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百亿资金输血,上市公司成鲁伟鼎私产的钱袋子:万向系还造车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百亿资金输血,上市公司成鲁伟鼎私产的钱袋子:万向系还造车吗?

造车进度缓慢,或因整个集团业务重心的转移。

图片来源:Pexels-Erik Mclean

文 | 清流工作室 王晓悦 

主编 | 赵妍

“我这一代成功不了,我儿子也要继续;儿子成功不了,我孙子继续。”万向系创始人鲁冠球的誓言,似乎预见了万向系造车的曲折之路。

2012年前后,新能源汽车尚在洪荒时代,万向系就开启收购电动车整车厂、进军动力电池的投资路径。彼时,宁德时代刚刚建立,特斯拉也还未称霸市场,鲁冠球带领万向系“起了个大早”,占据了先发优势。

遗憾的是,造车梦尚未实现,鲁冠球于2017年因病离世。创二代鲁伟鼎接班后,万向系的造车板块显得后继乏力。近年来,万向系的造车计划进度缓慢、各项指标难言乐观,又被戏称“赶了个晚集”。

万向系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万向钱潮(000559.SZ)盈利能力逐年下降,当年雄心勃勃的造车厂也一直没能打响品牌。电池公司万向一二三预备上市,颇受关注,但这家与宁德时代同期成立的电池公司,至今仍未实现稳定盈利。万向一二三能否经得住400亿估值的考验,仍是未知数。

造车进度缓慢,或因整个集团业务重心的转移。

由二代鲁伟鼎亲手打造的金融平台万向控股,在近年高歌猛进。今年初,万向控股成为首个民营金控集团申请者,备受瞩目。

鲁伟鼎善用金融和资本手段,万向系控制的四家上市公司——万向钱潮、承德露露(000848.SZ)、万向德农(600371.SH)和顺发恒业(000631.SZ),合计将超过一百亿的现金存放在万向集团的万向财务有限公司。

清流工作室独家发现,上市公司对外以市场价借来贷款,却在万向财务办理低息存款,损失了不少利差。而万向财务则通过贷款形式,将大额资金提供给包括鲁伟鼎亲手打造的金融平台万向控股在内的关联公司。相比四家已上市的公众公司,万向控股则是鲁伟鼎的私人财产,其持股近九成。

与高歌猛进的金融平台对比,鲁冠球当年的那个“父传子、子传孙”的造车梦似乎已经被遗忘。

资金流往集团关联公司

目前,万向系至少持有四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包括万向钱潮、承德露露、万向德农和顺发恒业。而这四家上市公司,账上大量资金都被存放在万向集团旗下的财务公司——万向财务有限公司。

万向财务于2002年成立,目前由万向集团、万向钱潮、万向三农和德农种业股份公司分别持股66.08%、17.83%、9.59%和6.50%。而万向集团是万向系“三架马车”之一,万向集团板块主要投资汽车相关项目。

截至2022年6月30日,万向财务吸收存款余额共计187.03亿元。这其中,来自顺发恒业的存款就高达50.04亿元,万向钱潮的存款为21.62亿元、承德露露存款24.94亿元、万向德农存款4.16亿元,四家公司的存款合计超过一百亿元,支撑起万向财务总存款的半壁江山。

大笔的资金存放在万向财务公司,顺发恒业董事会美其名曰“使公司充分利用控股股东的融资平台及渠道资源”、“降低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为公司长远稳健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和畅通的融资渠道”。

顺发恒业董事会之所以认定存款能带来融资便利,是因为双方签订的框架协议中,约定顺发恒业在万向财务存款的同时,万向财务也将为顺发恒业提供最高60亿元的综合授信额度。

不过,这只是纸面上的融资便利。授信额度这条协议,几乎没有得到执行。顺发恒业上半年将50亿巨资存入万向财务,但从万向财务获得的贷款余额为0。

但顺发恒业并不是没有融资需求。

上半年,顺发恒业向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萧山支行借了1.62亿元,年化利率为4.9%,2025年8月到期。与之对比的是,顺发恒业在万向财务存款的利率范围是0.35%-3.4%,即使按照最高3.4%的利率计算,这一来一回依然损失了1.5%的利差,按照1.62亿元借款近四年期算,顺发恒业损失了接近900万元。

为了申请这笔贷款,顺发恒业还将账面价值3.75亿元的投资性房地产和部分存款、固定资产抵押给光大银行。账上现金不花、60亿授信额度不用,顺发恒业为什么选择最贵且最难的一种融资模式?

