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榜单那么多,饿了么为什么还要做一个?

一个与众不同的「外卖」榜单。

打开饿了么,搜索上海咖啡馆。一家位于万航渡路上的不太知名的咖啡馆会引起人的注意:这家名为Creeper Coffee的小型咖啡馆,在饿了么上面拥有9600多条评价,接近99%的消费者给予了好评,而其中,“好喝”、“包装仔细”、“配送很快”是最常见的评价。

在平日,如果你习惯了寻找知名、连锁品牌,或者从一众美食榜单中,未必能发现Creeper Coffee的身影。但是从饿了么上面真实的消费评价来看,这是一家咖啡爱好者不容错过的好店。

现在,为了让用户能第一时间发现这些不那么大众,但实际在用心做美食的店铺,饿了么推出了一个专属外卖品牌的榜单“饿了么放心点·榜”。首批榜单除了筛选出上海、杭州全城的100家外卖品牌外,还基于咖啡、烧烤、江浙菜等八大外卖热门品类各公布了百强品牌名单。

美食榜单已经那么多,饿了么为什么还要再做一个?

一个与众不同的「外卖」榜单

可能对于许多经常点外卖的人来说,也不会注意到,外卖和堂食其实有许多的不同之处。堂食讲究的是菜品、环境和现场体验,而一份外卖则更考验配送、包装、口感等总体表现。

而这也是饿了么放心点榜的初衷,让用户能够在外卖场景下,挑选到最好的美食。

在榜单发布现场,饿了么资深副总裁胡秋根介绍,饿了么放心点·榜包含三个维度的评价:第一,在每一个城市发布全城的Top100品牌的外卖榜单,涵盖了这个城市不同价位、不同品类的优质餐饮外卖品牌;第二,城市品类榜,每个品类再细分评选出前面100的商家,涵盖中餐、西餐、咖啡、饮品以及各种最受消费者欢迎的核心品类;第三,区域品类榜,以行政区甚至更小的商圈为划分,相对于城市榜会更加精细。

有了如此细分的外卖榜,消费者可以具体到社区、办公、酒店等场景,去选择区域内最好吃的外卖。

不同于很多美食榜单的衡量标准,饿了么放心点榜单可以说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饿了么在过去一段时间里,重点强调“放心点、准时达”的用户心智。也是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饿了么推出这份专属外卖的榜单。这是评价所有商家给消费者带去的外卖服务,改变了我们以往所接触的美食榜单的评价体系。

首先,从评判标准上来说,饿了么的这份榜单没有区分所谓的高端、低端,知名品牌或是小店。一切都是基于消费者的真实选择。根据用户的购买频次、买后的真实评价,才评选出最实用的外卖指南。用胡秋根的话来说,“这是一份完完全全由几个亿用户用嘴和钱包投票出来的评选出来的外卖榜单。”

第二,从榜单的性质来说,不同于以往的美食榜单,这是一份聚焦于外卖场景的榜单。跟传统的美食榜单不一样,一份外卖榜单要告诉消费者的不仅是哪一家的饭好吃,更重要的是,要让大家知道,哪一家的饭经过30分钟的外卖,依然是好吃的,包装是完好的。“传统的美食大家堂食买单的是菜品、环境、服务体验,那点外卖的时候,大家更在乎的除了口感,还有出餐的速度、包装的严实程度以及最重要的口感还原度等等。我们希望入选放心点榜单的店,不光是可以出品好吃的店,而且更多是的消费者吃到嘴边的时候还是口感最好的那些店。”胡秋根说。

最重要的是,一份叫做“放心点”的榜单,会对商家与平台提出更高的要求。从食材的选择到加工的工艺、口味以及加工过程,还有包装、保温,最后配送到消费者的手中等无数的环节,每个环节都要尽善尽美,这样做才能做到“放心点、准时达”,才能在榜单中脱颖而出。

