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古偶升级,网文能提供什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古偶升级,网文能提供什么?

新一代古言IP究竟进行着怎样的蜕变,又可以在哪些层面引领古偶创作?

文|娱乐硬糖  顾韩

编辑|李春晖

复盘今年的暑期档,“古偶复兴”绝对是第一关键词。从6月的《梦华录》到8月的《苍兰诀》,几部热播古偶剧不仅数据亮眼、声量惊人、商务爆棚,评分也大多达到7分以上,并且给剧中演员、幕后厂牌、播放平台都带来了不小的加成,再次提醒人们古偶蕴藏的爆发力与长尾效应。

当然我们也不会忘了,这是古偶在经历监管限额、内容瓶颈等一系列问题之后难得的高光时刻。因此在讨论古偶复兴的同时,各方并非盲目乐观,都期待着古偶在内部真正实现突破,将这股势头延续下去,而非仅仅是一个热门档期的昙花一现。

那么,古偶升级的方向究竟在哪里?除了观察剧集市场本身的演进,也可到上游网络文学里去寻。

这一方面是因为,IP改编在古偶中始终稳定占据着较高的比例。网络IP潮到来之后,古言网文与古偶更是形成了稳定的转化关系,因此古言的内容潮流对于古偶有一定的风向标意义。举个例子,“种田文”就是从古言吹向古偶、并且提早被预测到的一股流行。

另一方面,网络文学属于商业化写作,在紧跟流行、调整迭代方面有着更强的驱动力,有可能抢先一步抓住并回应内容市场的最新诉求,为影视行业提供思路。

那么问题来了,新一代古言IP究竟进行着怎样的蜕变,又可以在哪些层面引领古偶创作?

在9月18日举办的恭王府博物馆×阅文集团网络文学国风作品研讨会上,来自网文行业、影视行业、学界与文博领域的专业人士围绕古言IP进行了精彩的跨界讨论,或可给我们一些提示。

古偶待升级

“中华上下五千年,传承已经存在于集体与个体的无意识中。现代人遇到困惑焦虑会不由自主想要上溯到传统思维中,寻找解决之道和精神慰藉。这就是古言小说与影视剧始终受欢迎的缘由。”

这一看法,来自论坛中的北京大学副教授丛治辰。

确实,硬糖君也认为,在国剧诸多品类中,古装是一个招牌类型,历史悠久、谱系宏大,拥有稳定的受众基本盘。不管电视时代还是网络时代,都有许多国民经典、流行爆款诞生在古装剧中。

2010年以后,热钱涌入影视行业,古偶产量暴涨,危机也随之到来:流量IP模式之下,古偶成为天价片酬、偷工减料等行业乱象的重灾区,风评严重受损;同时,扎堆投拍导致内容同质化、制作流水线化,观众产生审美疲劳,轻易不再为套路买单。

种种原因导致古偶一步步陷入尴尬处境。2021年,不少曾经颇受期待的项目,播出时要么哑火,要么因为魔改、老套、选角等槽点被嘲出圈。

然而,一部好古偶能够带来的视觉与情感体验,是其他类型难以复制的。更重要的是,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是国人珍贵的精神遗产,亲近古代题材可能是每个中国观众的本能。

了解这一点再去看观众的吐槽批评,便知那并非对古偶的“脱粉宣言”,更多还是怒其不争,隐含的意思自然是希望古偶能够“卷”起来,从而挣脱瓶颈。也正因如此,在这两年的低迷期,依然有一批古偶得到了观众的口碑嘉奖与热情追捧,从中我们可以初步总结出一些古偶升级的突破点。

比方说,视听体验推陈出新:选角吸纳新面孔、服化制作上多花心思,提升画面质感,等等等等。《鬼吹灯》导演费振翔在《星汉灿烂》上大胆采用了电影打光,厚重质感与乱世背景相得益彰。《苍兰诀》的百万妆发将王鹤棣从“古偶丑男”行列里拉了出来,也对人物塑造有所辅助,并非流水线产品。

更进一步的内容方面,避免空洞的宏大叙事,需要切实可感的细节为剧集丰满血肉,不管是市井日常的生活化细节,还是带有知识属性的历史文化细节。

《梦华录》呈现了宋朝的市民文化与点茶技艺,历史氛围浓厚。男频IP《赘婿》在改编时专注家宅之内以及经商部分,令其与剧集市场完美契合,以轻喜剧的特质在春节档取得好成绩。

而最根本的解决,还是要找到新故事、新英雄,做出符合时代的价值表达。《御赐小仵作》中,女主角的事业追求贯穿始终;《星汉灿烂》加入原生家庭议题,刻画母女间特有的“相爱相杀”;《苍兰诀》男主角不再是被大义牵制的仙君、而是肆无忌惮的魔尊,对传统仙侠伦理形成颠覆……这些设定都在开播初期引发热议,也为剧集打开局面。

《御赐小仵作》

当然,以影视项目的周期来看,这些IP也都是几年前的作品了。那么之后呢?新一批古言IP是否能够继续支持古偶完成升级?

