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宁高宁写诗挥别:老了的美好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宁高宁写诗挥别:老了的美好

自1990年至今,宁高宁担任过华润集团、中粮集团、中国化工和中化集团四家央企的负责人。

图片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文 |《中国企业家》杂志  记者 谭丽平

编辑|米娜

作为掌舵过四家全球500强的企业家,宁高宁将告别自己的战场。卸任前,他写了上面这首《老了的美好》向众人告别。8月27日,《中国企业家》向宁高宁独家确认了此事,并获得了诗歌的转载授权。

自1990年至今,宁高宁担任过华润集团、中粮集团、中国化工和中化集团四家央企的负责人。而神奇之处在于,宁高宁自32岁开始执掌华润后,至今32年里,他“盘”的都是巨无霸。

在不同阶段,外界为宁高宁贴上不同的标签,从“国企职业放牛娃”“中国的韦尔奇”“中国摩根”到“红色地产老兵”“救火队长”,人们很难用单一的固定标签来形容宁高宁。

在企业家群体里,宁高宁并非喜欢雄辩滔滔、对外传道授业之人,却依靠实干拥有众多粉丝。他奉行中庸之道,又有豪爽快直的齐鲁之风。纯朴单调的农村生活,纪律至上的军营历练,推崇自由思考、创新思维的异域求学经历,视角广阔、成熟专业的香港商业氛围浸润,都交织在他的精神维度中——这些从他的文章中可略见一斑,对生活中的细节,他总保留着详细而自然的记忆。

宁高宁属于思考型,又相当执着,有股一条路跑到底的劲头。“他是个理想主义者,有时候主动跳出来代一个群体发言,有点堂·吉诃德的气质。”华彩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白万纲曾如此评价他。

从一件小事可看出宁高宁大气磅礴又细腻入微的风格。昨天宣布卸任后,有老同事在朋友圈中回忆,宁高宁做中粮董事长时,某次活动喝到大醉,吐在了忠良书院自家的客房中,第二天保洁打扫房间时,发现他在桌上放了500元清洁费。

还有一件事可以看出他为人大气:曾经有张疯传的宁高宁跪在地上写白板的照片。据说那是在为中粮的管理层做培训时,当写到白板下面时,刚刚到任的新董事长宁高宁跪在地上接着写,行为自然。事后,宁高宁的解释是,那天腰疼蹲不下去,所以索性跪下写。

尽管自己的性格多面,宁高宁却长于塑造统一的组织性格。早年间,国资委去考察,随便找一个员工,感觉“说上三句话就知道这个人是中粮的”。在庞大的央企里,理念传导往往会遭遇“电阻”,但宁高宁有一套“吾道一以贯之”的工具。

如今,已超过央企一把手退休年龄上限的宁高宁,将告别这个历史舞台。

8月26日上午,中国中化宣布,宁高宁卸任,李凡荣将接替他但任中国中化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这也意味着,这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化工企业迎来了新的掌门人。而在一年多以前,这家万亿级的新央企才刚刚成立,由两家世界500强央企——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重组而成。主导这场“巨无霸”央企重组的,正是宁高宁。

美国金融寡头J.P.Morgan控制的金融帝国曾覆盖了铁路、航运、电气等多个领域,宁高宁也曾凭借其广为人知的资本运作能力,深入消费品制造、地产、农业、食品、化工等多个领域,在业界被称为“中国摩根”。

通过娴熟的资本运作,宁高宁让华润整合了地产、啤酒、零售、纺织、制药、建材等多个领域;在中粮集团的大整合中,他先后重组了新疆屯河、中土畜、中谷,收购深宝恒,控股丰原生化,接盘五谷道场,入股蒙牛;他还成功让“两化合并”,组成中国中化。或许正因如此,宁高宁超龄服役,打破了央企一把手正常63岁的退休时限,至今才卸任。

2001年,《中国企业家》嗅到,中国产业格局已经进入到一个“类摩根时代”。

所谓的“摩根时代”,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北美,当时美国国内分散重复建设、恶性竞争、市场毫无秩序,有几百家钢铁厂、两三百家汽车厂,谁都不上规模、恶性竞争很厉害。后来金融巨头J.P.Morgan重组了美国产业,最大的动作是把所有的钢铁厂重组成一个全国性的钢铁公司,进行了有规模的产业升级换代。

那么,哪些中国企业怀抱着成为“中国摩根”的理想?他们成为“摩根”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其进展及前景如何?

