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手机代工前景低迷,富士康的汽车代工却接连开张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手机代工前景低迷,富士康的汽车代工却接连开张了

无力内卷,先挣钱要紧。

文|连线出行  周雄飞

“汽车和手机相比非常复杂,你不能去找富士康这样的供应商说,给我造辆车吧。”

对于富士康入局汽车代工这件事,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曾在公开场合如此调侃道。而如今,这个调侃成了现实,富士康的汽车代工生意目前已正式开张。

近日,据易车等多家媒体报道,富士康官宣与总部位于洛杉矶的电动汽车初创公司INDIEV达成合作,并会为后者生产第一辆量产原型车。按照合作协议,双方的合作之后大概率也将扩展到INDIEV未来车型和交付车辆的生产。

截图自INDIEV官网

值得注意的是,INDIEV并不是富士康入局汽车代工行业后的第一位客户。

早在今年8月,富士康就宣布拿到了来自美国加州Monarch Tractor公司的订单,将为其生产具备自动驾驶能力的农业工作车辆,也就是拖拉机;再到本月初,富士康再宣布,已开始为电动卡车初创公司Lordstown Motors生产旗下的首款纯电动皮卡。

富士康在汽车领域的野心很大。就在去年10月,富士康通过一场高调的发布会,不仅发布了三款纯电新车型,也向外界宣告自身正式入局造车领域。但就目前来看,富士康在造车方面的声音却没有多少,反而在汽车代工业务上频出新消息。

这一现象的背后,富士康并没有放弃造车,只不过相比于“蔚小理”们亏本内卷,富士康却开始“反内卷”——先挣钱,再造车。而这凸显了富士康的自身的困境。

从2016年开始,富士康就出现了自1991年上市以来的首次营收下滑,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其代工的苹果手机当年出货量也出现了下滑。这之后,苹果手机的销量一直没有回到2016年此前的水平,由此富士康的手机代工生意近些年也处于颓势中。

近期,因为iPhone 14销量低迷的情况,有媒体报道,为iPhone产品代工的富士康郑州工厂拆除生产线的车间至少在5个以上,其中部分iPhone14产线升级为生产iPhone14 Pro系列机型。

由于手机代工业务处于不确定性中,富士康如今持续布局第二曲线情有可原。那么,富士康能不能在汽车代工领域闯出一条路呢?

1、拖拉机、电动皮卡,汽车代工订单来者不拒

富士康汽车代工生意已经开张。

按照富士康近日的声明来看,其已与电动汽车初创公司INDIEV达成协议,前者将为后者生产制造首款量产原型车。随后,双方也签署了谅解备忘录,预示着为之后更多车型以及量产车型全面生产等合作打下了基础。

“富士康与INDIEV的谅解备忘录,标志着关于双方电动汽车制造在未来拥有更多讨论的开始。现阶段双方仍在讨论进一步合作机会中,除了生产原型车之外,其他合作内容细节将会在确认后适时对外公布。”富士康首席产品官Jerry Hsiao这样表示。

据连线出行获悉,INDIEV成立于2017年,该公司创立之初就立志要打造出一款“超级车载计算机”的纯电动车型,由此在此后的几年中一直对车载软件领域进行布局和研发,直到去年10月INDIEV推出了旗下首款车型INDI ONE。

INDI ONE,图源INDIEV官网

从尺寸上看,INDI ONE属于一款小型电动车,在车辆造型方面中规中矩,但在智能化方面却颇有亮点。该车型由于搭载了酷睿i7处理器、英伟达2080显卡和专门定制的Windows系统,让其具备了“个人车载电脑”的属性。换句话说,车主可以在车内使用搭载Windows系统的交互屏来办公和玩游戏。

凭借这一差异化的特点,INDI ONE发布之后就成为了业内很多人关注的车型。虽然引起了关注,但对于INDIEV来说,则需要更快地起步才能获得一定的优势。基于此,在业内看来INDIEV才会选择具备代工经验的富士康来为其代工生产车辆,以便追回晚入局的时间劣势。