外卖榜的出发点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而对于商家和行业来说,这样一份榜单也重新激发了外卖市场的活力,让许多“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小店、好店被更多人注意到。

尽管很多店铺从规模上也许并不大,但它们因为备受好评也登上榜单。

相比传统美食榜单来说,上榜“饿了么放心点・榜”的好店们都针对外卖这个变量,深耕研究出了自家的经验之谈。以咖啡为例,为了保证外卖这种线上消费体验不逊于线下,CONTENT U CAFÉ这家小型连锁咖啡的主理人Scott,专门配置了一支8人组成的售后服务团队,随时回复和响应用户的咨询和投诉建议。他要求所有咖啡师针对外卖咖啡也必须拉花,做到“线上线下”真正的服务统一。

对于主战场在外卖场景的店铺,他们的确需要这样一份公平的、能够展示其优势的榜单。

饿了么榜单负责人李沛也表示,在诸多榜单精细化运营的基础上,饿了么会让榜单更加实用。这是一个动态的榜单,消费者亘古不变的就是“喜新厌旧”,必须有新的好吃的东西可以去满足他不断变化的胃,“我们的榜单是月度更新,对外卖用户而言更加实用,对平台商家在这种竞争激烈的外卖生意当中只需要持续去保持良好的经营和服务,就有机会脱颖而出。”

一个榜单能改变什么?

做一个榜单只是饿了么想把外卖这个生意做得更好的第一步。

在饿了么的计划中,榜单的发布能够进一步激活外卖市场,让许多被消费者忽视的小店、好店再次被人看到,同时,他们也会围绕榜单继续发力,让进入榜单的商家与平台一起合作共赢。

在产品端,饿了么会上线“黄金链路”,让每一个消费者都看得到榜单的信息。饿了么希望在最好的链路上将最优秀的商家推荐给最有可能买单的消费者。

在传播端,饿了么也会整合各种各样的营销活动与线上线下资源,把榜单的好产品、好服务推荐给用户。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外卖已经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生意,而是社会资源的协作模式,让用户吃得更好,让商家赚得更多。做一个专门的外卖榜单,意义就尤其凸显出来。

以咖啡榜单为例,外卖外带的消费趋势某种意义上助推了这些新咖啡品牌的成长,帮助他们打破了传统咖啡门店的‘第三空间’,加速他们占领年轻人的消费心智。

无论哪一类餐饮,外卖或许作为一种变量,都正在通过激发创新力进而改变这个品类,也影响了传统的餐饮行业评价标准。

2008年饿了么网站上线。从彼时起,外卖和互联网的技术就交融在一起。是外卖让餐饮让这个古老的生意有了崭新的形态,也有了无限的可能性。10多年时间里,无论是社会环境的变迁、产业的革新、用户需求的升级还是疫情的影响,外卖市场都一次次接受着冲击与新的机遇。

在外卖发展的初期,消费者追求的是吃得饱、吃得快、性价比。但慢慢地,随着外卖平台上优质的供给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需求也开始升级。不仅触发了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的需求转变,许多外卖深度用户,也开始从一日三餐点外卖到所有生活物资都从外卖平台采购。

自然而然引发的消费升级,对于商家而言,是前所未有的机遇。如何把握这些机遇,与平台一起发展。

当消费者把外卖当成日常习惯和刚需的时候,就意味着他们对外卖的品质、对外卖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挑剔,商家就越来越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在后疫情时代的餐饮市场,饿了么正在激发商家们一起重新思考和审视外卖的意义和价值。

经过10年的发展,外卖市场已经度过了教育用户的阶段,随着越来越多人讲外卖当成一个日常的生活方式与刚需,外卖市场也即将进入注重质量的阶段。饿了么这份榜单告诉商家,只要认真经营,哪怕店铺小一点,也有可能利润反更高,做连锁的品牌铺店的速度也更快。

一份榜单里充满着巨大的想像空间,这对餐饮行业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饿了么

3.1k
  • 针对“二选一”,美团再次辟谣
  • 白犀牛与饿了么达成战略合作,R3无人配送车将在高校陆续投运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美食榜单那么多,饿了么为什么还要做一个?

