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宇宙行”上半年日赚9.4亿元!管理层:提前还贷趋势不明显,停贷项目影响不大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宇宙行”上半年日赚9.4亿元!管理层:提前还贷趋势不明显,停贷项目影响不大

提前还贷、停贷影响几何?如何应对息差下行压力?绿色金融发展有何计划?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记者 | 曾仰琳

8月30日晚间,“宇宙行”交出2022年中期“成绩单”并举行电话业绩发布会,工商银行管理层出席业绩会并回应市场关切的热点话题。

财务数据显示,工商银行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872.70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4.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715.06亿元,同比增长4.9%,相当于上半年日赚9.4亿元。

截至2022年6月末,工商银行总资产38.7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2%,其中贷款总额22.3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1%;负债总额35.4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0%,其中存款总额29.2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7%。

工商银行董事会秘书官学清表示,截至6月末,该行的公司贷款较上年末增长9.2%,公司存款增量占历史同期最高;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突破30万亿元,增量首次突破3万亿元,客户存款、公司存款、个人存款等三项存款增量均实现历史性突破。另外,该行的逾期贷款与不良贷款之间的剪刀差为-173亿元,连续9个季度保持为负,逾期率和剪刀差均创历史新低。

在资产质量方面,截至报告期末,工商银行拨备覆盖率为207.03%,较上年末增长1.19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为1.41%,较上年末降低0.01个百分点。据银保监会此前公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67%,其中,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34%。这也意味着,工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优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但差于同类型银行的平均水平。

业绩会上,围绕提前还贷、停贷的影响,应对息差下行压力的措施,绿色金融计划等问题,工商银行管理层一一进行回应。

提前还贷、停贷影响几何?

界面新闻记者关注到,关于客户提前还房贷、停贷等房地产行业现状对工商银行的影响,和下一步应对措施的问题备受媒体、分析师、投资者关注。

对于房地产贷款总体情况,工商银行副行长王景武介绍,上半年,工商银行房地产领域的资产质量总体平稳可控,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为0.31%,继续保持较优水平。截至6月末,停工项目涉及工行的按揭不良贷款余额为6.37亿元,占全行按揭贷款余额的0.01%,风险可控。

“少数按揭客户出于调整家庭资产负债表的需要,确实存在提前还款的情况,但我们判断和往年相比,其实这种趋势并不十分明显。”工商银行副行长郑国雨进一步指出,上半年,工商银行按揭客户贷款收回是3800亿元,其中提前还款是2600亿元,与去年相比增长300亿元, 但是工行今年的贷款余额和去年相比多了10%,所以从金额上提前还款的多了300亿元,但比例上和去年是相当的,实际上就是没有特别明显的变化。

郑国雨表示,工行的按揭贷款中,一手房贷款占76%,首套房贷款占90%,贷款乘数为53.6%,目前剩余乘数是51%。从这一组数据来看,工商银行的按揭贷款质量应该说是非常好,安全垫非常厚实。另外,工行每天监测停贷项目,停贷项目涉及到工商银行的贷款量和客户数非常小,不会对工行整体的质量构成明显的影响,所以房贷的质量是有保障的。

对于下一步的举措,王景武提出,最近,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各方面共同努力下,保交楼工作在有序推进,相关风险正在逐步得到有序化解。后续,工商银行将继续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做好房地产金融服务。同时,按照国家政策和监管导向,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做好“保交楼、稳民生”工作,继续做好个人按揭客户金融服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关于烂尾楼的处置,我们作为代管行参与的问题,我觉得有四个方面。”郑国雨指出。

第一,积极支持地方政府保交楼、保民生和保稳定的工作,支持风险房企项目风险的缓释和处置的相关工作,按照市场化、法制化、商业和持续原则,做好相关的服务工作。

第二,在有效风险隔离的前提下,做贷款展期,发放开发贷款、按揭贷款,来支持风险房企合理的融资需求。同时,稳妥地开展并购贷款业务,推进风险项目的化解处置。

第三,大家都会关注到的对预售资金监管的严格的要求,工行会发挥在科技方面的优势,优化预售资金的监管系统,确保预售资金专款专用,保障购房者的合法权益。

第四,做好房贷风险的排查,以及防止房贷风险向上下游供应链传导,做好压力测试,提前部署预案,切实防范风险。

如何应对息差下行压力?

