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蒯佳祺辞任,达达“破局”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蒯佳祺辞任,达达“破局”

达达八年,一个轮回。即时零售的标签,最终将贴在谁的身上,成了焦灼的赛点。

文|蓝洞商业  郭朝飞  焦丽莎

达达八年,一个轮回。

8月23日,达达宣布,董事会已确认蒯佳祺荣休并辞任首席执行官和公司董事会主席,自2022年8月31日起生效。京东零售CEO辛利军将担任达达集团董事会主席,原达达集团副总裁何辉剑升任达达集团总裁,全面主持公司日常工作。

2014年,蒯佳祺创立「即时物流平台」达达。两年后,达达与京东旗下的O2O业务京东到家合并,京东换取达达47.4%的股权,成为最大股东。

「达达和京东到家获得了一个比较理想的上‘岸’窗口。」事后蒯佳祺曾复盘说。

借此,达达打开新的赛道,不断拓展边界,达达集团成为本地即时零售+即时配送平台。2020年6月,达达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2022年2月,京东集团增持达达,股权提升至52%。

达达8月23日发布的2022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其总营收为23亿元,同比增长55%;调整后净利润率同比优化20个百分点;京东到家直接利润率转正。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12个月内,京东到家平台GMV为546亿元,同比增长69%,年活跃消费者达7280万。

据悉,目前达达集团仍为独立上市企业,CTO杨骏和CFO陈兆明等核心管理团队保持稳定,中层管理者、基层团队的梯队搭建完整,业务均正常推进中。

截至目前,京东小时购、京东到家平台上,已入驻超15万家实体零售门店,覆盖超过1700个县区市,深度合作超200家品牌商,2022年618双平台销售额同比去年增长77%,京东小时购下单用户数同比增长超过400%。

可以确定的是,达达将与京东进一步融合与协同,合力在即时零售市场与阿里、美团等巨头同场竞技。

1,时机已成熟

「做一些投资,关注类似红杉种子基金等创业基金,做创业导师。」这是蒯佳祺对未来的初步规划。

而对于辞任,蒯佳祺表示,「我们已经为接班计划进行了充分的准备,现在是最成熟的时机进行这些调整。」

资料显示,2014年何辉剑进入京东到家,先后担任京东到家研发总监、产研负责人、平台运营负责人、总经理、副总裁等职务。

蒯佳祺评价,在过去的八年里,何辉剑在公司的飞速发展以及与京东的合作深化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他的战略执行能力和领导力赢得了团队和董事会的信任与支持。

同时,达达董事会成员也将发生变化,原董事京东集团CEO徐雷、京东集团CFO许冉、京东物流CEO余睿、张怿将退出董事会,辛利军、何辉剑与沃尔玛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朱晓静将成为新任董事,同时长江商学院教授孙宝红、Laura Marie Butler和韩践为独立董事。

在此次人事调整之前,达达集团旗下两大主营业务新任负责人也已先后到任。京东到家由李昌明担任总经理,曾负责京东旗下的「物竞天择」项目,以及担任过京喜事业群商品中心总经理;而达达快送由傅兵负责,曾任京东仓储物流部副总裁、物流开放业务部负责人等。

达达在保持独立发展的同时,董事会将更具开放性与国际视野,这将为其下一步业务发展奠定基础。

达达已连续五个季度实现盈利改善,经营亏损率同比缩窄,京东到家直接利润率、达达快送KA业务单均毛利等经营指标持续改善,各业务板块造血能力显现。

要知道,客单价是拉动GMV增长的有力因素。2021年,京东到家客单价为192元,高于其他即时零售平台。2022年一季度,其整体客单价达到210元以上,即使不算3C品类,商超品类客单价也增长到了160元以上。

依据达达2022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旗下达达快送营收8亿元人民币,京东到家营收15亿元人民币。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12个月内,京东到家平台总交易额(GMV)为5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9%,年活跃消费者达7280万。

