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女作家郝景芳凭借《北京折叠》摘得第74届雨果奖中短篇小说奖。这是继2015年刘慈欣《三体》获奖之后,中国作家再次获得雨果奖。
这位美丽的妹纸将背景设定在未来的北京,这座巨大的城市被改造成可翻转折叠的世界,分三层:
大地的一面是第一空间,五百万人口,生存时间是从清晨六点到第二天清晨六点。空间休眠,大地翻转。翻转后的另一面是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第二空间生活着两千五百万人口,从次日清晨六点到夜晚十点。第三空间生活着五千万人,从十点到清晨六点,然后回到第一空间。时间经过了精心规划和最优分配,小心翼翼隔离,五百万人享用二十四小时,七千五百万人享用另外二十四小时。
整篇小说就通过老刀从第三空间到第二、第一空间的冒险展开,然而,硬科幻迷们对这篇小说吐槽颇多,无非是小说里最大的科幻点就是城市可以翻转,并没有太多体现“未来”的东西,想象过于匮乏了些。幸好科幻的标配还在,如无人驾驶、机器人等。
在小站君看来,《北京折叠》十分符合中国国情,非常接近我们的现实生活。就比方说文中提及的科幻标配,俨然就是科学家们预言的2020年的地球。
据相关分析,至2020年,智能机器的时代将蓬勃发展,具备环境感知能力的智能型个人助理、智能型顾问等将大量出现,智能机器的时代将成为IT史上最大的变革,新科技将取代人类部分工作。
1、无人驾驶汽车
在第一空间,机器人遍布,无人驾驶、无人机成为交通运输工具。
一辆小车开到房子门前。单人双轮小车,黑色,敞篷,就像电视里看到的古代的马车或黄包车,只是没有马拉,也没有车夫。小车停下,歪向前,依言踏上去,坐下,拢住裙子,让裙摆均匀覆盖膝盖,散到地上。小车缓缓开动了,就像有一匹看不见的马拉着一样。依言坐在车里,小车缓慢而波澜不惊。等依言离开,一辆无人驾驶的汽车开过来,男人上了车。
这种单人双轮小车,没有马拉,没有车夫,缓缓开动后,“就像有一匹看不见的马拉着一样”。无人驾驶车辆显然已经成了第一空间的标配,在人类踏上去的时候,能够“歪向前”,人性化的设计告诉老刀,第一空间的天是蓝的,太阳是金色的,就连交通工具也是舒适的。
现在最出名的是Google无人驾驶汽车。很多传统汽车制造商选择与互联网巨头谷歌合作,以助力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然而,尽管投入资金通常以“亿美元”为单位,这项技术依然存在的诸多问题,导致无人驾驶汽车存在缺陷,故而目前停留在路测阶段。
业内人士预测,到2020年,具有自动驾驶系统功能的无人驾驶汽车将逐渐上市;到2025年,无人驾驶汽车将进入“快速成长期”,就像智能手机成为“街机”一样。如同第一空间的汽车一般,也就成为“街车”。
8车道的宽阔道路上行驶着零星车辆,快速经过,让人看不清车的细节。偶尔有华服的女人乘坐着双轮小车缓缓飘过他身旁,沿步行街,像一场时装秀,端坐着姿态优美。
2、购物机器人
在主人公老刀在超市等人的时候,我们透过老刀的眼睛看到了未来超市,以及未来超市里的购物机器人。“整个超市似乎并没有警卫或店员”,因为超市已不需要他们。
一进入超市,就有一辆小车跟上他,每次他停留在货架旁,小车上的屏幕上就显示出这件货物的介绍、评分和同类货物质量比。
正如小站先前编译的文章《自动化技术进军零售业 沃尔玛:购物机器人只是第一步》一般,沃尔玛计划用智能购物机器人取代购物车。
沃尔玛相中的是一款可以四处跟随用户的购物机器人,它拥有一个很大的储存空间可以用于购物,或帮助主人携带物品。如此一来,购物车不仅不用推,还会自动跟着消费者走,双手的解放也能让顾客轻松挑选货架上的商品。
这种购物机器人还充当导购员的角色,只要让它了解到消费者的购物清单,它就会定位清单上商品,于是消费者就能够跟着机器人到达欲购商品的位置。
人性化的服务永远都会赢得消费者的喜爱。机器人在改变人类的购物体验,包括分拣仓库中的货品,它们的工作效率明显优于人。目前已知的就有亚马逊,还有京东。
2020年,拥有眼部追踪技术的购物机器人将能够如书中所描绘的那样,通过识别人类在某商品跟前停留时间的长短,判断人类对于产品的兴趣与否,及兴趣浓厚程度。
3、服务机器人
《北京折叠》第一空间里的服务机器人无处不在:
在与收信人见面的小餐厅里
两个穿格子裙子的小机器人迎上来,接过依言手里的小包,又带他们到位子上,递上菜单。依言在菜单上按了几下,小机器人转身,轮子平稳地滑回了后厨。
小机器人送上了两个小盘子,一人一份,是某种红色的生鱼片,薄薄两片,摆成花瓣的形状。