其余三家上市公司万向钱潮、承德露露、万向德农三家公司上半年从万向财务获得的贷款余额均为0。

万向钱潮和万向财务签订协议,万向钱潮在万向财务的日各类存款余额最高不超过70亿元,同时获得万向财务提供的70亿元的综合授信额度。这个授信额度里,只有3.5亿元是需提供担保的授信额度,剩余66.5亿元是信用综合授信额度。

如此便利的授信额度,万向钱潮仍然没有采用,而是按照市场价向母公司和外部金融机构借钱。截至6月30日,万向钱潮短期借款高达18.13亿元,长期借款8.99亿元,合计占总资产比例超过15%。今年7月,万向钱潮又向多家银行申请增加2022 年度综合授信额度,比原定授信额度增加7.7亿元。

清流工作室注意到,四家上市公司将百亿资金存在万向财务,成为其重要的钱袋子,这种情况已持续多年。但近年上市公司几乎没从万向财务获得过大额贷款。而万向财务2022年上半年发放贷款余额为197.21亿元,2021年底发放贷款余额为205.81亿元,这些贷款流向了哪里?

顺发恒业回复投资者称,公司将货币资金存放于万向财务公司,不存在“通过以结余资金存入关联财务公司,间接提供资金给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使用”进而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行为。

但清理工作室独家发现,万向财务公司,多次以贷款形式向控股股东万向集团及其关联方提供资金。

万向系的另一架马车,是中国万向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万向控股”),该平台掌握多张金融牌照,形成万向系庞大的金融集团。万向控股由创始人之子鲁伟鼎持股近九成,相比四家已上市的公众公司,万向控股则是鲁伟鼎的私人财产。

2020年,万向控股从万向财务获得的授信额度是25亿元,到年底一共使用了20亿元。2019年,万向控股获得万向财务的授信额度是33.1亿元,到年底借款余额11.95亿元。

从万向控股的募资用途,也可窥见万向财务向万向控股提供贷款的金额。

万向控股2021年发债募集了7亿元,约定全部用于归还在万向财务的借款。时间往前,万向控股2017年、2018年、2020年的三笔债券共计募集35.5亿元,也都用于归还万向控股及其子公司在万向财务的借款。

万向财务,同时也向万向系另一家拟上市公司大洋世家提供贷款。大洋世家主营海洋食品生产销售和远洋捕捞业务,穿透后由鲁伟鼎控制100%股权。

截至2021年6月底,大洋世家在万向财务的存款余额为0.92亿元,但从万向财务获得的贷款金额为5.2亿元。2019年,大洋世家存在万向财务的余额1.37亿元,而获得的贷款金额为3亿元。

大洋世家不仅寻求万向财务大额借款,还拟通过IPO募集17.83亿元用于项目建设和偿还贷款。但从申请上市之前的大额分红来看,大洋世家似乎“不差钱”。

2021年及2020年,大洋世家兑现2020年和2019年的现金分红,分别为1.89亿元和1.62亿元,其中2020年的分红占当年净利润的94.5%。2019年,大洋世家不仅将2018年度1.35亿元分红兑现,还往前追溯兑现了2017年的分红,金额高达4.09亿元。

令人疑惑的是,大洋世家近三年的年净利润一直稳定在2.5亿元左右,2017年为何能分红4.09亿元?大洋世家并未披露2017年业绩情况,无从得知当年大洋世家分红走高的具体原因。但大洋世家由鲁伟鼎100%控股,这意味着,这四笔合计近9亿元的分红,全部由鲁伟鼎分走。

据清流工作室统计,万向财务还向万向系其他的关联平台发放贷款。比如,原万向集团旗下的吉林新立德部件有限公司,在2019年将一笔应收的土地收购补偿款质押给万向财务,获得5年期共计5.43亿元的贷款。

万向财务究竟向万向系关联公司发放了多少贷款?需要警惕的是,近年万向财务因存款准备金欠缴、向非成员单位发放贷款及信贷管理不审慎等原因被监管处罚。四家上市公司的资金是否安全,其资金流向又是否合规?

