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剧本杀”续命悬疑剧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剧本杀”续命悬疑剧

怎么解开悬疑剧的审美疲劳?

文|壹娱观察 王心怡

当嫌疑人熟知林楚萍(于文文 饰)有睡前喝蜂蜜牛奶、锁紧卧室窗户习惯的线索指向熟人作案时,林楚萍将怀疑的目光转向了她的哥哥林文昭(高一清 饰)。

播至第八集,林楚萍的故事线在进一步发展和揭秘,《消失的孩子》在解除了许恩怀(刘琪锜 饰)与杨莫(李庆誉 饰)的失踪有关,以及持续解密深陷赌桌、没有收入的袁午(魏晨 饰)为了得到父亲的工资、隐瞒其死亡所作出的一系列神秘的动作之后,将怀疑的视线对准了许恩怀的爸爸——许安正(吴其江 饰)。

这个由一个孩子在单元里神秘失踪所引发的故事,三线叙事,又有所关联,从一开始就走起了每个人都有秘密,甚至嫌疑的路线。

“《消失的孩子》超级有剧本杀的感觉。”“就是说这部剧这种剧本杀形式的悬疑真的太戳我了”……不少评论如此评价,#消失的孩子全员剧本杀#也成为宣传和微博话题,引起不少讨论。

《消失的孩子》杨远(佟大为 饰)

注重对于时间的关注,每个人都有秘密和嫌疑,叙事上故事与推理同步进行,一个疑问的解开跟随着下一个疑点,《消失的孩子》的叙事方式充满了“剧本杀”之感。

而不论是网友的评价,亦或是豆瓣7.7的分数,从某种程度也能反应出这样叙事方式下《消失的孩子》所带来的沉浸感、悬疑感和对社会议题反思的成功。

当《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组团“迷雾剧场”拉开优爱腾芒的悬疑竞赛之后,国产悬疑剧数量增多,却口碑屡屡难保,而大批量刑侦剧取代悬疑剧占据观众视野之时,悬疑剧需要一颗续命丸。

年轻人喜欢的“剧本杀”正在越来越多的与悬疑这一常见类型影视剧相结合,而“剧本杀式”悬疑剧未尝不能是解决国产悬疑剧审美疲劳、套路相似的方式之一。

用一部剧玩一次剧本杀

一个看上去稀松平常的早晨,杨远(佟大为 饰)像往常一样将车停在单元门口,等着送孩子杨莫上学,杨莫吃完母亲准备的早点下楼,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在有限的楼道里,杨莫失踪了。

《消失的孩子》以一个离奇的故事开篇。

单元里的其他住户自然而然成为了搜查、询问的对象,于是《消失的孩子》第一个“剧本杀元素”随之出现——“全员恶人”。

这里的“全员恶人”指的是剧中着重刻画的几个角色都与杨沫失踪案相关联、行为神秘或有秘密。

住在302的许恩怀与杨远一家关系亲密,平时细心仔细的她却在杨莫消失前一天晚上,弄丢了自己的家门钥匙,而她的父亲许安正,习惯从施工现场回家时换一套干净的衣服,却在接到警察叫他回家搜查他家时,忘记了换衣服;旁边单元租住在301的袁午,他向父亲隐瞒着自己仍在赌博且并没有找到工作的现实,也为了继续能拿到父亲的工资,隐瞒父亲去世的消息并设法将父亲遗体藏在家中,这也是他总是躲着房东林楚萍的原因,一次偶然中他发现了浴室中藏着的秘密空间,或许也带出了这一间房子的秘密;房东林楚萍曾经在301居住的一个夜晚遭到侵犯,她开始试图收集沾染到周围可疑人DNA的物品,以找到当时的那个人,这也让她与这个单元产生了交集……

《消失的孩子》林楚萍(于文文 饰)