与INDIEV相似,美国电动卡车公司Lordstown Motors也较晚入局造车领域。

2019年Lordstown Motors成立,创立之初该公司就把产品属性定为更受美国消费者喜爱的卡车车型,并且以纯电动来作为产品的主要动力。基于特斯拉的成功,该企业成立后也深受行业关注,以至于在成立后一年就登陆美股市场。

但好景不长。2021年6月,等待Lordstown Motors发布首款车型的人们,却率先等到了该公司的坏消息。当月该公司发布公告称,其CEO和CFO都已从公司离职。

同时,该公司也引来了Hindenburg做空机构的质疑,认为其有关其电动卡车的预订情况和投产进度的信息披露方面误导了投资者,其报告包含半真半假的内容以及谎言。

对于这一做空,Lordstown Motors则表示,如果不能筹集更多资金,其可能没有足够的现金为首款电动卡车的开发提供资金,甚至可能撑不过未来12个月。

到了今年,缺钱造车的Lordstown Motors找到了富士康。

据中国经济网报道,今年5月富士康与Lordstown Motors达成合作协议,后者将得到来自前者的资金支持,包括4.65亿美元的投资贷款;作为代价,Lordstown Motors需要出售旗下位于俄亥俄州的工厂给富士康,完成这一工厂收购后,富士康又给了Lordstown Motors2.3亿美元。

除了真金白银之外,富士康也将为Lordstown Motors进行代工。本月初,Lordstown Motors宣布,富士康已经为其代工旗下首款纯电动皮卡Endurance,按照计划这一车型将在今年底前上市,售价为5.25万美元(折合约为37.36万元)。

除了代工电动汽车产品之外,富士康还可以造别的。

今年8月中旬,富士康官宣与加州Monarch Tractor公司达成代工合作协议,按照协议富士康需要从2023年起为这家公司生产制造电动拖拉机产品。

需要注意的是,Monarch Tractor的产品也不是一般的电动拖拉机,据连线出行了解,这家公司的电动拖拉机还具有自动驾驶能力,简单说一位操作员就可以远程控制8辆这样的拖拉机在田地中工作。

自动驾驶拖拉机,图源Monarch Tractor官网

与此同时,这一电动拖拉机产品与目前主流的电动汽车一样,也具备远程OTA升级功能,并且还能识别车辆作为的环境,做出预警和避险。由此这辆电动拖拉机也被业内视为是一辆多功能的新能源车型。

在频频签署代工合同的同时,富士康也在去年底正式官宣亲自下场造车。去年10月,在富士康的科技日上,其发布了包括电动巴士Model T、电动SUV的Model C和商务豪华轿车Model E,就此向外界宣告了自身入局造车领域的决心,彼时一时间引发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但经过大半年时间后,其在造车领域的动态寥寥无几,而在汽车代工领域的动静却此起彼伏,以至于有声音认为富士康敲开造车大门后,又要捡起“老本行”了。而这背后,或许是富士康看到了新能源造车行业内卷的激烈。

2、无力内卷,先挣钱要紧

刚过去的十一假期前一周,造车新势力们可谓是轮番上场开“卷”。

上月9月21日,小鹏上市了旗下早已发布的G9车型,为了提升这一车型在行业中的优势,小鹏在其车型上不仅装备了800V快充平台,同时还搭载了其自研的第二代智能辅助驾驶系统——XNGP,凭借这一系统G9就可实现高速+城市道路+停车场点到点的自动辅助驾驶能力。

除了在智能驾驶领域掀起新的一波战争之外,小鹏在G9的售价上也加入到了“内卷”行列中。小鹏G9虽然被宣称为高端豪华新能源SUV,但其车型最低售价也下探到了30万元左右,并且以8款不同配置的车型来横跨30.99-46.99万元的价格区间,以便争取到更多的销量。

小鹏开场,理想紧随其后加入到内卷之中。上月底,理想踩着9月份的尾巴发布了旗下的新款车型——理想L8。连线出行此前曾在多篇文章中介绍过,理想L8原本是在今年11月才发布的车型,理想提前两个月让其面世也是为了破解理想0NE和理想L9内耗的困境。

理想L8发布,截图自上市发布会

但让很多人没想到的是,就在理想L8发布后,随着理想CEO李想说出了一句“One more thing”,未在理想官方发布会前预热中的理想L7也出现在发布会的大屏幕上,由此李想也破了此前的先例——在一场发布会上同时发布了两款新品。

