家大力支持的俄罗斯队今年也显得黯然失色。

对于使用不公平的竞争手段,观众们的眼睛显得非常雪亮、黑白分明。因服禁药而被迫停赛16个月的俄国泳手尤利娅·叶菲莫娃当年就遭遇群众使劲儿唾弃谩骂的攻击。在女子100米蛙泳比赛胜于尤利娅的美国选手Lilly King,就此曾对外宣称认为自己来取得此荣耀是凭真实力的。

事实上,除了游泳池的规格外,似乎泳手身上的战衣在胜败之间也占一席位,同样被贴上了“借用科技技术手段取胜”的灰色标签。

我们姑且就用泳衣来进行分析吧。在2008至2009年期间,所有泳将就同步穿上了含聚氨酯胶涂层、能完美配合水中力学的泳衣。尽管有人批评泳衣拉低了他们的正常水平,但的确在这两年内出现了超过100条新世界纪录。泳衣的新改革就曾触动了在奥运史上战绩累累的美国飞鱼迈克尔·菲尔普斯的神经,更扬言这种风气要是不革除就不再参加比赛。其后到了2010年,国际泳联才勒令限制参赛泳衣的用料材质。

美国选手迈克尔·菲尔普在2016里约奥运200米男子蝶式预选赛中大显身手。

菲尔普斯在下次决定后解释道:“希望有天可以让游泳比赛回归到它最淳朴的模样。”直至2012年,这种借助“超级泳衣”的神纪录终于被狠狠地打破了。

无论如何,高科技的使用始终是喜忧参半。自伦敦奥运会上有英国选手进驻/被检举后,总教练比尔·菲尼斯就提出位于谢菲尔德地位泳池(令泳手游得/水流)太快了,导致自己人无法在这稀薄的环境里有效发挥。

尽管有不满的声音,英国选手最后也成功在上周三里约奥运会里摘下4面奖牌,包括在男子100米蛙泳夺金的皮缇。

打破个人纪录的安德鲁·威尔斯虽然未能晋身男子100米自由式三甲,但他认为:“最大的区别在于尽管今年没能拿奖牌,但也并非所想中那么不堪。当年在老家伦敦看台上人头涌涌的场景到现在还历历在目,但里约这里的场地却非常私密。”不过,也有人秉承教练的格言,觉得辉煌成绩应该归功于运动员自己的刻苦锻炼:因为只有敏捷的泳将才会有所谓的"快池"。"

对于各方的意见,英国泳手Ben Proud就耸肩回应道:“无论如何,保持高谈阔论的空间是件好事,因为的确很难用三言两语说明白谁是谁非。总有人觉得“快池”令泳手游得慢,反之亦然。”

(翻译:曾詠琳)

来源:Financial Times

原标题:Why swimming records are being smashed in Rio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