一个与众不同的「外卖」榜单。

打开饿了么,搜索上海咖啡馆。一家位于万航渡路上的不太知名的咖啡馆会引起人的注意:这家名为Creeper Coffee的小型咖啡馆,在饿了么上面拥有9600多条评价,接近99%的消费者给予了好评,而其中,“好喝”、“包装仔细”、“配送很快”是最常见的评价。

在平日,如果你习惯了寻找知名、连锁品牌,或者从一众美食榜单中,未必能发现Creeper Coffee的身影。但是从饿了么上面真实的消费评价来看,这是一家咖啡爱好者不容错过的好店。

现在,为了让用户能第一时间发现这些不那么大众,但实际在用心做美食的店铺,饿了么推出了一个专属外卖品牌的榜单“饿了么放心点·榜”。首批榜单除了筛选出上海、杭州全城的100家外卖品牌外,还基于咖啡、烧烤、江浙菜等八大外卖热门品类各公布了百强品牌名单。

美食榜单已经那么多,饿了么为什么还要再做一个?

一个与众不同的「外卖」榜单

可能对于许多经常点外卖的人来说,也不会注意到,外卖和堂食其实有许多的不同之处。堂食讲究的是菜品、环境和现场体验,而一份外卖则更考验配送、包装、口感等总体表现。

而这也是饿了么放心点榜的初衷,让用户能够在外卖场景下,挑选到最好的美食。

在榜单发布现场,饿了么资深副总裁胡秋根介绍,饿了么放心点·榜包含三个维度的评价:第一,在每一个城市发布全城的Top100品牌的外卖榜单,涵盖了这个城市不同价位、不同品类的优质餐饮外卖品牌;第二,城市品类榜,每个品类再细分评选出前面100的商家,涵盖中餐、西餐、咖啡、饮品以及各种最受消费者欢迎的核心品类;第三,区域品类榜,以行政区甚至更小的商圈为划分,相对于城市榜会更加精细。

有了如此细分的外卖榜,消费者可以具体到社区、办公、酒店等场景,去选择区域内最好吃的外卖。

不同于很多美食榜单的衡量标准,饿了么放心点榜单可以说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饿了么在过去一段时间里,重点强调“放心点、准时达”的用户心智。也是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饿了么推出这份专属外卖的榜单。这是评价所有商家给消费者带去的外卖服务,改变了我们以往所接触的美食榜单的评价体系。

首先,从评判标准上来说,饿了么的这份榜单没有区分所谓的高端、低端,知名品牌或是小店。一切都是基于消费者的真实选择。根据用户的购买频次、买后的真实评价,才评选出最实用的外卖指南。用胡秋根的话来说,“这是一份完完全全由几个亿用户用嘴和钱包投票出来的评选出来的外卖榜单。”

第二,从榜单的性质来说,不同于以往的美食榜单,这是一份聚焦于外卖场景的榜单。跟传统的美食榜单不一样,一份外卖榜单要告诉消费者的不仅是哪一家的饭好吃,更重要的是,要让大家知道,哪一家的饭经过30分钟的外卖,依然是好吃的,包装是完好的。“传统的美食大家堂食买单的是菜品、环境、服务体验,那点外卖的时候,大家更在乎的除了口感,还有出餐的速度、包装的严实程度以及最重要的口感还原度等等。我们希望入选放心点榜单的店,不光是可以出品好吃的店,而且更多是的消费者吃到嘴边的时候还是口感最好的那些店。”胡秋根说。

最重要的是,一份叫做“放心点”的榜单,会对商家与平台提出更高的要求。从食材的选择到加工的工艺、口味以及加工过程,还有包装、保温,最后配送到消费者的手中等无数的环节,每个环节都要尽善尽美,这样做才能做到“放心点、准时达”,才能在榜单中脱颖而出。

