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威
“一生当中总会有一些人是需要彼此陪伴的,走一段非常重要的时间。”奇幻科技联合创始人、COO 王宇认为这次创业是他与奇幻科技创始人、CEO王刚共同走过五年半之后的结果,也是出来创业的最重要的原因,“有这样一个好的合伙人可以一起出来创业,很不容易,很难得。”
在王宇的介绍中,创业的想法萌生于2015年底,“这个时代来临了,我们赶上了VR这个好时代”。当时王刚是暴风科技副总裁、总编辑,暴风魔镜合伙人,是暴风上市时的董秘,王宇是暴风影音内容总监,负责节目策划、制作及运营。
与众多VR领域的创业者一样,在暴风工作多年,在互联网内容领域有着深厚积累的王刚和王宇也没能抵抗住VR带来的巨大诱惑,选择了离开暴风,出来创业。2016年1月,北京奇幻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专注VR内容的制作。
在操作系统、硬件、线下体验、应用和内容这五个VR创业方向中,奇幻科技选择了内容方向进行创业,王宇认为真正能推动中这个行业用户发展的本质动力其实是内容,优质的内容能够像血液一样,把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串联起来。
“背后推动这个产业发展的基础动力是操作系统、芯片,这些先要有。但技术不是门坎,而且早就有了。只有以一个内容载体的形式,作为一项应用、一个体验展现给用户的时候,用户才会一下就买单,海量的用户才会进来。”
王宇把VR内容现在所处的阶段称之为1.0时代,“可以拍了,可以做了,可以拼了,可以剪了,可以加特效了。但是它的一套语言,做内容的规定,它需要哪些特定的属性,交互怎么加更好,这些我们都还在探索当中,就是1.0的产品。”
内容与技术
技术发展对内容的需求与内容自身的生产力之间的脱节对于奇幻科技来说是一个必须要抓住的机会。在同王宇的交谈中,我们可以感觉到王宇对于高质量内容的期望。
“一句话概括公司的目标,就是我们想做中国影视级别VR内容的生态性公司。”王宇所说的生态性公司不仅要自己做技术方面的探索,VR内容的制作,还要负责内容的最终变现,他们几乎与所有线上VR平台和线下体验店都签了内容分成协议。
在奇幻科技现有的22名员工中,有8名程序员负责技术层面的开发。尽管王宇认为硬件和软件成为门坎都只会是暂时的,现在VR技术的淘汰很快,之前做的架子都已经没有实际价值了,但是没有一个成熟的解决方案,很多VR内容制作团队只能靠自己,“我们起初在研发的时候,不是为了研发软件而研发的,是为了内容需要,我们就自己研发了。”
现在奇幻科技拥有两项国家专利,一项是声场技术,能够实现用户在看VR内容的时候,身体左右转动,声音也会随之进行变化;另一项被称之为交互编辑器的专利可以帮助VR内容制作者进行交互设置,“你在第几分,第几秒开始要交互,触发机制都提前设好的。”王宇告诉《三声》这两项技术都将在下半年免费开放给用户。
“技术会越来越简化,它会帮助我们做内容的解决很多具体问题。但这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它是一代一代的产品的解决,肯定是随着技术的推进,不同的迭代产品出现,解决阶段性的问题。这个问题也就伴随着你,一定也要有相应的懂技术的人,懂底层技术,懂交互技术,懂声音、拍摄技术的人,设备研发技术的人,可以跟着这个迭代的产品走下去。不是说这个产品出来我一买就完事了。”
孵化与合作
相比于技术,VR内容制作缺乏统一的标准,对于奇幻科技这样的内容制作者来说,是一个机会。“没有标准并不代表我们就一定做不好内容,像我跟卡梅隆可能差200年,但要在VR里面,我们两个拍电影,可能就差两月,所以没标准,正是大家来开拓标准,试图建立标准,修改标准的一个好的机会。”
