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人物】舒印彪的告别与再出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人物】舒印彪的告别与再出发

舒印彪掌舵过的两家公司一是国家电网,资产总额超四万亿元;另一个是华能集团,曾是全球最大发电企业。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记者 | 王山而

9月27日下午,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华能集团)召开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大会,中组部有关负责同志宣布华能集团主要领导调整的决定,温枢刚由中国华电集团董事长调任华能集团董事长,舒印彪正式卸任。

舒印彪1958年7月出生,今年已逾64周岁,是央企中年龄最大的“掌门人”。集央企“一把手”、院士、IEC主席、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等多重身份于一身,加之深耕能源电力领域40年,他是外界公认的“电力一哥”。

舒印彪出身于原国家电力调度中心,2002年底电力体制改革后,他就任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下称国家电网)工程建设部主任、电网建设分公司总经理。2013年5月,他出任国家电网总经理,2016年5月起履任国家电网董事长,直至2018年11月调任华能集团董事长一职。

舒印彪掌舵过的两家公司有一个共性:够大。国家电网资产总额超四万亿元,列世界500强第三位;华能集团资产只有国网的四分之一,但曾是全球最大发电企业。

舒印彪在国网工作30余年,担任国网“一把手”两年半;“空降”华能董事长一职,至今即将满四年。

今年的夏秋之季,国铁陆东福、东航刘绍勇、中化宁高宁、华能舒印彪等几位央企老帅相继卸任,标志着最后一批50后中管“一把手”全部退出央企“江湖”。按照中组部和国资委规定,央企领导退休年龄为60周岁,部分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的“一把手”的退休年龄可放宽至63周岁,舒印彪已属于超期服役。

60岁空降,打造华能黄金四年

2018年11月15日,已满60岁的舒印彪受命来到华能集团,彼时的华能已辉煌不再。

舒印彪的这次迁调引来各方关注。甫一上任,他在众多议论中开始了对这家电企“巨无霸”的全面摸底。2019年1月27日,在华能集团年度工作会上,舒印彪拿出了第一个“锦囊”—— 开足马力加快绿色转型。

舒印彪首先分析了世界能源变革趋势,他称之为“再电气化”,为华能算了一笔经营账,结论是清洁能源装机比重偏低,已严重掣肘发展。最后他提出了华能新战略——“两线”“两化”。

舒印彪曾在接受界面新闻专访时进行了解释:在“三北”地区(北线)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深入推进风光火储输一体化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在东部沿海省份(东线)加快开发投资建设运维一体化的海上风电发展带和三大核电基地。总之,核心就是大力发展新能源。

对以火电起家、且火电体量巨大的华能集团来说,放下过往的辉煌,全面转战新能源,时机上不占优势,技术所长也不在此,外界并不看好。

年度工作会结束半月后,舒印彪又召开了一次大型会议,在两个半小时的脱稿讲话里,他对“两线”“两化”战略进行了剖析。

“凡是符合国家战略发展方向,又符合行业和企业实际的,就应该加快干。”舒印彪在会上强调,“如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制度有问题,就冲破这制度。”

外界称,这次会议是对华能实施转型战略种种质疑的回应;也有声音认为,这是一次华能内部的动员大会。

此后两年内,华能开始了一系列大手笔动作,一跃成为新能源领域的焦点。

来到华能集团后,舒印彪曾六次赴江苏,两次拜会时任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2019年5月,华能集团与江苏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华能“东线”战略正式落子江苏。

截至2021年底,华能在江苏的海上风电规模超250万千瓦,较2018年同期翻了三番,目前在江苏海上风电总装机中占比最大。

除江苏外,华能在辽宁、浙江、广东等沿海省份的海上风电建设,也在快速推进中。

凭借对电力系统的了解,以及多年主持电网规划的功力,舒印彪通盘考量了源网荷储用全线资源,提出依托特高压布局,建设华能甘肃陇东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基地,并首创性地提出甘肃、山东、华能集团、国家电网的四方合作模式。

随着2019年西北五省煤电资源整合,华能一举成为甘肃最大发电供热和煤炭生产企业,陇东作为华能“北线”战略支点的优势愈加明显。过去两年,庆阳风光综合新能源示范项目、正宁调峰煤电项目、核桃峪和新庄煤矿相继开工或投产。

