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届国际基建论坛月底举行,国际基础设施可持续促进机制呼之欲出

第13届国际基建论坛新闻发布会现场。图片:刘子象

记者 | 刘子象

9月9日,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房秋晨透露,“国际基础设施可持续促进机制”即将启动。

界面新闻当天从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获悉,该机制旨在搭建国内外利益相关方与中国承包商之间的广泛合作平台,推动更多可持续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该机制由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与德国国际合作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联合国环境署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发起,将在第13届国际基建论坛上正式启动。

一年一度的国际基建论坛是业界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国际专业展会。房秋晨介绍,第13届论坛将于9月28日-29日在澳门举行。截至9月8日,已经有66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余名嘉宾报名参会,其中包括43个国家的驻华使节,ENR全球工程承包商250强中的70多家企业高管,以及大批产业链和供应链企业。

“本届论坛的重点之一是,以共建‘一带一路’和‘全球发展倡议’引领国际基础设施合作高质量发展。其二是推动ESG治理水平提升,助力高质量可持续基础设施发展。”房秋晨说。

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国际基建行业遭受打击。2020年,全球基础设施建设同比收缩2.7%。2021年,随着各国政府积极出台相关刺激政策,全球基建开始复苏。惠誉预计2022年到2030年期间,该行业将以3.2%的年平均年增长率增长。不过,建筑材料、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依然存在的疫情风险等不利因素也制约着行业的快速复苏。

复苏具有区域不平衡的特点,其中亚洲地区增长潜力巨大。亚洲的惠誉基础设施风险/回报指数(RRI)平均得分为55.6(满分100分),高于全球平均水平50.0,是全球排名第二的地区,仅次于北美和西欧地区,远远领先于得分第三高的中东欧地区。中国承包商目前在亚洲的优势明显,不过从中长期看,可能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

另外,拉美地区也是中国重点关注的地区之一。中国商务部美大司二级巡视员徐伟丽在9日的发布会上透露,拉美是中国第四大海外承包工程市场,累计签署合同额达2372亿美元。2022年上半年,新签合同额和完成营业额分别增长21.9%和54.1%。中国企业通过PPP、三方合作等新方式参与拉美建设,疫情下积极推动项目复工复产,并成功中标哥伦比亚工业园及太阳能电站、秘鲁绿色海岸公路等重点项目。

不过惠誉表示拉美的一些关键市场,由于基建领域公共支出有限,加上政治风险上升,令其增长水平受到限制。拉丁美洲基础设施风险/回报指数(RRI)的平均分为43.6。其中,智利相对低风险的环境使其成为拉美最具吸引力的基础设施市场。

随着国际基建逐渐从疫情中复苏,关注点更加转向可持续属性。中国承包商作为国际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重要力量,正在努力提升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实践。房秋晨表示,在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指引下,国际基建业界积极倡导“可持续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然而,行业普遍面临融资渠道单一、标准差异较大、企业ESG管理能力不足、合作意识不强等问题,亟需国际上各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参与、推动解决。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