电池公司设立10年还在亏

作为万向系汽车零部件的旗舰,万向钱潮似乎已经遗忘了遥远的造车梦。

万向系以汽车零部件万向节发家,后来万向节工厂上市,成为了今天的上市公司万向钱潮。但近年来,新能源汽车板块大火之时,万向钱潮业绩却难言乐观。

万向钱潮在经历2017年的业绩高峰后急转直下,2018年到2020年连续三年业绩下滑,到2020年净利润只有4.36亿元,不到2017年净利润的一半。2021年,万向钱潮净利润回升到6.86亿元,但也尚未回到2017年的水平。

今年上半年,万向钱潮营业收入微增2.63%,净利润增幅则高达31.2%。

清流工作室发现,万向钱潮净利润的增长主要受益于万向钱潮的“缩衣节食”,上半年万向钱潮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分别减少15%、27%和17%。而万向钱潮的主营业务,仍然没有起色。万向钱潮的汽车零部件销售额占比超过六成,上半年的增幅只有1.61%,毛利率相较去年下滑1.56%。钢材、铁合金等销售额占比超过三成,上半年的增幅也只有2.65%,毛利率只有1.27%。

今年万向系汽车板块最大的消息,是万向钱潮入股万向一二三,而万向一二三正准备IPO上市。

万向钱潮在今年3月宣布,斥资40亿元获得万向一二三3.2亿股,投后持股比例10.91%。万向一二三前身为2001年在美国成立的锂电池制造商A123,后来在2012年被万向集团整体收购。2021年10月,万向一二三与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上市辅导协议,正式进入上市辅导期。

2012年,彼时宁德时代也才刚刚成立,万向一二三就已经有十余年的锂电池制造经验。但经过10年,万向一二三反而在锂电池装机量排行榜中没有姓名。如今,万向一二三仍未实现稳定盈利。截至2021年11月底,万向一二三营收18.9亿元,净利润亏损7.62亿元,而这已经是大幅减亏的结果。2019年和2020年,万向一二三分别亏损18.12亿元和12.76亿元。

万向钱潮40亿元买下万向一二三10.91%的股权,是按照237.66%的增值率购买的,照此估算,目前万向一二三的整体估值接近400亿元。这笔高溢价的买卖是否划算,还要看万向一二三未来的盈利及上市估值情况。 

万向系造车体系的另外一个板块,是新能源客车,万向系早在7年前开始布局。

2015年,万向集团曾与上海汽车集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上汽集团”)合资设立上汽万向新能源客车有限公司(下称“上万新能源”),万向集团占股51%、上汽占股49%。当时的通稿显示,这家合资公司将在杭州建立新能源客车生产基地,规划目标年产新能源客车5000辆。随后在2016年底,上万新能源中标海口市公交集团2016年度纯电动公交车采购项目,中标金额1.51亿元。

不过,这个一度被赋予想象空间的公司,也经历了变动。

鲁冠球离世后,上汽在2019年底从合资公司中撤资。上万新能源也改名为“上万清源智动车有限公司”,成为万向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但兜兜转转多年,目前公开能查询的中标信息中,上万新能源在2021年和2022年中标电动公交车项目,区域仍然局限在海口市,金额也远不如2016年那么大。一个小插曲是,上万新能源在今年年初,一度将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申沃客车有限公司以买卖合同纠纷告上法庭,但随后上万新能源撤诉,纠纷详情不为外界所知。

早年,鲁冠球的造车梦更为具象。

2014年,万向集团斥资1.5亿美元收购美国一家与特斯拉齐名的车企Fisker,并更名为Karma汽车。万向系是国内最早一批投资新能源电动车的集团,但作为先行者,karma汽车此后的造车进度缓慢。Karma汽车直到2017年才推出混合动力轿车,但反响不佳,Karma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始终没有知名度。

据外媒报道,Karma汽车曾被指陷入财务危机。2020年6月,一家总部位于密歇根的小众汽车制造商VLF Automotive对Karma提起诉讼,事因Karma汽车窃取了VLF的“豪华悍马”计划。

根据诉讼,Karma的动机是公司财务陷入困境。VLF在诉讼中称,“Karma惨淡的销售额加上难以估量的损失,给其母公司万向集团创造了一个恶性的财务漩涡,这导致万向集团对Karma汽车首席执行官、被告Lance Zhou施加了极大的压力,要求他尽一切可能扭转公司的局面。”

如今,市场上已鲜有Karma汽车的新消息,造车新势力们显然也没有把Karma汽车当做竞争对手。

鲁冠球的造车梦,还有人继承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百亿资金输血,上市公司成鲁伟鼎私产的钱袋子:万向系还造车吗?

