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黑门》叩开科幻国漫之门?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黑门》叩开科幻国漫之门?

一次大胆地尝试。

文 | 燃财经  陶淘

编辑 | 曹杨

豆瓣8.3分,B站破2000万播放量。月底在豆瓣开分的硬核科幻动画《黑门》,再一次打开了国产科幻动画的新大门。在《二十不惑2》《麓山之歌》《苍兰诀》等爱情、职场、主旋律、古装等不同题材的重重包围下,仍在豆瓣口碑剧集热榜中杀出重围,位列第二。

“《黑门》之所以可贵,是因为这部作品选择了最复杂的脑科学,是一部完全原创的科幻故事,从剧作方面来看,属于上乘作品。” 谈起《黑门》,科幻社群 “极客电影” 创始人李东东如此评价道。

与此同时,“人性与伦理的深刻母题”“科幻结合悬疑的双重属性”,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和“对未来人类与社会的前瞻性”等,都成为了网友对其的积极评价。

实际上,在拍摄期间,和其他国产动画一样,剧组同样克服了重重困难。

“资金和制作周期的不足,是我拍摄《黑门》时遇到的两个最棘手的问题。” 导演兼编剧徐一超对燃次元表示,3年的筹拍期间,所剩预算不足,自己和顾问就开始 “用爱发电”,“如果时间倒回到拍摄之初,我甚至不知道自己能否坚持到最后。”

《黑门》制作的过程虽然艰辛坎坷,但也是幸运的,在经历了种种困境之后,它最终成功上线,并获得了来自各方的关注。

抖音上,截至9月30日24时,搜索话题 “动画黑门”、“动画黑门烧到了我的脑巴”,分别有超1.0亿次播放量和2600万次播放量。话题#科幻动画黑门开分8.3#同样毫无悬念登上了微博热搜榜。

而《黑门》的成功,除了主创团队的用心之外,也离不开国创(即“国产动画”的简称)近年的积淀。

2015年,国产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上映,在拿下了9.54亿元的票房和8.3分的豆瓣高分后,“迄今为止最有良心的‘国创’”的评价也随之而来。

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火爆全国,50亿元票房之后,国创的市场规模也得到了跃升。艾瑞咨询数据,2020年我国动画产业产值从2016年的1320亿元增长到了2212亿元,年均增长率约13%。

与此同时,2019年《流浪地球》上映以后,我国的科幻产业总值也在同步增长。

《2020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科幻产业总值658.71亿元,比2018年的456.35亿元增长逾200亿元。即便是在第三产业受疫情影响较大的2020年,中国科幻产业总值依旧达551.09亿元。上述报告指出,科幻游戏产业产值480亿元,科幻影视产业产值为26.49亿元,国产科幻电影占据总体科幻电影票房的比例大幅提高。

而今年暑期档,上线的共计16部影视作品中,科幻题材占据了四分之一。包括《独行月球》《外太空的莫扎特》在内的影片,截至8月底揽获了38亿元左右的票房,在91亿元的暑期档票房中占比达41.7%。

或许正如徐一超所言,“我们在拍摄《黑门》的时候,国创与科幻作品,已经站在了不少巨人的肩膀上。”

不过,尽管网友与市场的反馈良好,但当下,科幻国创存在的痛点也不可忽视。

细分市场较高的受众门槛,导致行业资金流入谨慎,资金不足又带来编剧等主创人才的青黄不接。与此同时,各大视频平台动画剧采用的买断模式,使科幻动画的良性创作机制还没有被激发等等因素的存在,仍在影响着国产科幻动画的发展。

种种迹象表明,国产科幻动画,依然在开疆拓土的路上。

复杂的脑科学设定

令人欣喜的是,尽管困难重重,但科幻国创这个细分市场,在《灵笼》《黑门》等作品的问世之下,已经有了一个不错的开端。

根据《黑门》的故事线:在脑机系统高度发达的2058年,白洋市一家叫 “绿洲” 的脑机系统科技公司,在进行脑机系统的日常维护时,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症状——“蜂群症”(即去中心化的、不同的人可以共享思维,甚至可以交换记忆的症状)。为了遏制“蜂群症”,众多平凡英雄前赴后继。