在“折叠城市五十年”庆典会场上
聊天的人们在高脚桌之间穿梭,小机器人头顶托盘,收拾喝光的酒杯。
在庆典舞会上
老葛看着小机器人在狼藉中一一收拾。
当今社会,机器人不仅在制造业上正在替代工人,还将在军事、服务、娱乐等领域取代人类。
这种服务型机器人在餐厅及会场可以充当服务员,迎宾、点餐、送餐,收拾盘碟,清扫场地,还能辅助人类操持会务。
尽管人类赋予机器人很多的技能,但也会有不灵光的时候:
老葛正在监督场内布置,“小赵,你来一下,你去把桌签再核对一遍。机器人有时候还是不如人靠谱,它们认死理儿。”
机器人“认死理儿”,这同样是人类设定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机器人程序就是那个“规矩”。但同时,人类又奉行,方乃做人根本,圆为处世之道,又道是“人情练达皆文章”。难怪认死理的机器人,让老葛不放心。
早几年就听闻有此类迎宾机器人、餐饮机器人见诸报端,常常迎来路人及就餐者围观。
这类机器人还有一种外卖机器人,美国知名披萨连锁店达美乐(Domino)就打造了一台送餐机器人,或者称之为快递机器人也可以。
这个叫做DRU((Domino's Robotic Unit,意为达美乐机器人单元)的小家伙,能够自主送货,这里的货物是刚出炉的热乎披萨。
它浑身上下应用了无数军工机器人技术,运用与自动驾驶汽车相同的激光雷达技术,来识别周围环境;通过内置的GPS跟踪技术,与谷歌地图进行同步。
当到达目的地后,2016年的我们只需在DRU上输入口令,就可以从保温装置中拿到热腾腾的披萨了。
4、安防机器人
由于没有身份认证,在第一空间晃荡的老刀被巡视的安防机器人逮个正着。
到了老刀这里,小机器人忽然发出嘀嘀的叫声,转着轮子向他驶来。
他尝试着低声对小机器人说话,说他的西装落在里面了,可是小机器人只是嘀嘀嗒嗒地叫着,头顶红灯闪烁,什么都不听。
两个小机器人悄无声息挡在他面前,扣住他的小腿。它们的手臂是箍,轻轻一扣就合上。
两个小机器人将他的两条小腿扣紧,抬起,放在它们轮子边上的平台上,然后异常同步地向最近的房子驶去,平稳迅速,保持并肩,从远处看上去,或许会以为老刀脚踩风火轮。
直到老葛(一个由于职业原因从第三空间进入第一空间的人物)将小机器人解锁,救下了老刀。
老葛给了他一个微微闪着红光的小徽章,这即是那个重要的身份凭证。只要有它,就不会出现机器人那样的“特别对待”。
然而,老刀躲过了机器人的盘查,却逃不开人类的眼睛。会场的一个秘书在注意到老刀后,立马对他的身份提出质疑。即便有了供机器人查验的徽章,也没法遮住其他人类的眼睛,安防机器人的漏洞依然存在啊!
不过这类安防机器人能够对异常危险情况进行检测,并将信息实时反馈给用户(人类),从这一点上来说,它们完全可以做好保安的辅助工作。
目前,对于机器人市场而言,无人机、安防类特种机器人市场的需求量与日俱增。Uber在旧金山的一处停车场内启用的就是这样一种机器人保安K5。
K5是来自美国的初创公司Knightscope推出的一款机器人,可以替代现在的商场保安。
它外形呆萌,重300磅(约136千克)、高1.5米,主体为白色,靠着轮子行走。它配备有能够适应不同光线条件的 360° 高清摄像头,热成像装置,双向扩音装置、对讲机和广播设备。能够轻松识别人脸和车牌号。
这款安防器人机器人具有先进的异常侦测系统,一旦遇到可疑人员和车辆,它能够发出警报、通知设定好的客户,然后将记录下来的音视频作为证据。
所以K5的主要任务还是安保协助,但它也具备单独巡逻功能,而且成本低廉,每小时不到7美元(在美国算便宜)。
如果给K5 配备配备装备,或者机械手臂,就能像人类一样主动攻击或束缚恶意来访者。
结语
在近日举办的GITEX Technology Week上,全球企业增长咨询公司Frost &Sullivan(沙利文公司)所做的机器人产业报告中表示:
到2020年,移动机器人的数量将比今天增长6倍,这将大大促进中东地区和全球商业生产力的发展,保障工作安全、提高生活水平。移动机器人的货运量将从2012年的400万增长到2020年的2540万。
《北京折叠》即便是被大众认为属于“软”科幻,但我们同样看到,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使得劳动力不再重要。未来,也许就在砖家们预测的2020年,我们将“转换”到书中所描述的第一空间里去。而像主角老刀这样两千万垃圾工人,很有可能早已被能够处理垃圾的机器人所替代,再也看不到这样的职业了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