发电端建设如火如荼,送电端合作也于近日落地。9月8日,华能集团与山东省签署陇东至山东直流输电工程配套电源送电长期合作协议,“陇电入鲁”指日可待。“陇东模式”也在成为中国大型综合能源基地规划建设的范本。

大举进军新能源的同时,舒印彪也在力挺核电。此前,华能涉足核电领域16年却未有斩获。舒印彪深谙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作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极端重要性。

“石岛湾示范工程干不干得成,直接关系到华能到底干不干得了核电。”舒印彪曾说。

调任华能集团的第44天,舒印彪邀请了20多位“两院”院士做客华能,为华能核电走出困境出谋划策,随后又亲邀院士多次前往石岛湾项目现场,为工程建设“把脉问诊”。华能还首次成立了自己的核能技术研究院,引进大批核电专业人才。

2021年12月20日,华能发出了“第一度核电”。

“十三五”收官之际,华能拿下了中国第四张核电“牌照”;华能的“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核电”被确定为三大支撑产业之一。截至目前,石岛湾、昌江、霞浦三大核电基地已全面开工建设。

舒印彪在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现场调研。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经过近四年的改造,新能源成为了华能集团最主要的利润来源。2021年,华能新能源新增实体开工容量突破1600万千瓦,新增并网容量突破1000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从2018年的33%升至38%。2022上半年,华能新能源开工规模超1500万千瓦,总投资超900亿元。

“我只是带着大家一起开了个头,为大家敲了敲锣,华能的‘好戏’在后头。”7月25日,舒印彪最后一次以董事长的身份出席华能集团年中会,做了两个多小时的报告。

按照“两步走”战略安排,到2025年,华能新增新能源装机8000万千瓦以上,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0%以上。

从特高压到新型电力系统

华能转型的速度和力度,很符合舒印彪出身“半军事化管理”电网调度的个性,也延续了当年闯关特高压的手法。

业内人士告诉界面新闻,接入和消纳是新能源快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舒印彪在协调电网方面颇具优势。

舒印彪在国家电网工作期间,最重要的业绩是主导研发了特高压、智能电网等系列重大核心技术。特高压是指电压等级1000千伏及以上的交流或±800千伏的直流,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的输电技术。

通过三峡输电系统四项±500千伏超高压直流工程建设,中国实现了设备国产化的稳步提升:第一个工程设备国产化率实现了30%,第二、三个逐步提高到50%、70%,第四个工程达到100%,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少数掌握超高压直流技术的国家。舒印彪是第一个工程的参与者及后三个工程的主持者。

舒印彪在武汉高压研究所。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2004年前后,中国出现了新一轮大缺电,其背后是中国持续增长的电力需求和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清洁能源开发,中国迫切需要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的电网骨干网架。2005年1月,国家电网正式启动特高压工程可行性研究。

当时,特高压输电技术遇到不少反对声音,争论焦点之一是特高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要解决这两个问题,技术和设备是关键。当时,全球尚无成功商业运行特高压技术的经验,也没有现成的设备、工程经验和技术标准可循,时任国家电网副总经理兼特高压电网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的舒印彪,主持特高压的技术与设备研发工作。

出于双重保险的考虑,国家电网安排了两家变压器公司同时研发1000千伏变压器,但三年后,两家公司全部试验失败。作为项目负责人,舒印彪快速整合各种资源、信息和人员,组织研究解决方案。最终,研发团队解决了特高压的规划设计、设备制造、施工安装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最终完成了电磁、电晕、过电压及变电设备等设计与试验。

2008年12月15日,路透社抢在特高压工程试运行前发布消息:中国计划在2020年时建成特高压电网,并出其不意地抢在那些升级老电网方面行动迟缓的西方国家的前头。

此后,多个特高压项目在中国相继落地。

截至目前,中国已经建成投运33项特高压工程,线路长度5万余公里,输电容量达2亿千瓦。特高压的输电量已占东中部用电负荷的1/4,70%是清洁能源。西电东送到网电价,比东中部电厂平均电价每千瓦时低5分钱,累计为企业和电力用户减少电费支出达1000亿元。

2019年,因在特高压领域的贡献,舒印彪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此时,他已完成从自然垄断的电网环节向激烈竞争的发电行业的跨界,开始了对电力系统未来形态进行全局性思考。