中企第一次以《寻找中国摩根》为题,将宁高宁和华润集团请上了封面,彼时华润在地产、零售、纺织、电厂、建材、制药业,正以资本为利器,高速向这些行业渗透、挺进。

当时的宁高宁是香港华润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是年43岁。

2016年1月5日,宁高宁正式告别中粮,前往中化集团任董事长、党组书记,临别前他给中粮的同仁留下了一首诗《如果》,诗写得直白而动情,符合宁一贯的风格:

……

如果光阴如梭不停留,

如果我老态龙钟,

如果我白发苍苍,

我仍要回到中粮。

是年,宁58岁。

老兵不死,也不会凋零。

救火队长

宁高宁所展现的能力,与其成长经历与善于学习思考脱不开关系。

1958年,宁高宁出生于山东小城滨州一个医生家庭。17岁高中毕业后,他下乡插队当了一名知青。次年年底,在经过严格筛选后,宁高宁成为江苏某炮兵连的一名新兵。在军队历练两年后,1978年,他从军队考入了山东大学。

起初,宁高宁报考的是山东大学中文系,后来由于人数招满被调到了经济系。这一“意外”,就此改变了宁高宁的人生轨迹。但多年后成为企业家的宁高宁,一直都未中断过写作,其关于企业的思考也常常见诸于报端。

1983年,宁高宁获得了山东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之后,他飞越太平洋,远赴美国匹兹堡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MBA)。虽然,当时宁高宁并不知道什么叫做MBA,但专业知识的储备,也为其日后的企业管理奠定了基础。

宁高宁在1987年正式进入华润,据宁高宁回忆,当时华润集团想买永达利办印染厂,但买过来后,因为担心污染而决定更改其用途。华润集团选择派宁高宁为代表处理此事,这事后来得到了圆满解决。之后,宁高宁又使企业净赚了4亿多元,经此便在华润一战成名。

1999年,宁高宁被任命为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董事会主席。在他执掌华润的日子里,宁高宁用一连串的策略性的资本运作,横跨房地产、零售业等主体行业,带领华润向实业发展。

之后华润运用大量资金收购企业,在地产、啤酒、零售、纺织、电厂、制药、建材等多个领域进行了深度整合,包括整合华远和入主万科,他也因此与任志强和王石结缘。直至宁高宁离开华润时,华润总资产已从600亿元发展到万亿元。

在宁高宁的职业生涯中,华润如同其“初恋情人”,在华润集团的纪录片《润物耕心》中,他面对镜头回忆起往事眼泪涟涟。

2004年,宁高宁迎来了第二家央企的管理之旅。当年12月,他空降至中粮集团,被任命为中粮集团董事长。之后,在宁高宁的带领下,中粮集团一直在进行业务板块和资产整合,特别是中粮集团的主营业务糖、粮、油等业务板块。

据了解,加入中粮后的宁高宁主导了超过50起以上的并购,先后涉足新疆屯河、中土畜、中谷、华润酒精、深宝恒、丰原生化、五谷道场、蒙牛等公司。其中最负盛名的是,中粮联手厚朴基金,以61亿港元入股蒙牛乳业,并成为蒙牛的最大股东,创造了当时国内食品行业最大规模的买卖纪录。

宁高宁在掌舵中粮的11年里,中粮击败对手中储粮,收购粮食物流企业华粮。中粮、中谷、华粮3家粮食央企“三粮合一”,成为国内最大的粮油贸易商。2009年,宁高宁提出从上游到终端的“全产业链”设想,业务从最初的粮食贸易深入到各家各户的餐桌,拥有福临门食用油、长城葡萄酒、香雪面粉、五谷道场方便面、悦活果汁等50多个品牌。

之后,按照宁高宁的规划,中粮集团一直在加紧全球化的发展战略,收购了来宝农业,还收购了荷兰大宗农产品贸易商尼德拉公司51%的股权,并将业务拓展到巴西、美国、乌克兰和俄罗斯等区域。

随着一系列的动作,中粮成为财富500强榜上排名上升最快的中国公司,由2014年的第401位上升至2015年的272位。

不过,对宁高宁在中粮这一段经历,外界亦有不同评价,认为他要把中粮打造成“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的战略在落地过程中成绩并不理想。