谈到《黑门》,创意制片人、资深电影策划王双表示,切入脑科学领域创作,是一个挑战,“即使放眼全球市场,脑科学题材的动画都不多,国内此题材的动画就更微乎其微。”

如王双所说,据燃次元不完全统计,在全球动画市场,脑科学动画作品确实寥寥。典型代表有《攻壳机动队》系列、《银翼杀手》系列、《红辣椒》。但如果扩展到影视剧领域,则相对多了很多,比如《西部世界》《我,机器人》《机械姬》《人工智能》《机械公敌》《异形》等。

国产方面,近五年来,各大长视频平台的科幻国创,主要涉及的题材包括外星文明主题,比如《星游记》系列、《我的三体》系列、《星骸骑士》等;生化灾难主题,比如《灵笼》、《吞噬星空》等。除腾讯视频独播的《逆转次元:AI崛起》之外,《黑门》是第二部与脑科学相关的国创作品。

值得关注的是,《黑门》不仅有着对人与人工智能之间关于“科技向善”的普遍探讨,还是国内少有的、建立在较为严密科学逻辑之上的硬核脑科学科幻作品。

“我的灵感来自于诺贝尔奖获得者彭罗斯和哈梅洛夫提到的‘量子调谐还原论’,即‘灵魂可能诞生于人脑本身’,在此基础上再对故事进行延展。”徐一超透露。

与此同时,为了增强动画的严谨性,《黑门》还邀请了科学领域颇有声誉的戴文招、姜森原等博士作为动画剧集的科学顾问。徐一超透露,包括动画中一些近未来世界观架构里的人造名词,比如“计算神经学“等,均是在提供了指导意见后所确定的名字。

此外,尽管“科幻+悬疑”相叠加的题材,在海外影视剧中并不少见,但在国产动画领域里,还是首部。

“我本身是一位悬疑剧爱好者,对悬疑剧的喜爱也让我逐渐提高了对该题材剧集的要求。但《黑门》剧情紧凑,每集中还会伴有很多次反转,在我这种悬疑粉看来,都是加分的,我很喜欢这种烧脑的感觉。”《黑门》剧粉佳佳告诉燃次元。

而恰到好处地融入中国文化,或是《黑门》广获赞誉的另一个闪光点。

“中国古代的宝剑、落地花瓶上的花鸟纹饰,以及‘绿洲’科技集团老板墙上挂着的老子箴言,都让人印象深刻。”佳佳笑谈,“还有动画中不断出现的驴肉火烧,经常能把我看饿。”

王双对此评价,在之前的国产科幻作品中,人物的表演、台词、情节的设计都会有比较重的欧美或日本作品的模仿痕迹。“而《黑门》不同,它把科幻的概念和中国式的语境恰到好处地结合在一起,看剧的感觉是‘自成一体’的,毫无违和感。”

科幻国创缺什么?

尽管在题材的选取和文化的传播上,《黑门》还算不错,但由于资金与制作周期的不足,还是让《黑门》有着许多不够完美的地方。

“剧情过关,但特效一般。尤其是涉及到剧中人物的表情、肢体动作等,会稍显僵硬。” 佳佳直言。

不止佳佳,一位从事后期视频剪辑相关工作的《黑门》剧粉也表示,剧集中的黑场转场、部分画面切换等,过渡都不够自然。

徐一超本人也承认,《黑门》的制作确实存在一些遗憾,“比如,由于制作周期有限,20分钟一集的剧集体量,相对真人影视剧来说,在叙事方面的展开会有所欠缺。”

事实上,《黑门》的遗憾,也是国创面临的普遍问题。

公开资料显示,《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从立项到完工,历时八年之久,期间导演田晓鹏不仅找到妻子、父母甚至岳父母筹资拍摄,直至最后甚至还寻求了众筹。历时三年打磨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同样如此,其6000万元的制作费用来自1600人的众筹。

“由于与真人影视剧制作方式不同,动画制作周期动辄两三年起步,资金回笼周期也因此会更久,这就让制片人很容易在动画投资面前望而却步。一旦投资,为了及时回本,制作团队的工期就会变得比较紧张。这便是动画行业普遍会遇到的资金与制作周期不足的根因。” 动画行业长期观察者小艾如是说道。