“对大型银行尤其是工商银行,息差(NIM)是不必过于担忧的,最近我们的研究团队专门研究了美国四大银行2020年以来的NIM走势,总体上是一个U型走势,NIM大概是2%左右,最低是1.8%,最高是2.39%。实际上,包括工商银行在内的中国银行业现在NIM总体的U型还没有往上翘,但是我相信会稳定在一定区间。”工商银行副董事长、行长廖林在回应息差相关问题时表示。

廖林介绍,受疫情的冲击,经济增速放缓,这些超预期的因素影响NIM普遍收窄,工商银行NIM的走势跟同业基本一致,保持在合理的水平,现在是2.03%,比上年末收窄。

对于NIM收窄的原因,廖林认为,一是和经济周期有很大的关联性,与GDP也有很大的关系,包括LPR的改革等。二是受工商银行存贷款的结构变动的影响,在贷款端,发放贷款的利率是逐步在下降的,在存款端,今年大型银行的存款不是一个很好的态势,定期化的趋势会形成一定的压力,因为付息比较刚性,然后贷款收益率往下走也是比较刚性的。

“与国际同业比,实际上国内银行NIM收窄是符合国际行业的规定,应该是符合当前国内市场的发展需要,我相信中国大型银行NIM往下走的速度不会太快。”廖林指出,下一阶段,工商银行会通过系列管理措施在中短期延缓息差下行的速度,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全力以赴推动“第一个人金融银行”“外汇业务首选银行”“重点区域竞争力提升”“城乡联动”等战略性业务的实施,取得新的突破,解决机制问题。

二是在精细化管理上,将通过工商银行推出的全新数字化品牌“数字工行(D-ICBC)”,在机制创新和科技驱动两个方面上全面推进工商银行的数字化转型。

三是在政策传导方面,将会继续调整银行评价、KPI考核等方面的配套措施,激发各级行管理的动能,引导大家往量价平衡、更加平衡、协调可持续、高质量方向发展。在客户层面,要全力以赴来调整客户结构。只要把头部客户的生态系统能够挖掘出来,中小微客户的结构就能很快调整,上半年调整以后效果是非常好的,带来了客户、资金流量增加。

在负债端通过流量全力以赴进行调整,主动负债产品下降,对付息率会有很大的帮助。在资产端会在支持重大项目的同时,大力调整零售业务,第一个人金融银行的零售贷款,特别是特别是中长期贷款要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债券投资收益方面,即交易银行和结算银行是工商扬长补短、固本强基当中的两大优势,要充分暴露出来。

绿色金融发展有何计划?

会上,绿色金融的相关问题也颇受关注。对此,王景武介绍,上半年,工商银行深入推进绿色金融建设,扎实把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在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中推进自身高质量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持续加大绿色产业投融资。绿色贷款方面,截至6月末,工商银行绿色贷款余额近3.5万亿元,总量与增量均居国内同业首位。绿色债券方面,主承销绿色债券267.3亿元,同比增长23%;成功发行100亿元境内首单商业银行碳中和绿色金融债,境外发行了全球多币种“碳中和”主题绿色债券。

二是优化组织架构及战略规划。将原来的绿色金融委员会扩充为绿色金融(ESG与可持续金融)委员会,进一步完善了绿色金融组织管理体系。工行双碳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筹指导,有序推进资产端、自身端双碳工作。制定了投融资绿色指南,从环境、社会、治理等多方面指引投融资绿色转型方向。

三是统筹推动安全降碳。将低碳要素全面嵌入投融资政策体系,配套绩效考核、FTP、经济资本占用等各维度差异化管理。积极使用碳减排支持工具,截至6月末,工行累计审核通过的碳减排贷款位居同业第一。主动开展气候风险研究,在监管指导下有序进行气候风险压力测试。

第四,加强绿色金融国际合作与外部交流。工行与高校共同牵头编制并发布《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研究报告2021》、组织“一带一路”银行间常态化合作机制(BRBR)绿色金融系列研修班、金砖国家绿色金融研修班等,积极为全球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工行智慧、工行方案。

关于下一步的工作计划,王景武指出,工商银行将继续认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好党和国家关于“双碳”的决策部署,落实好监管要求,坚持当前与长远相结合,有序推进投融资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做到发展绿色金融有力有为,不断巩固绿色金融领先优势,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全产品线服务。为绿色发展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综合金融服务,不断提升绿色金融服务的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

二是健全投融资碳核算体系。加快投产投融资碳核算系统,持续提升碳核算的精准性、有效性。

三是科学有序推进投融资绿色低碳转型。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防止“一刀切”减碳。

四是持续提升气候风险管理水平。将气候风险要素全面嵌入行业投融资政策和业务全流程,做好气候风险压力测试,不断提升气候风险管理的前瞻性、有效性。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工商银行

