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上海这十年:国际零售商集聚度位居全球第二,累计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877家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上海这十年:国际零售商集聚度位居全球第二,累计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877家

顾军透露,目前,上海世界知名高端品牌集聚度超过90%,国际零售商集聚度位居全球城市第二。“十三五”期间年均引进首店超800家,占全国一半左右。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杨舒鸿吉

2022年10月9日下午,上海举行“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党委专题系列第七场新闻发布会,介绍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情况。

据上海市商务委党组书记、主任顾军介绍,2017年,上海市提出打响“四大品牌”,先后出台了两轮打响“上海购物”品牌三年行动计划,并率先提出建设国际消费城市。

2021年7月,国务院批准上海等五个城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2021年,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8万亿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到60%以上。

目前,上海已成为国内最大的进口消费品集散地。其中,口岸消费品进口总额占全国比重提高到40%以上,口岸进口服装、化妆品、汽车分别占全国约70%、41%和37%。

上海也是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首选地。

顾军透露,目前,上海世界知名高端品牌集聚度超过90%,国际零售商集聚度位居全球城市第二。“十三五”期间年均引进首店超800家,占全国一半左右。

2021年,新设首店首次突破千家,超过3000个国际国内品牌在沪举办新品首发、首秀、首展。

上海还是本土品牌的策源地。

顾军在会上透露,222家老字号的3000家品牌店遍布全市,其中百年品牌有69个,20个品牌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天猫2020年Top500新品牌中,有90个新品牌来自上海,数量居全国城市首位。上海时装周已迎来二十周年,累计培育了1000余个国内热销品牌,单季订货超过6亿元,位列全球时装周活力指数第四,被誉为“亚洲最大订货季”。

电子商务方面,2021年,上海市电子商务交易额3.24万亿元,是2012年的4倍之多,其中,网络购物交易额1.32万亿元,居全国前列。主要直播电商平台,用户观看数和品牌参与规模均为全国第一。

上海国际时装周。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是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重要主体。

顾军说,上海自2002年在全国率先出台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政策以来,始终保持中国内地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最集中的城市地位,总部企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总量规模不断扩大,溢出效应显著。

上海已经成为中国内地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最为集中的城市。截至2021年底,全市实际使用外资累计超过3000亿美元,与截至2012年数据相比,增加了1680亿美元;十年间,对外投资备案中方投资额累计超1700亿美元。

此外,超过6万家外资企业在上海蓬勃发展,全国首家股份制外商投资性公司、外商独资船舶代理公司、外资保险控股公司等一批首创项目纷纷落地。

截至今年9月底,累计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877家、外资研发中心523家。上海还出台全国首部地方外商投资条例,外资企业投诉中心、涉外服务专窗等精准服务机制让外商在上海投资。

顾军透露,截至2021年底,上海企业在境外累计设立企业超过5000家,海外存量投资超过1亿美元的企业达到110家。

上海市商务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国华在发布会透露,上海新一轮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政策即将出台实施,这是自2002年出台总部政策以来的第五次修订。本次修订主要是在总部企业定义和标准上的创新,同时在支持措施上回应企业诉求,进一步推动投资和资金运作的专业化便利化,实行更便利高效的通关政策,进一步完善了总部人才的引进和服务保障措施等。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顾军在发布会上还透露,十年来,上海形成了一大批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开拓性创新,上海已经成为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高地。

其中,作为全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浦东吸引外资在上海市占比超过40%,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占比近50%,外贸总量占比约60%,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基本建立了与国际经贸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 

据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副区长杨朝介绍,上海浦东率先试点的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已写入《外商投资法》,率先试点的企业名称登记告知承诺制将登记速度从“一天”提升到“实时”。在外资公募基金、外资控股证券公司等50多个开放领域落地了一批全国首创性项目,同时在医疗服务、增值电信、演出经纪等已开放领域由点及面形成集聚效应。

目前,54项扩大开放措施中已有33项落地,累计落地企业数4458个,全球资源配置能力进一步提升。

浦东还在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线了RCEP最优关税查询系统,开展了生物医药领域血液制品、微生物等特殊物品入境监管便利化改革试点,建立了生物医药特殊物品联合监管平台。

目前,口岸货物和船舶申报100%通过“单一窗口”办理,通关无纸化率达98%,服务企业数超过40万家,张江跨境科创监管服务中心便捷通关业务实现规模化运营,贸易便利化程度还在不断升级。

离岸贸易方面,上海浦东上线了全国首个支持贸易真实性审核的辅助信息平台“离岸通”,离岸贸易实现了规模化常态化运作,收支额全市占比90%以上。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今年是临港新片区成立3周年。

发布会上,据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专职副主任赵义怀介绍,在离岸贸易方面,发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促进离岸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通过制度创新引领产业集聚,已吸引众多国内外龙头贸易企业开展离岸贸易业务。

今年上半年,临港新片区离岸转手买卖收汇规模约26.1亿美元,同比增长110%。

在数字贸易方面,新片区深化国际数据港建设,积极推进“临港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示范区”申报,加快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建设,推进临港新片区内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和离岸数据中心的探索试点。

赵义怀说,下一步,临港新片区进一步推动在便利化结算、市场准入、税收制度等方面实施一系列特殊的政策和举措,对标国际离岸贸易中心,加快推进离岸贸易创新发展实践区建设;推动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临港铂族贵金属新型国际贸易及科技创新中心等重要基础设施平台落地,实现全球要素资源在新片区高频交易、高效配置;依托临港新片区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探索海关、外汇、税务、市场监管等信息数据对接,为贸易领域开拓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上海这十年:国际零售商集聚度位居全球第二,累计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877家