与理想L8相比,理想L7更像是其的姊妹车型。二者的车身尺寸基本差不多,同时两者在车内空间的表现上也基本一致,只是前者是一个6座车型,而理想L7则是5座车型。

正因如此,理想L8和理想L7的售价也没有差太多。前者共推出Max和Pro两个版本,其中理想L8 Pro的价格为35.98万元,理想L8 Max的价格为39.98万元;理想L7也拥有Max和Pro两个版本,售价分别为37.98万元和33.98万元,两者相比仅有2万元的差距。

除了理想和小鹏两大第一梯队车企之外,零跑和飞凡等新势力品牌同样也赶着上月底相继上市了旗下的新车型,加入到内卷大军中。

就在零跑港股上市的前一天晚上,其上市了旗下的新车型C01。或许是考虑到这一车型早在去年底就已亮相,为了提振销量,零跑官方不仅用“世界级”“全球首个”等词语来宣传C01的优良性能,同时还再三强调自身在智能化领域的全栈自研能力。

作为上汽旗下的高端新能源品牌,飞凡为了让旗下新款车型R7赢得优势,同样把智能化领域的布局作为主要卖点。根据官方介绍,飞凡R7由于搭载了来自采埃孚的4D成像雷达,可以比仅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对于外界环境可以更为精确的感知。

而在这之前,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内卷早已出现。

早在去年广州车展期间,激光雷达就已成为各家车企在智能驾驶领域内卷的主要筹码。在蔚来ET7一颗激光雷达后,小鹏发布了搭载两颗的G9,而威马紧随其后发布了拥有三颗激光雷达的M7,而沙龙更是在宣传海报中表示“没有4颗不要说话”。

沙龙机甲龙全车搭载四颗激光雷达

激光雷达在前,车企们随后又卷到了智能座舱领域。比如在理想发布了带有5块屏幕的L9后,蔚来和小鹏分别又把VR和智能大屏带入了车内;语音交互上,各家车企也竞相表示可以实现“所见即所得”的功能,连线出行曾在《五屏、VR、投影,“蔚小理”在智能座舱上卷起来了》一文中进行过详细诠释。

相比之下,富士康却显得低调一些,并没有顺应行业趋势卷起来。自去年新品发布会上一口气推出了三款车型后,富士康在造车领域的消息并不多,同时旗下的车辆产品截至目前也只有Model C一款有了开启预定的公告,其他两款产品仍未有过多消息。

据IT之家等报道,上月初富士康旗下的Model C已经正式开启预定,但据连线出行观察,富士康并没有对其预售进行过多的造势和宣传,以至于在目前内卷激烈的新能源行业中,富士康造车缺失了存在感。

这一举动的背后,或许是因为富士康无力参与内卷。

2016年,富士康发布了其当年的财务数据,数据显示营收实现为9414.86亿元,同比下滑了2.75%,这也是其自1991年上市来首次下滑。究其原因,苹果手机在当年销量的下滑影响了富士康手机代工主业的发展。

据IDC在当年发布的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数据,iPhone在2016年的出货量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同比下降。在中国市场上,苹果手机当年二季度出货量较上一年同期下滑了37.1%。

这之后,苹果手机就一直被行业内外诟病没有创新,由此也让富士康2019年的业绩更为严峻一些,当年富士康实现营收为12427.38亿元,同比上一年仅增长了0.93%。

为了应对营收继续下滑的风险,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精密集团董事长刘扬伟也在2019年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并表示由于公司之前严重依赖代工电子制造,电动汽车代工等三大模块将成为未来的增长动力。

再到今年第二季度,富士康虽然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双双12%的同比增长,但其官方也发布警告表示“随着通胀飙升和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加剧,消费者对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的需求将被抑制”,言外之意富士康的业绩增长是很大程度上是暂时的。

正因如此,相比于“蔚小理”们在智能化领域通过堆料和喊话来内卷,富士康暂时不参与内卷,并默默通过做汽车代工来赚钱。或许在富士康看来,只有这样才能在手机代工主业存在风险的现实下,来抵挡住行业的内卷,以至于撑起自身造车第二曲线的未来发展。

3、做代工,能助力富士康造车吗?