但好在,不管是《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还是《哪吒之魔童降世》,在票房上都得到了喜人的回报。“然而,”并不是所有国创只要肯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比起筹资碰壁的沮丧、制作周期的漫长,更熬人的或还有最终市场反馈的不确定性。

比如今年夏天上映的科幻动画电影《冲出地球》,历时六年、耗费2000万元,最终票房却只有1005.8万元。对于《冲出地球》的导演胡一泊而言,这不但意味着多年来的心血几乎没有被看见,还意味着高额的负债。

不过,科幻动画导演,大抵都不会对自己作品的市场表现抱有太高的预期。“没有网友熟知的神话IP做背书,去做原创科幻动画,观众能否接受新的价值观和相关IP人物,是一场冒险的征途。”徐一超坦言。

对此,李东东还表示,现阶段投资追求的还是“商业的确定性”。正因如此,小众的科幻题材在市场上才更容易遇冷,“不够宽松的市场环境里,很难生长出多元化的科幻作品。”

除此之外,燃次元接触到的多位影视动画行业的从业者均表示,人才的不足,则是制约行业发展的另一主要因素。

“事实上,《流浪地球》之后,国内的科幻题材作品,处在一个青黄不接的阶段。”王双表示,《黑门》之前,上一部公认的优质科幻动画,还是三年前的《灵笼》。“我个人看来,这是由于科幻动画对于主创的要求更高。相较于传统影视剧更多对影视创作技术和手法的要求,科幻动画还对视觉上如何去呈现复杂的文本有着更苛刻的要求。”

徐一超也指出了跨界人才的稀缺性与重要性,“在《黑门》剧本撰写之前,本来是希望把故事交给专业的编剧来写,但后来却发现,职业编剧在科学素养方面有所欠缺。而科幻文学家能写好小说,但又缺乏编剧思维,比如可视化的表达等。”

“我最终还是认为自己来当主笔更合适一些。当然,合作伙伴也都提供了很多具有启发性和实践性的建议。某种角度上来看,我认为科幻影视作品需要更多跨界的人才。”

百花待齐放?

尽管急需补足功课是现阶段科幻国创不争的事实,但对于其发展前景,多位业内人士均对燃次元表达了对行业的信心。

事实上,在近十几年出品的科幻国创影视剧集中,《星游记》(2011年)、《我的三体》(2014年)、《雄兵连》(2017年)、《灵笼》(2019年),在豆瓣上分别获得了9.6分、9.4分、8.1分和8.3分。而这些作品的优质水准,也逐渐增强了“优爱腾芒”和B站对科幻国创的信心。

从几大视频平台共计上线的科幻国创数量来看,2019年9部、2020年10部、2021年9部基本持平,但B站和腾讯视频对科幻动画的投资却不断加码。

以腾讯视频为例,据燃次元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腾讯总共投资了7家与科幻动画相关的公司,包括《灵笼》背后的艺画开天、《吞噬星空》背后的玄机科技、《雄兵连》背后的骏豪宏风,以及《星骸骑士》背后的黑岩网络等。而腾讯对这些公司的投资时间,集中在2017年至今的5年里。

数据来源/雷报、天眼查等 燃次元制图

爱奇艺方面,尽管科幻动画尚未成为该平台的发力点,但在“2021爱奇艺世界·大会”上,爱奇艺也表示未来3年将推出200部国创作品。对于早在2011年出品、由爱奇艺独播的《星游记》这样的科幻动画而言,其背后的制片方卡酷传媒的控股方,则是传统媒体北京广播电视台。

“当拥有更丰富宣发与制作经验的流媒体平台入局科幻影视和动画,制作公司也就会拥有更充足的资金,同时在流媒体平台的营销经验之下,作品也能在市场中更快打开局面。” 小艾分析表示。

不过,就目前来看,科幻国创离百花齐放,尚存一定的距离。

首先就是科幻作品数量的相对不足。对于在科幻国创方面布局靠前的B站和腾讯视频来说,B站在2021年总共上线了44部国创,其中科幻题材4部,而搞笑、热血、奇幻玄幻类型的分别为6部、9部和10部以上。同期,腾讯视频上线的国创共49部,其中玄幻奇幻题材更是占据了半壁江山,科幻题材同样只有4部。

