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陈明一
“洪涛无际碧天齐,渔客飞航路不迷。杳杳风帆云外尽,苍苍岛树棹边低。”
十年,时光会在青岛闪耀哪些印记?一望“沙子口是个好地方”嘉言碑,遇见世间所有的美好。
山海城和谐相融,岛滩湾和美相生。徜徉在崂山区沙子口街道29.5公里的海岸线上,仰望仙韵灵动的崂山探索现代种植业的新意,可闻茶香飘于远方;远眺广阔无垠的海洋追寻水产业的真谛,收获鱼虾满仓的喜悦。
或许,对于外地友人而言,沙子口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海滨小镇,然而,青岛市“菜篮子”工程中超七成的海产品均来自沙子口国家中心渔港。
一句话,山海情怀是沙子口幸福的根基,而这种幸福正是产业富民的真实映照。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期,沙子口街道在逐步实践中,农村基层党组织打“头阵”,以节庆为媒,走出了一条促进“农旅融合”联动发展的新路子。

和美沙子口:孝老敬亲芬芳远播
若言岛城全年热闹第一枝,非“沙子口鲅鱼节”莫属。
“鲅鱼跳,丈人笑”,这是青岛地区流传的俗语。最早意指,每逢春来鲅鱼季,沙子口的女婿们都会送几条鲜鲅鱼给岳父岳母。
而这一富含文化底蕴的古老传统消费习俗,一直得以传承。2020年,沙子口鲅鱼礼俗,已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儒家文化浸润的山东,餐桌之上,宴席之前,若长辈不动筷,晚辈则需静心等待,这并不是教条规矩,而是知礼规范。同样,作为开年最先收获的鱼类之一,头茬鲅鱼必然要长者们最先尝鲜。
每年鲅鱼节,沙子口街道的工作人员会将头茬鲅鱼送到崂山区社会福利综合服务中心、社区百岁老人家里,让他们尽享岁月静好,颐养天年的幸福。
沙子口鲅鱼节已举办了18届,“沙子口孝道之星”是历年保留的表彰环节。当“孝道之星”走上舞台,他们为全街道树立了先进的典型,传承着孝道文化,用榜样的力量传播社会正能量。
仅是一个世代相传的礼俗,却最终接了地气,落脚在黄海之滨,接受着山海文化的滋养,生根发芽,花开香满全域。
18年风雨走过,随着节庆名气的叫响,沙子口鲅鱼的“朋友圈”也在不断扩大。
如今,沙子口鲅鱼热销全国20多个省、300多个城市,除青岛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五大城市消费者也成为其“铁杆粉丝”。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于外地友人而言,沙子口鲅鱼的名声在外,不仅因其味道鲜美,更是因其早已成为传承孝道的载体和联系亲情的纽带,而这一价值观,被广为赞同接纳。
而这一认同,正是根植于黄海之滨的沙子口——春来,为长辈送去新鲜的鲅鱼,已成为一种孝道之风,一道特色的人文风景。

农旅融合:农民增收,农业提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依山面海的沙子口,从物产丰盈的山海谋划,编织出了一幅壮丽的山海富民画卷。
崂山区是青岛的“鱼舱”,更是青岛的“茶场”。在这里,“崂山茶文化节”与“沙子口鲅鱼节”齐名。
第一产业的高占比,意味着“新旧动能转换”攻坚责任大。加之特殊的行业属性,传统农业作坊生产、经营分散,竞争力差,抱团发展,不失为一种良策。
早在2002年,在政府的引导下,青岛崂山茶协会正式成立。位于沙子口街道的万里江茶场、北崂茶业、云泉春茶业等,皆是崂山茶业界响当当的“大咖”。
2007年2月,崂山茶协会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崂山茶证明商标”。为了管理好崂山茶证明商标,崂山茶协会成立了“崂山茶证明商标管理委员会”,先后出台了《崂山茶证明商标使用管理办法》等6个规范性文件。严格筛选商标使用单位,商标使用越来越规范,使用单位逐渐增加,提高经济效益30%以上,并销往韩国、日本等国外市场,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这种政府引导,企业组成协会的模式,带来的效果日益明显。如今,万里江茶已经成为“国家驰名商标”。
事实上,比茶业种植的历史更早,水产业一直是崂山百姓的粮仓根基。近年来,崂山水产业发展异常迅速,已经成为推动崂山区经济发展壮大的生力军。
早些年间,构成崂山水产行业从业群体的角色繁多,捕捞者、养殖户、销售商、冷藏……基本各自为战,内部竞争激烈,一直影响着崂山区水产形象的提升与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随着水产行业间交流与合作的愿望日益增强,成立自己的商会已经成为崂山区水产经营者的共识。为了顺应这种迫切需求,不断提高崂山区水产行业的整体素质与发展水平,推进行业自律,青岛市崂山区水产商会应运而生。
以沙子口鲅鱼节为例,此前一直由政府主办,直至2013年,崂山区水产商会成立。
水产商会借鲅鱼节提升了崂山区水产品牌的美誉度,壮大整个水产行业的实力。如今,众多会员企业并肩作战,抱团发展,崂山水产的牌子愈发响亮。
这些年,沙子口街道一直在寻找传统行业重新赋能的新出口,“农旅融合”便是成功的路径之一。“农旅融合”的新模式,不光拉动了农民增收,更助推了区域产业的发展提质。