造车进度缓慢,或因整个集团业务重心的转移。

图片来源:Pexels-Erik Mclean

文 | 清流工作室 王晓悦 

主编 | 赵妍

“我这一代成功不了,我儿子也要继续;儿子成功不了,我孙子继续。”万向系创始人鲁冠球的誓言,似乎预见了万向系造车的曲折之路。

2012年前后,新能源汽车尚在洪荒时代,万向系就开启收购电动车整车厂、进军动力电池的投资路径。彼时,宁德时代刚刚建立,特斯拉也还未称霸市场,鲁冠球带领万向系“起了个大早”,占据了先发优势。

遗憾的是,造车梦尚未实现,鲁冠球于2017年因病离世。创二代鲁伟鼎接班后,万向系的造车板块显得后继乏力。近年来,万向系的造车计划进度缓慢、各项指标难言乐观,又被戏称“赶了个晚集”。

万向系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万向钱潮(000559.SZ)盈利能力逐年下降,当年雄心勃勃的造车厂也一直没能打响品牌。电池公司万向一二三预备上市,颇受关注,但这家与宁德时代同期成立的电池公司,至今仍未实现稳定盈利。万向一二三能否经得住400亿估值的考验,仍是未知数。

造车进度缓慢,或因整个集团业务重心的转移。

由二代鲁伟鼎亲手打造的金融平台万向控股,在近年高歌猛进。今年初,万向控股成为首个民营金控集团申请者,备受瞩目。

鲁伟鼎善用金融和资本手段,万向系控制的四家上市公司——万向钱潮、承德露露(000848.SZ)、万向德农(600371.SH)和顺发恒业(000631.SZ),合计将超过一百亿的现金存放在万向集团的万向财务有限公司。

清流工作室独家发现,上市公司对外以市场价借来贷款,却在万向财务办理低息存款,损失了不少利差。而万向财务则通过贷款形式,将大额资金提供给包括鲁伟鼎亲手打造的金融平台万向控股在内的关联公司。相比四家已上市的公众公司,万向控股则是鲁伟鼎的私人财产,其持股近九成。

与高歌猛进的金融平台对比,鲁冠球当年的那个“父传子、子传孙”的造车梦似乎已经被遗忘。

资金流往集团关联公司

目前,万向系至少持有四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包括万向钱潮、承德露露、万向德农和顺发恒业。而这四家上市公司,账上大量资金都被存放在万向集团旗下的财务公司——万向财务有限公司。

万向财务于2002年成立,目前由万向集团、万向钱潮、万向三农和德农种业股份公司分别持股66.08%、17.83%、9.59%和6.50%。而万向集团是万向系“三架马车”之一,万向集团板块主要投资汽车相关项目。

截至2022年6月30日,万向财务吸收存款余额共计187.03亿元。这其中,来自顺发恒业的存款就高达50.04亿元,万向钱潮的存款为21.62亿元、承德露露存款24.94亿元、万向德农存款4.16亿元,四家公司的存款合计超过一百亿元,支撑起万向财务总存款的半壁江山。

大笔的资金存放在万向财务公司,顺发恒业董事会美其名曰“使公司充分利用控股股东的融资平台及渠道资源”、“降低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为公司长远稳健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和畅通的融资渠道”。

顺发恒业董事会之所以认定存款能带来融资便利,是因为双方签订的框架协议中,约定顺发恒业在万向财务存款的同时,万向财务也将为顺发恒业提供最高60亿元的综合授信额度。

不过,这只是纸面上的融资便利。授信额度这条协议,几乎没有得到执行。顺发恒业上半年将50亿巨资存入万向财务,但从万向财务获得的贷款余额为0。

但顺发恒业并不是没有融资需求。

上半年,顺发恒业向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萧山支行借了1.62亿元,年化利率为4.9%,2025年8月到期。与之对比的是,顺发恒业在万向财务存款的利率范围是0.35%-3.4%,即使按照最高3.4%的利率计算,这一来一回依然损失了1.5%的利差,按照1.62亿元借款近四年期算,顺发恒业损失了接近900万元。

为了申请这笔贷款,顺发恒业还将账面价值3.75亿元的投资性房地产和部分存款、固定资产抵押给光大银行。账上现金不花、60亿授信额度不用,顺发恒业为什么选择最贵且最难的一种融资模式?

