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颠覆者,叛逆者,关怀者:哲学家布鲁诺·拉图尔逝世,享年75岁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颠覆者,叛逆者,关怀者:哲学家布鲁诺·拉图尔逝世,享年75岁

拉图尔一生都保持着的学术姿态:质疑、挑战、推翻。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记者 | 徐鲁青

编辑 | 黄月

“重新思考我们的生存方式。”人类学家、哲学家、知识分子布鲁诺·拉图尔在72岁高龄接受法国《人文科学》杂志(Sciences Humaines)的访谈时如此号召公众——直到生命最后一刻,拉图尔都活跃在公共领域与学界,并保持着他贯穿一生的学术姿态:质疑、挑战、推翻。据《世界报》报道,当地时间10月9日夜间,拉图尔去世,享年75岁。

“如果您喜欢一种反二元论式的哲学讨论,如果您想打破诸如主体与客体、心灵与身体、语言与事实之间的分裂,那么您肯定会喜欢上拉图尔……目前而言,在打破制造与发现、自然与历史之间的割裂以及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之间的分裂上,拉图尔的工作是最出色的。”

哲学家理查德·罗蒂曾如此评价这位欧美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除了挑战二元对立观点之外,拉图尔还曾颠覆过很多东西——他认为,科学事实并非在被发现前已经客观存在,而是科学研究的产物;他批评为何现代文明从不对周围的物质环境提出疑问;他也反思旧有的现代性概念,挑战了对于现代/前现代(modern and pre-modern)、自然/社群(nature and society)、人类/非人类(nature and society)之间的根本区别。他的一生兴趣广泛,研究涉及哲学、历史、人类学领域,曾创立行动者网络理论(actor-network-theory),对学界影响深远。

布鲁诺·拉图尔(图片来源:www.science.org)

拉图尔家境优越,17岁时在巴黎最有名气的高中学习,哲学课学到的第一篇文章是尼采的《悲剧的诞生》,从此沉醉于这一学科。在大学,他对认识论——“知识如何产生”这一问题——产生了巨大兴趣,在他对科学过程的研究中,他将科学看作一种文化实践,以人类学曾用来研究“前现代人”的方式研究实验室的科学家们。那时,大多数人相信,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家能够发现客观事实,拉图尔则对此提出质疑——所谓的科学研究更像是无序的杂散观察、不确定的解释与巧合的拼凑。

“现代”是社会科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人类学发展里的关键参考系。作为发源于殖民传统的学科,人类学在创立时期自视为“现代人”研究“前现代人”,后世一代代学者的思考都绕不开对这一概念的反思。拉图尔一生研究的重要问题便是:现代意味着什么?成为一个现代人意味着什么?

他认为,现代性所奠基的自然与文化之别,并非如我们相信的那样二元对立,现代人的实践中从来没有停止过制造杂合体,现代从根本上不可实现”,是一个“谜一般的、短暂的运动,必须依靠经验对它的多样性和矛盾进行研究”。拉图尔在《对称性人类学论集》中指出,人类从未现代过,而一种祛除了诸多有害特质之后的现代主义,才值得我们追求。

这些关于现代的思考总是带着强烈的现实关照。在拉图尔晚年,他的大量学术注意力被一系列环境危机和技术问题所吸引:河流污染、臭氧层空洞、冷冻胚胎、艾滋病病毒……这些侵入我们世界的奇怪之是自然还是文化的一部分?我们要如何理解它们?面对气候危机,人类要在何处着陆?

2016年,拉图尔从巴黎乘坐飞机前往加拿大卡尔加里,途经格陵兰岛时,他被窗外的景物吓了一跳——在加速融化的北极冰盖上,裂缝纵横交错,显露出地下的苔原。拉图尔想到了爱德华·蒙克《呐喊》里那一张痛苦到扭曲的脸庞。

“正在融化的冰盖仿佛给我发了一条讯息,”拉图尔回忆道,“它让我意识到,人类想作为一个旁观者以纯粹外在的视角来看待自然的想法,完全是一种幻觉。”带着这样的想法,他开始在欧洲各个城市和纽约做题为“内部”(Inside)的巡回演讲。在面对盖娅时,这位始终保持着质疑与挑战姿态的哲学家,却温情地写下了人类面对环境危机需对地球采取的全新看待方式——不是去看宇宙中遥远的蓝色球体,而是离它更近一些,看到它横截面的细节,大地上的纹理。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颠覆者,叛逆者,关怀者:哲学家布鲁诺·拉图尔逝世,享年75岁