4.7k
  • 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原副行长应维云被“双开”
  • 工商银行:个人养老金客户已超一千万户,缴存金额累计逾百亿元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宇宙行”上半年日赚9.4亿元!管理层:提前还贷趋势不明显,停贷项目影响不大

提前还贷、停贷影响几何?如何应对息差下行压力?绿色金融发展有何计划?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记者 | 曾仰琳

8月30日晚间,“宇宙行”交出2022年中期“成绩单”并举行电话业绩发布会,工商银行管理层出席业绩会并回应市场关切的热点话题。

财务数据显示,工商银行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872.70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4.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715.06亿元,同比增长4.9%,相当于上半年日赚9.4亿元。

截至2022年6月末,工商银行总资产38.7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2%,其中贷款总额22.3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1%;负债总额35.4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0%,其中存款总额29.2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7%。

工商银行董事会秘书官学清表示,截至6月末,该行的公司贷款较上年末增长9.2%,公司存款增量占历史同期最高;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突破30万亿元,增量首次突破3万亿元,客户存款、公司存款、个人存款等三项存款增量均实现历史性突破。另外,该行的逾期贷款与不良贷款之间的剪刀差为-173亿元,连续9个季度保持为负,逾期率和剪刀差均创历史新低。

在资产质量方面,截至报告期末,工商银行拨备覆盖率为207.03%,较上年末增长1.19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为1.41%,较上年末降低0.01个百分点。据银保监会此前公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67%,其中,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34%。这也意味着,工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优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但差于同类型银行的平均水平。

业绩会上,围绕提前还贷、停贷的影响,应对息差下行压力的措施,绿色金融计划等问题,工商银行管理层一一进行回应。

提前还贷、停贷影响几何?

界面新闻记者关注到,关于客户提前还房贷、停贷等房地产行业现状对工商银行的影响,和下一步应对措施的问题备受媒体、分析师、投资者关注。

对于房地产贷款总体情况,工商银行副行长王景武介绍,上半年,工商银行房地产领域的资产质量总体平稳可控,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为0.31%,继续保持较优水平。截至6月末,停工项目涉及工行的按揭不良贷款余额为6.37亿元,占全行按揭贷款余额的0.01%,风险可控。

“少数按揭客户出于调整家庭资产负债表的需要,确实存在提前还款的情况,但我们判断和往年相比,其实这种趋势并不十分明显。”工商银行副行长郑国雨进一步指出,上半年,工商银行按揭客户贷款收回是3800亿元,其中提前还款是2600亿元,与去年相比增长300亿元, 但是工行今年的贷款余额和去年相比多了10%,所以从金额上提前还款的多了300亿元,但比例上和去年是相当的,实际上就是没有特别明显的变化。

郑国雨表示,工行的按揭贷款中,一手房贷款占76%,首套房贷款占90%,贷款乘数为53.6%,目前剩余乘数是51%。从这一组数据来看,工商银行的按揭贷款质量应该说是非常好,安全垫非常厚实。另外,工行每天监测停贷项目,停贷项目涉及到工商银行的贷款量和客户数非常小,不会对工行整体的质量构成明显的影响,所以房贷的质量是有保障的。

对于下一步的举措,王景武提出,最近,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各方面共同努力下,保交楼工作在有序推进,相关风险正在逐步得到有序化解。后续,工商银行将继续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做好房地产金融服务。同时,按照国家政策和监管导向,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做好“保交楼、稳民生”工作,继续做好个人按揭客户金融服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关于烂尾楼的处置,我们作为代管行参与的问题,我觉得有四个方面。”郑国雨指出。

第一,积极支持地方政府保交楼、保民生和保稳定的工作,支持风险房企项目风险的缓释和处置的相关工作,按照市场化、法制化、商业和持续原则,做好相关的服务工作。

第二,在有效风险隔离的前提下,做贷款展期,发放开发贷款、按揭贷款,来支持风险房企合理的融资需求。同时,稳妥地开展并购贷款业务,推进风险项目的化解处置。

第三,大家都会关注到的对预售资金监管的严格的要求,工行会发挥在科技方面的优势,优化预售资金的监管系统,确保预售资金专款专用,保障购房者的合法权益。

第四,做好房贷风险的排查,以及防止房贷风险向上下游供应链传导,做好压力测试,提前部署预案,切实防范风险。

如何应对息差下行压力?