其余三家上市公司万向钱潮、承德露露、万向德农三家公司上半年从万向财务获得的贷款余额均为0。

万向钱潮和万向财务签订协议,万向钱潮在万向财务的日各类存款余额最高不超过70亿元,同时获得万向财务提供的70亿元的综合授信额度。这个授信额度里,只有3.5亿元是需提供担保的授信额度,剩余66.5亿元是信用综合授信额度。

如此便利的授信额度,万向钱潮仍然没有采用,而是按照市场价向母公司和外部金融机构借钱。截至6月30日,万向钱潮短期借款高达18.13亿元,长期借款8.99亿元,合计占总资产比例超过15%。今年7月,万向钱潮又向多家银行申请增加2022 年度综合授信额度,比原定授信额度增加7.7亿元。

清流工作室注意到,四家上市公司将百亿资金存在万向财务,成为其重要的钱袋子,这种情况已持续多年。但近年上市公司几乎没从万向财务获得过大额贷款。而万向财务2022年上半年发放贷款余额为197.21亿元,2021年底发放贷款余额为205.81亿元,这些贷款流向了哪里?

顺发恒业回复投资者称,公司将货币资金存放于万向财务公司,不存在“通过以结余资金存入关联财务公司,间接提供资金给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使用”进而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行为。

但清理工作室独家发现,万向财务公司,多次以贷款形式向控股股东万向集团及其关联方提供资金。

万向系的另一架马车,是中国万向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万向控股”),该平台掌握多张金融牌照,形成万向系庞大的金融集团。万向控股由创始人之子鲁伟鼎持股近九成,相比四家已上市的公众公司,万向控股则是鲁伟鼎的私人财产。

2020年,万向控股从万向财务获得的授信额度是25亿元,到年底一共使用了20亿元。2019年,万向控股获得万向财务的授信额度是33.1亿元,到年底借款余额11.95亿元。

从万向控股的募资用途,也可窥见万向财务向万向控股提供贷款的金额。

万向控股2021年发债募集了7亿元,约定全部用于归还在万向财务的借款。时间往前,万向控股2017年、2018年、2020年的三笔债券共计募集35.5亿元,也都用于归还万向控股及其子公司在万向财务的借款。

万向财务,同时也向万向系另一家拟上市公司大洋世家提供贷款。大洋世家主营海洋食品生产销售和远洋捕捞业务,穿透后由鲁伟鼎控制100%股权。

截至2021年6月底,大洋世家在万向财务的存款余额为0.92亿元,但从万向财务获得的贷款金额为5.2亿元。2019年,大洋世家存在万向财务的余额1.37亿元,而获得的贷款金额为3亿元。

大洋世家不仅寻求万向财务大额借款,还拟通过IPO募集17.83亿元用于项目建设和偿还贷款。但从申请上市之前的大额分红来看,大洋世家似乎“不差钱”。

2021年及2020年,大洋世家兑现2020年和2019年的现金分红,分别为1.89亿元和1.62亿元,其中2020年的分红占当年净利润的94.5%。2019年,大洋世家不仅将2018年度1.35亿元分红兑现,还往前追溯兑现了2017年的分红,金额高达4.09亿元。

令人疑惑的是,大洋世家近三年的年净利润一直稳定在2.5亿元左右,2017年为何能分红4.09亿元?大洋世家并未披露2017年业绩情况,无从得知当年大洋世家分红走高的具体原因。但大洋世家由鲁伟鼎100%控股,这意味着,这四笔合计近9亿元的分红,全部由鲁伟鼎分走。

据清流工作室统计,万向财务还向万向系其他的关联平台发放贷款。比如,原万向集团旗下的吉林新立德部件有限公司,在2019年将一笔应收的土地收购补偿款质押给万向财务,获得5年期共计5.43亿元的贷款。

万向财务究竟向万向系关联公司发放了多少贷款?需要警惕的是,近年万向财务因存款准备金欠缴、向非成员单位发放贷款及信贷管理不审慎等原因被监管处罚。四家上市公司的资金是否安全,其资金流向又是否合规?

