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网约车混战,没有终局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网约车混战,没有终局

谁能逆风翻盘。

摄影:界面新闻 蔡星卓

文|零态LT  张尧

编辑|胡展嘉

网约车市场最近又热闹起来。

近日,据媒体报道,曹操出行考虑最快明年申请在港上市,而且还考虑在此之前进行PRE-IPO融资。对此,曹操出行方面暂未回应。

距离曹操出行上一轮融资,已经超过一年。背靠吉利汽车、曾被誉为“全球独角兽”的曹操出行,近年来却一直不温不火,但关于曹操出行的消息,却不曾间断。年初曹操出行刚刚传出裁员40%的消息,业内人士分析称,裁员是为了降低成本。在早之前,易到用车周航的加入也曾掀起了一阵舆论风波。

上一轮融资后,曹操出行靠着烧钱补贴,迅速在网约车市场占据了一定地位,但并不多。不过,当下网约车市场已然进入了存量博弈阶段,靠着“降本”来维持生存的曹操出行们,能在市场分得多大一块蛋糕,仍旧是未知数。

毫无疑问,曹操出行之所以能引发市场关注,在于网约车市场仍未定胜负,处于诸侯割据时代,因此,风吹草动便会引发市场关注。换言之,这个巨大的市场赛道,仍未迎来终局。

01、内部大换血

曹操出行这两年高管变动频繁。

天眼查信息显示,曹操出行的公司主体为杭州优行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2015年由吉利汽车刘金良成立。吉利科技是第一大股东持股69.9%,第二大股东为浙江吉利控股持股13.9%。

去年年底随着创始人刘金良的出走,多位吉利系的高管也纷纷退出。吉利控股集团CEO李东辉、吉利高管吉利汽车高管张毅,在同一时间,先后退出了曹操出行董事职位。“吉利系”高管们出走后,去年12月中旬,曾在滴滴专车事业部担任总经理负责代驾、专车和区域网约车业务的龚昕出任曹操出行总经理,同时其还接替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刘金良成为法定代表人。

继任CEO龚昕于2015年加入滴滴,曾在滴滴运营和产品等岗位任职,2016年升任代驾事业部负责人,带领该部门走向盈利。据凤凰网科技,2020年,龚昕离开滴滴后加入支付宝,又在不久后离职。

对于这次调整,曹操出行方面回应称:“公司本次法定代表人的变更为正常公司治理调整事项。此次调整将进一步提高公司内部审批及管理效率,充分落实经营管理责任和目标,以更灵活和高效的方式响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

在卸任曹操出行法人后的刘金良则在吉利内部再次创业,成立了重庆幸福千万家科技有限公司。据悉,该公司主要为网约车司机、出行流量平台以及运营商服务,线下打造了“幸福家园运力服务中心”,为司机提供车辆销售、车辆租赁、充换电补能服务以及维保服务等。

此举被看作是吉利内部对网约车市场的多条腿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曹操出行内部再次发生变动,吉利系的董事再次减少。吉利控股集团CEO李东辉退出曹操出行董事职位,迎来了“网约车鼻祖”——易到创始人周航,接任曹操出行董事长职位,吉利系关联方张权新任曹操出行董事。

公开资料显示,易到用车成立于2010年5月,2015年乐视成为了易道用车的控制股东,随着乐视高管的入驻,周航慢慢被边缘化。两年后,周航带领着创始团队发布联合声明宣布计提离职。周航本人在离职后加入了顺为资本,出任投资合伙人,如今再次杀回网约车市场,对网约车市场也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业内人士分析称,曹操出行内部频繁大换血或许正是加快抢夺市场份额的措施之一。

02、烧钱补贴,增长乏力

整个网约车市场规模十分可观。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约车用户规模达4.53亿,较2020年12月增长8733万,占网民整体的43.9%。

随着美团、腾讯、高德等流量平台的发力以及华为、蔚来等企业的加入,整个网约车行业竞争白热化。当下,网约车行业已经进入存量竞争时代。

2021年是网约车混战的一年。滴滴“退位”给其他几家出行平台让出了足够大的市场空间。2022年第一季度,滴滴出行业务日订单量(包含共享单车)由2500万单降到2000万单,降幅高达20%。