天风证券认为,今年以来,受宏观和政策影响,互联网企业基本面逐渐下探。本季度,互联网企业基本面有望确认底部,业绩期后市场有望逐步重拾对于企业的增长信心。

截至目前,有19家券商覆盖达达集团,间接反映了资本市场对即时零售赛道的关注。

7月,浙商证券首次覆盖达达集团,给予买入评级。报告认为,达达「仓拣配全链提效」+「小时购全域导流」助力实体零售降本增效,营销服务变现提升、引流&履约配送成本降低显著,业绩成长性和确定性望超市场预期。

无论是调整前还是之后,不变的是,达达扮演着京东即时零售战略的重要抓手。

此次调整后,京东明确提到,将已有的5.8亿主站活跃用户转化为即时零售用户,并针对业务层面给出了阶段性具体目标。此前,京东的战略目标更多是,以站外的京东到家吸引新增即时零售用户,从而给京东主站引流。

在何辉剑看来,京东和达达将持续向行业开放能力,助力合作伙伴数字化升级、优化运营并提高效率。「即时零售已经成为实体零售商和品牌商最重要的增长引擎,并将有力推动整个零售行业的增长。」

2,「三国杀」来了

终于,即时零售来到了「三国杀」的格局。

深耕八年的达达+京东,手握闪购、买菜等王牌的美团,以及集合了盒马、饿了么、淘鲜达、天猫超市等业务的阿里巴巴,都在2022年重仓「即时零售」。即时零售的标签,最终将贴在谁的身上,成了焦灼的赛点。

赛道如此拥挤,源自增量价值下的大势所趋。7月27日发布的《即时零售开放平台模式研究白皮书》曾指出,即时零售风口已至,迎来快速增长。

目前,即时零售渗透率加速增长,市场空间很大。

其中,平台模式2016-2021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81%。2021-2025年,即时零售开放平台模式预计将持续51%的年复合增速,预计到2025年,即时零售中的开放平台模式规模将达到约1.2万亿元,引领并拉动O2O整体市场规模增长。

即时零售的价值何在?蒯佳祺曾将其阐释为「实体零售商+品牌商+消费者」的三方共赢。

「对于实体零售商,即时零售极大地拓宽了业务覆盖边界,提升门店的坪效和人效,并把顾客转变为数字化用户;对于品牌商,即时零售构建了打通线上线下的数字化营销和运营生态,实现了全渠道经营的降本增效,并带来更高速的销售增长。对消费者,即时零售服务意味着显著的时间、效率和体验的提升。」

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裴亮看来,即时零售「不是单纯依靠线上的流量,而是通过对现有线下资源的整合,使得平台和线下零售商的合作形成一种1+1>2的能力」。即时零售使零售门店在完成日常经营的同时扮演前置仓的角色,不仅赋予零售门店新的角色,更实现了零售门店在整个供应链中的价值再造。

而此次的人事调整,可以说是应对行业格局的适时变化,对于双方来说可谓意义重大。

从行业层面来看,拆解京东、阿里、美团这三家即时零售主力,不难发现,各家业务单元尚属「割据」局面,比如阿里的即时零售分散在盒马、淘鲜达、天猫超市以及盒马等多个业务线,而美团也是由隶属到家事业群的美团闪购以及自营模式的美团买菜等组成,尚未打通协同。

而达达与京东的融合,是整合动作最快的一家,也是目前协同效应最强的一家。对于零售商和品牌商来说,履约痛点是其掣肘之处,搭载一站式的即时零售平台,达成高效与协同尤为关键。

相对于餐饮行业的即时配送,即时零售更为复杂。除了线下配送体系,即时零售还需要供给端即时调整线上商品结构、构建合理的仓店模型、搭建完善的拣货链路等等。

为了解决行业痛点,在去年双11前,达达快送发布了一套贯穿「仓拣配」环节的全链路解决方案。在「拣货」环节推出的达达优拣, 首创「众包拣货」模式,由众包拣货员服务于门店全渠道订单拣货、商品打包、订单交付等工作,并实现拣货作业、拣货管理的数字化和产品化。

