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彦斌 歌手、牛班创始人
常常会在不同的场合,被问及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记者会、节目录制,和朋友聊天、吃饭等等。回答问题时的态度、状态,也会因为面对的人和场合做出调整,从而给出不同的回答。
我们已经习惯去适应,去应变这个社会给我们带来的各种新鲜问题。可我们很少会有意识的去面对自己。如果此时此刻让你问自己三个问题,你会问什么?
玩过真心话大冒险吧?今天讲的必须是真心话。
问题一、你有欺骗过别人吗?
如果谎言也有级别,那它的最高境界可能就是以假乱真,让所有人都信以为真了。
这件事情还得从我的高考说起。当周围的同学都考入理想大学的时候,我却选择放弃了大学的生活。签约唱片公司,准备发专辑,把平时的兴趣当成主业,听起来很酷。其实内心的感受不完全是这样的。
同窗都背起了书包,我却放下了课本。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很多人都没有安全感,往往最怕的就是,别人拥有的,我还没有。 上台前我还用自己的名字搜索了百度百科——胡彥斌,毕业学校上海音乐学院。这个title让人感觉我的音乐特别专业,科班出生嘛。可是“度娘”有时候也会有疏忽,我也希望这个疏忽一直存在着。
估计演讲结束后,百度百科的这条要被删除了。
从十八岁出道起,常常被记者问到,你是哪所大学毕业的?问得我特别自卑。我闭着眼睛说,我是上海音乐学院的。
回答时有点心虚,年龄与毕业的年纪也不符合,所以我都会再补上一句:我没毕业就出道了。 这个问题被问了很多年,我都是这么回答的。 上音确实是我当年最想考的学校,可我连高考都没参加,后来再没以一个学生的身份进去过。
几年前倒是被上音邀请去做了一次流行音乐讲座,还被学生叫师兄,问我当年是和哪个老师学的,系主任是谁?一阵尴尬,搞得我不知如何回答,只能匆匆溜走。
现在想起来,当初给自己编造专业背景,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不自信,就怕别人对我的音乐不认可。换做现在,再有人来问我,我一定如实回答:我从来没有接受过正统的音乐教学,会的全靠自学。估计这么说出来,你们都还不信了。
就好像我的百度百科词条上还有一条“身高180cm”,好多人也不信,说“胡彥斌应该很矮吧”,今天现场的你们可要帮我作证。
关于毕业学校这件事,当初轻易编了个谎话,成为心头的一个结,也累了自己这么多年。今天把它说出来,轻松多了。人还是活得坦坦荡荡比较轻松。 当然,你若问我当年放弃大学的生活,后悔吗?绝对没有。因为我在高中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自己清晰的人生目标——我要当个歌手。 男人就怕不举,想不到我竟一举成名。出名了,别人对你要求也高了,言行举止样样都要有标准和要求。
这两年“言”变成了颜值的“颜”。一个歌手,歌唱得好只能得基本分,长相必须也要好。好多人对我的长相有点意见,宽容点的称呼我“实力派”,不宽容的评论,微博评论里还蛮多,说白了就是说我丑。问题紧接着来了:
问题二、我有没有面对恐惧的勇气?
这个问题如果完整地表达,应该是我们都有拼战命运的决心,但有没有面对恐惧的勇气? 比如我今天来到这个舞台演讲,你问我敢不敢来?我一定敢。因为我觉得,通过努力是可以做好的。但如果我再给你一个假设,假设台下坐着的“评委”都很讨厌你,都给你打零分,你还敢来吗? 在生活里,你觉得自己挺好,但别人都来质疑你的时候,你会怎样面对呢? 人人都有自我选择的权利。现在的这个时代科技很发达,有钱、有方法,你就可以变帅。但我选择继续丑下去。
其实我比你害怕,不然怎么说敢于改变的人都是勇敢的呢。一觉醒来,突然换了张帅脸,也是挺可怕的。
三十多年来,我都是用现在这种状态面对朋友和家人。突然一下变得很帅,估计大家对我的态度也都会发生转变。那个时候,你可能会怀疑自己,甚至看到的一切,那可是真的分不清真假了。 建立自信才是最重要的,因为一个人的气质和魅力是随你一辈子的。大家都说我眼睛小,其实我想说,从我出生的那一刻,我就小看了这个世界。如果你说我很丑,我也想说,那你多看几眼,习惯就好。
之前还有记者问,你觉得自己帅不帅。我心想,难道还有人觉得自己丑的吗?
帅不帅这件事,我不能回答你。一个男人帅不帅,要等他结婚之后,看他老婆,你就知道这个男人够不够有魅力了。 说到这里,去年的一段感情经媒体曝光后,微博评论一下子涌进来很多人,各种留言:什么“画风不搭”、“怎么看上胡彥斌”、“白菜被xx拱了”。虽然出道已十几年,也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困扰。我们总是在遇到问题,学习了面对的技能,才获得了成长。
经得起多大的诋毁,就经得起多大的赞美。 那时决定把所有微博删掉,其实是出于一种保护,想保护当初的这一段感情,也想保护所有关心我、爱我的人,不希望他们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在评论里受到任何伤害。 现在,我的微博又开始写了,心态成长以后,可以从零开始。
面对恐惧我们都会害怕,调整自己的心态,从而获得勇气。
为什么我们那么爱看恐怖片?在游乐园里,过山车和鬼屋总是最受欢迎?如果我们把人生中可能面对的恐惧当成鬼屋或过山车, 你是不是愿意再买张票进去玩一次呢?