包括曹操出行、T3出行在内的网约车平台的第二梯队,伺机而动,加速争夺市场份额

据悉,去年7月9日,下架400多天的“美团打车APP”突然在各大主流应用商店重新上线。与此同时,美团打车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公开招募司机,并提出“新司机首周内3天额外提成20%”的福利。

短短几个月内,这几家网约出行平台累计获得超过百亿融资额。2021年9月,曹操出行B轮融资38亿元,完成了2021年网约车行业近年来最大融资,1个月后,这一纪录又被A轮融资77亿元的T3出行打破。

根据国泰君安证券发布的《2022年1月出行服务平台数据跟踪》,由于滴滴用户端稳定但司机端“失血”严重,T3出行和曹操出行稳步增长。不过,除了T3出行和曹操出行外,其他平台的用户活跃度并未延续向上趋势。

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5月起,曹操出行订单量开始出现爆发式增长,其中7月接单量是4月的一倍以上。2021年9月,曹操出行CEO龚昕在公开场合表示,过去三个月,其订单量已翻了一倍,在一些较大城市,曹操出行的市场占有率已经接近20%。在滴滴缺席的市场争夺战中,曹操出行的市场份额翻了一番。

今年年初,受疫情影响,网约车市场遭受了一定程度重击。据交通运输部数据,2022年5月,整个网约车市场订单量为5.3亿单,相较2021年同期的8亿单下跌了33.8%;在上海疫情暴发的4月,全国单量同比下滑高达36.8%。

不过随着疫情散去,市场开始逐步回暖。6月份全国网约车订单量为6.35亿单,环比上升了20.7%;7月份继续复苏,当月订单量为6.95亿单,环比上升了9.3%。虽然相较于2021年的数据,仍旧有一定差距,但整体迹象向好。随着行业复苏,各大网约车平台订单也跟着水涨船高。

6月份以来,滴滴出行增长20.9%,T3出行增长18.2%,美团打车增长67.7%,曹操出行增长4.8%。7月份,滴滴出行增长8.4%,滴滴出行聚合平台增长16.9%,T3出行增长13.9%,美团打车增长11.1%,美团打车聚合平台增长8.6%, 曹操出行增长3.8%,高德打车增长6.9%。

相比之下,曹操出行的增长要落后于滴滴、T3、美团、高德等平台。

随着华为和腾讯两大巨头入局聚合打车平台,网约车市场竞争格局再次升级。以聚合平台方式入场做网约车,是成本相对较低的商业模式。聚合平台模式下,平台可以借助外部力量实现运力的快速对接,以及流量变现。

华为的“Petal出行”,主要聚合了首汽约车、神州专车等服务商。华为自身不直接提供运力,主要提供信息,具体运输服务由第三方合作伙伴提供。早在今年3月份,腾讯的打车服务就已经悄悄上线,据称目前已经覆盖全国100多个城市。

一位汽车行业分析师提到,目前网约车市场已经进入了存量竞争时代,烧钱补贴阶段已经基本结束,行业进入到以用户为导向的精细化运营阶段。在此趋势下,平台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能够提高运营效率,压缩运营成本。

03、网约车难解盈利困局

当下,出行行业仍需烧钱,曹操出行也并未盈利。去年融资之后,曹操出行暂时还未传出继续融资的消息。

上一轮融资完成后,曹操出行公布了新的“N3”战略,即New Car定制车、New Power新能源、New Ecosystem新生态。今年4月,曹操出行在重庆发布了“N3”战略落地半年的效果,并公布两条新的产品线“专车”与“惠选”业务。据悉,这两条产品线均在重庆正式发布上线。惠选产品此前已在重庆、成都等少数几个城市试点运营。

有行业人士指出,这两条新的产品线,还是在以“性价比”吸引用户,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网约车行业以价格吸引用户的方式。

而曹操出行的运营模式,注定了其本身造血能力不足。曹操出行上线之初,采用的是B2C的相对重资产运营模式,即“新能源汽车+公车公营+认证司机”,官方车辆为吉利新能源车,司机都是通过统一招募培训的。

虽然该模式下,在司机管理方面更加统一和严谨,但也同时带来了高额的运营成本,车辆年审费用和保险费用,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在扩张过程中,曹操出行开始调整运营模式,逐步“滴滴化”,开始接受司机租车以及带车加盟模式。但与此同时,也迎来了一系列合规问题。