截至目前,沃尔玛的全国门店均通过达达优拣进行拣货,拣货效率获得双位数提升。沃尔玛中国高级副总裁兼大卖场首席营运官祝骏曾分享,「我们零售端、配送端、拣货端、履约端等所有事情都需要重新思考。但不变的是,无论零售还是配送履约,沃尔玛和达达快送密不可分。」

从业务层面来看,达达快送+京东到家更加强化了其承载京东即时零售战略的关键位置,与京东主站的「小时购」也将发挥更大的协同效力。

在2021年双11之前,京东和达达正式发布双方联合打造的「京东小时购」业务,当时目标明确:整合京东内部即时零售业务资源,由达达作为实际操盘手。五个月之后,何辉剑被任命为京东新成立的同城事业部负责人,其业务主线就是深化同城场景下的零售业务,以及探索到店、生活服务等场景。

财报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京东小时购GMV同比增长超2倍;随着小时购商家合作和商品供给进一步拓展,搜索曝光率环比提升3个百分点。京东App「附近」频道目前已经覆盖全国所有小时购已开城的城市,「附近」频道GMV环比增长超过80%。

「与即时零售平台合作是我们希望的,他们有物流配送,还有线上的运营能力,这些都是我们自己没有办法做到的。」北京一位零售店主告诉「蓝洞商业」,只能辐射附近小区居民的消费,很难把生意做大。

据艾瑞咨询测算,预计到2025年,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有望达11940亿元。这个「万亿市场」,巨头们当然不会错过。

可以预见的是,达达+京东的CP,将进一步盘活京东的供给和达达的履约,并整合双方在零售数字化上的能力沉淀。而供给、履约以及数字化水平,正是即时零售「三国杀」争夺的关键。

时至今日,达达「万千好物,即时可得」的担子落在了继任者身上,战局拭目以待。

审校|陈秋霖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达达

  • 达达集团:郭庆接替单甦出任董事会主席
  • 达达集团披露个别存疑业务审查结果:管理层未参与策划,为个别员工所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蒯佳祺辞任,达达“破局”

达达八年,一个轮回。即时零售的标签,最终将贴在谁的身上,成了焦灼的赛点。

文|蓝洞商业  郭朝飞  焦丽莎

达达八年,一个轮回。

8月23日,达达宣布,董事会已确认蒯佳祺荣休并辞任首席执行官和公司董事会主席,自2022年8月31日起生效。京东零售CEO辛利军将担任达达集团董事会主席,原达达集团副总裁何辉剑升任达达集团总裁,全面主持公司日常工作。

2014年,蒯佳祺创立「即时物流平台」达达。两年后,达达与京东旗下的O2O业务京东到家合并,京东换取达达47.4%的股权,成为最大股东。

「达达和京东到家获得了一个比较理想的上‘岸’窗口。」事后蒯佳祺曾复盘说。

借此,达达打开新的赛道,不断拓展边界,达达集团成为本地即时零售+即时配送平台。2020年6月,达达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2022年2月,京东集团增持达达,股权提升至52%。

达达8月23日发布的2022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其总营收为23亿元,同比增长55%;调整后净利润率同比优化20个百分点;京东到家直接利润率转正。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12个月内,京东到家平台GMV为546亿元,同比增长69%,年活跃消费者达7280万。

据悉,目前达达集团仍为独立上市企业,CTO杨骏和CFO陈兆明等核心管理团队保持稳定,中层管理者、基层团队的梯队搭建完整,业务均正常推进中。

截至目前,京东小时购、京东到家平台上,已入驻超15万家实体零售门店,覆盖超过1700个县区市,深度合作超200家品牌商,2022年618双平台销售额同比去年增长77%,京东小时购下单用户数同比增长超过400%。