“这显然是因为题材小但投资大的内容,对于平台来说,风险也就更大。” 李东东坦言,不管是对从业者还是对平台,都需一种长远的行业激励机制。

外部激励之外,科幻动画业内人士也在试图找到商业模式的更优解,以尽力形成自给自足的产业闭环。“在动画剧集市场,平台方与制作团队之间,基本都是买断式,如果采取网络大电影、部分真人剧集这样的分账模式,主创团队的报酬与C端的播放效果紧密相关,这便可以提升我们的创作动力。”徐一超表示。

除了活化科幻动画市场,对于科幻国创的增量与提质而言,科普教育也不可或缺。在王双看来,一部优秀的科幻影视或是动画作品,拥有一个强有力的IP,不仅可以带动科幻全产业链的发展,也能起到促进科普教育的作用。

“以《流浪地球》为例,其科普绘本卖得很好,科学知识也可以基于此通过中国人自己的故事寓教于乐地得到传播。一方面,既可以激发年轻人包括青少年对科技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培育出未来潜在的科幻人才。” 王双进一步表示。

对此,李东东谈到,等到中国的科幻动画,更懂得借力于科学界时,便会迎来又一个跃升。“比如美国,其在上世纪就建立了‘科影融合项目’,漫威的所有影片,都要经过科学顾问的层层把关,并且也早已验证了其可行性。”

而在李东东看来,尽管国内科幻动漫在此方面起步相对较晚,但包括暑期档的《独行月球》,还有此次的《黑门》,也都已经做了相关尝试。“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科幻国创在科学理论方面肯定也会得到更细致的打磨。”

王双还提到,从制作端来说,国内的2D、3D水准都已达到了国际水平,“很多动画团队都有参与海外动画制作的经验,也从中学习和吸纳了很多先进的技术。”但同时,王双也承认,现阶段国内最大的短板,或是工业化体系的不足。

李东东也表示,目前国漫的问题或不在“技术”,而是“流程体系”。

“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有能力的人才,来建立起创作体系,用更多的项目来‘哺育’并完善这个体系,如此一来,创作的效率与确定性,才会更高,科幻国创也才会走得更远。” 李东东预测,科幻国创如果想要百花齐放,至少还需要再过2-3年。

*文中小艾、佳佳为化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黑门》叩开科幻国漫之门?

一次大胆地尝试。

文 | 燃财经  陶淘

编辑 | 曹杨

豆瓣8.3分,B站破2000万播放量。月底在豆瓣开分的硬核科幻动画《黑门》,再一次打开了国产科幻动画的新大门。在《二十不惑2》《麓山之歌》《苍兰诀》等爱情、职场、主旋律、古装等不同题材的重重包围下,仍在豆瓣口碑剧集热榜中杀出重围,位列第二。

“《黑门》之所以可贵,是因为这部作品选择了最复杂的脑科学,是一部完全原创的科幻故事,从剧作方面来看,属于上乘作品。” 谈起《黑门》,科幻社群 “极客电影” 创始人李东东如此评价道。

与此同时,“人性与伦理的深刻母题”“科幻结合悬疑的双重属性”,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和“对未来人类与社会的前瞻性”等,都成为了网友对其的积极评价。

实际上,在拍摄期间,和其他国产动画一样,剧组同样克服了重重困难。

“资金和制作周期的不足,是我拍摄《黑门》时遇到的两个最棘手的问题。” 导演兼编剧徐一超对燃次元表示,3年的筹拍期间,所剩预算不足,自己和顾问就开始 “用爱发电”,“如果时间倒回到拍摄之初,我甚至不知道自己能否坚持到最后。”

《黑门》制作的过程虽然艰辛坎坷,但也是幸运的,在经历了种种困境之后,它最终成功上线,并获得了来自各方的关注。

抖音上,截至9月30日24时,搜索话题 “动画黑门”、“动画黑门烧到了我的脑巴”,分别有超1.0亿次播放量和2600万次播放量。话题#科幻动画黑门开分8.3#同样毫无悬念登上了微博热搜榜。

而《黑门》的成功,除了主创团队的用心之外,也离不开国创(即“国产动画”的简称)近年的积淀。

2015年,国产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上映,在拿下了9.54亿元的票房和8.3分的豆瓣高分后,“迄今为止最有良心的‘国创’”的评价也随之而来。