王宇在2016年4月的北京国际电影节VR论坛上解读了奇幻科技的“幻影计划”,“就是和影视圈里面的合作伙伴一起来做VR的内容。”奇幻科技希望把自己的VR创作拍摄团队、VR技术研发实力和传播渠道资源拿出来与影视公司进行合作,在传统影视剧的基础之上打造独立的VR内容。目前这个计划公布的影片包括《幻城》、《奇门怪谭》等内容的VR短片,到2016年年底计划合作打造200部VR影视IP。
“一个是跟传统的IP去合作,另外一个就是自己去做一个IP,然后把这个IP做大。我们两个都在做。”王宇认为,两者的不同在于,对自己开发的IP的把握和理解,自己可以拥有更多的决定权,但这样的IP现在还太小,而且需要独自投入全部资源去运作。同传统的影视IP合作需要与传统影视IP在角色设定、故事情节,甚至在定位、属性上都要有联动,不能独立于这个人物设定跟故事本身,但可以进行资源方面的互惠共享,影响也会更大。
“这个从比重上来说,两种方式都差不多。早期做内容,可能真是自己开发要和传统影视两条腿一起走。精品的内容要用心做、打品牌,有创意的、可交互的、设立门坎的自制内容也要探索,但是你把精力全放在这,早期品牌联动,内容的影响力就达不到。如果你只跟传统影视IP合作,IP本身有些地方可能又会受限,所以这两个要平衡好。”
在自制IP方面,奇幻科技与中影动画合作,在2017年将要推出三部动画片。同时,奇幻科技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共同举办了第一届中国VR创作大赛。“这个是目前官方背景的第一个VR影视内容的大赛”,在这个大赛中征集的VR内容自制内容,以及奇幻科技开发的一些小的VR短剧,都会在今年九、十月份的时候上线。
创作与变现
“好内容是需要积淀的,IP是需要孵化的。你先有一批好的内容告诉用户,VR可以做成这样的东西,可以做出这样优秀的、体验超爽的一批东西。用户过来了,你再想商业化。”在与王宇的交谈中,可以感觉到奇幻科技是一家对内容有着自己的执着追求的公司,用一个比较常见的词来形容就是“有情怀”。
“做内容的公司一定得从这个公司的底蕴,这个公司的思想、动机,以及它做内容的实力去追寻商业模式。”王宇认为对于内容公司来说,商业价值的回报是一个结果,并不是最终目的,“如果你做内容的最终的目的不是为了影响和改变人,不是为了生产出一件艺术品的话,那就别干内容,赚钱的方式还有很多。”
做内容与做互联网产品不同的是,做完一个内容就意味着结束,新的内容需要继续从零开始,而且成功的几率不能保证,“一个可能成功了,一个可能失败,一个可能又失败了,一个又成功了”。对于VR内容来说,存活下来的风险依然很高,“如果VR时代会在5年或者10年可以来临的话,有一些内容团队是可以通过早期赚钱活下来的,即便这样他们后期也需要转型。”
虽然现在与传统内容相比,用户对VR内容的付费意愿更高,但是这其实是依靠早期的发烧友在支撑。后期普通用户增加,大量的VR内容开始涌现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大IP开始涉足VR内容,都可能会给VR内容的后期付费带来新的变数。
“这个时代不缺人跟你说赚钱,好多人帮着你赚钱,你赚不好,他还会给你出方法。做内容的人,我们自己要有一个原则,那就是要知道内容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如果你也想的是赚钱,那就不平衡了,那就跟他们一起了。”王宇说他们在暴风运营过很多内容,从制作到生产,再到上线分成都参与过,这并不是他们现在最想做的。
“做内容的团队,不怕失败。第一部作品拍出来的不好,不怕,第二部重新拍,怕的是没有干出好内容的能力。”8月份奇幻科技的第一部作品《幻城》VR短剧上线,对于奇幻科技和很多VR内容领域的创业者来说,见真招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所有人都需要给资本和看客一个答案,“你到底干了什么事,又干出了什么结果?”
三声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