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六月份周董发布新专辑以来,一直没顾上关注。上周买来数字专辑一张,时而听听,也没发现什么惊喜。对我来说,满专辑的快歌并不是很讨人喜欢,因此当《前世情人》开始播放时,除了感到节奏有点奇怪外,再无更多感触。而对于整张专辑,我则是在频繁地对“下一曲”的点击中,习惯性发出“英雄暮年”的感慨。
也不知是第几遍,又一次转到《前世情人》,一阵快节奏的周氏说唱从麻木的大脑中退场后,节奏间慢慢升起了明晰的旋律。伴随着中世纪的复古曲风,耳中进来了几句轻柔的歌词:
什么爱不说就已经存在,什么爱望着就全都明白,妳笑一点一点一滴漾开,一字一句形容不来,是星空上的银海。
像在沙土里刨出宝贝一样,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到了歌上。仔细听才发现,这首以说唱开头的歌曲的节奏竟然是三拍子,而非印象中大多数说唱旋律以“动次打次”式的二拍或四拍为主的节奏形式。这使得这首歌在快速的说唱节奏中多了一丝圆舞曲的优雅,这或许也是一开始我感到节奏有点奇怪的原因。
靠着基础的乐理知识我感到这首歌应该有些特别,而再回过头看看歌曲名字《前世情人》,便大概明白了周董此曲创作的用意。在后来对这张专辑里所有歌曲又反复听过多次之后,还是觉得这首歌最好听。
有了对《前世情人》的关注,才注意到网上一段时间以来关于周杰伦新专辑及这首歌的一些新闻,也才知道在媒体的包装下,这首歌背后还有好几段故事:Hathaway在手机钢琴软件上无意的弹奏被周董谱成了一首歌;周杰伦演唱会唱《前世情人》为小周周庆生等。
这些都展示了奶爸周杰伦对Hathaway无限的爱意,而我觉得更能体现他对女儿爱的,还是他用自己对音乐创作的理解,送给Hathaway的这首三拍子的歌曲。
周杰伦这张专辑的发表距离上一张专辑大概一年半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完成了由一个大男孩到一个丈夫,再到一个父亲的转变。这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转变,这种转变也必将体现在他创作的作品之中。
在《前世情人》里,周杰伦深刻在骨子里的那种屌屌的气质没有消失,随着他一如既往地酷拽演唱,来自周杰伦的特有的气息依然随着旋律慢慢释放。然而不同的是,这是一首由小周周Hathaway开头的曲子,她是周杰伦前世的情人,是周杰伦创作的灵感。或许正是她无意的一个动作,让周杰伦在这种屌屌的风格中融入了新的东西。他调整了一下节奏,把二四拍为主的说唱变成了三拍子,这首动感十足的hip-hop瞬间披上了圆舞曲的衣裳,一首杰伦版华尔兹诞生。Hathaway便是踩着这首华尔兹的节拍,在周杰伦的光环下走入了大家的视野。
按照歌手创作的一般规律,过了那段顶峰的黄金时期,就再难创作出激起人们最初热情的东西。这与作品的特点有关,与创作者的才智有关,也与时代和每个人的经历有关。
与大多数歌手一样,周杰伦在经历了自己的创作巅峰,巩固了天王地位之后,在作品创作上也难以和当初同日而语。从这张专辑里,我们再也找不到当年那个能把整个世界都写成歌的音乐天才,在不断重复的周氏饶舌中,或许还能嗅出一丝末路的挣扎。
然而就是这首三拍子的歌曲,让我们看到了周杰伦作为一名合格音乐人的努力。尽管成长磨平了棱角,但他依然用自己的音乐哲学诠释着生活,在营销、包装打天下的娱乐圈,似乎还给我们传递了那么一点工匠精神。
或许,那个照亮我们青春的周杰伦已经远去,但一个更加立体更有味道的周杰伦还在努力前行。他用自己的才华给女儿谱了一曲周氏“华尔兹“,也成了自己华丽转身的一支圆舞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