“对大型银行尤其是工商银行,息差(NIM)是不必过于担忧的,最近我们的研究团队专门研究了美国四大银行2020年以来的NIM走势,总体上是一个U型走势,NIM大概是2%左右,最低是1.8%,最高是2.39%。实际上,包括工商银行在内的中国银行业现在NIM总体的U型还没有往上翘,但是我相信会稳定在一定区间。”工商银行副董事长、行长廖林在回应息差相关问题时表示。

廖林介绍,受疫情的冲击,经济增速放缓,这些超预期的因素影响NIM普遍收窄,工商银行NIM的走势跟同业基本一致,保持在合理的水平,现在是2.03%,比上年末收窄。

对于NIM收窄的原因,廖林认为,一是和经济周期有很大的关联性,与GDP也有很大的关系,包括LPR的改革等。二是受工商银行存贷款的结构变动的影响,在贷款端,发放贷款的利率是逐步在下降的,在存款端,今年大型银行的存款不是一个很好的态势,定期化的趋势会形成一定的压力,因为付息比较刚性,然后贷款收益率往下走也是比较刚性的。

“与国际同业比,实际上国内银行NIM收窄是符合国际行业的规定,应该是符合当前国内市场的发展需要,我相信中国大型银行NIM往下走的速度不会太快。”廖林指出,下一阶段,工商银行会通过系列管理措施在中短期延缓息差下行的速度,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全力以赴推动“第一个人金融银行”“外汇业务首选银行”“重点区域竞争力提升”“城乡联动”等战略性业务的实施,取得新的突破,解决机制问题。

二是在精细化管理上,将通过工商银行推出的全新数字化品牌“数字工行(D-ICBC)”,在机制创新和科技驱动两个方面上全面推进工商银行的数字化转型。

三是在政策传导方面,将会继续调整银行评价、KPI考核等方面的配套措施,激发各级行管理的动能,引导大家往量价平衡、更加平衡、协调可持续、高质量方向发展。在客户层面,要全力以赴来调整客户结构。只要把头部客户的生态系统能够挖掘出来,中小微客户的结构就能很快调整,上半年调整以后效果是非常好的,带来了客户、资金流量增加。

在负债端通过流量全力以赴进行调整,主动负债产品下降,对付息率会有很大的帮助。在资产端会在支持重大项目的同时,大力调整零售业务,第一个人金融银行的零售贷款,特别是特别是中长期贷款要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债券投资收益方面,即交易银行和结算银行是工商扬长补短、固本强基当中的两大优势,要充分暴露出来。

绿色金融发展有何计划?

会上,绿色金融的相关问题也颇受关注。对此,王景武介绍,上半年,工商银行深入推进绿色金融建设,扎实把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在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中推进自身高质量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持续加大绿色产业投融资。绿色贷款方面,截至6月末,工商银行绿色贷款余额近3.5万亿元,总量与增量均居国内同业首位。绿色债券方面,主承销绿色债券267.3亿元,同比增长23%;成功发行100亿元境内首单商业银行碳中和绿色金融债,境外发行了全球多币种“碳中和”主题绿色债券。

二是优化组织架构及战略规划。将原来的绿色金融委员会扩充为绿色金融(ESG与可持续金融)委员会,进一步完善了绿色金融组织管理体系。工行双碳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筹指导,有序推进资产端、自身端双碳工作。制定了投融资绿色指南,从环境、社会、治理等多方面指引投融资绿色转型方向。

三是统筹推动安全降碳。将低碳要素全面嵌入投融资政策体系,配套绩效考核、FTP、经济资本占用等各维度差异化管理。积极使用碳减排支持工具,截至6月末,工行累计审核通过的碳减排贷款位居同业第一。主动开展气候风险研究,在监管指导下有序进行气候风险压力测试。

第四,加强绿色金融国际合作与外部交流。工行与高校共同牵头编制并发布《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研究报告2021》、组织“一带一路”银行间常态化合作机制(BRBR)绿色金融系列研修班、金砖国家绿色金融研修班等,积极为全球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工行智慧、工行方案。

关于下一步的工作计划,王景武指出,工商银行将继续认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好党和国家关于“双碳”的决策部署,落实好监管要求,坚持当前与长远相结合,有序推进投融资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做到发展绿色金融有力有为,不断巩固绿色金融领先优势,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全产品线服务。为绿色发展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综合金融服务,不断提升绿色金融服务的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

二是健全投融资碳核算体系。加快投产投融资碳核算系统,持续提升碳核算的精准性、有效性。

三是科学有序推进投融资绿色低碳转型。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防止“一刀切”减碳。

四是持续提升气候风险管理水平。将气候风险要素全面嵌入行业投融资政策和业务全流程,做好气候风险压力测试,不断提升气候风险管理的前瞻性、有效性。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