可以确定的是,达达将与京东进一步融合与协同,合力在即时零售市场与阿里、美团等巨头同场竞技。

1,时机已成熟

「做一些投资,关注类似红杉种子基金等创业基金,做创业导师。」这是蒯佳祺对未来的初步规划。

而对于辞任,蒯佳祺表示,「我们已经为接班计划进行了充分的准备,现在是最成熟的时机进行这些调整。」

资料显示,2014年何辉剑进入京东到家,先后担任京东到家研发总监、产研负责人、平台运营负责人、总经理、副总裁等职务。

蒯佳祺评价,在过去的八年里,何辉剑在公司的飞速发展以及与京东的合作深化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他的战略执行能力和领导力赢得了团队和董事会的信任与支持。

同时,达达董事会成员也将发生变化,原董事京东集团CEO徐雷、京东集团CFO许冉、京东物流CEO余睿、张怿将退出董事会,辛利军、何辉剑与沃尔玛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朱晓静将成为新任董事,同时长江商学院教授孙宝红、Laura Marie Butler和韩践为独立董事。

在此次人事调整之前,达达集团旗下两大主营业务新任负责人也已先后到任。京东到家由李昌明担任总经理,曾负责京东旗下的「物竞天择」项目,以及担任过京喜事业群商品中心总经理;而达达快送由傅兵负责,曾任京东仓储物流部副总裁、物流开放业务部负责人等。

达达在保持独立发展的同时,董事会将更具开放性与国际视野,这将为其下一步业务发展奠定基础。

达达已连续五个季度实现盈利改善,经营亏损率同比缩窄,京东到家直接利润率、达达快送KA业务单均毛利等经营指标持续改善,各业务板块造血能力显现。

要知道,客单价是拉动GMV增长的有力因素。2021年,京东到家客单价为192元,高于其他即时零售平台。2022年一季度,其整体客单价达到210元以上,即使不算3C品类,商超品类客单价也增长到了160元以上。

依据达达2022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旗下达达快送营收8亿元人民币,京东到家营收15亿元人民币。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12个月内,京东到家平台总交易额(GMV)为5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9%,年活跃消费者达7280万。

天风证券认为,今年以来,受宏观和政策影响,互联网企业基本面逐渐下探。本季度,互联网企业基本面有望确认底部,业绩期后市场有望逐步重拾对于企业的增长信心。

截至目前,有19家券商覆盖达达集团,间接反映了资本市场对即时零售赛道的关注。

7月,浙商证券首次覆盖达达集团,给予买入评级。报告认为,达达「仓拣配全链提效」+「小时购全域导流」助力实体零售降本增效,营销服务变现提升、引流&履约配送成本降低显著,业绩成长性和确定性望超市场预期。

无论是调整前还是之后,不变的是,达达扮演着京东即时零售战略的重要抓手。

此次调整后,京东明确提到,将已有的5.8亿主站活跃用户转化为即时零售用户,并针对业务层面给出了阶段性具体目标。此前,京东的战略目标更多是,以站外的京东到家吸引新增即时零售用户,从而给京东主站引流。

在何辉剑看来,京东和达达将持续向行业开放能力,助力合作伙伴数字化升级、优化运营并提高效率。「即时零售已经成为实体零售商和品牌商最重要的增长引擎,并将有力推动整个零售行业的增长。」

2,「三国杀」来了

终于,即时零售来到了「三国杀」的格局。

深耕八年的达达+京东,手握闪购、买菜等王牌的美团,以及集合了盒马、饿了么、淘鲜达、天猫超市等业务的阿里巴巴,都在2022年重仓「即时零售」。即时零售的标签,最终将贴在谁的身上,成了焦灼的赛点。

赛道如此拥挤,源自增量价值下的大势所趋。7月27日发布的《即时零售开放平台模式研究白皮书》曾指出,即时零售风口已至,迎来快速增长。

目前,即时零售渗透率加速增长,市场空间很大。

其中,平台模式2016-2021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81%。2021-2025年,即时零售开放平台模式预计将持续51%的年复合增速,预计到2025年,即时零售中的开放平台模式规模将达到约1.2万亿元,引领并拉动O2O整体市场规模增长。