拉图尔一生都保持着的学术姿态:质疑、挑战、推翻。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记者 | 徐鲁青

编辑 | 黄月

“重新思考我们的生存方式。”人类学家、哲学家、知识分子布鲁诺·拉图尔在72岁高龄接受法国《人文科学》杂志(Sciences Humaines)的访谈时如此号召公众——直到生命最后一刻,拉图尔都活跃在公共领域与学界,并保持着他贯穿一生的学术姿态:质疑、挑战、推翻。据《世界报》报道,当地时间10月9日夜间,拉图尔去世,享年75岁。

“如果您喜欢一种反二元论式的哲学讨论,如果您想打破诸如主体与客体、心灵与身体、语言与事实之间的分裂,那么您肯定会喜欢上拉图尔……目前而言,在打破制造与发现、自然与历史之间的割裂以及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之间的分裂上,拉图尔的工作是最出色的。”

哲学家理查德·罗蒂曾如此评价这位欧美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除了挑战二元对立观点之外,拉图尔还曾颠覆过很多东西——他认为,科学事实并非在被发现前已经客观存在,而是科学研究的产物;他批评为何现代文明从不对周围的物质环境提出疑问;他也反思旧有的现代性概念,挑战了对于现代/前现代(modern and pre-modern)、自然/社群(nature and society)、人类/非人类(nature and society)之间的根本区别。他的一生兴趣广泛,研究涉及哲学、历史、人类学领域,曾创立行动者网络理论(actor-network-theory),对学界影响深远。

布鲁诺·拉图尔(图片来源:www.science.org)

拉图尔家境优越,17岁时在巴黎最有名气的高中学习,哲学课学到的第一篇文章是尼采的《悲剧的诞生》,从此沉醉于这一学科。在大学,他对认识论——“知识如何产生”这一问题——产生了巨大兴趣,在他对科学过程的研究中,他将科学看作一种文化实践,以人类学曾用来研究“前现代人”的方式研究实验室的科学家们。那时,大多数人相信,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家能够发现客观事实,拉图尔则对此提出质疑——所谓的科学研究更像是无序的杂散观察、不确定的解释与巧合的拼凑。

“现代”是社会科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人类学发展里的关键参考系。作为发源于殖民传统的学科,人类学在创立时期自视为“现代人”研究“前现代人”,后世一代代学者的思考都绕不开对这一概念的反思。拉图尔一生研究的重要问题便是:现代意味着什么?成为一个现代人意味着什么?

他认为,现代性所奠基的自然与文化之别,并非如我们相信的那样二元对立,现代人的实践中从来没有停止过制造杂合体,现代从根本上不可实现”,是一个“谜一般的、短暂的运动,必须依靠经验对它的多样性和矛盾进行研究”。拉图尔在《对称性人类学论集》中指出,人类从未现代过,而一种祛除了诸多有害特质之后的现代主义,才值得我们追求。

这些关于现代的思考总是带着强烈的现实关照。在拉图尔晚年,他的大量学术注意力被一系列环境危机和技术问题所吸引:河流污染、臭氧层空洞、冷冻胚胎、艾滋病病毒……这些侵入我们世界的奇怪之是自然还是文化的一部分?我们要如何理解它们?面对气候危机,人类要在何处着陆?

2016年,拉图尔从巴黎乘坐飞机前往加拿大卡尔加里,途经格陵兰岛时,他被窗外的景物吓了一跳——在加速融化的北极冰盖上,裂缝纵横交错,显露出地下的苔原。拉图尔想到了爱德华·蒙克《呐喊》里那一张痛苦到扭曲的脸庞。

“正在融化的冰盖仿佛给我发了一条讯息,”拉图尔回忆道,“它让我意识到,人类想作为一个旁观者以纯粹外在的视角来看待自然的想法,完全是一种幻觉。”带着这样的想法,他开始在欧洲各个城市和纽约做题为“内部”(Inside)的巡回演讲。在面对盖娅时,这位始终保持着质疑与挑战姿态的哲学家,却温情地写下了人类面对环境危机需对地球采取的全新看待方式——不是去看宇宙中遥远的蓝色球体,而是离它更近一些,看到它横截面的细节,大地上的纹理。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