2016年1月,宁高宁再度从中粮集团董事长一职调任中化集团董事长。当时,宁高宁被称为中化集团的“救火队长”。

在宁高宁履职之初,中化集团正处于业绩低迷之际。《财富》500强数据显示,2015年,中化集团的营收为606.55亿美元,净亏损约5510万美元,创下自2008年以来的首次亏损。宁高宁上任后,中化集团营业收入实现大幅增长,2018年营收创下十年来的高峰,达到893.58亿美元;同期净利润为7亿美元,创201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2018年7月,宁高宁兼任中国化工董事长、党委书记。入主之后,中国化工的经营状况也有所转好。但宁高宁兼任两职的重要意义在于,有助于中国化工与中化集团的合并。

尽管中国是化学工业大国,但市场主体分散,竞争力较弱,重组“两化”被视为优化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助力中国农业现代化、增强化工行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两化”合并难度极大。也因此,宁高宁一直未退休。直到2021年5月8日,中国中化正式揭牌成立,宁高宁任董事长、党组书记。据中国中化官网,其旗下有17家境内外上市公司,截至2021年底,总资产超过1.5万亿元,全年营业收入超过1.1万亿元,位列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第31位,化学品行业榜单第一位。

“我只是职业经理人”

除了“并购达人”,外界对于宁高宁的另一重印象则在于其“宁高宁式”管理风格。

宁高宁不吝笔墨,常常对外传递自己对企业管理的思考。2002年,《中国企业家》曾转载了华润杂志上发表过的一篇名为《二十六只猫和一只老虎》的文章,其中就是一则其对华润经理管理的思考。

故事主要讲的是,一只饿狼遇到了二十六只小猫,起初这么多猫,把狼吓了一跳。可狼实在饿了,就壮着胆子向一只猫下了手,结果猫被吃了。于是,恶狼每天吃一只猫,一连吃了二十六只猫。直到猫吃完了,狼又看到了一只大猫,冲上去就咬,结果“猫”其实是只老虎。一只大老虎的力量大过二十六只猫。

这一故事,讲的其实是当时的华润。“这二十六只猫就是我们今天的二十六家啤酒厂,那只大老虎则是我们未来的啤酒集团。狼,可能有很多狼,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如果我们不变成老虎,就会被狼吃掉。”

《经理人》杂志曾评价其领导风格是“坦率真诚、疾风暴雨、务实的理想主义”,归纳他的管理思想与策略包括:1.要么第一、第二,要么关门;2.以并购完成垂直整合,有限多元化;3.超越对利润迷信时“务实的理想主义”,谋定而后动。

作为国企改革的“全科医生”,宁高宁改变企业的愿景、战略、组织、文化,他颇为著名的管理方法,便是并购、6S管理、战略十步法、行动学习法等。

他曾写过一篇题为《分水岭》的文章——“如果把企业生命历程拉长100年看,企业每往前走一步都必须做个选择,每个选择都像是分水岭把企业分开了。这些分水岭,企业如果走对了三个就是及格,走对了五个就是成功,走对了七个就是伟大。”

他指的七个分水岭分别是企业在行业和自身发展方向上寻找定位、企业的竞争战略、企业建立了持续优化的运营系统、契合的团队、创新创造的能力、克服大企业病和企业与社会融为一体。

他曾声讨央企官僚臃肿的弊端,一篇由连续131个问句组成的奇特文章,全是反问。“你总觉得眼前的一切不够好你想改变它吗?你心里总有一团不灭之火要创建业务发展公司吗?你不断爱观察爱学习爱研究对周围的事物有不断深刻的认识吗?……最终归结于‘你行吗?’”

在一本叫做《谁人不识宁高宁》的书中,宁高宁被定义为“央企典型职业经理精神的一个最佳符号”。

虽然外界对宁高宁的盛誉很高,但他对自己却有着格外清醒的认知。他常常称自己为“国企放牛娃”。他说,“其实没什么,这并不是什么风格,而只是职业经理人的应有训练。职业经理人本来就应该做到专业化。”

《财富》杂志对宁高宁的评价是,“对于任何CEO来说,管理一家国有、规模庞大、以贸易为主、多元化、处于转型期的企业,都是一项艰巨的挑战。但对于国有资产的监管者而言,宁高宁也许是最佳人选。他是商业科班出身、管理过规模更大的华润集团、功勋卓者,但仍然将自己定位为‘经理人’或是‘放牛娃’,而不是所有者。的确,宁高宁是国有企业中职业化程度最高的经理人之一。这一点,相信看过他在杂志专栏、电视节目和论坛中的表现的人都会同意。”

如今,卸任后的宁高宁,或许可以花更多时间去完成他曾经的文学梦。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粮集团