对于汽车领域,富士康是有野心的。

“特斯拉是电动汽车中的iPhone,而富士康希望成为电动汽车领域的Android。”在2020年的鸿海科技日上刘扬伟如此说道。在业内看来,其言外之意就是想要在未来的新能源战场上与特斯拉分庭抗礼。

富士康为了实现这一看似吹牛的口号,采取了汽车代工+下场造车两步走的路线,并且对于这两条路线,富士康也有着较大的期待。

其中对于代工生意,富士康计划在2025-2027年间,为全球10%的电动汽车(约300万辆)供应汽车零部件和提供服务。再加上造车业务,富士康预计到2026年前,电动汽车相关业务每年贡献营收1万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2296亿元)。

就目前来看,富士康为了赚钱,相比于造车,其在汽车代工业务上走得更快一些。

“富士康在汽车代工业务上进行更多布局,很大程度上也可以为其之后的造车做一些铺垫,因为在为别家车企代工时也能对于整车制造、软硬件耦合等方面积累经验,并且能对工厂产能方面进行提前测试。”国内某头部新能源车企研发负责人孙浩对连线出行表示。

但孙浩也认为,就目前与富士康签订代工合作的企业来看,基本都是一些不知名以及能力较弱的车企,富士康未来想要这一业务的持续性发展,就需要接到更多主流车企的代工订单,但是否能实现这一目标还得打一个问号。

会有这样担忧,也是正常。

因为在整车代工领域,富士康首先会面对素有“代工皇帝”之称麦格纳的阻挡。自麦格纳成立以来,奔驰G-Class、宝马5系以及捷豹I-PACE等知名豪华车型都由其整车代工生产。另据据麦格纳官网介绍,截至目前,其已为29款不同车型生产了超过370万辆汽车。

虽然富士康为了更好地代工,推出了自研的MIH EV开放平台,但就实力来对比,富士康还是很难能与麦格纳等老牌企业进行对抗。连线出行在《富士康造车,不只是想给苹果做代工》一文中做出过详细分析。

此外,还有一个现实富士康也需要面对——越来越多的主流车企都不会选择代工模式来造车,无论是“蔚小理”们都已自建工厂开始生产自家产品,还是新入场的小米也准备自建工厂来造车。

在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看来,基于麦格纳的竞争,再加上新能源汽车行业对代工不再青睐,富士康的汽车代工业务,只能给它的造车业务带来少量资金支持,很难帮助富士康在行业内卷的现状中获得优势。

除此之外,富士康的造车业务也存在着一些风险。

以富士康旗下已经开启预售的Model C为例,该车型定位属于紧凑型纯电动SUV,整体车身外形设计中规中矩,没有太多亮点可寻。内饰方面,采取了行业的主流设计方案,以仪表屏和中控屏取代了车内的大多数物理按键,并无明显的亮点。

Model C,图源富士康官方公众号

动力层面,按照富士康介绍,Model C可以实现百公里加速为3.8秒,可以输出400匹马力,续航里程达到了700公里。车辆售价为100万新台币左右(约合为人民币23万元左右)。

虽然这些属性,放在目前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中看算是达到了及格线水平,但基于20-30万元价格区间属于竞争最为激烈的赛道,在张翔看来Model C想要在正式上市后取得优势,较为困难。

而对于富士康同时发布的商用车Model T,据42车库报道,该车型的电池包布置方式较为落后,其电池包放在四个轮包位置,“严重占用车辆空间”。而目前宇通、比亚迪等纯电动公交产品早已舍弃这种设计,选择将电池包布置在底部和车辆顶部。

由此来看,虽然富士康在踏入造车领域后,采取了较为稳妥的“代工+造车”两条腿走路的战略,但基于这两大业务各自的难题和挑战,富士康想要在内卷日益激烈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中抢夺到优势,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正因这样,在连线出行看来,富士康未来想要保住自己在行业中的优势地位,是否会持续造车暂不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汽车代工这个生意它一定不会放弃。