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首次提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何为新型?在五天后举行的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上,舒印彪提出了新型电力系统的四个特性——广泛互联、智能互动、灵活柔性、安全可控,并指出电力系统将发生革命性改变。

今年3月,中国工程院在京发布重大咨询项目成果《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其中,舒印彪牵头完成的“电力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研究”课题,从电力系统发展、清洁能源开发、电气化水平提升、关键技术创新、体制机制保障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和政策建议。

5月,由他主编的《新型电力系统导论》出版发行,提出了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内涵、基本特征,并给出“源、网、荷、储、共性关键支撑”的技术结构分析。

卸任前一个月,舒印彪在中国绿色低碳创新大会上提出了中国能源转型“70/80/90”目标,即:为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到2060年,电能消费比重达到70%,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超过80%,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90%。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两端发力,即能源生产侧要实现清洁能源替代,能源消费侧要实现电能替代,建设以电为中心的高度电气化社会。

推动中国标准国际化

标准是世界的通用语言。2019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第83届IEC大会的贺信中强调,要积极推广应用国际标准,以高标准助力高技术创新,促进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

IEC即国际电工委员会,是世界三大国际标准组织之一,被称为“电工领域联合国”。就在第83届IEC大会期间,舒印彪与IEC前任主席詹姆斯·香农完成交接,并于2020年1月1日正式就任IEC主席。

这是IEC成立113年来,首次由中国专家担任该组织最高领导职务。

第83届IEC大会上,舒印彪与IEC前任主席詹姆斯·香农完成交接,就任IEC主席。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IEC秘书长兼首席执行官弗雷斯维克称,舒印彪当选IEC主席,不仅表明各国专家对中国标准的肯定,也意味着中国将完成从“标准执行者”到“标准制定者”的身份转变。

自2008年担任IEC市场战略局成员以来,舒印彪先后任IEC市场战略局召集人、IEC副主席等职,力推国内电工产业国际标准化工作,尤其在特高压、智能电网、电动汽车充换电等方面的标准国际化工作取得了系列成果。

通过巴西美丽山项目,中国特高压输电技术、电工装备、工程总承包和运行管理实现一体化“走出去”,使中国特高压技术在IEC建立了完整的标准体系,改变了电力行业的国际话语权。近期,他还推动IEC批准成立了由中国提出的电力机器人技术委员会。

舒印彪率队成功中标巴西美丽山水电特高压直流送出项目。图片来源:新华网

曾在英国作高级访问学者的舒印彪,可以和国际同行无障碍地沟通。这让他在上任IEC主席后,无论是推动各国标准互联互通,还是IEC内部治理优化,都具有明显优势。

他主导启动IEC未来十年战略规划工作,紧扣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将碳中和、能源转型、零碳电力系统等主题列入了战略规划内容。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之际,在舒印彪的大力推动下,IEC联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向国际社会与相关行业免费公开了重症监护呼吸机等电子医疗设备相关的28项国际标准。

今年8月,他促成IEC中国首个分支机构——IEC国际标准促进中心落户南京。同月,IEC提出由中国牵头制定全球首个新型电力系统关键技术白皮书。

在国际组织任职,需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仅去年一年,舒印彪就主持参加了45次在线国际会议,出席了12次国内外标准化相关会议和活动。由于时差原因,这些会议大都在北京时间的深夜进行。

舒印彪的身影还经常出现在国内校园和国际论坛。2020年9月,在位于武汉大学樱顶的老图书馆,舒印彪作为武汉疫情后第一位做客“珞珈讲坛”的院士,向青年学子介绍国际标准及中国标准的国际化。

舒印彪多次表示,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关系到企业在全球竞争中能否掌握主导权,是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标志。他的观点正应了企业界那句老话:“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

在华能集团的近四年里,舒印彪着力推动企业科技创新以及成果转化为标准、专利。现在的华能集团,不仅实现了国际标准“零突破”,且专利数突破1万件,是唯一进入国资委专利质量排名A档的发电央企。

卸任华能集团董事长后,舒印彪仍将主持IEC相关工作,也会在新型电力系统的研究中继续发挥作用。他对中国电力行业的影响,或许远未结束。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华能集团

270
  • 张玉卓到中国华能调研强调:以改革创新促转型升级,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 中国华能与国铁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国家电网