2.6k
  • 中粮集团进博会期间与供应商签约采购农产品,签约规模超百亿美元
  • 中粮集团在广东珠海成立科技公司,注册资本2500万

中化集团

  • 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推进会在京召开
  • 中化集团被曝正洽谈出售巴西油田40%权益,“买家”回应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宁高宁写诗挥别:老了的美好

自1990年至今,宁高宁担任过华润集团、中粮集团、中国化工和中化集团四家央企的负责人。

图片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文 |《中国企业家》杂志  记者 谭丽平

编辑|米娜

作为掌舵过四家全球500强的企业家,宁高宁将告别自己的战场。卸任前,他写了上面这首《老了的美好》向众人告别。8月27日,《中国企业家》向宁高宁独家确认了此事,并获得了诗歌的转载授权。

自1990年至今,宁高宁担任过华润集团、中粮集团、中国化工和中化集团四家央企的负责人。而神奇之处在于,宁高宁自32岁开始执掌华润后,至今32年里,他“盘”的都是巨无霸。

在不同阶段,外界为宁高宁贴上不同的标签,从“国企职业放牛娃”“中国的韦尔奇”“中国摩根”到“红色地产老兵”“救火队长”,人们很难用单一的固定标签来形容宁高宁。

在企业家群体里,宁高宁并非喜欢雄辩滔滔、对外传道授业之人,却依靠实干拥有众多粉丝。他奉行中庸之道,又有豪爽快直的齐鲁之风。纯朴单调的农村生活,纪律至上的军营历练,推崇自由思考、创新思维的异域求学经历,视角广阔、成熟专业的香港商业氛围浸润,都交织在他的精神维度中——这些从他的文章中可略见一斑,对生活中的细节,他总保留着详细而自然的记忆。

宁高宁属于思考型,又相当执着,有股一条路跑到底的劲头。“他是个理想主义者,有时候主动跳出来代一个群体发言,有点堂·吉诃德的气质。”华彩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白万纲曾如此评价他。

从一件小事可看出宁高宁大气磅礴又细腻入微的风格。昨天宣布卸任后,有老同事在朋友圈中回忆,宁高宁做中粮董事长时,某次活动喝到大醉,吐在了忠良书院自家的客房中,第二天保洁打扫房间时,发现他在桌上放了500元清洁费。

还有一件事可以看出他为人大气:曾经有张疯传的宁高宁跪在地上写白板的照片。据说那是在为中粮的管理层做培训时,当写到白板下面时,刚刚到任的新董事长宁高宁跪在地上接着写,行为自然。事后,宁高宁的解释是,那天腰疼蹲不下去,所以索性跪下写。

尽管自己的性格多面,宁高宁却长于塑造统一的组织性格。早年间,国资委去考察,随便找一个员工,感觉“说上三句话就知道这个人是中粮的”。在庞大的央企里,理念传导往往会遭遇“电阻”,但宁高宁有一套“吾道一以贯之”的工具。

如今,已超过央企一把手退休年龄上限的宁高宁,将告别这个历史舞台。

8月26日上午,中国中化宣布,宁高宁卸任,李凡荣将接替他但任中国中化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这也意味着,这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化工企业迎来了新的掌门人。而在一年多以前,这家万亿级的新央企才刚刚成立,由两家世界500强央企——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重组而成。主导这场“巨无霸”央企重组的,正是宁高宁。

美国金融寡头J.P.Morgan控制的金融帝国曾覆盖了铁路、航运、电气等多个领域,宁高宁也曾凭借其广为人知的资本运作能力,深入消费品制造、地产、农业、食品、化工等多个领域,在业界被称为“中国摩根”。

通过娴熟的资本运作,宁高宁让华润整合了地产、啤酒、零售、纺织、制药、建材等多个领域;在中粮集团的大整合中,他先后重组了新疆屯河、中土畜、中谷,收购深宝恒,控股丰原生化,接盘五谷道场,入股蒙牛;他还成功让“两化合并”,组成中国中化。或许正因如此,宁高宁超龄服役,打破了央企一把手正常63岁的退休时限,至今才卸任。

2001年,《中国企业家》嗅到,中国产业格局已经进入到一个“类摩根时代”。

所谓的“摩根时代”,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北美,当时美国国内分散重复建设、恶性竞争、市场毫无秩序,有几百家钢铁厂、两三百家汽车厂,谁都不上规模、恶性竞争很厉害。后来金融巨头J.P.Morgan重组了美国产业,最大的动作是把所有的钢铁厂重组成一个全国性的钢铁公司,进行了有规模的产业升级换代。

那么,哪些中国企业怀抱着成为“中国摩根”的理想?他们成为“摩根”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其进展及前景如何?