乐游沙子口: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新实践
萌生于山海物产,灵动于城乡之间,若是参与过沙子口的文旅节庆,总会带来些许思考:乡村振兴,政府应该怎样发挥主观能动性?
犹记得,2020年疫情之初,沙子口鲅鱼节的举办时间却较往年提前一周。为加快辖域各行业尽快复工复产,沙子口街道成立工作专班,积极帮助协调解决企业在复工复产方面遇到的困难问题。
正是那一年,沙子口街道以节庆为引,一举盘活了全域“沉睡”的文旅资源:景点、民宿体验之旅、品酒文化之旅、鲅鱼品宴之旅、田园采茶之旅、精品路线之旅等“五大之旅”开启沙子口休闲旅游季,吃喝玩乐应有尽有,收效明显。
崂山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将聚焦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做强山海度假、乡村休闲、研学教育、节事会展等文旅新业态,深入推进“上山下海”战略,打造山海特色的世界旅游度假目的地。
7月24日,青岛崂山滨海休闲度假季活动在沙子口广场启幕,这次活动是由崂山区文旅局与沙子口街道共同举办。
为丰富旅游新业态,沙子口街道综合媒体搜索数据,特别推出山海福地、童玩消夏、精彩研学、养心旅居、海誓山盟、诗画田园、休闲自驾、渔家唱晚、山海美食、沙子口好品十大场景,聚焦沙子口各种新玩法,带来全新的游玩体验。
一张《沙子口智慧文旅地图》,包含着景点图文介绍、语音讲解、景点定位、景点导航、VR全景、线路推荐、旅游攻略等实用又有趣的功能,一码在手游遍沙子口。这是沙子口创新文化旅游宣传方式的有效实践,亦是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有益尝试。
最重要的是,沙子口率先探索实践打通产学研、联动社会各界,以“文旅+”模式打造文旅产业标杆,推进沙子口乡村振兴新格局的构建——
与农工党青岛委员会签约共建沙子口生态休闲康养研究基地;与青岛高校影视传媒联盟共建青岛高校影视创作基地;与青岛大学美术学院、青岛农业大学艺术学院签约共建沙子口艺术写生与创作基地;与青岛市漫画协会签约共建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水墨创作基地。
一幅资源丰富、生态良好、特色鲜明的特色“文旅+”产业图景,正在沙子口徐徐铺开。

共同富裕:农村基层党组织打“头阵”
农业农村是一个无法割裂的概念,也一直是党工作的重点。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期,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必然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继续发挥“头阵”作用,讲究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
游走在沙子口街道东麦窑社区,山海和美的村落熙熙攘攘,风格迥异的民宿为游人提供了一个深度游崂山的驿站,体验最青岛的民间风情。作为崂山的明星社区,2021年,东麦窑社区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这里的村史馆与党建馆,总能吸引游人的驻足。
东麦窑的“村史馆”,以村风民俗历史传承为主题,通过年代场景和老物件陈设,讲述了东麦窑父慈子孝代代传承的家风传统,以及社区在乡村振兴之路上不断走向富裕、振兴的历程。而这巨大成就如何得来?“党建馆”给出了答案,这里展示了东麦窑党员队伍的管理理念,在党建统领下,村委领导班子与群众共同奋斗,引发乡村巨变。
东麦窑村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带头艰苦创业,坚持居民利益最大化,实现了改革红利全受益、共同富裕。
近些年,东麦窑社区渔家宴与民宿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尤其,东麦窑与青啤集团合作的“青啤·崂山民宿”小有名气。
“青啤·崂山民宿”拥有两家风格迥然不同的独立项目——青啤·仙居崂山和青啤·瑜上山间。值得一提的是,两种民宿并不是圈地新建,而是直接在原房屋的基础上设计雕琢。
这是东麦窑民宿业突破分散的家庭旅馆模式,走向品牌化经营的一次探索,社区党支部发挥“头阵”作用,党员干部带头,率先进行品牌化改造,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其中。
针对居民业户在生活和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一些新增矛盾和问题隐患,东麦窑党支部创新“1234”问题解决模式,即:对党员联户中收集的政策性问题1分钟解答,对群众小事2小时解决,对群众难事3天解决,对涉及社区大事4星期反馈。模式实施后社区问题化解效率明显提高,群众满意度也逐渐提升,实现了和谐发展的目的。
此外,在支部班子的带领下,社区居民积极响应上级号召,率先建立垃圾分类示范点,成为崂山区首个推广实现垃圾分类回收处置的农村社区。
慢慢的,东麦窑富了,望着连绵灵动的崂山,社区党支部逐渐感到“一枝独秀不是春”,富裕应该共属于崂山中的父老乡亲。
于是,东麦窑坚持发挥党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突破单村“一枝独秀”,以“党建聚合”引领“产业蝶变”,推动片区“抱团发展”,联合相邻的社区和旅游公司等,率先成立“流清湾党建产业联盟”,通过平台化运作,导入冰雪魔方乐园、青啤1903、影视拍摄基地等体验型业态,拉长区域化产业链条,开辟富民增收新路径。
“曈曈杲杲出东方,正对仙山隔广洋。接地云霞深拥护,半天星宿尽潜藏。”
美丽的沙子口,奔赴山海,追逐幸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