4k
  • 波罗的海三国电网系统将与欧洲大陆电网系统同步
  • 11月28日投资早报| 七部门联合印发《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上工申贝第一大股东控制权或发生变动股票停牌,中国医药拟收购辽宁公司40%股权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人物】舒印彪的告别与再出发

舒印彪掌舵过的两家公司一是国家电网,资产总额超四万亿元;另一个是华能集团,曾是全球最大发电企业。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记者 | 王山而

9月27日下午,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华能集团)召开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大会,中组部有关负责同志宣布华能集团主要领导调整的决定,温枢刚由中国华电集团董事长调任华能集团董事长,舒印彪正式卸任。

舒印彪1958年7月出生,今年已逾64周岁,是央企中年龄最大的“掌门人”。集央企“一把手”、院士、IEC主席、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等多重身份于一身,加之深耕能源电力领域40年,他是外界公认的“电力一哥”。

舒印彪出身于原国家电力调度中心,2002年底电力体制改革后,他就任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下称国家电网)工程建设部主任、电网建设分公司总经理。2013年5月,他出任国家电网总经理,2016年5月起履任国家电网董事长,直至2018年11月调任华能集团董事长一职。

舒印彪掌舵过的两家公司有一个共性:够大。国家电网资产总额超四万亿元,列世界500强第三位;华能集团资产只有国网的四分之一,但曾是全球最大发电企业。

舒印彪在国网工作30余年,担任国网“一把手”两年半;“空降”华能董事长一职,至今即将满四年。

今年的夏秋之季,国铁陆东福、东航刘绍勇、中化宁高宁、华能舒印彪等几位央企老帅相继卸任,标志着最后一批50后中管“一把手”全部退出央企“江湖”。按照中组部和国资委规定,央企领导退休年龄为60周岁,部分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的“一把手”的退休年龄可放宽至63周岁,舒印彪已属于超期服役。

60岁空降,打造华能黄金四年

2018年11月15日,已满60岁的舒印彪受命来到华能集团,彼时的华能已辉煌不再。

舒印彪的这次迁调引来各方关注。甫一上任,他在众多议论中开始了对这家电企“巨无霸”的全面摸底。2019年1月27日,在华能集团年度工作会上,舒印彪拿出了第一个“锦囊”—— 开足马力加快绿色转型。

舒印彪首先分析了世界能源变革趋势,他称之为“再电气化”,为华能算了一笔经营账,结论是清洁能源装机比重偏低,已严重掣肘发展。最后他提出了华能新战略——“两线”“两化”。

舒印彪曾在接受界面新闻专访时进行了解释:在“三北”地区(北线)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深入推进风光火储输一体化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在东部沿海省份(东线)加快开发投资建设运维一体化的海上风电发展带和三大核电基地。总之,核心就是大力发展新能源。

对以火电起家、且火电体量巨大的华能集团来说,放下过往的辉煌,全面转战新能源,时机上不占优势,技术所长也不在此,外界并不看好。

年度工作会结束半月后,舒印彪又召开了一次大型会议,在两个半小时的脱稿讲话里,他对“两线”“两化”战略进行了剖析。

“凡是符合国家战略发展方向,又符合行业和企业实际的,就应该加快干。”舒印彪在会上强调,“如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制度有问题,就冲破这制度。”

外界称,这次会议是对华能实施转型战略种种质疑的回应;也有声音认为,这是一次华能内部的动员大会。

此后两年内,华能开始了一系列大手笔动作,一跃成为新能源领域的焦点。

来到华能集团后,舒印彪曾六次赴江苏,两次拜会时任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2019年5月,华能集团与江苏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华能“东线”战略正式落子江苏。

截至2021年底,华能在江苏的海上风电规模超250万千瓦,较2018年同期翻了三番,目前在江苏海上风电总装机中占比最大。

除江苏外,华能在辽宁、浙江、广东等沿海省份的海上风电建设,也在快速推进中。

凭借对电力系统的了解,以及多年主持电网规划的功力,舒印彪通盘考量了源网荷储用全线资源,提出依托特高压布局,建设华能甘肃陇东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基地,并首创性地提出甘肃、山东、华能集团、国家电网的四方合作模式。

随着2019年西北五省煤电资源整合,华能一举成为甘肃最大发电供热和煤炭生产企业,陇东作为华能“北线”战略支点的优势愈加明显。过去两年,庆阳风光综合新能源示范项目、正宁调峰煤电项目、核桃峪和新庄煤矿相继开工或投产。