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火爆全国,50亿元票房之后,国创的市场规模也得到了跃升。艾瑞咨询数据,2020年我国动画产业产值从2016年的1320亿元增长到了2212亿元,年均增长率约13%。

与此同时,2019年《流浪地球》上映以后,我国的科幻产业总值也在同步增长。

《2020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科幻产业总值658.71亿元,比2018年的456.35亿元增长逾200亿元。即便是在第三产业受疫情影响较大的2020年,中国科幻产业总值依旧达551.09亿元。上述报告指出,科幻游戏产业产值480亿元,科幻影视产业产值为26.49亿元,国产科幻电影占据总体科幻电影票房的比例大幅提高。

而今年暑期档,上线的共计16部影视作品中,科幻题材占据了四分之一。包括《独行月球》《外太空的莫扎特》在内的影片,截至8月底揽获了38亿元左右的票房,在91亿元的暑期档票房中占比达41.7%。

或许正如徐一超所言,“我们在拍摄《黑门》的时候,国创与科幻作品,已经站在了不少巨人的肩膀上。”

不过,尽管网友与市场的反馈良好,但当下,科幻国创存在的痛点也不可忽视。

细分市场较高的受众门槛,导致行业资金流入谨慎,资金不足又带来编剧等主创人才的青黄不接。与此同时,各大视频平台动画剧采用的买断模式,使科幻动画的良性创作机制还没有被激发等等因素的存在,仍在影响着国产科幻动画的发展。

种种迹象表明,国产科幻动画,依然在开疆拓土的路上。

复杂的脑科学设定

令人欣喜的是,尽管困难重重,但科幻国创这个细分市场,在《灵笼》《黑门》等作品的问世之下,已经有了一个不错的开端。

根据《黑门》的故事线:在脑机系统高度发达的2058年,白洋市一家叫 “绿洲” 的脑机系统科技公司,在进行脑机系统的日常维护时,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症状——“蜂群症”(即去中心化的、不同的人可以共享思维,甚至可以交换记忆的症状)。为了遏制“蜂群症”,众多平凡英雄前赴后继。

谈到《黑门》,创意制片人、资深电影策划王双表示,切入脑科学领域创作,是一个挑战,“即使放眼全球市场,脑科学题材的动画都不多,国内此题材的动画就更微乎其微。”

如王双所说,据燃次元不完全统计,在全球动画市场,脑科学动画作品确实寥寥。典型代表有《攻壳机动队》系列、《银翼杀手》系列、《红辣椒》。但如果扩展到影视剧领域,则相对多了很多,比如《西部世界》《我,机器人》《机械姬》《人工智能》《机械公敌》《异形》等。

国产方面,近五年来,各大长视频平台的科幻国创,主要涉及的题材包括外星文明主题,比如《星游记》系列、《我的三体》系列、《星骸骑士》等;生化灾难主题,比如《灵笼》、《吞噬星空》等。除腾讯视频独播的《逆转次元:AI崛起》之外,《黑门》是第二部与脑科学相关的国创作品。

值得关注的是,《黑门》不仅有着对人与人工智能之间关于“科技向善”的普遍探讨,还是国内少有的、建立在较为严密科学逻辑之上的硬核脑科学科幻作品。

“我的灵感来自于诺贝尔奖获得者彭罗斯和哈梅洛夫提到的‘量子调谐还原论’,即‘灵魂可能诞生于人脑本身’,在此基础上再对故事进行延展。”徐一超透露。

与此同时,为了增强动画的严谨性,《黑门》还邀请了科学领域颇有声誉的戴文招、姜森原等博士作为动画剧集的科学顾问。徐一超透露,包括动画中一些近未来世界观架构里的人造名词,比如“计算神经学“等,均是在提供了指导意见后所确定的名字。

此外,尽管“科幻+悬疑”相叠加的题材,在海外影视剧中并不少见,但在国产动画领域里,还是首部。

“我本身是一位悬疑剧爱好者,对悬疑剧的喜爱也让我逐渐提高了对该题材剧集的要求。但《黑门》剧情紧凑,每集中还会伴有很多次反转,在我这种悬疑粉看来,都是加分的,我很喜欢这种烧脑的感觉。”《黑门》剧粉佳佳告诉燃次元。

而恰到好处地融入中国文化,或是《黑门》广获赞誉的另一个闪光点。

“中国古代的宝剑、落地花瓶上的花鸟纹饰,以及‘绿洲’科技集团老板墙上挂着的老子箴言,都让人印象深刻。”佳佳笑谈,“还有动画中不断出现的驴肉火烧,经常能把我看饿。”

王双对此评价,在之前的国产科幻作品中,人物的表演、台词、情节的设计都会有比较重的欧美或日本作品的模仿痕迹。“而《黑门》不同,它把科幻的概念和中国式的语境恰到好处地结合在一起,看剧的感觉是‘自成一体’的,毫无违和感。”

科幻国创缺什么?