据悉,2022年至今,曹操出行共收到128起行政处罚决定,累计处罚金额超123万。企查查显示,曹操出行关联公司杭州优行科技有限公司涉及多起劳动争议,公司还有多条劳动仲裁记录。

此外,曹操出行还多次因“网约车平台均存在为无证车辆或无证司机派单等不合规行为”“提供服务驾驶员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等问题,被政府约谈。

最近一次是在2022年8月22日,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对曹操出行、滴滴出行、T3出行、高德、首汽约车、美团打车、万顺叫车、享道出行、如祺出行、阳光出行、嘀嗒出行等11家平台公司进行了提醒式约谈。

事实上,曹操出行的问题同样发生在其他平台身上。早在去年9月1日,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就肆意营销、恶性竞争、非法营运等问题约谈包括曹操出行、T3出行、美团出行等11家网约车平台。

据交通运输部数据,今年7月,曹操出行平台接单车辆合规率为84.3%,在订单前10名中排第七位。多重压力之下,曹操出行需要严格控制成本,“优化”员工成为选择之一。

6月份曹操出行被曝裁员40%的消息,多位员工表示,已收到公司协商离职通知,收到通知当天即走,部门员工的赔偿为“n+2”(n为工龄)。

针对裁员40%的消息,曹操出行方面表示,此次调整属于正常的业务优化,裁员为不实消息。不过据多家媒体报道,曹操出行的人员优化,早在今年年初就已进行过一轮。当时主要裁的是中高层,而本次裁员在部门和人员范围上更广,包括顺风车、专车等涉及技术、产品、市场等岗位。

此前晚点报道称,曹操出行现金流颇为紧张,年初就在寻求新的融资。今年3月份,已经放弃了年初制定的全国20%市场份额的目标,将重点放在减亏上。裁员降本、换帅出征,曹操融资上市的消息可谓是空穴来风。

但上市就能让曹操出行扭亏吗?事实是,网约车市场盈利模式依然是困扰各家的难题。

运营|陈佳慧

出品|零态LT(ID:LingTai_LT)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网约车混战,没有终局

谁能逆风翻盘。

摄影:界面新闻 蔡星卓

文|零态LT  张尧

编辑|胡展嘉

网约车市场最近又热闹起来。

近日,据媒体报道,曹操出行考虑最快明年申请在港上市,而且还考虑在此之前进行PRE-IPO融资。对此,曹操出行方面暂未回应。

距离曹操出行上一轮融资,已经超过一年。背靠吉利汽车、曾被誉为“全球独角兽”的曹操出行,近年来却一直不温不火,但关于曹操出行的消息,却不曾间断。年初曹操出行刚刚传出裁员40%的消息,业内人士分析称,裁员是为了降低成本。在早之前,易到用车周航的加入也曾掀起了一阵舆论风波。

上一轮融资后,曹操出行靠着烧钱补贴,迅速在网约车市场占据了一定地位,但并不多。不过,当下网约车市场已然进入了存量博弈阶段,靠着“降本”来维持生存的曹操出行们,能在市场分得多大一块蛋糕,仍旧是未知数。

毫无疑问,曹操出行之所以能引发市场关注,在于网约车市场仍未定胜负,处于诸侯割据时代,因此,风吹草动便会引发市场关注。换言之,这个巨大的市场赛道,仍未迎来终局。

01、内部大换血

曹操出行这两年高管变动频繁。

天眼查信息显示,曹操出行的公司主体为杭州优行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2015年由吉利汽车刘金良成立。吉利科技是第一大股东持股69.9%,第二大股东为浙江吉利控股持股13.9%。

去年年底随着创始人刘金良的出走,多位吉利系的高管也纷纷退出。吉利控股集团CEO李东辉、吉利高管吉利汽车高管张毅,在同一时间,先后退出了曹操出行董事职位。“吉利系”高管们出走后,去年12月中旬,曾在滴滴专车事业部担任总经理负责代驾、专车和区域网约车业务的龚昕出任曹操出行总经理,同时其还接替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刘金良成为法定代表人。