电池公司设立10年还在亏

作为万向系汽车零部件的旗舰,万向钱潮似乎已经遗忘了遥远的造车梦。

万向系以汽车零部件万向节发家,后来万向节工厂上市,成为了今天的上市公司万向钱潮。但近年来,新能源汽车板块大火之时,万向钱潮业绩却难言乐观。

万向钱潮在经历2017年的业绩高峰后急转直下,2018年到2020年连续三年业绩下滑,到2020年净利润只有4.36亿元,不到2017年净利润的一半。2021年,万向钱潮净利润回升到6.86亿元,但也尚未回到2017年的水平。

今年上半年,万向钱潮营业收入微增2.63%,净利润增幅则高达31.2%。

清流工作室发现,万向钱潮净利润的增长主要受益于万向钱潮的“缩衣节食”,上半年万向钱潮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分别减少15%、27%和17%。而万向钱潮的主营业务,仍然没有起色。万向钱潮的汽车零部件销售额占比超过六成,上半年的增幅只有1.61%,毛利率相较去年下滑1.56%。钢材、铁合金等销售额占比超过三成,上半年的增幅也只有2.65%,毛利率只有1.27%。

今年万向系汽车板块最大的消息,是万向钱潮入股万向一二三,而万向一二三正准备IPO上市。

万向钱潮在今年3月宣布,斥资40亿元获得万向一二三3.2亿股,投后持股比例10.91%。万向一二三前身为2001年在美国成立的锂电池制造商A123,后来在2012年被万向集团整体收购。2021年10月,万向一二三与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上市辅导协议,正式进入上市辅导期。

2012年,彼时宁德时代也才刚刚成立,万向一二三就已经有十余年的锂电池制造经验。但经过10年,万向一二三反而在锂电池装机量排行榜中没有姓名。如今,万向一二三仍未实现稳定盈利。截至2021年11月底,万向一二三营收18.9亿元,净利润亏损7.62亿元,而这已经是大幅减亏的结果。2019年和2020年,万向一二三分别亏损18.12亿元和12.76亿元。

万向钱潮40亿元买下万向一二三10.91%的股权,是按照237.66%的增值率购买的,照此估算,目前万向一二三的整体估值接近400亿元。这笔高溢价的买卖是否划算,还要看万向一二三未来的盈利及上市估值情况。 

万向系造车体系的另外一个板块,是新能源客车,万向系早在7年前开始布局。

2015年,万向集团曾与上海汽车集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上汽集团”)合资设立上汽万向新能源客车有限公司(下称“上万新能源”),万向集团占股51%、上汽占股49%。当时的通稿显示,这家合资公司将在杭州建立新能源客车生产基地,规划目标年产新能源客车5000辆。随后在2016年底,上万新能源中标海口市公交集团2016年度纯电动公交车采购项目,中标金额1.51亿元。

不过,这个一度被赋予想象空间的公司,也经历了变动。

鲁冠球离世后,上汽在2019年底从合资公司中撤资。上万新能源也改名为“上万清源智动车有限公司”,成为万向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但兜兜转转多年,目前公开能查询的中标信息中,上万新能源在2021年和2022年中标电动公交车项目,区域仍然局限在海口市,金额也远不如2016年那么大。一个小插曲是,上万新能源在今年年初,一度将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申沃客车有限公司以买卖合同纠纷告上法庭,但随后上万新能源撤诉,纠纷详情不为外界所知。

早年,鲁冠球的造车梦更为具象。

2014年,万向集团斥资1.5亿美元收购美国一家与特斯拉齐名的车企Fisker,并更名为Karma汽车。万向系是国内最早一批投资新能源电动车的集团,但作为先行者,karma汽车此后的造车进度缓慢。Karma汽车直到2017年才推出混合动力轿车,但反响不佳,Karma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始终没有知名度。

据外媒报道,Karma汽车曾被指陷入财务危机。2020年6月,一家总部位于密歇根的小众汽车制造商VLF Automotive对Karma提起诉讼,事因Karma汽车窃取了VLF的“豪华悍马”计划。

根据诉讼,Karma的动机是公司财务陷入困境。VLF在诉讼中称,“Karma惨淡的销售额加上难以估量的损失,给其母公司万向集团创造了一个恶性的财务漩涡,这导致万向集团对Karma汽车首席执行官、被告Lance Zhou施加了极大的压力,要求他尽一切可能扭转公司的局面。”

如今,市场上已鲜有Karma汽车的新消息,造车新势力们显然也没有把Karma汽车当做竞争对手。

鲁冠球的造车梦,还有人继承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