当然,“全员神秘感”的氛围并不止靠这几个人。

前几集总是营造的杨远意识恍惚的情节、301通过猫眼窥探外面情况的奶爸等等,虽然跟杨莫的失踪并无关系,但从某些方面也增加了悬念感和悬疑性。

因为一个孩子的失踪,几个人被联系在了一起,暂时洗清嫌疑和怀疑之下,每个角色像是拿着厚厚的剧本,而观众也随着剧情的推进,在沉浸式地推理着这些角色的故事。

“全员恶人”的设定之后,《消失的孩子》采取了以故事与推理同时进行、注重时间和解答一个疑点又随着更多线索的收集而代出另一个线索的叙事方式,而这也是它“剧本杀式”的另一个展现。

首当其冲被怀疑的许恩怀,在被找到了其得知杨莫失踪消息后独自去往北湖的线索后,坦白了她与杨莫的计划,杨莫避开父母躲进302的行为被揭开,失踪空间被锁定在了302,而许恩怀也看似洗脱了嫌疑。

随着302第三枚陌生人指纹的出现,以及被打扫过的痕迹,许安正成为下一个主要调查目标。

同时,在第八集末,许恩怀指出的杨莫曾经遇到过袁午,也将询问的目光带到了袁午身上。可以想见,后续许安正背后的故事和袁午一直隐藏的秘密也将浮出水面。

《消失的孩子》袁午(魏晨 饰)

配合着这些推理和线索的是对时间的梳理。

在《消失的孩子》中,交代时间的字幕和镜头经常出现,杨莫消失七天前、杨莫消失前六天,等等故事线时间通过字幕打在屏幕上,而杨莫消失两个半小时、杨莫消失三个小时、杨莫消失四个半小时……则或以警察台词,或以手表、车上的时间等等传递给观众。当然,对于争分夺秒的失踪案来说,时间本就是十分重要,但如此交代时间线,也不免让人回想起玩剧本杀时自己面前剧本中关于时间线的罗列。

每个人都有故事和秘密。随着线索的披露,讲述自己的故事或洗清嫌疑,或隐瞒自己;在时间的清晰梳理下,将故事与推理同时展现,八集看罢,《消失的孩子》带着观众玩了场还未完结的剧本杀。

“剧本杀式”悬疑剧巧在哪里?

9月15日,《消失的孩子》开启预约主创审片室暨点映礼。

这从某种程度说明,《消失的孩子》播放效果不错,7.7的豆瓣评分在今年上线的悬疑剧中也算得上名列前茅。或许直接上点映礼,也是总受到一周双更的排播方式所影响的季风剧场剧集维护口碑的一个解决之法。

这当然与《消失的孩子》一个孩子消失在楼道中的离奇却落地的故事、三线并序、剧情不断地反转所带来的悬疑感和新奇感,以及还试图反映和探讨诸如家庭教育、家庭氛围对于孩子的影响等社会议题有关。“剧本杀式”的设置和叙事方式,也为《消失的孩子》增色不少。

毕竟当下的不少悬疑剧总是陷入叙事方式、剧情走向相似、节奏慢、悬疑感不强或很容易推理出真相的质疑。

《消失的孩子》第三轮线索搜证

“剧本杀式”悬疑剧的优点看得见。

其一,是悬念和悬疑感密集而快速地一波接一波直给。

《消失的孩子》丝毫没有掩饰每个人的嫌疑感,却在一个个线索出现后,带来一次又一次的解密和反转,一个角色看似洗脱了嫌疑,下一个角色随之跟上。每一个节点故事耗费的篇幅不大,既能调动观众的情绪起伏,又有利于让观众保持持续的追剧热情。

其二,每个人都有故事,多条线并行汇聚增添剧集的可看性和丰富性。

如同剧本杀一样,每个角色都有故事,这个故事或许与引发案件的那个人关联性并不紧密,但一环扣一环,在主线案件之余,让整个故事维度更广,可以给到观众更多的想象和推理空间,也能增加剧集的故事性,从而对主线和每个支线都能够保有好奇感。