答案是,可以。国风研讨会重点讨论了网络文学对于传统文化的呈现以及古言创作的演变。可以看出,新一批古言IP的价值观与文化性,与古偶升级的需求可谓不谋而合。

新IP,新风尚

当影视观众还在审判恋爱脑、鉴定玛丽苏的时候,古言IP其实早已让女主搞起了事业。

“除了身份是女性,主角的追求与情怀与男性没有任何区别,这是近几年言情写作中很大的变化。”研讨会上,作家闲听落花分享了她的观察。她认为爱情主题不管何时都会畅销,但爱情故事需要更新换代。传统的霸总专宠不再吃香,现在读者更欣赏类似于舒婷《致橡树》所描述的关系,男女并肩而立,互相拯救。

如今的言情网文也不再拘泥于恋爱,很多都在谈女性的成长、女性的生活、女性的自我完善等等。

爆款剧集《天盛长歌》《扶摇》原著作者天下归元的新作《辞天骄》便体现了这一趋势。小说延续了她一贯的双强CP与权谋背景,讲述了阴差阳错成为储君的女主面对男性当权的朝堂,小心谨慎、独立自强,将自己的命运握在手中的故事,可谓性转女帝版《天盛长歌》,具有普世价值观。

第二大风尚是,传统文化成为网文创作的热门元素。

根据阅文集团副总裁、总编辑杨晨的分享,网络文学承载传统文化已经从受到传统文化熏陶的作者自发承载进入第二个阶段,即自觉拥抱传统文化,主动在作品中加强相关元素。

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研究员王祥将网络文学表现传统文化总结为三个层次:首先是器物文明的文学表达。如意千重的作品《画春光》是以陶瓷为背景,闲听落花在《吾家阿囡》中刻画了古代纺织业传统技艺。

近期刚推出新书《洛九针》的作家希行,向来擅长写医药题材,她在《重生之药香》中以女主顾十八娘的个人抗争为主线,刻画了古代“药师”职业体系,展现了中医采药、炮制药、成药的完整工序,一改刻板的“女医”形象,弥补了市场空缺。同样根据其作品《名门医女》《问君侯》改编的影视剧《莫染》和《问君侯·望山海》出现在了优酷2023年度片单以及丝芭影视2022-2023年度片单中。

其次,网络文学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精神与时代创新的结合体。在网文出海的实践中,人们也发现越是民族的东西越受欢迎。许多海外读者在阅读仙侠修真类小说的过程中,也很有意愿去了解其中的佛道术语、古典哲学。

第三个层面则是把传统文化元素放在现代文明的框架里进行再创造,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王祥表示,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再生长,而网文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

出自《2021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

事实上,本次国风研讨会是“恭王府博物馆×阅文集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三年计划”的一部分。恭王府博物馆副馆长苏宁热情参与到讨论当中,并大力肯定了网文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的作用,期待恭王府文化空间中的传统技艺与民族文化在网文创作中呈现。

网文IP的文化价值受到权威文化机构和学者肯定,也会为未来的影视改编带来更大的认可与保证。

网文开发,找到正确姿势了吗?

在以往讨论中,人们很容易将古偶乱象归咎于IP泡沫。但平心而论,留有姓名的正面案例中,改编自古言IP的比重也相当高。

这些主要来自网文的古言IP的优势到底是什么?

