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陈靖
今年以来,超300家公司IPO顺利过会,然而也有多家公司与A股擦肩而过,无缘上市。
Choice金融终端显示,2022年1-8月,共计有352家企业IPO上会(二次上会以最终结果计算),其中327家过会,6家暂缓表决,19家被否,过会率为92.9%,较2021年同期的89.75%有所上升。
从2022年1-8月各月份的IPO审核通过率来看,最高的是1月份,达到97.06%;最低的是2月份,仅为88.46%。
今年企业主动“撤单”的情形有所增加。2022年1-8月主动撤回IPO申请企业数量已多达190家(不包含过会后主动撤回的)。上会前取消审核的有12家。
在终止审核(取消审核、主动撤回)方面,今年1-8月终止审核的企业共计202家(过会后撤回的不计)。其中,沪深主板50家、科创板20家、创业板100家、北交所32家。按照真实过会率=过会家数/(过会家数+被否家数+暂缓表决+终止审查家数)计算,1-8月真实过会率仅为59.03%。
其中,IPO真实过会率最高的是5月份,为72.41%;最低的是6月份,50.72%。
在各板块审核情况方面,今年1-8月科创板的IPO审核通过率和真实过会率均为最高,分别是98.77%和79.21%;沪深主板的IPO审核通过率和真实过会率均最低,分别为86.84%和52.38%,这与沪深主板IPO前取消审核以及主动撤回数量较多相关。
回顾今年前两轮IPO现场检查,首轮9家被抽中的企业中有4家撤回材料,撤回率达到44%。第二轮抽中2家IPO企业,都未有撤回。而2021年年初的现场检查中,20家企业里有16家撤回,撤回比例高达80%。主动撤回申请多发生在相关IPO项目被二轮或三轮问询之后。
界面新闻梳理发现,大量企业选择主动撤回IPO申请,背后有诸多原因,其中就包括近年来发行环节相关制度逐步完善,监管部门对违法、违规上市的企业及相关保荐、会计师、律所等机构的惩处力度的持续加强这一因素。
一家券商投行人士表示:“拟IPO企业撤单的原因是多元的,有些企业是担心现阶段基本面无法支撑上市;有的企业怕经不起现场检查,一旦被否决耽搁上市进程;有些企业是在短期内遭遇了被举报等重大事项。拟IPO公司主动撤单背后,可能存在券商等对回复工作准备不足等情形,在‘答题’过程中用了太多时间,因此无奈撤回。”
上述投行人士表示,新股发行从严的常态化监管环境下,入口端审核进一步严格,审核端问询机制的有效发挥可以在保证新股发行常态化的同时,让一批高质量的企业进入到资本市场,也让部分没有做好上市公司准备的公司离开A股市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