其三,是更足的沉浸感。

“全员恶人”的设定从一开始就展现给观众,那么每一个心怀鬼胎的人在隐瞒什么、如何隐瞒、如何面对线索摊开在面前的询问,到底谁是凶手,等等问题,在演员的演绎、剧情的推进下,观众进入到推凶过程,再加上明确时间节点的标识,谁不想拿纸笔记录下来,盘盘这些人物和时间线。沉浸感会给观众带来更强的悬疑性和参与感,观众的沉浸也会更容易形成粘性,作用于剧集本身。

在《消失的孩子》之前,已经有国产悬疑剧采用或被观众称为“剧本杀式”悬疑剧。

比如《摩天大楼》就以钟美宝被害案为主线,整栋大楼里的保安、邻居、建筑师、中介、保洁阿姨、小说家,每个人看似都有嫌疑,与钟美宝有关,又都有自己的秘密。而剧情的推进也采取每个角色的故事揭秘的方式,看似洗清了嫌疑又将一些疑点留至最后。

《摩天大楼》钟美宝(杨颖 饰)

《江照黎明》也走起了“全员恶人”路线。以江中一具男性尸体被发现为剧集的开端,六个嫌疑人走进视野,每个人都有一条支线剧情,但又互相交织,“全员恶人”之下,也不乏杀妻骗保、家暴、重男轻女等社会案件和议题的映射和讨论。前几集,《江照黎明》以强悬疑、新鲜的设定和不错的节奏受到不少好评,只是后期由于从内容从12集到24集的内容扩充、每周两集的更新方式等使其口碑受到影响。

更具有代表性的是去年电影市场的黑马之作《扬名立万》,赢得了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

现在,剧本杀剧本被影视公司买下进行IP改编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越来越多项目随之立项。

在悬疑剧越发同质化且虎头蛇尾的当下,或许瞄上“剧本杀”是一条不错的解法。跟随剧中角色一起沉浸式推凶,又能理解到故事背后的社会议题,引发思考,大概也是悬疑剧想要达到的最好效果。

但是,当所有悬疑剧又只图一个表面的“全员恶人”的话,故事开头吸睛容易,可讲不清剧本杀该有的时间逻辑、推理层面等问题,一盘散沙的“全员恶人”仍将会把悬疑剧推向观众信任度新低。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剧本杀”续命悬疑剧

怎么解开悬疑剧的审美疲劳?

文|壹娱观察 王心怡

当嫌疑人熟知林楚萍(于文文 饰)有睡前喝蜂蜜牛奶、锁紧卧室窗户习惯的线索指向熟人作案时,林楚萍将怀疑的目光转向了她的哥哥林文昭(高一清 饰)。

播至第八集,林楚萍的故事线在进一步发展和揭秘,《消失的孩子》在解除了许恩怀(刘琪锜 饰)与杨莫(李庆誉 饰)的失踪有关,以及持续解密深陷赌桌、没有收入的袁午(魏晨 饰)为了得到父亲的工资、隐瞒其死亡所作出的一系列神秘的动作之后,将怀疑的视线对准了许恩怀的爸爸——许安正(吴其江 饰)。

这个由一个孩子在单元里神秘失踪所引发的故事,三线叙事,又有所关联,从一开始就走起了每个人都有秘密,甚至嫌疑的路线。

“《消失的孩子》超级有剧本杀的感觉。”“就是说这部剧这种剧本杀形式的悬疑真的太戳我了”……不少评论如此评价,#消失的孩子全员剧本杀#也成为宣传和微博话题,引起不少讨论。

《消失的孩子》杨远(佟大为 饰)

注重对于时间的关注,每个人都有秘密和嫌疑,叙事上故事与推理同步进行,一个疑问的解开跟随着下一个疑点,《消失的孩子》的叙事方式充满了“剧本杀”之感。

而不论是网友的评价,亦或是豆瓣7.7的分数,从某种程度也能反应出这样叙事方式下《消失的孩子》所带来的沉浸感、悬疑感和对社会议题反思的成功。

当《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组团“迷雾剧场”拉开优爱腾芒的悬疑竞赛之后,国产悬疑剧数量增多,却口碑屡屡难保,而大批量刑侦剧取代悬疑剧占据观众视野之时,悬疑剧需要一颗续命丸。