首先,网文是大众创作、全民阅读,并且采用线上连载的方式,能够及时根据市场反馈进行调整,可以说时效性极强。不管是作者主动呼应社会热点,还是潜移默化受到影响,结果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网文会忠实反映出时下文娱消费者的所思所想、所爱所求,区别只在反映方式与程度轻重。

其次,网文是商业化写作,从连载之日起就直面市场,由用户以阅读时长或付费打赏等方式进行投票。能够在海量同类型作品中突出重围、登上榜单前列的作品,故事、创意必有可取之处。

时效性与好创意对于影视项目的重要性其实不亚于所谓IP自带的观众基础。然而,早年IP改编还在探索当中,操作相对粗糙,这两点常常得不到重视,平白损耗IP的魅力与价值。

比如,买IP不看故事或改编难易程度,只看数据是否亮眼、能不能打情怀牌,热衷于选择年头久的大IP。

可网文作为通俗文学,不一定越老越香。再加上国剧开发流程长,先审后播变数大,许多在连载时引领潮流的小说,在改编剧出来时已经有其他剧抢跑,或者与当下观众的口味截然不同,到头来只有演员粉丝忍痛买单、违心造势。

另外,古偶在IP潮到来之前就积累了丰富的创制经验,在IP潮到来后也有无数由大数据认证的爆款可供“抄作业”。片方很容易在控制风险的考虑下做出相对保守的选择,不敢或不能保留网文IP的个性化特征,以至于改到最后都模糊雷同、人物魅力大打折扣。

老牌古偶工厂走下坡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路径依赖

不过这几年,随着平台开始主导进行工业化影视生产体系的搭建,这些问题已经有所改善,好作品错过诞生时的审美流行与社会思潮、沦为遗憾的情况会越来越少。一个很有代表性的案例就是《赘婿》。

在腾讯影业、新丽传媒、阅文影视的强势牵引下,该剧突破了古装剧周期漫长的既定印象,实现了在制作层面的高度工业化集成——该剧于2020年6月官宣开机,10月杀青,2021年2月便开播,速度惊人。剧集本身表现亮眼,并对依然在连载中的原著小说形成反哺,日均阅读人数一度翻了17倍。

网络文学走过二十余年,走向了国内的主流奖项与国外的平台与经典文化机构如博物馆藏,也成功走向了文娱产业各个下游领域,影响力有目共睹。在这个过程中,它的桥梁作用愈发明显,既是不同阶层用户对话的桥梁,也是文化对内对外传播的桥梁,它可以是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当然也可以成为精英主义的影视圈读懂大众的桥梁。

相信未来在片方与平台形成共识、通力合作的情况下,新一批古言IP得到合理开发与高效排播的可能性还会继续提升,其中的文化性与新价值能够得到充分释放,成为古偶升级的强力助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古偶升级,网文能提供什么?

新一代古言IP究竟进行着怎样的蜕变,又可以在哪些层面引领古偶创作?

文|娱乐硬糖  顾韩

编辑|李春晖

复盘今年的暑期档,“古偶复兴”绝对是第一关键词。从6月的《梦华录》到8月的《苍兰诀》,几部热播古偶剧不仅数据亮眼、声量惊人、商务爆棚,评分也大多达到7分以上,并且给剧中演员、幕后厂牌、播放平台都带来了不小的加成,再次提醒人们古偶蕴藏的爆发力与长尾效应。

当然我们也不会忘了,这是古偶在经历监管限额、内容瓶颈等一系列问题之后难得的高光时刻。因此在讨论古偶复兴的同时,各方并非盲目乐观,都期待着古偶在内部真正实现突破,将这股势头延续下去,而非仅仅是一个热门档期的昙花一现。

那么,古偶升级的方向究竟在哪里?除了观察剧集市场本身的演进,也可到上游网络文学里去寻。

这一方面是因为,IP改编在古偶中始终稳定占据着较高的比例。网络IP潮到来之后,古言网文与古偶更是形成了稳定的转化关系,因此古言的内容潮流对于古偶有一定的风向标意义。举个例子,“种田文”就是从古言吹向古偶、并且提早被预测到的一股流行。

另一方面,网络文学属于商业化写作,在紧跟流行、调整迭代方面有着更强的驱动力,有可能抢先一步抓住并回应内容市场的最新诉求,为影视行业提供思路。

那么问题来了,新一代古言IP究竟进行着怎样的蜕变,又可以在哪些层面引领古偶创作?