尽管在题材的选取和文化的传播上,《黑门》还算不错,但由于资金与制作周期的不足,还是让《黑门》有着许多不够完美的地方。

“剧情过关,但特效一般。尤其是涉及到剧中人物的表情、肢体动作等,会稍显僵硬。” 佳佳直言。

不止佳佳,一位从事后期视频剪辑相关工作的《黑门》剧粉也表示,剧集中的黑场转场、部分画面切换等,过渡都不够自然。

徐一超本人也承认,《黑门》的制作确实存在一些遗憾,“比如,由于制作周期有限,20分钟一集的剧集体量,相对真人影视剧来说,在叙事方面的展开会有所欠缺。”

事实上,《黑门》的遗憾,也是国创面临的普遍问题。

公开资料显示,《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从立项到完工,历时八年之久,期间导演田晓鹏不仅找到妻子、父母甚至岳父母筹资拍摄,直至最后甚至还寻求了众筹。历时三年打磨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同样如此,其6000万元的制作费用来自1600人的众筹。

“由于与真人影视剧制作方式不同,动画制作周期动辄两三年起步,资金回笼周期也因此会更久,这就让制片人很容易在动画投资面前望而却步。一旦投资,为了及时回本,制作团队的工期就会变得比较紧张。这便是动画行业普遍会遇到的资金与制作周期不足的根因。” 动画行业长期观察者小艾如是说道。

但好在,不管是《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还是《哪吒之魔童降世》,在票房上都得到了喜人的回报。“然而,”并不是所有国创只要肯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比起筹资碰壁的沮丧、制作周期的漫长,更熬人的或还有最终市场反馈的不确定性。

比如今年夏天上映的科幻动画电影《冲出地球》,历时六年、耗费2000万元,最终票房却只有1005.8万元。对于《冲出地球》的导演胡一泊而言,这不但意味着多年来的心血几乎没有被看见,还意味着高额的负债。

不过,科幻动画导演,大抵都不会对自己作品的市场表现抱有太高的预期。“没有网友熟知的神话IP做背书,去做原创科幻动画,观众能否接受新的价值观和相关IP人物,是一场冒险的征途。”徐一超坦言。

对此,李东东还表示,现阶段投资追求的还是“商业的确定性”。正因如此,小众的科幻题材在市场上才更容易遇冷,“不够宽松的市场环境里,很难生长出多元化的科幻作品。”

除此之外,燃次元接触到的多位影视动画行业的从业者均表示,人才的不足,则是制约行业发展的另一主要因素。

“事实上,《流浪地球》之后,国内的科幻题材作品,处在一个青黄不接的阶段。”王双表示,《黑门》之前,上一部公认的优质科幻动画,还是三年前的《灵笼》。“我个人看来,这是由于科幻动画对于主创的要求更高。相较于传统影视剧更多对影视创作技术和手法的要求,科幻动画还对视觉上如何去呈现复杂的文本有着更苛刻的要求。”

徐一超也指出了跨界人才的稀缺性与重要性,“在《黑门》剧本撰写之前,本来是希望把故事交给专业的编剧来写,但后来却发现,职业编剧在科学素养方面有所欠缺。而科幻文学家能写好小说,但又缺乏编剧思维,比如可视化的表达等。”

“我最终还是认为自己来当主笔更合适一些。当然,合作伙伴也都提供了很多具有启发性和实践性的建议。某种角度上来看,我认为科幻影视作品需要更多跨界的人才。”

百花待齐放?