即时零售的价值何在?蒯佳祺曾将其阐释为「实体零售商+品牌商+消费者」的三方共赢。

「对于实体零售商,即时零售极大地拓宽了业务覆盖边界,提升门店的坪效和人效,并把顾客转变为数字化用户;对于品牌商,即时零售构建了打通线上线下的数字化营销和运营生态,实现了全渠道经营的降本增效,并带来更高速的销售增长。对消费者,即时零售服务意味着显著的时间、效率和体验的提升。」

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裴亮看来,即时零售「不是单纯依靠线上的流量,而是通过对现有线下资源的整合,使得平台和线下零售商的合作形成一种1+1>2的能力」。即时零售使零售门店在完成日常经营的同时扮演前置仓的角色,不仅赋予零售门店新的角色,更实现了零售门店在整个供应链中的价值再造。

而此次的人事调整,可以说是应对行业格局的适时变化,对于双方来说可谓意义重大。

从行业层面来看,拆解京东、阿里、美团这三家即时零售主力,不难发现,各家业务单元尚属「割据」局面,比如阿里的即时零售分散在盒马、淘鲜达、天猫超市以及盒马等多个业务线,而美团也是由隶属到家事业群的美团闪购以及自营模式的美团买菜等组成,尚未打通协同。

而达达与京东的融合,是整合动作最快的一家,也是目前协同效应最强的一家。对于零售商和品牌商来说,履约痛点是其掣肘之处,搭载一站式的即时零售平台,达成高效与协同尤为关键。

相对于餐饮行业的即时配送,即时零售更为复杂。除了线下配送体系,即时零售还需要供给端即时调整线上商品结构、构建合理的仓店模型、搭建完善的拣货链路等等。

为了解决行业痛点,在去年双11前,达达快送发布了一套贯穿「仓拣配」环节的全链路解决方案。在「拣货」环节推出的达达优拣, 首创「众包拣货」模式,由众包拣货员服务于门店全渠道订单拣货、商品打包、订单交付等工作,并实现拣货作业、拣货管理的数字化和产品化。

截至目前,沃尔玛的全国门店均通过达达优拣进行拣货,拣货效率获得双位数提升。沃尔玛中国高级副总裁兼大卖场首席营运官祝骏曾分享,「我们零售端、配送端、拣货端、履约端等所有事情都需要重新思考。但不变的是,无论零售还是配送履约,沃尔玛和达达快送密不可分。」

从业务层面来看,达达快送+京东到家更加强化了其承载京东即时零售战略的关键位置,与京东主站的「小时购」也将发挥更大的协同效力。

在2021年双11之前,京东和达达正式发布双方联合打造的「京东小时购」业务,当时目标明确:整合京东内部即时零售业务资源,由达达作为实际操盘手。五个月之后,何辉剑被任命为京东新成立的同城事业部负责人,其业务主线就是深化同城场景下的零售业务,以及探索到店、生活服务等场景。

财报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京东小时购GMV同比增长超2倍;随着小时购商家合作和商品供给进一步拓展,搜索曝光率环比提升3个百分点。京东App「附近」频道目前已经覆盖全国所有小时购已开城的城市,「附近」频道GMV环比增长超过80%。

「与即时零售平台合作是我们希望的,他们有物流配送,还有线上的运营能力,这些都是我们自己没有办法做到的。」北京一位零售店主告诉「蓝洞商业」,只能辐射附近小区居民的消费,很难把生意做大。

据艾瑞咨询测算,预计到2025年,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有望达11940亿元。这个「万亿市场」,巨头们当然不会错过。

可以预见的是,达达+京东的CP,将进一步盘活京东的供给和达达的履约,并整合双方在零售数字化上的能力沉淀。而供给、履约以及数字化水平,正是即时零售「三国杀」争夺的关键。

时至今日,达达「万千好物,即时可得」的担子落在了继任者身上,战局拭目以待。

审校|陈秋霖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