继任CEO龚昕于2015年加入滴滴,曾在滴滴运营和产品等岗位任职,2016年升任代驾事业部负责人,带领该部门走向盈利。据凤凰网科技,2020年,龚昕离开滴滴后加入支付宝,又在不久后离职。

对于这次调整,曹操出行方面回应称:“公司本次法定代表人的变更为正常公司治理调整事项。此次调整将进一步提高公司内部审批及管理效率,充分落实经营管理责任和目标,以更灵活和高效的方式响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

在卸任曹操出行法人后的刘金良则在吉利内部再次创业,成立了重庆幸福千万家科技有限公司。据悉,该公司主要为网约车司机、出行流量平台以及运营商服务,线下打造了“幸福家园运力服务中心”,为司机提供车辆销售、车辆租赁、充换电补能服务以及维保服务等。

此举被看作是吉利内部对网约车市场的多条腿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曹操出行内部再次发生变动,吉利系的董事再次减少。吉利控股集团CEO李东辉退出曹操出行董事职位,迎来了“网约车鼻祖”——易到创始人周航,接任曹操出行董事长职位,吉利系关联方张权新任曹操出行董事。

公开资料显示,易到用车成立于2010年5月,2015年乐视成为了易道用车的控制股东,随着乐视高管的入驻,周航慢慢被边缘化。两年后,周航带领着创始团队发布联合声明宣布计提离职。周航本人在离职后加入了顺为资本,出任投资合伙人,如今再次杀回网约车市场,对网约车市场也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业内人士分析称,曹操出行内部频繁大换血或许正是加快抢夺市场份额的措施之一。

02、烧钱补贴,增长乏力

整个网约车市场规模十分可观。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约车用户规模达4.53亿,较2020年12月增长8733万,占网民整体的43.9%。

随着美团、腾讯、高德等流量平台的发力以及华为、蔚来等企业的加入,整个网约车行业竞争白热化。当下,网约车行业已经进入存量竞争时代。

2021年是网约车混战的一年。滴滴“退位”给其他几家出行平台让出了足够大的市场空间。2022年第一季度,滴滴出行业务日订单量(包含共享单车)由2500万单降到2000万单,降幅高达20%。

包括曹操出行、T3出行在内的网约车平台的第二梯队,伺机而动,加速争夺市场份额

据悉,去年7月9日,下架400多天的“美团打车APP”突然在各大主流应用商店重新上线。与此同时,美团打车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公开招募司机,并提出“新司机首周内3天额外提成20%”的福利。

短短几个月内,这几家网约出行平台累计获得超过百亿融资额。2021年9月,曹操出行B轮融资38亿元,完成了2021年网约车行业近年来最大融资,1个月后,这一纪录又被A轮融资77亿元的T3出行打破。

根据国泰君安证券发布的《2022年1月出行服务平台数据跟踪》,由于滴滴用户端稳定但司机端“失血”严重,T3出行和曹操出行稳步增长。不过,除了T3出行和曹操出行外,其他平台的用户活跃度并未延续向上趋势。

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5月起,曹操出行订单量开始出现爆发式增长,其中7月接单量是4月的一倍以上。2021年9月,曹操出行CEO龚昕在公开场合表示,过去三个月,其订单量已翻了一倍,在一些较大城市,曹操出行的市场占有率已经接近20%。在滴滴缺席的市场争夺战中,曹操出行的市场份额翻了一番。

今年年初,受疫情影响,网约车市场遭受了一定程度重击。据交通运输部数据,2022年5月,整个网约车市场订单量为5.3亿单,相较2021年同期的8亿单下跌了33.8%;在上海疫情暴发的4月,全国单量同比下滑高达36.8%。

不过随着疫情散去,市场开始逐步回暖。6月份全国网约车订单量为6.35亿单,环比上升了20.7%;7月份继续复苏,当月订单量为6.95亿单,环比上升了9.3%。虽然相较于2021年的数据,仍旧有一定差距,但整体迹象向好。随着行业复苏,各大网约车平台订单也跟着水涨船高。

6月份以来,滴滴出行增长20.9%,T3出行增长18.2%,美团打车增长67.7%,曹操出行增长4.8%。7月份,滴滴出行增长8.4%,滴滴出行聚合平台增长16.9%,T3出行增长13.9%,美团打车增长11.1%,美团打车聚合平台增长8.6%, 曹操出行增长3.8%,高德打车增长6.9%。