中企第一次以《寻找中国摩根》为题,将宁高宁和华润集团请上了封面,彼时华润在地产、零售、纺织、电厂、建材、制药业,正以资本为利器,高速向这些行业渗透、挺进。

当时的宁高宁是香港华润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是年43岁。

2016年1月5日,宁高宁正式告别中粮,前往中化集团任董事长、党组书记,临别前他给中粮的同仁留下了一首诗《如果》,诗写得直白而动情,符合宁一贯的风格:

……

如果光阴如梭不停留,

如果我老态龙钟,

如果我白发苍苍,

我仍要回到中粮。

是年,宁58岁。

老兵不死,也不会凋零。

救火队长

宁高宁所展现的能力,与其成长经历与善于学习思考脱不开关系。

1958年,宁高宁出生于山东小城滨州一个医生家庭。17岁高中毕业后,他下乡插队当了一名知青。次年年底,在经过严格筛选后,宁高宁成为江苏某炮兵连的一名新兵。在军队历练两年后,1978年,他从军队考入了山东大学。

起初,宁高宁报考的是山东大学中文系,后来由于人数招满被调到了经济系。这一“意外”,就此改变了宁高宁的人生轨迹。但多年后成为企业家的宁高宁,一直都未中断过写作,其关于企业的思考也常常见诸于报端。

1983年,宁高宁获得了山东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之后,他飞越太平洋,远赴美国匹兹堡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MBA)。虽然,当时宁高宁并不知道什么叫做MBA,但专业知识的储备,也为其日后的企业管理奠定了基础。

宁高宁在1987年正式进入华润,据宁高宁回忆,当时华润集团想买永达利办印染厂,但买过来后,因为担心污染而决定更改其用途。华润集团选择派宁高宁为代表处理此事,这事后来得到了圆满解决。之后,宁高宁又使企业净赚了4亿多元,经此便在华润一战成名。

1999年,宁高宁被任命为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董事会主席。在他执掌华润的日子里,宁高宁用一连串的策略性的资本运作,横跨房地产、零售业等主体行业,带领华润向实业发展。

之后华润运用大量资金收购企业,在地产、啤酒、零售、纺织、电厂、制药、建材等多个领域进行了深度整合,包括整合华远和入主万科,他也因此与任志强和王石结缘。直至宁高宁离开华润时,华润总资产已从600亿元发展到万亿元。

在宁高宁的职业生涯中,华润如同其“初恋情人”,在华润集团的纪录片《润物耕心》中,他面对镜头回忆起往事眼泪涟涟。

2004年,宁高宁迎来了第二家央企的管理之旅。当年12月,他空降至中粮集团,被任命为中粮集团董事长。之后,在宁高宁的带领下,中粮集团一直在进行业务板块和资产整合,特别是中粮集团的主营业务糖、粮、油等业务板块。

据了解,加入中粮后的宁高宁主导了超过50起以上的并购,先后涉足新疆屯河、中土畜、中谷、华润酒精、深宝恒、丰原生化、五谷道场、蒙牛等公司。其中最负盛名的是,中粮联手厚朴基金,以61亿港元入股蒙牛乳业,并成为蒙牛的最大股东,创造了当时国内食品行业最大规模的买卖纪录。

宁高宁在掌舵中粮的11年里,中粮击败对手中储粮,收购粮食物流企业华粮。中粮、中谷、华粮3家粮食央企“三粮合一”,成为国内最大的粮油贸易商。2009年,宁高宁提出从上游到终端的“全产业链”设想,业务从最初的粮食贸易深入到各家各户的餐桌,拥有福临门食用油、长城葡萄酒、香雪面粉、五谷道场方便面、悦活果汁等50多个品牌。

之后,按照宁高宁的规划,中粮集团一直在加紧全球化的发展战略,收购了来宝农业,还收购了荷兰大宗农产品贸易商尼德拉公司51%的股权,并将业务拓展到巴西、美国、乌克兰和俄罗斯等区域。

随着一系列的动作,中粮成为财富500强榜上排名上升最快的中国公司,由2014年的第401位上升至2015年的272位。

不过,对宁高宁在中粮这一段经历,外界亦有不同评价,认为他要把中粮打造成“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的战略在落地过程中成绩并不理想。