(本文头图来源于富士康官方公众号,文中孙浩为化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富士康

4.7k
  • 主力资金监控:非银金融板块净流出超175亿元
  • 富士康郑州工厂已累计生产智能手机超12亿部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手机代工前景低迷,富士康的汽车代工却接连开张了

无力内卷,先挣钱要紧。

文|连线出行  周雄飞

“汽车和手机相比非常复杂,你不能去找富士康这样的供应商说,给我造辆车吧。”

对于富士康入局汽车代工这件事,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曾在公开场合如此调侃道。而如今,这个调侃成了现实,富士康的汽车代工生意目前已正式开张。

近日,据易车等多家媒体报道,富士康官宣与总部位于洛杉矶的电动汽车初创公司INDIEV达成合作,并会为后者生产第一辆量产原型车。按照合作协议,双方的合作之后大概率也将扩展到INDIEV未来车型和交付车辆的生产。

截图自INDIEV官网

值得注意的是,INDIEV并不是富士康入局汽车代工行业后的第一位客户。

早在今年8月,富士康就宣布拿到了来自美国加州Monarch Tractor公司的订单,将为其生产具备自动驾驶能力的农业工作车辆,也就是拖拉机;再到本月初,富士康再宣布,已开始为电动卡车初创公司Lordstown Motors生产旗下的首款纯电动皮卡。

富士康在汽车领域的野心很大。就在去年10月,富士康通过一场高调的发布会,不仅发布了三款纯电新车型,也向外界宣告自身正式入局造车领域。但就目前来看,富士康在造车方面的声音却没有多少,反而在汽车代工业务上频出新消息。

这一现象的背后,富士康并没有放弃造车,只不过相比于“蔚小理”们亏本内卷,富士康却开始“反内卷”——先挣钱,再造车。而这凸显了富士康的自身的困境。

从2016年开始,富士康就出现了自1991年上市以来的首次营收下滑,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其代工的苹果手机当年出货量也出现了下滑。这之后,苹果手机的销量一直没有回到2016年此前的水平,由此富士康的手机代工生意近些年也处于颓势中。

近期,因为iPhone 14销量低迷的情况,有媒体报道,为iPhone产品代工的富士康郑州工厂拆除生产线的车间至少在5个以上,其中部分iPhone14产线升级为生产iPhone14 Pro系列机型。

由于手机代工业务处于不确定性中,富士康如今持续布局第二曲线情有可原。那么,富士康能不能在汽车代工领域闯出一条路呢?

1、拖拉机、电动皮卡,汽车代工订单来者不拒

富士康汽车代工生意已经开张。

按照富士康近日的声明来看,其已与电动汽车初创公司INDIEV达成协议,前者将为后者生产制造首款量产原型车。随后,双方也签署了谅解备忘录,预示着为之后更多车型以及量产车型全面生产等合作打下了基础。

“富士康与INDIEV的谅解备忘录,标志着关于双方电动汽车制造在未来拥有更多讨论的开始。现阶段双方仍在讨论进一步合作机会中,除了生产原型车之外,其他合作内容细节将会在确认后适时对外公布。”富士康首席产品官Jerry Hsiao这样表示。

据连线出行获悉,INDIEV成立于2017年,该公司创立之初就立志要打造出一款“超级车载计算机”的纯电动车型,由此在此后的几年中一直对车载软件领域进行布局和研发,直到去年10月INDIEV推出了旗下首款车型INDI ONE。

INDI ONE,图源INDIEV官网

从尺寸上看,INDI ONE属于一款小型电动车,在车辆造型方面中规中矩,但在智能化方面却颇有亮点。该车型由于搭载了酷睿i7处理器、英伟达2080显卡和专门定制的Windows系统,让其具备了“个人车载电脑”的属性。换句话说,车主可以在车内使用搭载Windows系统的交互屏来办公和玩游戏。

凭借这一差异化的特点,INDI ONE发布之后就成为了业内很多人关注的车型。虽然引起了关注,但对于INDIEV来说,则需要更快地起步才能获得一定的优势。基于此,在业内看来INDIEV才会选择具备代工经验的富士康来为其代工生产车辆,以便追回晚入局的时间劣势。

