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半年赚五个亿,涪陵榨菜的消费逻辑是什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半年赚五个亿,涪陵榨菜的消费逻辑是什么?

榨菜价格快赶上泡面了。

文|有数 李萧楠

编辑|周哲浩

关于涪陵榨菜,有两条人们熟知、却又不完全正确的理论。

第一条:低收入农民工是榨菜的主要消费群体,还有专门的“榨菜理论”:根据涪陵榨菜在全国各地区的销售额变化可以推断人口流动趋势。第二条:榨菜业绩的增长,代表了“消费降级”的趋势。

但事实上,涪陵榨菜能成为一家半年赚五个亿的上市公司,靠的恰恰是上面两条另一面:白领与农民工一样,都是涪陵榨菜的主要消费群体,另外,涪陵榨菜的价格其实一直是在提升的——业绩升级和消费降级没有半毛钱关系,有的真就是(涨价)半毛钱的关系。

7月30日,涪陵榨菜发布2022H1财报,报告期内营收14.22亿,同比上涨5.58%,净利润5.16亿,同比增长37.24%,净利率36.3%。

这是什么概念呢?金龙鱼H1营收1194亿,净利润高达19个亿。也就是涪陵榨菜用金龙鱼1/84的营收,创造了金龙鱼1/4的净利润。

涪陵榨菜过去四年里的营收涨了65.7%,其中有三年的增长率超过两位数,可以说增长得非常稳定。但稳定的背后却也存在隐患。

通过对涪陵榨菜H1财报的分析,本文将尝试探究以下三个问题:

1.榨菜的消费逻辑是什么?

2.涪陵榨菜的增长逻辑是什么?

3.为什么说涪陵榨菜存在隐患?

对了,“涪”的发音是“fu”而不是“pei”。

隐形刚需

农民工靠啤酒解乏,白领喝星巴克提神。但在佐餐这件事上,榨菜却是一致的选择。

什么是佐餐?就是你需要找点东西凑合着把饭快点咽下去。因此佐餐食品有两大特征:便宜、便捷。这两大特征则分别对应着农民工和白领这两大消费人群。

低收入的农民工需要便宜的榨菜来帮他们控制生活费用,这一点很好理解。而都市白领需要便捷的榨菜来帮他们快速进食:涪陵榨菜七成以上的销售来自于县级以上城市——在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下, 吃饭的速度也要被纳入996的安排。

总归一句话,榨菜之下众生平等。而对榨菜的偏爱,本质上是现代中国人对于“重口味”的不懈追求。

鲁川粤苏闽浙湘徽八大菜系,一半都以重口味著称,近年来川菜更是凭借火锅横扫中国,螺蛳粉、辣条、酸辣粉、火鸡面等重口网红食品亦屡屡出圈。

甚至三十年前康师傅和统一进入大陆市场时,统一就因选了清淡口的发育路线致使开局失利,被康师傅的红烧牛肉面吊着打了二十多年,直到同样重口的老坛酸菜横空出世才扳回一局。

一言蔽之,中国人对于重口味的热爱,是刻在骨子里的隐形刚需。

就佐餐和口味而言,榨菜和泡菜同属于酱腌菜。从酱腌菜市场规模增长的情况来看,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仅有个位数低增长的市场。

网上有个很有意思的“电梯理论”,大概是说只要你身处电梯当中,那么无论是做俯卧撑还是站着不动,都不影响电梯将你带到顶层。

涪陵榨菜就属于那种在电梯里持续搭梯子的选手——行业在涨,它自己也在涨。但从酱腌菜市场的规模来看,它的增速其实已经有所放缓。

涪陵榨菜得找到自己的增长逻辑。

涨价支撑的增长

涪陵榨菜最玄妙的营收增长动力,就摆在它的包装上。

榨菜可以分为包装榨菜和散装榨菜,前者按包卖,后者论斤拿,目前二者的市场比例大概是六四开,涪陵榨菜做的就是前者。

包装榨菜相比散装榨菜和泡菜,在卫生和零售方面有着更大的优势,也更容易标准化,因此多年来包装榨菜一直在吃掉散装榨菜和泡菜的市场份额。

但这并不是涪陵榨菜最大的增长力,一言以蔽之,涪陵榨菜的营收,基本是靠涨价带动的。

由于涪陵榨菜的龙头地位,它是有定价权的。

由重庆涪陵区国资委实控的涪陵榨菜,手握最优质最成熟的榨菜原料青菜头的供应市场,通过价格保护机制与当地农民利益相绑定,继而把控原材料的价格波动。且涪陵榨菜市占率近三成,是业内的绝对龙头。