在9月18日举办的恭王府博物馆×阅文集团网络文学国风作品研讨会上,来自网文行业、影视行业、学界与文博领域的专业人士围绕古言IP进行了精彩的跨界讨论,或可给我们一些提示。

古偶待升级

“中华上下五千年,传承已经存在于集体与个体的无意识中。现代人遇到困惑焦虑会不由自主想要上溯到传统思维中,寻找解决之道和精神慰藉。这就是古言小说与影视剧始终受欢迎的缘由。”

这一看法,来自论坛中的北京大学副教授丛治辰。

确实,硬糖君也认为,在国剧诸多品类中,古装是一个招牌类型,历史悠久、谱系宏大,拥有稳定的受众基本盘。不管电视时代还是网络时代,都有许多国民经典、流行爆款诞生在古装剧中。

2010年以后,热钱涌入影视行业,古偶产量暴涨,危机也随之到来:流量IP模式之下,古偶成为天价片酬、偷工减料等行业乱象的重灾区,风评严重受损;同时,扎堆投拍导致内容同质化、制作流水线化,观众产生审美疲劳,轻易不再为套路买单。

种种原因导致古偶一步步陷入尴尬处境。2021年,不少曾经颇受期待的项目,播出时要么哑火,要么因为魔改、老套、选角等槽点被嘲出圈。

然而,一部好古偶能够带来的视觉与情感体验,是其他类型难以复制的。更重要的是,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是国人珍贵的精神遗产,亲近古代题材可能是每个中国观众的本能。

了解这一点再去看观众的吐槽批评,便知那并非对古偶的“脱粉宣言”,更多还是怒其不争,隐含的意思自然是希望古偶能够“卷”起来,从而挣脱瓶颈。也正因如此,在这两年的低迷期,依然有一批古偶得到了观众的口碑嘉奖与热情追捧,从中我们可以初步总结出一些古偶升级的突破点。

比方说,视听体验推陈出新:选角吸纳新面孔、服化制作上多花心思,提升画面质感,等等等等。《鬼吹灯》导演费振翔在《星汉灿烂》上大胆采用了电影打光,厚重质感与乱世背景相得益彰。《苍兰诀》的百万妆发将王鹤棣从“古偶丑男”行列里拉了出来,也对人物塑造有所辅助,并非流水线产品。

更进一步的内容方面,避免空洞的宏大叙事,需要切实可感的细节为剧集丰满血肉,不管是市井日常的生活化细节,还是带有知识属性的历史文化细节。

《梦华录》呈现了宋朝的市民文化与点茶技艺,历史氛围浓厚。男频IP《赘婿》在改编时专注家宅之内以及经商部分,令其与剧集市场完美契合,以轻喜剧的特质在春节档取得好成绩。

而最根本的解决,还是要找到新故事、新英雄,做出符合时代的价值表达。《御赐小仵作》中,女主角的事业追求贯穿始终;《星汉灿烂》加入原生家庭议题,刻画母女间特有的“相爱相杀”;《苍兰诀》男主角不再是被大义牵制的仙君、而是肆无忌惮的魔尊,对传统仙侠伦理形成颠覆……这些设定都在开播初期引发热议,也为剧集打开局面。

《御赐小仵作》

当然,以影视项目的周期来看,这些IP也都是几年前的作品了。那么之后呢?新一批古言IP是否能够继续支持古偶完成升级?

答案是,可以。国风研讨会重点讨论了网络文学对于传统文化的呈现以及古言创作的演变。可以看出,新一批古言IP的价值观与文化性,与古偶升级的需求可谓不谋而合。

新IP,新风尚

当影视观众还在审判恋爱脑、鉴定玛丽苏的时候,古言IP其实早已让女主搞起了事业。

“除了身份是女性,主角的追求与情怀与男性没有任何区别,这是近几年言情写作中很大的变化。”研讨会上,作家闲听落花分享了她的观察。她认为爱情主题不管何时都会畅销,但爱情故事需要更新换代。传统的霸总专宠不再吃香,现在读者更欣赏类似于舒婷《致橡树》所描述的关系,男女并肩而立,互相拯救。

如今的言情网文也不再拘泥于恋爱,很多都在谈女性的成长、女性的生活、女性的自我完善等等。

爆款剧集《天盛长歌》《扶摇》原著作者天下归元的新作《辞天骄》便体现了这一趋势。小说延续了她一贯的双强CP与权谋背景,讲述了阴差阳错成为储君的女主面对男性当权的朝堂,小心谨慎、独立自强,将自己的命运握在手中的故事,可谓性转女帝版《天盛长歌》,具有普世价值观。

第二大风尚是,传统文化成为网文创作的热门元素。

根据阅文集团副总裁、总编辑杨晨的分享,网络文学承载传统文化已经从受到传统文化熏陶的作者自发承载进入第二个阶段,即自觉拥抱传统文化,主动在作品中加强相关元素。

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研究员王祥将网络文学表现传统文化总结为三个层次:首先是器物文明的文学表达。如意千重的作品《画春光》是以陶瓷为背景,闲听落花在《吾家阿囡》中刻画了古代纺织业传统技艺。