与INDIEV相似,美国电动卡车公司Lordstown Motors也较晚入局造车领域。

2019年Lordstown Motors成立,创立之初该公司就把产品属性定为更受美国消费者喜爱的卡车车型,并且以纯电动来作为产品的主要动力。基于特斯拉的成功,该企业成立后也深受行业关注,以至于在成立后一年就登陆美股市场。

但好景不长。2021年6月,等待Lordstown Motors发布首款车型的人们,却率先等到了该公司的坏消息。当月该公司发布公告称,其CEO和CFO都已从公司离职。

同时,该公司也引来了Hindenburg做空机构的质疑,认为其有关其电动卡车的预订情况和投产进度的信息披露方面误导了投资者,其报告包含半真半假的内容以及谎言。

对于这一做空,Lordstown Motors则表示,如果不能筹集更多资金,其可能没有足够的现金为首款电动卡车的开发提供资金,甚至可能撑不过未来12个月。

到了今年,缺钱造车的Lordstown Motors找到了富士康。

据中国经济网报道,今年5月富士康与Lordstown Motors达成合作协议,后者将得到来自前者的资金支持,包括4.65亿美元的投资贷款;作为代价,Lordstown Motors需要出售旗下位于俄亥俄州的工厂给富士康,完成这一工厂收购后,富士康又给了Lordstown Motors2.3亿美元。

除了真金白银之外,富士康也将为Lordstown Motors进行代工。本月初,Lordstown Motors宣布,富士康已经为其代工旗下首款纯电动皮卡Endurance,按照计划这一车型将在今年底前上市,售价为5.25万美元(折合约为37.36万元)。

除了代工电动汽车产品之外,富士康还可以造别的。

今年8月中旬,富士康官宣与加州Monarch Tractor公司达成代工合作协议,按照协议富士康需要从2023年起为这家公司生产制造电动拖拉机产品。

需要注意的是,Monarch Tractor的产品也不是一般的电动拖拉机,据连线出行了解,这家公司的电动拖拉机还具有自动驾驶能力,简单说一位操作员就可以远程控制8辆这样的拖拉机在田地中工作。

自动驾驶拖拉机,图源Monarch Tractor官网

与此同时,这一电动拖拉机产品与目前主流的电动汽车一样,也具备远程OTA升级功能,并且还能识别车辆作为的环境,做出预警和避险。由此这辆电动拖拉机也被业内视为是一辆多功能的新能源车型。

在频频签署代工合同的同时,富士康也在去年底正式官宣亲自下场造车。去年10月,在富士康的科技日上,其发布了包括电动巴士Model T、电动SUV的Model C和商务豪华轿车Model E,就此向外界宣告了自身入局造车领域的决心,彼时一时间引发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但经过大半年时间后,其在造车领域的动态寥寥无几,而在汽车代工领域的动静却此起彼伏,以至于有声音认为富士康敲开造车大门后,又要捡起“老本行”了。而这背后,或许是富士康看到了新能源造车行业内卷的激烈。

2、无力内卷,先挣钱要紧

刚过去的十一假期前一周,造车新势力们可谓是轮番上场开“卷”。

上月9月21日,小鹏上市了旗下早已发布的G9车型,为了提升这一车型在行业中的优势,小鹏在其车型上不仅装备了800V快充平台,同时还搭载了其自研的第二代智能辅助驾驶系统——XNGP,凭借这一系统G9就可实现高速+城市道路+停车场点到点的自动辅助驾驶能力。

除了在智能驾驶领域掀起新的一波战争之外,小鹏在G9的售价上也加入到了“内卷”行列中。小鹏G9虽然被宣称为高端豪华新能源SUV,但其车型最低售价也下探到了30万元左右,并且以8款不同配置的车型来横跨30.99-46.99万元的价格区间,以便争取到更多的销量。

小鹏开场,理想紧随其后加入到内卷之中。上月底,理想踩着9月份的尾巴发布了旗下的新款车型——理想L8。连线出行此前曾在多篇文章中介绍过,理想L8原本是在今年11月才发布的车型,理想提前两个月让其面世也是为了破解理想0NE和理想L9内耗的困境。