顾军透露,目前,上海世界知名高端品牌集聚度超过90%,国际零售商集聚度位居全球城市第二。“十三五”期间年均引进首店超800家,占全国一半左右。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杨舒鸿吉

2022年10月9日下午,上海举行“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党委专题系列第七场新闻发布会,介绍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情况。

据上海市商务委党组书记、主任顾军介绍,2017年,上海市提出打响“四大品牌”,先后出台了两轮打响“上海购物”品牌三年行动计划,并率先提出建设国际消费城市。

2021年7月,国务院批准上海等五个城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2021年,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8万亿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到60%以上。

目前,上海已成为国内最大的进口消费品集散地。其中,口岸消费品进口总额占全国比重提高到40%以上,口岸进口服装、化妆品、汽车分别占全国约70%、41%和37%。

上海也是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首选地。

顾军透露,目前,上海世界知名高端品牌集聚度超过90%,国际零售商集聚度位居全球城市第二。“十三五”期间年均引进首店超800家,占全国一半左右。

2021年,新设首店首次突破千家,超过3000个国际国内品牌在沪举办新品首发、首秀、首展。

上海还是本土品牌的策源地。

顾军在会上透露,222家老字号的3000家品牌店遍布全市,其中百年品牌有69个,20个品牌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天猫2020年Top500新品牌中,有90个新品牌来自上海,数量居全国城市首位。上海时装周已迎来二十周年,累计培育了1000余个国内热销品牌,单季订货超过6亿元,位列全球时装周活力指数第四,被誉为“亚洲最大订货季”。

电子商务方面,2021年,上海市电子商务交易额3.24万亿元,是2012年的4倍之多,其中,网络购物交易额1.32万亿元,居全国前列。主要直播电商平台,用户观看数和品牌参与规模均为全国第一。

上海国际时装周。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是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重要主体。

顾军说,上海自2002年在全国率先出台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政策以来,始终保持中国内地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最集中的城市地位,总部企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总量规模不断扩大,溢出效应显著。

上海已经成为中国内地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最为集中的城市。截至2021年底,全市实际使用外资累计超过3000亿美元,与截至2012年数据相比,增加了1680亿美元;十年间,对外投资备案中方投资额累计超1700亿美元。

此外,超过6万家外资企业在上海蓬勃发展,全国首家股份制外商投资性公司、外商独资船舶代理公司、外资保险控股公司等一批首创项目纷纷落地。

截至今年9月底,累计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877家、外资研发中心523家。上海还出台全国首部地方外商投资条例,外资企业投诉中心、涉外服务专窗等精准服务机制让外商在上海投资。

顾军透露,截至2021年底,上海企业在境外累计设立企业超过5000家,海外存量投资超过1亿美元的企业达到110家。

上海市商务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国华在发布会透露,上海新一轮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政策即将出台实施,这是自2002年出台总部政策以来的第五次修订。本次修订主要是在总部企业定义和标准上的创新,同时在支持措施上回应企业诉求,进一步推动投资和资金运作的专业化便利化,实行更便利高效的通关政策,进一步完善了总部人才的引进和服务保障措施等。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顾军在发布会上还透露,十年来,上海形成了一大批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开拓性创新,上海已经成为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高地。

其中,作为全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浦东吸引外资在上海市占比超过40%,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占比近50%,外贸总量占比约60%,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基本建立了与国际经贸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 

据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副区长杨朝介绍,上海浦东率先试点的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已写入《外商投资法》,率先试点的企业名称登记告知承诺制将登记速度从“一天”提升到“实时”。在外资公募基金、外资控股证券公司等50多个开放领域落地了一批全国首创性项目,同时在医疗服务、增值电信、演出经纪等已开放领域由点及面形成集聚效应。

目前,54项扩大开放措施中已有33项落地,累计落地企业数4458个,全球资源配置能力进一步提升。

浦东还在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线了RCEP最优关税查询系统,开展了生物医药领域血液制品、微生物等特殊物品入境监管便利化改革试点,建立了生物医药特殊物品联合监管平台。

目前,口岸货物和船舶申报100%通过“单一窗口”办理,通关无纸化率达98%,服务企业数超过40万家,张江跨境科创监管服务中心便捷通关业务实现规模化运营,贸易便利化程度还在不断升级。

离岸贸易方面,上海浦东上线了全国首个支持贸易真实性审核的辅助信息平台“离岸通”,离岸贸易实现了规模化常态化运作,收支额全市占比90%以上。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今年是临港新片区成立3周年。

发布会上,据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专职副主任赵义怀介绍,在离岸贸易方面,发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促进离岸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通过制度创新引领产业集聚,已吸引众多国内外龙头贸易企业开展离岸贸易业务。

今年上半年,临港新片区离岸转手买卖收汇规模约26.1亿美元,同比增长110%。

在数字贸易方面,新片区深化国际数据港建设,积极推进“临港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示范区”申报,加快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建设,推进临港新片区内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和离岸数据中心的探索试点。

赵义怀说,下一步,临港新片区进一步推动在便利化结算、市场准入、税收制度等方面实施一系列特殊的政策和举措,对标国际离岸贸易中心,加快推进离岸贸易创新发展实践区建设;推动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临港铂族贵金属新型国际贸易及科技创新中心等重要基础设施平台落地,实现全球要素资源在新片区高频交易、高效配置;依托临港新片区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探索海关、外汇、税务、市场监管等信息数据对接,为贸易领域开拓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