发电端建设如火如荼,送电端合作也于近日落地。9月8日,华能集团与山东省签署陇东至山东直流输电工程配套电源送电长期合作协议,“陇电入鲁”指日可待。“陇东模式”也在成为中国大型综合能源基地规划建设的范本。

大举进军新能源的同时,舒印彪也在力挺核电。此前,华能涉足核电领域16年却未有斩获。舒印彪深谙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作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极端重要性。

“石岛湾示范工程干不干得成,直接关系到华能到底干不干得了核电。”舒印彪曾说。

调任华能集团的第44天,舒印彪邀请了20多位“两院”院士做客华能,为华能核电走出困境出谋划策,随后又亲邀院士多次前往石岛湾项目现场,为工程建设“把脉问诊”。华能还首次成立了自己的核能技术研究院,引进大批核电专业人才。

2021年12月20日,华能发出了“第一度核电”。

“十三五”收官之际,华能拿下了中国第四张核电“牌照”;华能的“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核电”被确定为三大支撑产业之一。截至目前,石岛湾、昌江、霞浦三大核电基地已全面开工建设。

舒印彪在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现场调研。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经过近四年的改造,新能源成为了华能集团最主要的利润来源。2021年,华能新能源新增实体开工容量突破1600万千瓦,新增并网容量突破1000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从2018年的33%升至38%。2022上半年,华能新能源开工规模超1500万千瓦,总投资超900亿元。

“我只是带着大家一起开了个头,为大家敲了敲锣,华能的‘好戏’在后头。”7月25日,舒印彪最后一次以董事长的身份出席华能集团年中会,做了两个多小时的报告。

按照“两步走”战略安排,到2025年,华能新增新能源装机8000万千瓦以上,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0%以上。

从特高压到新型电力系统

华能转型的速度和力度,很符合舒印彪出身“半军事化管理”电网调度的个性,也延续了当年闯关特高压的手法。

业内人士告诉界面新闻,接入和消纳是新能源快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舒印彪在协调电网方面颇具优势。

舒印彪在国家电网工作期间,最重要的业绩是主导研发了特高压、智能电网等系列重大核心技术。特高压是指电压等级1000千伏及以上的交流或±800千伏的直流,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的输电技术。

通过三峡输电系统四项±500千伏超高压直流工程建设,中国实现了设备国产化的稳步提升:第一个工程设备国产化率实现了30%,第二、三个逐步提高到50%、70%,第四个工程达到100%,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少数掌握超高压直流技术的国家。舒印彪是第一个工程的参与者及后三个工程的主持者。

舒印彪在武汉高压研究所。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2004年前后,中国出现了新一轮大缺电,其背后是中国持续增长的电力需求和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清洁能源开发,中国迫切需要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的电网骨干网架。2005年1月,国家电网正式启动特高压工程可行性研究。

当时,特高压输电技术遇到不少反对声音,争论焦点之一是特高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要解决这两个问题,技术和设备是关键。当时,全球尚无成功商业运行特高压技术的经验,也没有现成的设备、工程经验和技术标准可循,时任国家电网副总经理兼特高压电网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的舒印彪,主持特高压的技术与设备研发工作。

出于双重保险的考虑,国家电网安排了两家变压器公司同时研发1000千伏变压器,但三年后,两家公司全部试验失败。作为项目负责人,舒印彪快速整合各种资源、信息和人员,组织研究解决方案。最终,研发团队解决了特高压的规划设计、设备制造、施工安装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最终完成了电磁、电晕、过电压及变电设备等设计与试验。

2008年12月15日,路透社抢在特高压工程试运行前发布消息:中国计划在2020年时建成特高压电网,并出其不意地抢在那些升级老电网方面行动迟缓的西方国家的前头。

此后,多个特高压项目在中国相继落地。

截至目前,中国已经建成投运33项特高压工程,线路长度5万余公里,输电容量达2亿千瓦。特高压的输电量已占东中部用电负荷的1/4,70%是清洁能源。西电东送到网电价,比东中部电厂平均电价每千瓦时低5分钱,累计为企业和电力用户减少电费支出达1000亿元。