理想L8发布,截图自上市发布会

但让很多人没想到的是,就在理想L8发布后,随着理想CEO李想说出了一句“One more thing”,未在理想官方发布会前预热中的理想L7也出现在发布会的大屏幕上,由此李想也破了此前的先例——在一场发布会上同时发布了两款新品。

与理想L8相比,理想L7更像是其的姊妹车型。二者的车身尺寸基本差不多,同时两者在车内空间的表现上也基本一致,只是前者是一个6座车型,而理想L7则是5座车型。

正因如此,理想L8和理想L7的售价也没有差太多。前者共推出Max和Pro两个版本,其中理想L8 Pro的价格为35.98万元,理想L8 Max的价格为39.98万元;理想L7也拥有Max和Pro两个版本,售价分别为37.98万元和33.98万元,两者相比仅有2万元的差距。

除了理想和小鹏两大第一梯队车企之外,零跑和飞凡等新势力品牌同样也赶着上月底相继上市了旗下的新车型,加入到内卷大军中。

就在零跑港股上市的前一天晚上,其上市了旗下的新车型C01。或许是考虑到这一车型早在去年底就已亮相,为了提振销量,零跑官方不仅用“世界级”“全球首个”等词语来宣传C01的优良性能,同时还再三强调自身在智能化领域的全栈自研能力。

作为上汽旗下的高端新能源品牌,飞凡为了让旗下新款车型R7赢得优势,同样把智能化领域的布局作为主要卖点。根据官方介绍,飞凡R7由于搭载了来自采埃孚的4D成像雷达,可以比仅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对于外界环境可以更为精确的感知。

而在这之前,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内卷早已出现。

早在去年广州车展期间,激光雷达就已成为各家车企在智能驾驶领域内卷的主要筹码。在蔚来ET7一颗激光雷达后,小鹏发布了搭载两颗的G9,而威马紧随其后发布了拥有三颗激光雷达的M7,而沙龙更是在宣传海报中表示“没有4颗不要说话”。

沙龙机甲龙全车搭载四颗激光雷达

激光雷达在前,车企们随后又卷到了智能座舱领域。比如在理想发布了带有5块屏幕的L9后,蔚来和小鹏分别又把VR和智能大屏带入了车内;语音交互上,各家车企也竞相表示可以实现“所见即所得”的功能,连线出行曾在《五屏、VR、投影,“蔚小理”在智能座舱上卷起来了》一文中进行过详细诠释。

相比之下,富士康却显得低调一些,并没有顺应行业趋势卷起来。自去年新品发布会上一口气推出了三款车型后,富士康在造车领域的消息并不多,同时旗下的车辆产品截至目前也只有Model C一款有了开启预定的公告,其他两款产品仍未有过多消息。

据IT之家等报道,上月初富士康旗下的Model C已经正式开启预定,但据连线出行观察,富士康并没有对其预售进行过多的造势和宣传,以至于在目前内卷激烈的新能源行业中,富士康造车缺失了存在感。

这一举动的背后,或许是因为富士康无力参与内卷。

2016年,富士康发布了其当年的财务数据,数据显示营收实现为9414.86亿元,同比下滑了2.75%,这也是其自1991年上市来首次下滑。究其原因,苹果手机在当年销量的下滑影响了富士康手机代工主业的发展。

据IDC在当年发布的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数据,iPhone在2016年的出货量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同比下降。在中国市场上,苹果手机当年二季度出货量较上一年同期下滑了37.1%。

这之后,苹果手机就一直被行业内外诟病没有创新,由此也让富士康2019年的业绩更为严峻一些,当年富士康实现营收为12427.38亿元,同比上一年仅增长了0.93%。

为了应对营收继续下滑的风险,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精密集团董事长刘扬伟也在2019年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并表示由于公司之前严重依赖代工电子制造,电动汽车代工等三大模块将成为未来的增长动力。

再到今年第二季度,富士康虽然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双双12%的同比增长,但其官方也发布警告表示“随着通胀飙升和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加剧,消费者对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的需求将被抑制”,言外之意富士康的业绩增长是很大程度上是暂时的。

正因如此,相比于“蔚小理”们在智能化领域通过堆料和喊话来内卷,富士康暂时不参与内卷,并默默通过做汽车代工来赚钱。或许在富士康看来,只有这样才能在手机代工主业存在风险的现实下,来抵挡住行业的内卷,以至于撑起自身造车第二曲线的未来发展。

3、做代工,能助力富士康造车吗?