近期刚推出新书《洛九针》的作家希行,向来擅长写医药题材,她在《重生之药香》中以女主顾十八娘的个人抗争为主线,刻画了古代“药师”职业体系,展现了中医采药、炮制药、成药的完整工序,一改刻板的“女医”形象,弥补了市场空缺。同样根据其作品《名门医女》《问君侯》改编的影视剧《莫染》和《问君侯·望山海》出现在了优酷2023年度片单以及丝芭影视2022-2023年度片单中。

其次,网络文学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精神与时代创新的结合体。在网文出海的实践中,人们也发现越是民族的东西越受欢迎。许多海外读者在阅读仙侠修真类小说的过程中,也很有意愿去了解其中的佛道术语、古典哲学。

第三个层面则是把传统文化元素放在现代文明的框架里进行再创造,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王祥表示,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再生长,而网文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

出自《2021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

事实上,本次国风研讨会是“恭王府博物馆×阅文集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三年计划”的一部分。恭王府博物馆副馆长苏宁热情参与到讨论当中,并大力肯定了网文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的作用,期待恭王府文化空间中的传统技艺与民族文化在网文创作中呈现。

网文IP的文化价值受到权威文化机构和学者肯定,也会为未来的影视改编带来更大的认可与保证。

网文开发,找到正确姿势了吗?

在以往讨论中,人们很容易将古偶乱象归咎于IP泡沫。但平心而论,留有姓名的正面案例中,改编自古言IP的比重也相当高。

这些主要来自网文的古言IP的优势到底是什么?

首先,网文是大众创作、全民阅读,并且采用线上连载的方式,能够及时根据市场反馈进行调整,可以说时效性极强。不管是作者主动呼应社会热点,还是潜移默化受到影响,结果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网文会忠实反映出时下文娱消费者的所思所想、所爱所求,区别只在反映方式与程度轻重。

其次,网文是商业化写作,从连载之日起就直面市场,由用户以阅读时长或付费打赏等方式进行投票。能够在海量同类型作品中突出重围、登上榜单前列的作品,故事、创意必有可取之处。

时效性与好创意对于影视项目的重要性其实不亚于所谓IP自带的观众基础。然而,早年IP改编还在探索当中,操作相对粗糙,这两点常常得不到重视,平白损耗IP的魅力与价值。

比如,买IP不看故事或改编难易程度,只看数据是否亮眼、能不能打情怀牌,热衷于选择年头久的大IP。

可网文作为通俗文学,不一定越老越香。再加上国剧开发流程长,先审后播变数大,许多在连载时引领潮流的小说,在改编剧出来时已经有其他剧抢跑,或者与当下观众的口味截然不同,到头来只有演员粉丝忍痛买单、违心造势。

另外,古偶在IP潮到来之前就积累了丰富的创制经验,在IP潮到来后也有无数由大数据认证的爆款可供“抄作业”。片方很容易在控制风险的考虑下做出相对保守的选择,不敢或不能保留网文IP的个性化特征,以至于改到最后都模糊雷同、人物魅力大打折扣。

老牌古偶工厂走下坡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路径依赖

不过这几年,随着平台开始主导进行工业化影视生产体系的搭建,这些问题已经有所改善,好作品错过诞生时的审美流行与社会思潮、沦为遗憾的情况会越来越少。一个很有代表性的案例就是《赘婿》。

在腾讯影业、新丽传媒、阅文影视的强势牵引下,该剧突破了古装剧周期漫长的既定印象,实现了在制作层面的高度工业化集成——该剧于2020年6月官宣开机,10月杀青,2021年2月便开播,速度惊人。剧集本身表现亮眼,并对依然在连载中的原著小说形成反哺,日均阅读人数一度翻了17倍。

网络文学走过二十余年,走向了国内的主流奖项与国外的平台与经典文化机构如博物馆藏,也成功走向了文娱产业各个下游领域,影响力有目共睹。在这个过程中,它的桥梁作用愈发明显,既是不同阶层用户对话的桥梁,也是文化对内对外传播的桥梁,它可以是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当然也可以成为精英主义的影视圈读懂大众的桥梁。

相信未来在片方与平台形成共识、通力合作的情况下,新一批古言IP得到合理开发与高效排播的可能性还会继续提升,其中的文化性与新价值能够得到充分释放,成为古偶升级的强力助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