2016年1月,宁高宁再度从中粮集团董事长一职调任中化集团董事长。当时,宁高宁被称为中化集团的“救火队长”。

在宁高宁履职之初,中化集团正处于业绩低迷之际。《财富》500强数据显示,2015年,中化集团的营收为606.55亿美元,净亏损约5510万美元,创下自2008年以来的首次亏损。宁高宁上任后,中化集团营业收入实现大幅增长,2018年营收创下十年来的高峰,达到893.58亿美元;同期净利润为7亿美元,创201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2018年7月,宁高宁兼任中国化工董事长、党委书记。入主之后,中国化工的经营状况也有所转好。但宁高宁兼任两职的重要意义在于,有助于中国化工与中化集团的合并。

尽管中国是化学工业大国,但市场主体分散,竞争力较弱,重组“两化”被视为优化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助力中国农业现代化、增强化工行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两化”合并难度极大。也因此,宁高宁一直未退休。直到2021年5月8日,中国中化正式揭牌成立,宁高宁任董事长、党组书记。据中国中化官网,其旗下有17家境内外上市公司,截至2021年底,总资产超过1.5万亿元,全年营业收入超过1.1万亿元,位列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第31位,化学品行业榜单第一位。

“我只是职业经理人”

除了“并购达人”,外界对于宁高宁的另一重印象则在于其“宁高宁式”管理风格。

宁高宁不吝笔墨,常常对外传递自己对企业管理的思考。2002年,《中国企业家》曾转载了华润杂志上发表过的一篇名为《二十六只猫和一只老虎》的文章,其中就是一则其对华润经理管理的思考。

故事主要讲的是,一只饿狼遇到了二十六只小猫,起初这么多猫,把狼吓了一跳。可狼实在饿了,就壮着胆子向一只猫下了手,结果猫被吃了。于是,恶狼每天吃一只猫,一连吃了二十六只猫。直到猫吃完了,狼又看到了一只大猫,冲上去就咬,结果“猫”其实是只老虎。一只大老虎的力量大过二十六只猫。

这一故事,讲的其实是当时的华润。“这二十六只猫就是我们今天的二十六家啤酒厂,那只大老虎则是我们未来的啤酒集团。狼,可能有很多狼,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如果我们不变成老虎,就会被狼吃掉。”

《经理人》杂志曾评价其领导风格是“坦率真诚、疾风暴雨、务实的理想主义”,归纳他的管理思想与策略包括:1.要么第一、第二,要么关门;2.以并购完成垂直整合,有限多元化;3.超越对利润迷信时“务实的理想主义”,谋定而后动。

作为国企改革的“全科医生”,宁高宁改变企业的愿景、战略、组织、文化,他颇为著名的管理方法,便是并购、6S管理、战略十步法、行动学习法等。

他曾写过一篇题为《分水岭》的文章——“如果把企业生命历程拉长100年看,企业每往前走一步都必须做个选择,每个选择都像是分水岭把企业分开了。这些分水岭,企业如果走对了三个就是及格,走对了五个就是成功,走对了七个就是伟大。”

他指的七个分水岭分别是企业在行业和自身发展方向上寻找定位、企业的竞争战略、企业建立了持续优化的运营系统、契合的团队、创新创造的能力、克服大企业病和企业与社会融为一体。

他曾声讨央企官僚臃肿的弊端,一篇由连续131个问句组成的奇特文章,全是反问。“你总觉得眼前的一切不够好你想改变它吗?你心里总有一团不灭之火要创建业务发展公司吗?你不断爱观察爱学习爱研究对周围的事物有不断深刻的认识吗?……最终归结于‘你行吗?’”

在一本叫做《谁人不识宁高宁》的书中,宁高宁被定义为“央企典型职业经理精神的一个最佳符号”。

虽然外界对宁高宁的盛誉很高,但他对自己却有着格外清醒的认知。他常常称自己为“国企放牛娃”。他说,“其实没什么,这并不是什么风格,而只是职业经理人的应有训练。职业经理人本来就应该做到专业化。”

《财富》杂志对宁高宁的评价是,“对于任何CEO来说,管理一家国有、规模庞大、以贸易为主、多元化、处于转型期的企业,都是一项艰巨的挑战。但对于国有资产的监管者而言,宁高宁也许是最佳人选。他是商业科班出身、管理过规模更大的华润集团、功勋卓者,但仍然将自己定位为‘经理人’或是‘放牛娃’,而不是所有者。的确,宁高宁是国有企业中职业化程度最高的经理人之一。这一点,相信看过他在杂志专栏、电视节目和论坛中的表现的人都会同意。”

如今,卸任后的宁高宁,或许可以花更多时间去完成他曾经的文学梦。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