年轻人喜欢的“剧本杀”正在越来越多的与悬疑这一常见类型影视剧相结合,而“剧本杀式”悬疑剧未尝不能是解决国产悬疑剧审美疲劳、套路相似的方式之一。

用一部剧玩一次剧本杀

一个看上去稀松平常的早晨,杨远(佟大为 饰)像往常一样将车停在单元门口,等着送孩子杨莫上学,杨莫吃完母亲准备的早点下楼,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在有限的楼道里,杨莫失踪了。

《消失的孩子》以一个离奇的故事开篇。

单元里的其他住户自然而然成为了搜查、询问的对象,于是《消失的孩子》第一个“剧本杀元素”随之出现——“全员恶人”。

这里的“全员恶人”指的是剧中着重刻画的几个角色都与杨沫失踪案相关联、行为神秘或有秘密。

住在302的许恩怀与杨远一家关系亲密,平时细心仔细的她却在杨莫消失前一天晚上,弄丢了自己的家门钥匙,而她的父亲许安正,习惯从施工现场回家时换一套干净的衣服,却在接到警察叫他回家搜查他家时,忘记了换衣服;旁边单元租住在301的袁午,他向父亲隐瞒着自己仍在赌博且并没有找到工作的现实,也为了继续能拿到父亲的工资,隐瞒父亲去世的消息并设法将父亲遗体藏在家中,这也是他总是躲着房东林楚萍的原因,一次偶然中他发现了浴室中藏着的秘密空间,或许也带出了这一间房子的秘密;房东林楚萍曾经在301居住的一个夜晚遭到侵犯,她开始试图收集沾染到周围可疑人DNA的物品,以找到当时的那个人,这也让她与这个单元产生了交集……

《消失的孩子》林楚萍(于文文 饰)

当然,“全员神秘感”的氛围并不止靠这几个人。

前几集总是营造的杨远意识恍惚的情节、301通过猫眼窥探外面情况的奶爸等等,虽然跟杨莫的失踪并无关系,但从某些方面也增加了悬念感和悬疑性。

因为一个孩子的失踪,几个人被联系在了一起,暂时洗清嫌疑和怀疑之下,每个角色像是拿着厚厚的剧本,而观众也随着剧情的推进,在沉浸式地推理着这些角色的故事。

“全员恶人”的设定之后,《消失的孩子》采取了以故事与推理同时进行、注重时间和解答一个疑点又随着更多线索的收集而代出另一个线索的叙事方式,而这也是它“剧本杀式”的另一个展现。

首当其冲被怀疑的许恩怀,在被找到了其得知杨莫失踪消息后独自去往北湖的线索后,坦白了她与杨莫的计划,杨莫避开父母躲进302的行为被揭开,失踪空间被锁定在了302,而许恩怀也看似洗脱了嫌疑。

随着302第三枚陌生人指纹的出现,以及被打扫过的痕迹,许安正成为下一个主要调查目标。

同时,在第八集末,许恩怀指出的杨莫曾经遇到过袁午,也将询问的目光带到了袁午身上。可以想见,后续许安正背后的故事和袁午一直隐藏的秘密也将浮出水面。

《消失的孩子》袁午(魏晨 饰)

配合着这些推理和线索的是对时间的梳理。

在《消失的孩子》中,交代时间的字幕和镜头经常出现,杨莫消失七天前、杨莫消失前六天,等等故事线时间通过字幕打在屏幕上,而杨莫消失两个半小时、杨莫消失三个小时、杨莫消失四个半小时……则或以警察台词,或以手表、车上的时间等等传递给观众。当然,对于争分夺秒的失踪案来说,时间本就是十分重要,但如此交代时间线,也不免让人回想起玩剧本杀时自己面前剧本中关于时间线的罗列。

每个人都有故事和秘密。随着线索的披露,讲述自己的故事或洗清嫌疑,或隐瞒自己;在时间的清晰梳理下,将故事与推理同时展现,八集看罢,《消失的孩子》带着观众玩了场还未完结的剧本杀。

“剧本杀式”悬疑剧巧在哪里?

