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编辑 | 牙韩翔
蜀海供应链(以下简称“蜀海”)宣布已于近日完成共计8亿元的B轮融资。该轮融资由中银投资、中垦基金和公司现有股东华润大消费基金联合领投,公司现有股东君联资本继续追加投资,泰合资本继续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蜀海的前身就是海底捞的餐饮供应链子公司,2007年开始进行独立运营,为海底捞提供整体供应链托管服务。它为海底捞提供包括集中化采购、集中化中央厨房处理、统一质量管控、物流系统互联的供应链体系。海底捞2021年财报显示,2021年蜀海是海底捞最大供应商。
2014年,蜀海供应链正式独立,成为了一家第三方食材供应链全托管服务商,为餐饮连锁企业及零售企业提供食材采购、仓储托管、金融服务、菜品定制化研发、信息服务等完整食材供应链解决方案。
公开资料显示,这家公司不仅服务于海底捞,还服务了太二酸菜鱼、丰茂烤串、一麻一辣、遇见小面、客语、蒙自源、炊烟、费大厨、新白鹿、新发现和百基拉等超过2000家餐饮连锁品牌。
蜀海之所以能成为本土的头部餐饮供应链服务商,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其多年深耕的核心竞争力,比如规模化——在全国已经布局40余个仓配物流中心及9个生产加工中心,总面积超过40万㎡,并配有超过2000辆的冷链物流车。
另外其竞争力还包括食安管控和交付、数智化系统服务、菜品研发创新、业内资源协同等等。而蜀海相关负责人表示,新一轮融资筹集到的资金将聚焦于企业的数智化升级,助力其持续深耕食材供应链场景,在实践中推动供应链和科技的深度融合。
蜀海供应链总经理龚力表示,食材供应链本身就是一项需要长期发展的事业,对供应链全链路的各项能力需要不断迭代和优化。
事实上,在近年来餐饮融资热潮的背后,供应链大战早已浮上水面。
番茄资本在2019年初发布的《2018中国餐饮及餐饮供应链投融资报告》显示,自2014年起,截止2018年11月中旬,餐饮供应链及服务商投融资案例占比32%,远高于餐饮品牌的20.3%和饮品品牌的9%。除了数量占优,该领域的投资金额比例也达到了49.9%,占据当年餐饮投资的半壁江山。
番茄资本创始人卿永当年在解读该份报告时表示,资本对纯餐饮的投资兴趣下降,对餐饮供应链服务企业以及具备食品属性的新餐饮更感兴趣。
而在疫情之后,“供应链为王”的策略也愈发成为整个餐饮业的共识。
光大控股消费基金在2021年正式提出聚焦食品全产业链的投资定位,称“抓住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其董事总经理吕志超透露称,从投资价值看,食品产业链条长、痛点多,解决每一个痛点都能创造巨大的社会价值。食品全产业链属于核心民生,受经济周期波动影响较小,行业政策也不具有敏感性,因此可持续性更高、可预见性更强。
一方面,供应链是餐饮连锁化的基础,而中国餐饮连锁化率的不断提升,也为供应链服务商的崛起提供了机遇。根据美团新餐饮研究院的统计,中国餐饮连锁化率从2018年的12%增至2021年的18%,但同时,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连锁化率仍有差距。
另一方面,中国的食材供应链发展仍然属于初级阶段,虽然有万亿市场规模,但格局高度分散,给各方入局提供了市场空间。
食材供应链大致可以划分为几种类型。
第一种是餐饮企业上游延伸型供应链企业,拥有中央厨房和产品研发能力,典型代表就是蜀海;第二种则是B2B的生鲜平台,比如美菜网,美团旗下的快驴进货,饿了么的有菜,以及近期传出IPO消息、永辉孵化出的食材供应商彩食鲜;第三种是垂直品类的供应链,比如定位火锅食材超市的锅圈食汇、懒熊、查特熊,为茶饮咖啡品牌提供风味糖浆、小料、原料果汁的德馨食品、田野股份等等;第四种则是主打单品和爆品的供应链企业,比如信良记。
不过眼下食材供应链亟待解决的痛点,包括上游源头分散、机械化、规范化程度低;中游冷链技术不足,链条冗长且渠道运输成本高;下游菜系和产品繁杂,难以标准化等。未来这一行业的竞争方向,也在于提升数智化水平、建立综合供应能力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