尽管急需补足功课是现阶段科幻国创不争的事实,但对于其发展前景,多位业内人士均对燃次元表达了对行业的信心。

事实上,在近十几年出品的科幻国创影视剧集中,《星游记》(2011年)、《我的三体》(2014年)、《雄兵连》(2017年)、《灵笼》(2019年),在豆瓣上分别获得了9.6分、9.4分、8.1分和8.3分。而这些作品的优质水准,也逐渐增强了“优爱腾芒”和B站对科幻国创的信心。

从几大视频平台共计上线的科幻国创数量来看,2019年9部、2020年10部、2021年9部基本持平,但B站和腾讯视频对科幻动画的投资却不断加码。

以腾讯视频为例,据燃次元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腾讯总共投资了7家与科幻动画相关的公司,包括《灵笼》背后的艺画开天、《吞噬星空》背后的玄机科技、《雄兵连》背后的骏豪宏风,以及《星骸骑士》背后的黑岩网络等。而腾讯对这些公司的投资时间,集中在2017年至今的5年里。

数据来源/雷报、天眼查等 燃次元制图

爱奇艺方面,尽管科幻动画尚未成为该平台的发力点,但在“2021爱奇艺世界·大会”上,爱奇艺也表示未来3年将推出200部国创作品。对于早在2011年出品、由爱奇艺独播的《星游记》这样的科幻动画而言,其背后的制片方卡酷传媒的控股方,则是传统媒体北京广播电视台。

“当拥有更丰富宣发与制作经验的流媒体平台入局科幻影视和动画,制作公司也就会拥有更充足的资金,同时在流媒体平台的营销经验之下,作品也能在市场中更快打开局面。” 小艾分析表示。

不过,就目前来看,科幻国创离百花齐放,尚存一定的距离。

首先就是科幻作品数量的相对不足。对于在科幻国创方面布局靠前的B站和腾讯视频来说,B站在2021年总共上线了44部国创,其中科幻题材4部,而搞笑、热血、奇幻玄幻类型的分别为6部、9部和10部以上。同期,腾讯视频上线的国创共49部,其中玄幻奇幻题材更是占据了半壁江山,科幻题材同样只有4部。

“这显然是因为题材小但投资大的内容,对于平台来说,风险也就更大。” 李东东坦言,不管是对从业者还是对平台,都需一种长远的行业激励机制。

外部激励之外,科幻动画业内人士也在试图找到商业模式的更优解,以尽力形成自给自足的产业闭环。“在动画剧集市场,平台方与制作团队之间,基本都是买断式,如果采取网络大电影、部分真人剧集这样的分账模式,主创团队的报酬与C端的播放效果紧密相关,这便可以提升我们的创作动力。”徐一超表示。

除了活化科幻动画市场,对于科幻国创的增量与提质而言,科普教育也不可或缺。在王双看来,一部优秀的科幻影视或是动画作品,拥有一个强有力的IP,不仅可以带动科幻全产业链的发展,也能起到促进科普教育的作用。

“以《流浪地球》为例,其科普绘本卖得很好,科学知识也可以基于此通过中国人自己的故事寓教于乐地得到传播。一方面,既可以激发年轻人包括青少年对科技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培育出未来潜在的科幻人才。” 王双进一步表示。

对此,李东东谈到,等到中国的科幻动画,更懂得借力于科学界时,便会迎来又一个跃升。“比如美国,其在上世纪就建立了‘科影融合项目’,漫威的所有影片,都要经过科学顾问的层层把关,并且也早已验证了其可行性。”

而在李东东看来,尽管国内科幻动漫在此方面起步相对较晚,但包括暑期档的《独行月球》,还有此次的《黑门》,也都已经做了相关尝试。“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科幻国创在科学理论方面肯定也会得到更细致的打磨。”

王双还提到,从制作端来说,国内的2D、3D水准都已达到了国际水平,“很多动画团队都有参与海外动画制作的经验,也从中学习和吸纳了很多先进的技术。”但同时,王双也承认,现阶段国内最大的短板,或是工业化体系的不足。

李东东也表示,目前国漫的问题或不在“技术”,而是“流程体系”。

“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有能力的人才,来建立起创作体系,用更多的项目来‘哺育’并完善这个体系,如此一来,创作的效率与确定性,才会更高,科幻国创也才会走得更远。” 李东东预测,科幻国创如果想要百花齐放,至少还需要再过2-3年。

*文中小艾、佳佳为化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