问题三、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最直接的反应,是你过生日、吹灭蜡烛时心里所默想的。或者,过年去庙里烧香拜拜的时候,你许下的愿?
电影《非诚勿扰》里,葛优在教堂里把神父都给累坏了,表示教堂太小容不下你的愿望。其实许愿只是一个形式,我们要为自己愿望去努力,才会梦想成真。
愿望往往也会有矛盾。我希望妈妈健康快乐,我也希望我的工作、事业可以获得成就。可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多是独生子女,肩负着对家人更多的责任。有时候,梦想和家的距离是成正比的,梦想越大,离家的距离也就越远。 2004年的时候,我去了离家一千三百公里的北京,在那里生活了十一年。一开始,我还能坚持一个月回家一次,看看我妈。
记得有一年,我专程飞回去陪她过生日,她特别开心。于是我答应她,以后每一年都陪着她过生日,只要有时间就带她出去玩,趁着她还年轻,还跑得动。
手头上的事好像忙得根本放不下来,最后我一次又一次爽约了。总觉得妈妈会理解我,因为她是我最亲的人,她会体谅我的。
直到去年,我正在“我是歌手”决赛前的彩排现场,接到妈妈的电话。电话里太吵,还没听清楚她说什么,告诉她晚点给她拨回去,就等不及挂断了。
很晚回过去的时候,电话那头声音有点沙哑。原来,她想告诉我,和她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一个好姐妹生病去世了,突然觉得自己也老了,她很想我回到上海,多陪陪她。竟说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生离死别,死别没有办法挽回,生离才是最痛苦的。
这一次,我毅然决然地搬回了上海。不只是自己回去,还把整间公司一并搬了回去。我把梦想和家的距离从一千三百公里缩短到了几公里。
快乐的时间很美好,但又很短暂,总有一些现实要面对。除了对家里负责,我对公司也有责任。
创业团队慢慢的已经有九十多个人,不管我们将来会不会成功,至少我们充满斗志,怀揣梦想。有这么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愿意陪着我一起折腾,我觉得自己是一个特别幸运的人。
回到了公司的大家庭,看到每个人都在为我们做的音乐教育APP版本不断研发、测试、更新,教案一次又一次的修订,视频课程在不断录制中,实体的“牛班”学校又一家家筹备起来,创业的热血又燃烧了起来。
虽然人在上海,离家这么近,可还是照旧无法按照原本计划好的准点回家。隔了很长一段时间,妈妈跟我说:儿子啊,以前你在北京还会给我打打电话,回到上海反而连电话也没有了,人也见不到,你开了个学校,是不是住校了呀?
其实妈妈是一个很坚强的人。我21岁那一年,父亲就去世了,这么多年来妈妈依然还是一个人。
我曾在我三十岁那年写了一首歌,叫《三十而立》。 妈妈脸上留下了岁月的痕迹 朋友都还夸她很年轻因为她小孩子的脾气 好客热情 所以她在我们圈里 深受欢迎妈妈常说这辈子注定 我们两个相依为命 爸爸是我们生命中划过的流星照亮我的人生 帮我指向光明那年我还未满21 他被病魔无情的夺走了生命他机智聪明 坚强好胜的良好基因 遗传在我身体里 那熟悉的高大身影常常出现在我梦里如今我已三十而立三十而立 而立之年 走到了人生的中折点 其实就是道算术题 给梦想和现实做着加减三十而立 而立之年 是成熟的开始 还是青春的了结三十而立 而立之年 是理性的萌芽 还是激情的浇灭 歌词即是我内心的表达。
我其实跟爸爸接触的时间不是很多,所以在我的歌词里,爸爸像生命中的一颗流行,他很璀璨,他给了我人生建议和思考,但是他在某个时刻消失了,留下我和我妈两个人相依为命。
直到有一天,我无意间翻开了妈妈的护照,上面一张张崭新的空白页,憋得我喘不过气。我们说好的旅行呢?从来就没有兑现。我对她的生活也开始越来越陌生。梦想对我来说真的有这么重要?这真的是我想要的吗?
三十而立,梦想和现实做着加减,但对于妈妈,岁月只给我们俩做减法。我思考了很久,找不到一个完美的答案来平衡梦想和家的距离。
想起自己小的时候,我写的每一首歌,妈妈都是我第一个观众;在家里练习唱歌,也一定要她坐在边上,这才来劲。我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工作、生活圈子,就开始离家远了。
我试着回到小时候,把我现在在做的所有的事告诉妈妈,哪怕回到家已经很累。只要她醒着,我都会跑去她的房间,和她聊上几句。我也会请她来公司坐坐,让她看看我们这些努力的年轻人。
去年,我接了一档江苏卫视的电视节目,可以去三个国家,六个城市。我就把妈妈带在身边,工作闲余我就陪着她玩。妈妈手机里拍了很多漂亮的照片,她用微信发给朋友,骄傲地说儿子带她出来玩。
她的护照本终于不再空白了。
但亲情绝对不是一次旅游、一个礼物、一顿大餐可以解决的。我们要伸出双手去拥抱他们,让他们参与到我们的生活中来。多一点的了解,多一点的陪伴,多一点的沟通,只要我们去努力一定可以拉近梦想和家的距离。
人生本来就是一个巨大的问号,有的写的精彩,有的写的平庸,有的留下遗憾,有的留有思考。
我背后的那张图,是无数伟大的哲学家的名字组成的。他们都会不断向自己提出问题,促进思考。
我们并不一定要成为哲学家,但不管你人生走的太顺还是遇到逆境,学会面对自己,给自己提问,你会找到你最想要的、最满意的答案。
如果是你,今天你最想问自己哪三个问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