外卖榜的出发点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而对于商家和行业来说,这样一份榜单也重新激发了外卖市场的活力,让许多“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小店、好店被更多人注意到。

尽管很多店铺从规模上也许并不大,但它们因为备受好评也登上榜单。

相比传统美食榜单来说,上榜“饿了么放心点・榜”的好店们都针对外卖这个变量,深耕研究出了自家的经验之谈。以咖啡为例,为了保证外卖这种线上消费体验不逊于线下,CONTENT U CAFÉ这家小型连锁咖啡的主理人Scott,专门配置了一支8人组成的售后服务团队,随时回复和响应用户的咨询和投诉建议。他要求所有咖啡师针对外卖咖啡也必须拉花,做到“线上线下”真正的服务统一。

对于主战场在外卖场景的店铺,他们的确需要这样一份公平的、能够展示其优势的榜单。

饿了么榜单负责人李沛也表示,在诸多榜单精细化运营的基础上,饿了么会让榜单更加实用。这是一个动态的榜单,消费者亘古不变的就是“喜新厌旧”,必须有新的好吃的东西可以去满足他不断变化的胃,“我们的榜单是月度更新,对外卖用户而言更加实用,对平台商家在这种竞争激烈的外卖生意当中只需要持续去保持良好的经营和服务,就有机会脱颖而出。”

一个榜单能改变什么?

做一个榜单只是饿了么想把外卖这个生意做得更好的第一步。

在饿了么的计划中,榜单的发布能够进一步激活外卖市场,让许多被消费者忽视的小店、好店再次被人看到,同时,他们也会围绕榜单继续发力,让进入榜单的商家与平台一起合作共赢。

在产品端,饿了么会上线“黄金链路”,让每一个消费者都看得到榜单的信息。饿了么希望在最好的链路上将最优秀的商家推荐给最有可能买单的消费者。

在传播端,饿了么也会整合各种各样的营销活动与线上线下资源,把榜单的好产品、好服务推荐给用户。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外卖已经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生意,而是社会资源的协作模式,让用户吃得更好,让商家赚得更多。做一个专门的外卖榜单,意义就尤其凸显出来。

以咖啡榜单为例,外卖外带的消费趋势某种意义上助推了这些新咖啡品牌的成长,帮助他们打破了传统咖啡门店的‘第三空间’,加速他们占领年轻人的消费心智。

无论哪一类餐饮,外卖或许作为一种变量,都正在通过激发创新力进而改变这个品类,也影响了传统的餐饮行业评价标准。

2008年饿了么网站上线。从彼时起,外卖和互联网的技术就交融在一起。是外卖让餐饮让这个古老的生意有了崭新的形态,也有了无限的可能性。10多年时间里,无论是社会环境的变迁、产业的革新、用户需求的升级还是疫情的影响,外卖市场都一次次接受着冲击与新的机遇。

在外卖发展的初期,消费者追求的是吃得饱、吃得快、性价比。但慢慢地,随着外卖平台上优质的供给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需求也开始升级。不仅触发了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的需求转变,许多外卖深度用户,也开始从一日三餐点外卖到所有生活物资都从外卖平台采购。

自然而然引发的消费升级,对于商家而言,是前所未有的机遇。如何把握这些机遇,与平台一起发展。

当消费者把外卖当成日常习惯和刚需的时候,就意味着他们对外卖的品质、对外卖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挑剔,商家就越来越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在后疫情时代的餐饮市场,饿了么正在激发商家们一起重新思考和审视外卖的意义和价值。

经过10年的发展,外卖市场已经度过了教育用户的阶段,随着越来越多人讲外卖当成一个日常的生活方式与刚需,外卖市场也即将进入注重质量的阶段。饿了么这份榜单告诉商家,只要认真经营,哪怕店铺小一点,也有可能利润反更高,做连锁的品牌铺店的速度也更快。

一份榜单里充满着巨大的想像空间,这对餐饮行业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