金龙鱼一定很羡慕涪陵榨菜,因为同样是原材料占成本大头的行业,涪陵榨菜既能把控原材料价格,又能决定销售价格,而金龙鱼二者都不行。

事实上,从在2008年到2018年,涪陵榨菜的产品直接或间接提价累计已达12次,旗下70克包装的乌江榨菜出厂价由0.5元上涨到了2元。

所谓的间接涨价,其实就是在包装上做文章——比如2012年,同样是1元/包,容量却从100g变成了80g,两年后,1元就只能买到一包60g的榨菜了。

如今新式茶饮通过少加一点小料实现变相提价的手段,涪陵榨菜早就熟稔于心了。

涨价终究是有尽头的:如果说前几次涨价,还可以说人们对五毛一块的增加不敏感,但是涨价逐渐背离了“便宜”这个榨菜的特质。

而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涨价已经开始导致销量的下滑。

2020年,80g主力产品通过规格调整为70g,尚能取得12.5%的销量增长,2021年,当部分产品出厂价上调3%-19%之后,销量下滑了1.7%[2]。

说白了,榨菜其实是一种伪刚需,之所以能涨一点价,是因为还与“刚需”搭边,但涨价的多了,“伪”的特点就逐渐显露,自然也就不会有更多人去买了。

涪陵榨菜半年报里提到,占当期营收10%以上的主要产品售价涨幅超过30%。价格继续涨,销量则继续跌:榨菜销量同比下降了9.97%,反而是萝卜和泡菜,销量分别上涨了25.93%和10.91%。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涪陵榨菜

2.8k
  • 青菜头价格下滑,涪陵榨菜业绩有望触底反弹
  • 虽然第三季度业绩反转,“榨菜龙头”涪陵榨菜仍陷业绩瓶颈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半年赚五个亿,涪陵榨菜的消费逻辑是什么?

榨菜价格快赶上泡面了。

文|有数 李萧楠

编辑|周哲浩

关于涪陵榨菜,有两条人们熟知、却又不完全正确的理论。

第一条:低收入农民工是榨菜的主要消费群体,还有专门的“榨菜理论”:根据涪陵榨菜在全国各地区的销售额变化可以推断人口流动趋势。第二条:榨菜业绩的增长,代表了“消费降级”的趋势。

但事实上,涪陵榨菜能成为一家半年赚五个亿的上市公司,靠的恰恰是上面两条另一面:白领与农民工一样,都是涪陵榨菜的主要消费群体,另外,涪陵榨菜的价格其实一直是在提升的——业绩升级和消费降级没有半毛钱关系,有的真就是(涨价)半毛钱的关系。

7月30日,涪陵榨菜发布2022H1财报,报告期内营收14.22亿,同比上涨5.58%,净利润5.16亿,同比增长37.24%,净利率36.3%。

这是什么概念呢?金龙鱼H1营收1194亿,净利润高达19个亿。也就是涪陵榨菜用金龙鱼1/84的营收,创造了金龙鱼1/4的净利润。

涪陵榨菜过去四年里的营收涨了65.7%,其中有三年的增长率超过两位数,可以说增长得非常稳定。但稳定的背后却也存在隐患。

通过对涪陵榨菜H1财报的分析,本文将尝试探究以下三个问题:

1.榨菜的消费逻辑是什么?

2.涪陵榨菜的增长逻辑是什么?

3.为什么说涪陵榨菜存在隐患?