2019年,因在特高压领域的贡献,舒印彪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此时,他已完成从自然垄断的电网环节向激烈竞争的发电行业的跨界,开始了对电力系统未来形态进行全局性思考。

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首次提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何为新型?在五天后举行的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上,舒印彪提出了新型电力系统的四个特性——广泛互联、智能互动、灵活柔性、安全可控,并指出电力系统将发生革命性改变。

今年3月,中国工程院在京发布重大咨询项目成果《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其中,舒印彪牵头完成的“电力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研究”课题,从电力系统发展、清洁能源开发、电气化水平提升、关键技术创新、体制机制保障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和政策建议。

5月,由他主编的《新型电力系统导论》出版发行,提出了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内涵、基本特征,并给出“源、网、荷、储、共性关键支撑”的技术结构分析。

卸任前一个月,舒印彪在中国绿色低碳创新大会上提出了中国能源转型“70/80/90”目标,即:为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到2060年,电能消费比重达到70%,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超过80%,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90%。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两端发力,即能源生产侧要实现清洁能源替代,能源消费侧要实现电能替代,建设以电为中心的高度电气化社会。

推动中国标准国际化

标准是世界的通用语言。2019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第83届IEC大会的贺信中强调,要积极推广应用国际标准,以高标准助力高技术创新,促进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

IEC即国际电工委员会,是世界三大国际标准组织之一,被称为“电工领域联合国”。就在第83届IEC大会期间,舒印彪与IEC前任主席詹姆斯·香农完成交接,并于2020年1月1日正式就任IEC主席。

这是IEC成立113年来,首次由中国专家担任该组织最高领导职务。

第83届IEC大会上,舒印彪与IEC前任主席詹姆斯·香农完成交接,就任IEC主席。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IEC秘书长兼首席执行官弗雷斯维克称,舒印彪当选IEC主席,不仅表明各国专家对中国标准的肯定,也意味着中国将完成从“标准执行者”到“标准制定者”的身份转变。

自2008年担任IEC市场战略局成员以来,舒印彪先后任IEC市场战略局召集人、IEC副主席等职,力推国内电工产业国际标准化工作,尤其在特高压、智能电网、电动汽车充换电等方面的标准国际化工作取得了系列成果。

通过巴西美丽山项目,中国特高压输电技术、电工装备、工程总承包和运行管理实现一体化“走出去”,使中国特高压技术在IEC建立了完整的标准体系,改变了电力行业的国际话语权。近期,他还推动IEC批准成立了由中国提出的电力机器人技术委员会。

舒印彪率队成功中标巴西美丽山水电特高压直流送出项目。图片来源:新华网

曾在英国作高级访问学者的舒印彪,可以和国际同行无障碍地沟通。这让他在上任IEC主席后,无论是推动各国标准互联互通,还是IEC内部治理优化,都具有明显优势。

他主导启动IEC未来十年战略规划工作,紧扣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将碳中和、能源转型、零碳电力系统等主题列入了战略规划内容。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之际,在舒印彪的大力推动下,IEC联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向国际社会与相关行业免费公开了重症监护呼吸机等电子医疗设备相关的28项国际标准。

今年8月,他促成IEC中国首个分支机构——IEC国际标准促进中心落户南京。同月,IEC提出由中国牵头制定全球首个新型电力系统关键技术白皮书。

在国际组织任职,需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仅去年一年,舒印彪就主持参加了45次在线国际会议,出席了12次国内外标准化相关会议和活动。由于时差原因,这些会议大都在北京时间的深夜进行。

舒印彪的身影还经常出现在国内校园和国际论坛。2020年9月,在位于武汉大学樱顶的老图书馆,舒印彪作为武汉疫情后第一位做客“珞珈讲坛”的院士,向青年学子介绍国际标准及中国标准的国际化。

舒印彪多次表示,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关系到企业在全球竞争中能否掌握主导权,是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标志。他的观点正应了企业界那句老话:“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

在华能集团的近四年里,舒印彪着力推动企业科技创新以及成果转化为标准、专利。现在的华能集团,不仅实现了国际标准“零突破”,且专利数突破1万件,是唯一进入国资委专利质量排名A档的发电央企。

卸任华能集团董事长后,舒印彪仍将主持IEC相关工作,也会在新型电力系统的研究中继续发挥作用。他对中国电力行业的影响,或许远未结束。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