9月15日,《消失的孩子》开启预约主创审片室暨点映礼。

这从某种程度说明,《消失的孩子》播放效果不错,7.7的豆瓣评分在今年上线的悬疑剧中也算得上名列前茅。或许直接上点映礼,也是总受到一周双更的排播方式所影响的季风剧场剧集维护口碑的一个解决之法。

这当然与《消失的孩子》一个孩子消失在楼道中的离奇却落地的故事、三线并序、剧情不断地反转所带来的悬疑感和新奇感,以及还试图反映和探讨诸如家庭教育、家庭氛围对于孩子的影响等社会议题有关。“剧本杀式”的设置和叙事方式,也为《消失的孩子》增色不少。

毕竟当下的不少悬疑剧总是陷入叙事方式、剧情走向相似、节奏慢、悬疑感不强或很容易推理出真相的质疑。

《消失的孩子》第三轮线索搜证

“剧本杀式”悬疑剧的优点看得见。

其一,是悬念和悬疑感密集而快速地一波接一波直给。

《消失的孩子》丝毫没有掩饰每个人的嫌疑感,却在一个个线索出现后,带来一次又一次的解密和反转,一个角色看似洗脱了嫌疑,下一个角色随之跟上。每一个节点故事耗费的篇幅不大,既能调动观众的情绪起伏,又有利于让观众保持持续的追剧热情。

其二,每个人都有故事,多条线并行汇聚增添剧集的可看性和丰富性。

如同剧本杀一样,每个角色都有故事,这个故事或许与引发案件的那个人关联性并不紧密,但一环扣一环,在主线案件之余,让整个故事维度更广,可以给到观众更多的想象和推理空间,也能增加剧集的故事性,从而对主线和每个支线都能够保有好奇感。

其三,是更足的沉浸感。

“全员恶人”的设定从一开始就展现给观众,那么每一个心怀鬼胎的人在隐瞒什么、如何隐瞒、如何面对线索摊开在面前的询问,到底谁是凶手,等等问题,在演员的演绎、剧情的推进下,观众进入到推凶过程,再加上明确时间节点的标识,谁不想拿纸笔记录下来,盘盘这些人物和时间线。沉浸感会给观众带来更强的悬疑性和参与感,观众的沉浸也会更容易形成粘性,作用于剧集本身。

在《消失的孩子》之前,已经有国产悬疑剧采用或被观众称为“剧本杀式”悬疑剧。

比如《摩天大楼》就以钟美宝被害案为主线,整栋大楼里的保安、邻居、建筑师、中介、保洁阿姨、小说家,每个人看似都有嫌疑,与钟美宝有关,又都有自己的秘密。而剧情的推进也采取每个角色的故事揭秘的方式,看似洗清了嫌疑又将一些疑点留至最后。

《摩天大楼》钟美宝(杨颖 饰)

《江照黎明》也走起了“全员恶人”路线。以江中一具男性尸体被发现为剧集的开端,六个嫌疑人走进视野,每个人都有一条支线剧情,但又互相交织,“全员恶人”之下,也不乏杀妻骗保、家暴、重男轻女等社会案件和议题的映射和讨论。前几集,《江照黎明》以强悬疑、新鲜的设定和不错的节奏受到不少好评,只是后期由于从内容从12集到24集的内容扩充、每周两集的更新方式等使其口碑受到影响。

更具有代表性的是去年电影市场的黑马之作《扬名立万》,赢得了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

现在,剧本杀剧本被影视公司买下进行IP改编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越来越多项目随之立项。

在悬疑剧越发同质化且虎头蛇尾的当下,或许瞄上“剧本杀”是一条不错的解法。跟随剧中角色一起沉浸式推凶,又能理解到故事背后的社会议题,引发思考,大概也是悬疑剧想要达到的最好效果。

但是,当所有悬疑剧又只图一个表面的“全员恶人”的话,故事开头吸睛容易,可讲不清剧本杀该有的时间逻辑、推理层面等问题,一盘散沙的“全员恶人”仍将会把悬疑剧推向观众信任度新低。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