对了,“涪”的发音是“fu”而不是“pei”。

隐形刚需

农民工靠啤酒解乏,白领喝星巴克提神。但在佐餐这件事上,榨菜却是一致的选择。

什么是佐餐?就是你需要找点东西凑合着把饭快点咽下去。因此佐餐食品有两大特征:便宜、便捷。这两大特征则分别对应着农民工和白领这两大消费人群。

低收入的农民工需要便宜的榨菜来帮他们控制生活费用,这一点很好理解。而都市白领需要便捷的榨菜来帮他们快速进食:涪陵榨菜七成以上的销售来自于县级以上城市——在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下, 吃饭的速度也要被纳入996的安排。

总归一句话,榨菜之下众生平等。而对榨菜的偏爱,本质上是现代中国人对于“重口味”的不懈追求。

鲁川粤苏闽浙湘徽八大菜系,一半都以重口味著称,近年来川菜更是凭借火锅横扫中国,螺蛳粉、辣条、酸辣粉、火鸡面等重口网红食品亦屡屡出圈。

甚至三十年前康师傅和统一进入大陆市场时,统一就因选了清淡口的发育路线致使开局失利,被康师傅的红烧牛肉面吊着打了二十多年,直到同样重口的老坛酸菜横空出世才扳回一局。

一言蔽之,中国人对于重口味的热爱,是刻在骨子里的隐形刚需。

就佐餐和口味而言,榨菜和泡菜同属于酱腌菜。从酱腌菜市场规模增长的情况来看,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仅有个位数低增长的市场。

网上有个很有意思的“电梯理论”,大概是说只要你身处电梯当中,那么无论是做俯卧撑还是站着不动,都不影响电梯将你带到顶层。

涪陵榨菜就属于那种在电梯里持续搭梯子的选手——行业在涨,它自己也在涨。但从酱腌菜市场的规模来看,它的增速其实已经有所放缓。

涪陵榨菜得找到自己的增长逻辑。

涨价支撑的增长

涪陵榨菜最玄妙的营收增长动力,就摆在它的包装上。

榨菜可以分为包装榨菜和散装榨菜,前者按包卖,后者论斤拿,目前二者的市场比例大概是六四开,涪陵榨菜做的就是前者。

包装榨菜相比散装榨菜和泡菜,在卫生和零售方面有着更大的优势,也更容易标准化,因此多年来包装榨菜一直在吃掉散装榨菜和泡菜的市场份额。

但这并不是涪陵榨菜最大的增长力,一言以蔽之,涪陵榨菜的营收,基本是靠涨价带动的。

由于涪陵榨菜的龙头地位,它是有定价权的。

由重庆涪陵区国资委实控的涪陵榨菜,手握最优质最成熟的榨菜原料青菜头的供应市场,通过价格保护机制与当地农民利益相绑定,继而把控原材料的价格波动。且涪陵榨菜市占率近三成,是业内的绝对龙头。

金龙鱼一定很羡慕涪陵榨菜,因为同样是原材料占成本大头的行业,涪陵榨菜既能把控原材料价格,又能决定销售价格,而金龙鱼二者都不行。

事实上,从在2008年到2018年,涪陵榨菜的产品直接或间接提价累计已达12次,旗下70克包装的乌江榨菜出厂价由0.5元上涨到了2元。

所谓的间接涨价,其实就是在包装上做文章——比如2012年,同样是1元/包,容量却从100g变成了80g,两年后,1元就只能买到一包60g的榨菜了。

如今新式茶饮通过少加一点小料实现变相提价的手段,涪陵榨菜早就熟稔于心了。

涨价终究是有尽头的:如果说前几次涨价,还可以说人们对五毛一块的增加不敏感,但是涨价逐渐背离了“便宜”这个榨菜的特质。

而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涨价已经开始导致销量的下滑。

2020年,80g主力产品通过规格调整为70g,尚能取得12.5%的销量增长,2021年,当部分产品出厂价上调3%-19%之后,销量下滑了1.7%[2]。

说白了,榨菜其实是一种伪刚需,之所以能涨一点价,是因为还与“刚需”搭边,但涨价的多了,“伪”的特点就逐渐显露,自然也就不会有更多人去买了。

涪陵榨菜半年报里提到,占当期营收10%以上的主要产品售价涨幅超过30%。价格继续涨,销量则继续跌:榨菜销量同比下降了9.97%,反而是萝卜和泡菜,销量分别上涨了25.93%和10.91%。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