对于汽车领域,富士康是有野心的。

“特斯拉是电动汽车中的iPhone,而富士康希望成为电动汽车领域的Android。”在2020年的鸿海科技日上刘扬伟如此说道。在业内看来,其言外之意就是想要在未来的新能源战场上与特斯拉分庭抗礼。

富士康为了实现这一看似吹牛的口号,采取了汽车代工+下场造车两步走的路线,并且对于这两条路线,富士康也有着较大的期待。

其中对于代工生意,富士康计划在2025-2027年间,为全球10%的电动汽车(约300万辆)供应汽车零部件和提供服务。再加上造车业务,富士康预计到2026年前,电动汽车相关业务每年贡献营收1万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2296亿元)。

就目前来看,富士康为了赚钱,相比于造车,其在汽车代工业务上走得更快一些。

“富士康在汽车代工业务上进行更多布局,很大程度上也可以为其之后的造车做一些铺垫,因为在为别家车企代工时也能对于整车制造、软硬件耦合等方面积累经验,并且能对工厂产能方面进行提前测试。”国内某头部新能源车企研发负责人孙浩对连线出行表示。

但孙浩也认为,就目前与富士康签订代工合作的企业来看,基本都是一些不知名以及能力较弱的车企,富士康未来想要这一业务的持续性发展,就需要接到更多主流车企的代工订单,但是否能实现这一目标还得打一个问号。

会有这样担忧,也是正常。

因为在整车代工领域,富士康首先会面对素有“代工皇帝”之称麦格纳的阻挡。自麦格纳成立以来,奔驰G-Class、宝马5系以及捷豹I-PACE等知名豪华车型都由其整车代工生产。另据据麦格纳官网介绍,截至目前,其已为29款不同车型生产了超过370万辆汽车。

虽然富士康为了更好地代工,推出了自研的MIH EV开放平台,但就实力来对比,富士康还是很难能与麦格纳等老牌企业进行对抗。连线出行在《富士康造车,不只是想给苹果做代工》一文中做出过详细分析。

此外,还有一个现实富士康也需要面对——越来越多的主流车企都不会选择代工模式来造车,无论是“蔚小理”们都已自建工厂开始生产自家产品,还是新入场的小米也准备自建工厂来造车。

在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看来,基于麦格纳的竞争,再加上新能源汽车行业对代工不再青睐,富士康的汽车代工业务,只能给它的造车业务带来少量资金支持,很难帮助富士康在行业内卷的现状中获得优势。

除此之外,富士康的造车业务也存在着一些风险。

以富士康旗下已经开启预售的Model C为例,该车型定位属于紧凑型纯电动SUV,整体车身外形设计中规中矩,没有太多亮点可寻。内饰方面,采取了行业的主流设计方案,以仪表屏和中控屏取代了车内的大多数物理按键,并无明显的亮点。

Model C,图源富士康官方公众号

动力层面,按照富士康介绍,Model C可以实现百公里加速为3.8秒,可以输出400匹马力,续航里程达到了700公里。车辆售价为100万新台币左右(约合为人民币23万元左右)。

虽然这些属性,放在目前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中看算是达到了及格线水平,但基于20-30万元价格区间属于竞争最为激烈的赛道,在张翔看来Model C想要在正式上市后取得优势,较为困难。

而对于富士康同时发布的商用车Model T,据42车库报道,该车型的电池包布置方式较为落后,其电池包放在四个轮包位置,“严重占用车辆空间”。而目前宇通、比亚迪等纯电动公交产品早已舍弃这种设计,选择将电池包布置在底部和车辆顶部。

由此来看,虽然富士康在踏入造车领域后,采取了较为稳妥的“代工+造车”两条腿走路的战略,但基于这两大业务各自的难题和挑战,富士康想要在内卷日益激烈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中抢夺到优势,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正因这样,在连线出行看来,富士康未来想要保住自己在行业中的优势地位,是否会持续造车暂不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汽车代工这个生意它一定不会放弃。

(本文头图来源于富士康官方公众号,文中孙浩为化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