相比之下,曹操出行的增长要落后于滴滴、T3、美团、高德等平台。

随着华为和腾讯两大巨头入局聚合打车平台,网约车市场竞争格局再次升级。以聚合平台方式入场做网约车,是成本相对较低的商业模式。聚合平台模式下,平台可以借助外部力量实现运力的快速对接,以及流量变现。

华为的“Petal出行”,主要聚合了首汽约车、神州专车等服务商。华为自身不直接提供运力,主要提供信息,具体运输服务由第三方合作伙伴提供。早在今年3月份,腾讯的打车服务就已经悄悄上线,据称目前已经覆盖全国100多个城市。

一位汽车行业分析师提到,目前网约车市场已经进入了存量竞争时代,烧钱补贴阶段已经基本结束,行业进入到以用户为导向的精细化运营阶段。在此趋势下,平台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能够提高运营效率,压缩运营成本。

03、网约车难解盈利困局

当下,出行行业仍需烧钱,曹操出行也并未盈利。去年融资之后,曹操出行暂时还未传出继续融资的消息。

上一轮融资完成后,曹操出行公布了新的“N3”战略,即New Car定制车、New Power新能源、New Ecosystem新生态。今年4月,曹操出行在重庆发布了“N3”战略落地半年的效果,并公布两条新的产品线“专车”与“惠选”业务。据悉,这两条产品线均在重庆正式发布上线。惠选产品此前已在重庆、成都等少数几个城市试点运营。

有行业人士指出,这两条新的产品线,还是在以“性价比”吸引用户,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网约车行业以价格吸引用户的方式。

而曹操出行的运营模式,注定了其本身造血能力不足。曹操出行上线之初,采用的是B2C的相对重资产运营模式,即“新能源汽车+公车公营+认证司机”,官方车辆为吉利新能源车,司机都是通过统一招募培训的。

虽然该模式下,在司机管理方面更加统一和严谨,但也同时带来了高额的运营成本,车辆年审费用和保险费用,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在扩张过程中,曹操出行开始调整运营模式,逐步“滴滴化”,开始接受司机租车以及带车加盟模式。但与此同时,也迎来了一系列合规问题。

据悉,2022年至今,曹操出行共收到128起行政处罚决定,累计处罚金额超123万。企查查显示,曹操出行关联公司杭州优行科技有限公司涉及多起劳动争议,公司还有多条劳动仲裁记录。

此外,曹操出行还多次因“网约车平台均存在为无证车辆或无证司机派单等不合规行为”“提供服务驾驶员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等问题,被政府约谈。

最近一次是在2022年8月22日,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对曹操出行、滴滴出行、T3出行、高德、首汽约车、美团打车、万顺叫车、享道出行、如祺出行、阳光出行、嘀嗒出行等11家平台公司进行了提醒式约谈。

事实上,曹操出行的问题同样发生在其他平台身上。早在去年9月1日,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就肆意营销、恶性竞争、非法营运等问题约谈包括曹操出行、T3出行、美团出行等11家网约车平台。

据交通运输部数据,今年7月,曹操出行平台接单车辆合规率为84.3%,在订单前10名中排第七位。多重压力之下,曹操出行需要严格控制成本,“优化”员工成为选择之一。

6月份曹操出行被曝裁员40%的消息,多位员工表示,已收到公司协商离职通知,收到通知当天即走,部门员工的赔偿为“n+2”(n为工龄)。

针对裁员40%的消息,曹操出行方面表示,此次调整属于正常的业务优化,裁员为不实消息。不过据多家媒体报道,曹操出行的人员优化,早在今年年初就已进行过一轮。当时主要裁的是中高层,而本次裁员在部门和人员范围上更广,包括顺风车、专车等涉及技术、产品、市场等岗位。

此前晚点报道称,曹操出行现金流颇为紧张,年初就在寻求新的融资。今年3月份,已经放弃了年初制定的全国20%市场份额的目标,将重点放在减亏上。裁员降本、换帅出征,曹操融资上市的消息可谓是空穴来风。

但上市就能让曹操出行扭亏吗?事实是,网约车市场盈利模式依然是困扰各家的难题。

运营|陈佳慧

出品|零态LT(ID:LingTai_LT)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